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今夜疑惑的事情太多,以至於祖大壽聽到如此驚世駭俗的一句話都顯得很平靜。


    “老大,你想幹什麽就直說吧,我發現我有點跟不上你的想法。”


    祖大壽說的是實話,他雖然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卻還是看不透薛長山到底想幹什麽。


    薛長山也意識到自己的玩笑開得有些大,馬上叮囑祖大壽不要當真。


    但在等待期間,薛長山還是把他之前想到的想要組建一條防線的想法說了出來。


    當祖大壽聽完薛長山的想法後,忽然陷入了沉默。


    “怎麽,我的思路有問題?”見祖大壽不說話,薛長山疑惑地問道。


    薛長山也知道自己更多是在紙上談兵,跟祖大壽說起自己的想法也是想讓他從實際角度出發給自己一些建議。


    如今祖大壽遲遲不開口,讓薛長山也變得沒有了多少底氣。


    結果祖大壽在沉默良久之後,忽然一臉興奮道:“老大,你是怎麽想到這些的?”


    雖然祖大壽聲音壓得很低,但他臉上的表情卻足以證明他的態度。


    “我的想法沒問題?”


    “當然沒問題,我實在想不到比這更好的法子了。”祖大壽如實道。


    祖大壽並不是在奉承,而是他打心底裏認為這是最好的應對之策。


    不管起義軍聲勢多麽浩大,發展勢頭多麽迅猛,他們的缺陷都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彌補的。


    比如攻堅戰,這是起義軍最不擅長的戰鬥方式。


    起義軍裏很少有明確的軍規,就算有也很難執行。


    再加上缺乏攻城器械,導致起義軍其實很難攻克防守堅固的城池。


    就說一年多前的同州起義,那些被破的城池基本都是因為官員無能導致城池幾乎不設防,這才讓起義軍衝進城去。


    哪怕能組織起一批鄉勇守城的,都能堅持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薛長山真的可以將米陽縣附近的幾個縣城都團結起來,縣和縣之間形成一條能相互支援的防線的話。


    就算不能重創起義軍,至少也能在混亂的局麵下守住一方安穩。


    這比他最開始想的盡快帶兵回米陽縣,坐守孤城的想法要成熟太多太多。


    看著薛長山格外年輕的臉,祖大壽不禁暗暗感慨:“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生帥才?”


    就在祖大壽感慨不已的時候,薛長山忽然又說道:“大壽,你說遼東戰場是不是也能照搬這一套思路?”


    聽到薛長山主動提起遼東,祖大壽變得更加嚴肅起來。


    他生長在遼東,又在遼東拚殺半生,那裏就是他的執念,但他又不太敢奢望真的可以殺回遼東。


    哪怕薛長山曾給過他承諾,他也不覺得這件事真的有希望實現。


    “遼東戰場太複雜了,後金人也不是這些剛學會拿刀的農民起義軍。”祖大壽有些心灰意冷的說道。


    薛長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知道祖大壽此刻的心情。


    眼見白蓮教起義軍遲遲不到,斥候還能順暢地傳回消息,薛長山索性清了清嗓子,把珍藏許久的計劃說了出來。


    “後金人再難對付,他們終究是侵略者,他們發起的每一場戰爭都是為了掠奪而來。”


    “在我們還無力剿滅他們之前,最好的辦法就是竭盡所能降低他們戰爭的收益,甚至讓他們得不償失。”


    “如果我們有機會出山海關,就應該用結硬寨,打呆仗的方法對付他們。”


    “首先,我們必須奪下寧遠城,那絕對是可以成為勝負手的關鍵城池。”


    “寧遠三年環山一麵環水,又是通往山海關的必經之路。”


    “後金人畢竟還落後,他們沒有水軍,那麽我們利用水路為寧遠輸送物資,在後勤上就先贏了一半。”


    “堅守寧遠城,將大大降低我們的戰爭成本,同時讓後金人疲於奔命。”


    “隻要我們堅守住寧遠城,那麽山海關至寧遠之間的區域就可以成為我們的穩定後方。”


    “到時候我們便能就地征兵,以遼人守遼土,然後開始屯田,緩解後勤壓力。”


    “隻要寧遠不丟,我們就可以構建起自山海關到寧遠之間的第一道防線,可以稱之為關寧防線。”


