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特殊父女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殺狗官。”顧思南想都沒想的回道。
“除了殺狗官呢?”顧林繼續問道。
“沒了。”
“真沒了?”
“嗯。”
“但願你真沒其他什麽亂七八糟的想法了。”顧林略顯無奈的說道。
“馬上就要起事了,到那時有的是機會讓你殺狗官。”
“如果你想,爹甚至可以把一個縣衙乃至府衙裏的官吏都拉出來讓你殺。”
“但在起事前你千萬不要再擅自行動,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說到最後時,顧林終於露出了幾分狠意。
可顧思南卻依舊毫不在意,反而有些挑釁道:“能怎麽不客氣?”
“難不成你能讓我娘活過來,當著我的麵再打死她一次?”
“還是再把我的心上人殺死,把他的心髒肺都擺在我麵前?”
顧思南的表情忽然變得猙獰,她冷笑著繼續說道:“顧林,你已經沒什麽手段能威脅到我了。”
“你!混賬!”顧林憤怒的罵道,但他的罵聲卻顯得那麽無力。
“我就算是混賬也是隨了你。”顧思南不甘示弱的反擊道。
看到顧林氣得拔刀,顧思南也毫不猶豫的拔出長劍。
“老家夥,想跟我過兩招嗎?”顧思南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
就在此時,一個白蓮教徒急匆匆闖了進來,正看到顧家父女二人刀劍相向的一幕。
關鍵時刻此人靈機一動,完全無視眼前二人盡顯的殺機,睜眼說起瞎話。
“聖女果然孝順,剛回來就陪大長老練武,大長老可真是享福咯。”
在外人麵前,顧思南終究還是要給顧林留幾分顏麵,悄無聲息的把長劍收了起來。
顧林早就練出一張城牆般的臉皮,恍若剛才無事發生一般,並且一臉怒氣的問道:“什麽事慌慌張張的?”
“大長老,剛剛咱們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
“根據探子回報,米陽縣的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顧林一挑眉,問道:“怎麽不樂觀?”
“米陽縣不光知縣忽然變得勵精圖治,就連縣城周圍的山賊們也開始變得有組織起來。”
“在入冬之前米陽縣附近的山賊勢力就已經被整合,如今更是直接在一個小村子裏練起兵來。”
手下帶回來的這些消息讓顧林眉頭皺得更深。
顧林常年隱藏身份暗中傳教,對於這種遮遮掩掩的做事手段十分敏感。
山賊勢力相互之間攻伐並不罕見,可是能在短時間內就完成整合的卻並不多見。
而諸多小山寨整合成一個大山寨後又跑到了一個村子裏練兵,要說其中沒有古怪就連鬼都不信。
“還打探到什麽消息?”顧林繼續問道。
“太具體的情況就不了解了,隻知道那貨山賊勢力的頭領姓薛,名叫薛大。”
“不過那個頭領神出鬼沒,沒什麽人能知道他的準確行蹤。”
顧林深深皺眉,最後吩咐道:“我們的人別撤回來,繼續打探下去,動手之前務必挖出更多線索才行。”
顧林和手下並未注意到,他們在說到“薛大”這個名字的時候顧思南的表情忽然發生變化。
“薛大?難道就是在鼎山縣裏出現的那個薛大?”顧思南暗暗想著,隨後便開始思索起自己新的計劃來。
---
米陽縣,縣衙之中。
薛長山看著手上的文書,一直在蹙眉沉思。
堂下站著各級官吏,都在等著薛長山下令。
他們雖然沒有親自看到文書的內容,但卻可以猜到裏麵說的是什麽。
查找白蓮教蹤跡,抓捕白蓮教徒,甚至有可能還需要剿滅白蓮教老巢。
這些命令已經不算什麽秘密,如今幾乎整個北安府的地階上都在按照這個命令在執行著。
自從北安府童知府被當眾斬首之後,朝廷方麵的反應便越來越激烈。
尤其是當北安府同知張鬆臨時坐上了“代知府”的位置後,對白蓮教的打擊力度更是上了不止一層樓。
雖然正是因為白蓮教的出手才讓張鬆有了上位的機會,可顯然張鬆並不想“報答”送給他機緣的白蓮教,而是一心隻想“暴打”。
