第二十九章 劍走偏鋒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順是明白人,早在他們把朱員外的兒子打死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今天在劫難逃。
不光是他,整個東石村的人都可能無法善終。
可如果有人能給他們指一條明路,他相信其他人也肯定都會接受。
薛長山沒有賣關子,大手一揮說道:“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的人。”
“我給不了你們太多東西,隻能分給你們一些田,讓你們少交一些稅而已。”
“隻要你們對村裏的事守口如瓶,安心種田,我保證官府不會來村裏抓一個人。”
薛長山說的很清楚,常順卻反而有些迷糊。
“大人,您說的分田是指……”
薛長山跺跺腳,指了指身後的宅院。
“朱員外死了,他家的田自然該分一分了。”
薛長山簡單的一句話,宛如驚雷一般在東石村村民耳中炸開。
這個神秘山賊不但能幫他們瞞下這件禍事,竟然還想分田給他們……
有人越想越興奮,有人興奮過後卻又馬上清醒過來,感覺太假了。
薛長山沒有再過多解釋什麽,定下了基調之後他便提前返回米陽縣。
關於東石村的安排,早在周全沒走之前,他就已經跟大錘商量好了具體章程。
薛長山決定劍走偏鋒,不再在山間尋找可以建山寨的山頭,而是直接把山寨建在東石村。
他要把這裏發展成自己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盤。
這將是個冒險的行為,但絕對可以讓自己收獲巨大。
他本不想走打土豪分田地的路子。
如果以知縣的身份去做,就等於是自掘墳墓。
可如果以山賊的身份去做,就算把田地分給百姓,自己也得不到半點好處。
甚至碰到一些貪得無厭的刁民,可能前腳拿了自己好處,後腳又去報官抓自己。
但東石村不同。
朱員外一家的慘死跟村民脫不了關係,嚴格來講他們現在全是戴罪之身。
如果有人敢對外泄密,不用薛長山動手,村民都能殺他全家。
至於分田地給村民,並不是薛長山心善。
他確實沒興趣在一個小村子裏做地主,但該有的收益還是要拿的。
並且東石村真正的收益並非稅收,而是這裏的田地可以用來吸引流民和逃戶。
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人,才是最重要的。
周全雖然是個軟骨頭,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有著不錯的辦事能力。
他建議薛長山不能一股腦就把朱員外的地全分出去,而是以每家壯勞力多少按人頭分田。
每個壯勞力分三畝田,雖然不多,但卻是他們的自耕地。
從佃農變成自耕農,其實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這些村民對薛長山死心塌地。
剩下的田地,還能吸引來更多逃入山中的逃戶。
雙管齊下,讓東石村的人口多起來,就相當於薛長山的“預備役兵源”多了起來。
不過薛長山知道,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太多細節需要照顧到。
他不會做,祖大壽不會做,三狗那些隻知道殺人的莽夫更不會做。
東石村計劃的開始,讓薛長山意識到自己的人才儲備太薄弱了。
竟然連治理好一個村子的人才都沒有。
好在常順是個本分人,又是土生土長的東石村人,至少暫時穩住局麵應該不難。
除了祖大壽和三狗外,其他手下都被薛長山留在東石村。
這段時間他們要忙的事也不少。
要把之前藏匿在各處山洞裏的貨物運回來,還要在村中招募村民修建寨子。
如今已是深秋,就算分給村民田地也沒法播種。
想快速讓他們為自己所用,就得讓他們嚐到甜頭,這也是快速建立威信的重要一步。
薛長山不能在他們麵前亮出知縣身份,隻能以利誘之。
如此循序漸進,慢慢把他們發展成願意為錢打仗的“職業軍人”。
好在練兵方麵,薛長山的這些手下都算得上是能獨當一麵的好手。
就算祖大壽跟自己回米陽縣,其他人也一樣可以勝任這個任務。
---
米陽縣。
城外的山賊打的熱火朝天,並沒有影響到縣城裏百姓的生活。
畢竟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巴不得那些山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但在縣衙之中,一些胥吏的狀態明顯不太對。
以秦家為首的一些胥吏,外出征收丁稅時或多或少的都遇到了一些阻力。
其實並非那些溫順的百姓忽然變得硬氣起來,實在是接連的加稅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
但凡能交上稅,誰又真敢跟官府叫板。
薛長山穩坐在大堂之上,看著一眾胥吏問道:“我說沒說過,丁錢按三錢銀子收?”