    寂靜的夜幕中,薛長山聲音輕柔地說著關寧防線的發展思路。


    他的聲音很輕,輕到除了祖大壽之外就沒有第三個人能聽到。


    可他的聲音又很重,重到每一個字在祖大壽耳邊響起時都如同驚雷。


    祖大壽在遼東戰場征戰多年,並且不是那種隻知道拿刀砍殺的大頭兵,他對遼東戰場的認識遠超常人。


    還在遼東時,他們那些有心殺敵的將領們不止一次商議過對策。


    可是他們能想到的,無非就是更多征兵,更好練兵,更多地向朝廷要糧,跟後金人死戰到底。


    起初遼東總兵和經略並非不支持這種觀點,也不是沒有去過主戰派官員。


    但隨著慘敗越來越多,主戰派們也開始心灰意冷,戰局便一再惡化。


    而現在,當他聽到薛長山說出“結硬寨打呆仗”那六個字時,祖大壽如遭雷擊。


    當薛長山說出關寧防線的種種細節後,他更是驚為天人。


    恍惚間,祖大壽甚至懷疑薛長山是不是遼東戰場上的某個老將軍投胎轉世。


    若非如此,他怎麽可能對遼東那麽熟悉?


    僅憑看書就能提出如此一針見血的策略?


    祖大壽自然不會想到,他其實猜對了一半。


    薛長山雖然不是投胎轉世,但確實是帶著“前人”經驗穿越而來的。


    薛長山之所以對遼東那麽執著,就是因為他堅信自己帶來的這個經驗是好用的。


    關寧防線可不是他薛長山的計劃,而是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等人傑在戰場上實踐而來的寶貴智慧。


    看祖大壽稍稍緩過神來之後,薛長山又把後麵的計劃說完。


    自寧遠繼續北上,經連山、塔山、鬆山抵達錦州,還可以修建寧錦防線。


    到那時,便可以徹底形成一條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的堅固防線。


    其間多修堡台,作為聯防據點。


    再結合屯田和火器等手段,必能讓這條防線固若金湯。


    等到後金人打不動時,他們也許就可以積攢力量徹底消滅那些異族了。


    當薛長山說完這些時,祖大壽整個人徹底陷入呆滯狀態。


    許久之後,祖大壽忽然起身,單膝跪地看向薛長山。


    他的神情無比激動,激動到甚至不知道開口說些什麽。


    在他看來,關寧錦防線必然可以修成,因為這是最適合遼東戰場的策略,有極大的可行性。


    一旦此計達成,遼東必將重獲安寧。


    這是遼東之幸,更是遼人之幸。


    祖大壽有太多感激的話想說,卻又不知從何開口。


    薛長山冷著臉把祖大壽拎起來,沉聲道:“我們之間不需要講究這些,好好打仗,早一天積攢夠力量,我們就能早一天去遼東。”


    祖大壽重重點頭,深吸一口氣後按下了激動的情緒。


    薛長山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嗬嗬說道:“該說的我也說完了,那麽我們的米陽防線就交給你來布置吧。”


    聽聞此言,祖大壽連連擺手:“老大,我就不班門弄斧了,這些事還是你來做最好。”


    “不行,你們也需要成長,不能事事都讓我親力親為。”薛長山背著手,擺出一副高手寂寞的姿態。


    其實他是很清楚自己的短板,他能說出關寧錦防線的詳細計劃是書上寫過,他又恰巧記下過。


    可眼下的這個混亂局勢可沒有任何一本書能讓他借鑒,最好的辦法還是讓祖大壽這種真正身經百戰的將軍去布局。


    祖大壽哪裏知道薛長山這是揚長避短,隻當是薛長山真的想曆練自己,當即一臉嚴肅地答應下來。


    “這就對了,指揮的事情你來,我隻想砍人。”薛長山笑著說道。


    若是放在過去,祖大壽可能真的就信了。


    但經曆今夜的談話,他說什麽都不會再相信薛長山的鬼話。


    就在此時,他們等候許久的白蓮教援軍終於出現在他們伏擊的路上。


    薛長山見狀大喜,耐心等待敵人行軍過半後終於忍不住一躍而起,手持陌刀衝了出去。


    “兄弟們,跟我衝!”


    “鐵刀天王在此,誰敢與我一戰!”


    “來將可留姓名?”


    聽著薛長山喊的這些亂七八糟的話,祖大壽麵色古怪,忍不住喃喃自語:“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他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瓦背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瓦背心並收藏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