畢竟如果不能把白蓮教趕盡殺絕,他這個“代知府”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成為真正的知府。
所以自從張鬆上位以來,關於剿滅白蓮教的文書已經下了十幾份。
現在就差讓各縣就地練兵,然後統一送到鼎山縣讓他帶出去抓白蓮教了。
其實對於張鬆的這些安排,米陽縣並沒有什麽難處。
畢竟早在半年之前知縣大人就已經開始招攬鄉勇,甚至還開出了七錢銀子的餉銀。
如今米陽縣縣城裏的鄉勇數量已經達到了三百之眾,並且就連不懂兵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些鄉勇的戰鬥力肯定很強。
畢竟足餉足糧的供應著,日日按時操練,就算原本隻是個普通的莊稼漢,也該練出幾分真本事了。
可問題是,知縣大人似乎並不想參合剿滅白蓮教的事情。
他甚至連做做樣子都不肯,不管來多少文書,都隻是看過之後就置之不理。
正因如此,今天看到薛長山竟然因為一道文書而皺眉,堂下眾人才會感覺十分疑惑。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這次的文書並非是剿滅白蓮教,而是讓薛長山去鼎山縣參加官員考評。
大乾朝的官員考評分為兩級,四品以上官員需要親自進京參加考核。
而四品以下的,則由布政使司和各府衙先行考評,隨後將考評結果遞交吏部。
其實薛長山的考評日子早就過了,因為童知府意外身死才耽擱到了現在。
如今張鬆親自點名讓薛長山去參加考評,薛長山為難的是要用什麽樣的方式對待這位代知府。
難點並非是張鬆這個人,而是他官職前麵的那個“代”字。
如果薛長山敷衍了事,就算是代知府也有資格給他一個下等考評結果,極有可能讓他遷往別地任職。
可是麵對一個代知府,薛長山又不想拿出自己的全部實力。
免得將來張鬆被換下去,等真正的知府上位又要重新來過,而自己的手段暴露之後處境就會很被動。
想到最後,薛長山忽然冒出一個很荒誕並且很危險的想法。
不如把張鬆直接幹掉,殺到朝廷真正換一個知府上任為止。
有白蓮教在,這種事很容易就能再次嫁禍過去。
雖然這很缺德,但好用就行!
就在薛長山暗自思索著到底怎麽處理張鬆時,一個人的歸來總算緩解了幾分他的焦躁心情。
被派出去一個多月的祖大壽終於回來了。
“除了殺狗官呢?”顧林繼續問道。
“沒了。”
“真沒了?”
“嗯。”
“但願你真沒其他什麽亂七八糟的想法了。”顧林略顯無奈的說道。
“馬上就要起事了,到那時有的是機會讓你殺狗官。”
“如果你想,爹甚至可以把一個縣衙乃至府衙裏的官吏都拉出來讓你殺。”
“但在起事前你千萬不要再擅自行動,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說到最後時,顧林終於露出了幾分狠意。
可顧思南卻依舊毫不在意,反而有些挑釁道:“能怎麽不客氣?”
“難不成你能讓我娘活過來,當著我的麵再打死她一次?”
“還是再把我的心上人殺死,把他的心髒肺都擺在我麵前?”
顧思南的表情忽然變得猙獰,她冷笑著繼續說道:“顧林,你已經沒什麽手段能威脅到我了。”
“你!混賬!”顧林憤怒的罵道,但他的罵聲卻顯得那麽無力。
“我就算是混賬也是隨了你。”顧思南不甘示弱的反擊道。
看到顧林氣得拔刀,顧思南也毫不猶豫的拔出長劍。
“老家夥,想跟我過兩招嗎?”顧思南毫不掩飾自己的殺意。
就在此時,一個白蓮教徒急匆匆闖了進來,正看到顧家父女二人刀劍相向的一幕。
關鍵時刻此人靈機一動,完全無視眼前二人盡顯的殺機,睜眼說起瞎話。
“聖女果然孝順,剛回來就陪大長老練武,大長老可真是享福咯。”
在外人麵前,顧思南終究還是要給顧林留幾分顏麵,悄無聲息的把長劍收了起來。
顧林早就練出一張城牆般的臉皮,恍若剛才無事發生一般,並且一臉怒氣的問道:“什麽事慌慌張張的?”
“大長老,剛剛咱們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
“根據探子回報,米陽縣的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顧林一挑眉,問道:“怎麽不樂觀?”