堂下無人應答。
趙家和肖家的子弟壓根沒動,三大家族之外的胥吏最近也都老老實實的留在米陽縣城裏。
唯有出城征稅的秦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絲惶恐。
他們偷偷看看看秦傑,又瞄了瞄縣丞,希望他們能幫自己撐腰。
可秦傑今天的表現更加不堪,他甚至連跟薛長山對視的勇氣都沒有。
東石村暴亂之前他就逃回米陽縣,直到現在都沒看到周全的身影。
不知道是死在了東石村,還是出現了別的什麽意外。
但他知道,他絕對負不起民變的這個責任。
東石村的事情一旦暴露,百姓固然要受罰,他這個巡檢也肯定脫不了關係。
這可是殺頭的罪過!
他現在隻希望薛長山高抬貴手,不要在糾結於丁稅之事。
哪怕今後讓他給薛長山賣命,他也是願意的。
好在薛長山今天還沒針對過他,秦傑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
見堂下無人應答,薛長山直接看向縣丞:“目前已征收的丁稅都記賬了吧?”
麵對突如其來的問題,縣丞猛地一驚。
縣丞洪壽並非三大家族之人,他甚至不是本地人。
但在米陽縣做官多年,他早已經被縣裏的大族腐化,準確的說早已經站在秦家這邊。
如今見薛長山直接問起記賬之事,他馬上有了不詳的預感。
做縣丞的,誰不是記兩本賬?
可關鍵是,薛長山問的到底是那本明麵上的賬本,還是那本見不得光的?
縣丞的遲疑,引起了眾人的恐慌。
直到這一刻,很多人才驟然驚醒,今天知縣大人升堂似乎暗藏殺機呀。
看著狼狽的縣丞洪壽,不管跟他關係如何,都沒人幸災樂禍,反而都變得憂心忡忡。
畢竟誰屁股都幹淨,天知道最近經常不按常理出牌的知縣大人又要幹什麽。
薛長山耐著性子等了一會,最後似笑非笑的說道:“好好想想,賬是怎麽記的。”
不光是他,整個東石村的人都可能無法善終。
可如果有人能給他們指一條明路,他相信其他人也肯定都會接受。
薛長山沒有賣關子,大手一揮說道:“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的人。”
“我給不了你們太多東西,隻能分給你們一些田,讓你們少交一些稅而已。”
“隻要你們對村裏的事守口如瓶,安心種田,我保證官府不會來村裏抓一個人。”
薛長山說的很清楚,常順卻反而有些迷糊。
“大人,您說的分田是指……”
薛長山跺跺腳,指了指身後的宅院。
“朱員外死了,他家的田自然該分一分了。”
薛長山簡單的一句話,宛如驚雷一般在東石村村民耳中炸開。
這個神秘山賊不但能幫他們瞞下這件禍事,竟然還想分田給他們……
有人越想越興奮,有人興奮過後卻又馬上清醒過來,感覺太假了。
薛長山沒有再過多解釋什麽,定下了基調之後他便提前返回米陽縣。
關於東石村的安排,早在周全沒走之前,他就已經跟大錘商量好了具體章程。
薛長山決定劍走偏鋒,不再在山間尋找可以建山寨的山頭,而是直接把山寨建在東石村。
他要把這裏發展成自己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盤。
這將是個冒險的行為,但絕對可以讓自己收獲巨大。
他本不想走打土豪分田地的路子。
如果以知縣的身份去做,就等於是自掘墳墓。
可如果以山賊的身份去做,就算把田地分給百姓,自己也得不到半點好處。
甚至碰到一些貪得無厭的刁民,可能前腳拿了自己好處,後腳又去報官抓自己。
但東石村不同。
朱員外一家的慘死跟村民脫不了關係,嚴格來講他們現在全是戴罪之身。
如果有人敢對外泄密,不用薛長山動手,村民都能殺他全家。
至於分田地給村民,並不是薛長山心善。
他確實沒興趣在一個小村子裏做地主,但該有的收益還是要拿的。
並且東石村真正的收益並非稅收,而是這裏的田地可以用來吸引流民和逃戶。
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人,才是最重要的。
周全雖然是個軟骨頭,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有著不錯的辦事能力。
