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十二年冬天的第一場雪,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


    盡管隻是一場小雪,甚至雪花落地之後就會自動融化,但薛長山還是感覺到了危機。


    必須在大雪封山之前將米陽縣附近的山寨剿滅,否則就要等到來年開春才行了。


    北方的冬天不是鬧著玩的,在冰天雪地之中,再勇武的猛將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況且在雪地之上戰鬥,很多突襲戰術都無法實施,這是薛長山更加無法忍受的。


    想快速剿滅附近山寨,就得靠突襲戰術。


    白虎寨覆滅之後,剩下的山寨並不強大,但卻比較分散。


    好處是他們過於分散,隻能各自為戰,隻要集中兵力快速出擊就能逐個擊破。


    可壞處是,如果拖到大雪封山之後,他們的山寨就進化成一個個冰天雪地中的堡壘。


    未免夜長夢多,薛長山在第一場小雪出現後,便徹底紮根在東石村,一刻不停的執行著他的剿匪大計。


    祖大壽知道薛長山很急,卻沒想到他這麽急。


    小奇山上,當薛長山一刀斬斷這裏的寨主脖子後,這個足有五十人規模的山寨便宣告攻破。


    由於沒有提前探查,進山之前他們就被山寨的探子發現行蹤,導致這一戰是一場毫無花哨的攻堅戰。


    雖然有薛長山帶頭衝鋒,卻還是在攻破寨門之前就付出了十幾條人命。


    在斬殺寨主之前,山寨裏的山賊也死了十幾個。


    最終控製了三十多個俘虜,但其實他們的整體兵力卻不增反降。


    俘虜裏肯定還有刺頭,按照以往的經驗,三十多人能留下七成為他們所用就是極限了。


    一場惡仗打完,唯一的效果就是確實練了兵。


    薛長山手下的山賊越來越能打,但是補充的數量卻沒有明顯提升。


    祖大壽頗為頭疼,不知道薛長山為什麽會急到這種程度。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他們已經掃蕩了七個山寨,並且全都是規模不俗的山寨。


    通過剿滅山寨抓俘虜,他們的“山賊軍”數量已經達到了二百多人。


    此戰過後,人數更是直逼三百人之眾。


    要知道,同一時間段內,米陽縣城裏也在光明正大的招攬鄉勇。


    在確定官府給鄉勇足餉足糧的供應後,鄉勇的招募也變得熱鬧起來。


    盡管祖大壽對鄉勇的要求定的很高,如今也都已經招攬到近二百人。


    與此同時,東石村內也有五十多個應征入伍的村民被編入了鄉勇隊伍。


    如此不計成本的擴增兵力,讓祖大壽隱隱感覺到不妙。


    “軍費”支出越來越大,而剿滅山寨其實並沒有多少實際收益。


    搶來的銀子基本都當成賞銀和戰後撫恤發了出去,實際到手的根本沒剩多少。


    而現在光是這近三百的山賊軍,再加上城裏的二百多鄉勇,一個月的基本花銷就已經高達八百多兩銀子。


    畢竟每天三頓幹飯的供應也不是小數目,光是足糧供應這一點就比發出去的餉銀還多一些。


    再加上入冬之後人人添置了厚棉衣,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薛長山這種隻顧埋頭征戰,不管後勤供應的做法,雖然暫時還沒出什麽問題,可時間久了肯定不行。


    他們現在的本錢,就是當初薛長山逼來的那五千兩剿匪餉銀,除此之外還沒有固定進項。


    一直這麽坐吃山空的話,他們手中的銀子甚至可能撐不到來年開春。


    雖然薛長山在這方麵一直有明確的安排,但祖大壽還是擔心薛長山殺人上癮,忘了這些事情。


    要知道,如果沒有剿匪之事,早在一個月前祖大壽就該北上去疏通關係,打通他們的走私商路了。


    看著陰沉的天,估計又要有一場大雪落下,祖大壽終於忍不住找到了薛長山。


    “老大,該停一停了吧。”祖大壽苦口婆心道。


    “深山裏麵還有五六個小山寨,基本都是二十人不到的規模。”


    “說他們是山寨都抬舉他們了,其實就是一些報團取暖的逃戶而已。”


    “就算現在不去剿滅,等到來年開春之前他們也翻不起多大風浪。”


    “哪怕他們忽然開竅聯合到一起,也不過百十來人,根本不足為懼。”


    祖大壽說的很誠懇,他的意思就是暫且收兵。


    再打下去的話,光是天寒地凍的氣候就能無形中增加不少戰損。


    若是每一戰都打成虧本買賣,這種戰鬥將變得毫無意義。


    畢竟戰爭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們已經完成了初期增員的目標,也打出了應有的氣勢。


    再打下去,絕對會得不償失。


    祖大壽一臉忐忑的看著薛長山,終於等到了自己想要的回複。


    “回村,接下來的時間好好練兵。”


    聽到薛長山的這個安排,祖大壽總算鬆了一口氣。


    可還沒等他把氣喘勻,薛長山卻再次開口。


    “最快半個月,最遲一個月,我打算再用一次兵,這段時間一定要練出一支精兵來。”


    聽到這個安排,祖大壽險些一口老血吐出來。


    但想到至少有一段時間緩衝,他很明智的沒有追問薛長山到底想幹什麽。


    薛長山知道祖大壽擔心什麽,高頻率的戰鬥雖然確實讓他們隊伍的整體戰鬥力快速提升。


    可隊伍裏畢竟大多都是俘虜兵,很多都是前腳剛被編進隊伍,後腳就跟著去攻打山寨了。


    沒有經過嚴格的操練直接就投入實戰,確實拉高了戰損。


    但有些話薛長山實在不好明說,他其實就是故意用這樣的方式快速淘汰不合適的人。


    能活著跟他打到現在的,基本都有了一定的忠誠度,也具備了不錯的戰鬥力。


    其實整體看下來,實戰練兵的效果是不錯的。


    隻是確實太過殘酷,如果先練兵後實戰,確實可以少死很多人。


    可薛長山沒時間等了,他必須心狠一些,而這種心思是沒辦法明說的。


    而除了高戰損之外,大量的軍餉支出確實是個不小的問題。


    薛長山不是不關注這些,祖大壽在這方麵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急著剿滅有實力的山寨,是為了徹底一統米陽縣群山。


    徹底入冬之前平穩了局勢,來年開春就可以順勢收取過往商隊的保護費了。


    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薛長山自然不可能放過這一點。


    除此之外,薛長山在不斷剿匪的過程中,也安排了人手在米陽縣裏運轉起製鹽作坊。


    早在半個月前周全就傳回消息,暫時來講細鹽的銷路並不用愁,哪怕不離開北安府,他都有能量吃下萬斤以內的細鹽。


    這段時間薛長山除了剿匪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通過周全送來的粗鹽,加工出他所需要的細鹽。


    這批細鹽,將是養兵的重要軍餉來源。


    但在細鹽變成軍餉之前,這批貨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用處。


    “回城之後把細鹽都裝好,我親自押貨上路。”回返東石村時,薛長山忽然說道。


    “讓三狗去就行,這小子最近經常跑北安府,不會有事的。”祖大壽回道。


    “不。”薛長山擺擺手,語氣堅定道:“我必須親自去一次北安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瓦背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瓦背心並收藏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