“米陽縣不光知縣忽然變得勵精圖治,就連縣城周圍的山賊們也開始變得有組織起來。”
“在入冬之前米陽縣附近的山賊勢力就已經被整合,如今更是直接在一個小村子裏練起兵來。”
手下帶回來的這些消息讓顧林眉頭皺得更深。
顧林常年隱藏身份暗中傳教,對於這種遮遮掩掩的做事手段十分敏感。
山賊勢力相互之間攻伐並不罕見,可是能在短時間內就完成整合的卻並不多見。
而諸多小山寨整合成一個大山寨後又跑到了一個村子裏練兵,要說其中沒有古怪就連鬼都不信。
“還打探到什麽消息?”顧林繼續問道。
“太具體的情況就不了解了,隻知道那貨山賊勢力的頭領姓薛,名叫薛大。”
“不過那個頭領神出鬼沒,沒什麽人能知道他的準確行蹤。”
顧林深深皺眉,最後吩咐道:“我們的人別撤回來,繼續打探下去,動手之前務必挖出更多線索才行。”
顧林和手下並未注意到,他們在說到“薛大”這個名字的時候顧思南的表情忽然發生變化。
“薛大?難道就是在鼎山縣裏出現的那個薛大?”顧思南暗暗想著,隨後便開始思索起自己新的計劃來。
---
米陽縣,縣衙之中。
薛長山看著手上的文書,一直在蹙眉沉思。
堂下站著各級官吏,都在等著薛長山下令。
他們雖然沒有親自看到文書的內容,但卻可以猜到裏麵說的是什麽。
查找白蓮教蹤跡,抓捕白蓮教徒,甚至有可能還需要剿滅白蓮教老巢。
這些命令已經不算什麽秘密,如今幾乎整個北安府的地階上都在按照這個命令在執行著。
自從北安府童知府被當眾斬首之後,朝廷方麵的反應便越來越激烈。
尤其是當北安府同知張鬆臨時坐上了“代知府”的位置後,對白蓮教的打擊力度更是上了不止一層樓。
雖然正是因為白蓮教的出手才讓張鬆有了上位的機會,可顯然張鬆並不想“報答”送給他機緣的白蓮教,而是一心隻想“暴打”。
畢竟如果不能把白蓮教趕盡殺絕,他這個“代知府”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成為真正的知府。
所以自從張鬆上位以來,關於剿滅白蓮教的文書已經下了十幾份。
現在就差讓各縣就地練兵,然後統一送到鼎山縣讓他帶出去抓白蓮教了。
其實對於張鬆的這些安排,米陽縣並沒有什麽難處。
畢竟早在半年之前知縣大人就已經開始招攬鄉勇,甚至還開出了七錢銀子的餉銀。
如今米陽縣縣城裏的鄉勇數量已經達到了三百之眾,並且就連不懂兵的人都能看出來這些鄉勇的戰鬥力肯定很強。
畢竟足餉足糧的供應著,日日按時操練,就算原本隻是個普通的莊稼漢,也該練出幾分真本事了。
可問題是,知縣大人似乎並不想參合剿滅白蓮教的事情。
他甚至連做做樣子都不肯,不管來多少文書,都隻是看過之後就置之不理。
正因如此,今天看到薛長山竟然因為一道文書而皺眉,堂下眾人才會感覺十分疑惑。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這次的文書並非是剿滅白蓮教,而是讓薛長山去鼎山縣參加官員考評。
大乾朝的官員考評分為兩級,四品以上官員需要親自進京參加考核。
而四品以下的,則由布政使司和各府衙先行考評,隨後將考評結果遞交吏部。
其實薛長山的考評日子早就過了,因為童知府意外身死才耽擱到了現在。
如今張鬆親自點名讓薛長山去參加考評,薛長山為難的是要用什麽樣的方式對待這位代知府。
難點並非是張鬆這個人,而是他官職前麵的那個“代”字。
如果薛長山敷衍了事,就算是代知府也有資格給他一個下等考評結果,極有可能讓他遷往別地任職。
可是麵對一個代知府,薛長山又不想拿出自己的全部實力。
免得將來張鬆被換下去,等真正的知府上位又要重新來過,而自己的手段暴露之後處境就會很被動。
想到最後,薛長山忽然冒出一個很荒誕並且很危險的想法。
不如把張鬆直接幹掉,殺到朝廷真正換一個知府上任為止。
有白蓮教在,這種事很容易就能再次嫁禍過去。
雖然這很缺德,但好用就行!
就在薛長山暗自思索著到底怎麽處理張鬆時,一個人的歸來總算緩解了幾分他的焦躁心情。
被派出去一個多月的祖大壽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