他建議薛長山不能一股腦就把朱員外的地全分出去,而是以每家壯勞力多少按人頭分田。
每個壯勞力分三畝田,雖然不多,但卻是他們的自耕地。
從佃農變成自耕農,其實就憑這一點就足以讓這些村民對薛長山死心塌地。
剩下的田地,還能吸引來更多逃入山中的逃戶。
雙管齊下,讓東石村的人口多起來,就相當於薛長山的“預備役兵源”多了起來。
不過薛長山知道,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太多細節需要照顧到。
他不會做,祖大壽不會做,三狗那些隻知道殺人的莽夫更不會做。
東石村計劃的開始,讓薛長山意識到自己的人才儲備太薄弱了。
竟然連治理好一個村子的人才都沒有。
好在常順是個本分人,又是土生土長的東石村人,至少暫時穩住局麵應該不難。
除了祖大壽和三狗外,其他手下都被薛長山留在東石村。
這段時間他們要忙的事也不少。
要把之前藏匿在各處山洞裏的貨物運回來,還要在村中招募村民修建寨子。
如今已是深秋,就算分給村民田地也沒法播種。
想快速讓他們為自己所用,就得讓他們嚐到甜頭,這也是快速建立威信的重要一步。
薛長山不能在他們麵前亮出知縣身份,隻能以利誘之。
如此循序漸進,慢慢把他們發展成願意為錢打仗的“職業軍人”。
好在練兵方麵,薛長山的這些手下都算得上是能獨當一麵的好手。
就算祖大壽跟自己回米陽縣,其他人也一樣可以勝任這個任務。
---
米陽縣。
城外的山賊打的熱火朝天,並沒有影響到縣城裏百姓的生活。
畢竟對於尋常百姓而言,他們巴不得那些山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但在縣衙之中,一些胥吏的狀態明顯不太對。
以秦家為首的一些胥吏,外出征收丁稅時或多或少的都遇到了一些阻力。
其實並非那些溫順的百姓忽然變得硬氣起來,實在是接連的加稅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
但凡能交上稅,誰又真敢跟官府叫板。
薛長山穩坐在大堂之上,看著一眾胥吏問道:“我說沒說過,丁錢按三錢銀子收?”
堂下無人應答。
趙家和肖家的子弟壓根沒動,三大家族之外的胥吏最近也都老老實實的留在米陽縣城裏。
唯有出城征稅的秦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絲惶恐。
他們偷偷看看看秦傑,又瞄了瞄縣丞,希望他們能幫自己撐腰。
可秦傑今天的表現更加不堪,他甚至連跟薛長山對視的勇氣都沒有。
東石村暴亂之前他就逃回米陽縣,直到現在都沒看到周全的身影。
不知道是死在了東石村,還是出現了別的什麽意外。
但他知道,他絕對負不起民變的這個責任。
東石村的事情一旦暴露,百姓固然要受罰,他這個巡檢也肯定脫不了關係。
這可是殺頭的罪過!
他現在隻希望薛長山高抬貴手,不要在糾結於丁稅之事。
哪怕今後讓他給薛長山賣命,他也是願意的。
好在薛長山今天還沒針對過他,秦傑心裏還存著一絲僥幸。
見堂下無人應答,薛長山直接看向縣丞:“目前已征收的丁稅都記賬了吧?”
麵對突如其來的問題,縣丞猛地一驚。
縣丞洪壽並非三大家族之人,他甚至不是本地人。
但在米陽縣做官多年,他早已經被縣裏的大族腐化,準確的說早已經站在秦家這邊。
如今見薛長山直接問起記賬之事,他馬上有了不詳的預感。
做縣丞的,誰不是記兩本賬?
可關鍵是,薛長山問的到底是那本明麵上的賬本,還是那本見不得光的?
縣丞的遲疑,引起了眾人的恐慌。
直到這一刻,很多人才驟然驚醒,今天知縣大人升堂似乎暗藏殺機呀。
看著狼狽的縣丞洪壽,不管跟他關係如何,都沒人幸災樂禍,反而都變得憂心忡忡。
畢竟誰屁股都幹淨,天知道最近經常不按常理出牌的知縣大人又要幹什麽。
薛長山耐著性子等了一會,最後似笑非笑的說道:“好好想想,賬是怎麽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