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異想天開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似乎是已經有所忌憚,明明已經完全控製住了夏原縣局勢,王小山卻還是主動來到縣衙跟薛長山見麵。
他們的初次見麵就是在縣衙,那次薛長山差點砍了王小山的腦袋。
不過再在此地相遇,王小山臉上卻看不到半點恨意,反而是透著滿滿的和善。
“王將軍,別來無恙啊。”薛長山坐在公堂之上,笑嗬嗬的說道。
平日裏王小山最喜歡別人叫自己將軍,可此刻被薛長山直呼將軍卻讓他如芒在背。
他很想謙虛地說不敢,又礙於自己的身份沒有說出口,一時間竟有些尷尬地愣在那裏。
薛長山無意刁難對方,無論如何夏原縣被王小山掌握在手裏才能讓顧林安心。
他看向一旁的顧思南,問道:“聖女大人,應該已經跟王將軍說過我想加入白蓮教的事吧?”
顧思南點頭道:“已經說過了。”
王小山終於緩過神來,笑著點點頭:“聖教能有薛頭領這樣的人才加入,實在是如虎添翼。”
“不敢當,我就是個莽夫罷了,還想著跟聖教裏的諸位長老和護法多學習呢。”薛長山謙虛的說道。
聽著這番話,王小山臉上的笑容不禁一僵。
就憑薛長山在夏原縣的所作所為,他實在想不到白蓮教裏有哪個長老能教他做事。
非得找個人的話,也許隻有大將軍顧林了。
想到這,王小山總算稍稍心安。
至少聖教之中還有顧林坐鎮,能夠鎮得住這個瘋子。
王小山跟薛長山之間並沒有什麽共同話題,他們之間本就是貌合神離的關係。
薛長山負責把賈鐵殺了,王小山負責接手夏原縣,顧思南負責平息這場內訌的風波。
非常完美的三方合作,大家對此都很滿意。
在確定薛長山不會留在夏原縣後,王小山便放心地帶人離開。
隻要夏原縣是他王小山的天下就行,至於其他事情他不想多問,更不想插手多管閑事。
反正薛長山一不跟他要糧,二不跟他要人。
哪怕薛長山說他現在就打算帶兵殺進皇城,他也肯定舉雙手讚同,然後熱烈歡送薛長山去送死。
王小山走後,顧思南問道:“真的要把夏原縣拱手相讓?”
薛長山實在不想再在這種事上多費口舌,夏原縣不能易主的原因他已經跟顧思南解釋過很多次。
但思量一番後,他還是小心地叮囑起來。
“我走之後,夏原縣就交給你了。”
“千萬不要想著奪兵權,名義上我是你的部下,隻要我不死,王小山就不敢輕舉妄動。”
“大膽放權給宋家人,讓他家的族人盡快接手縣內大小事務,別讓百姓的生活受太大影響。”
“不用擔心宋家人會為非作歹,他們不過是無根浮萍,翻不起多大浪花的。”
“就是如果有一天……”
說到這薛長山忽然停下,顧思南不解地看向他:“有一天怎麽了?”
“如果有一天白蓮教起義失敗的話,我會想辦法把宋家人轉移到我的地盤上,不能讓他們在事後被朝廷清算。”
聽薛長山說起白蓮教起義失敗,顧思南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變化,仿佛這件事跟她毫無關係。
倒是關於對宋家人的安排,讓顧思南有些意外。
“你竟然還有心思關心這些事。”
薛長山笑了笑:“隻要他們能為百姓做點事,哪怕是迫於無奈,我也當他們是跟了我。”
“既然是我的人,我自然會給他們一個妥善的交代,總不能讓人寒了心。”
聽著薛長山的解釋,顧思南有些愣神。
她忽然想起,在鼎山縣的那個周家似乎也是這樣的情況。
就連祖大壽都看不起那個見利忘義的周全,可薛長山不但重用了他,還一點一點地把周家徹底扶持起來。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薛長山真的能成大事嗎?
顧思南沒有把心中的疑問說出口,跟薛長山接觸這麽長時間,她也從薛長山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不管有多遠大的目標,做好眼前事永遠是最重要的。
“放心吧,夏原縣不會出問題。”
“如果王小山真想為非作歹,我會親手殺了他,然後取而代之。”
“說真的,如果我真這麽做了,顧林非但不會發怒,反而會更開心。”
“他強行扶我上位,就是為了幫她擴大影響力。”
“隻要我肯順著他的意圖做事,哪怕我私底下罵他老王八羔子他也不會在乎。”
說著說著,顧思南猛地意識到顧林跟薛長山在這方麵真的很像。
薛長山不知道她在想什麽,不過對於顧思南的承諾還是很滿意的。
“這裏就拜托你了,可以的話,盡量給百姓做點實事。”薛長山起身說道。
“你是生來就心係天下百姓嗎?”顧思南忽然問道。
薛長山一愣:“心係天下百姓?”
他搖了搖頭,擺手道:“我沒那麽大宏願,我隻是單純地想籠絡人心而已。”
說完,薛長山便直接走出縣衙,翻身上馬帶著一眾已經休整完畢的手下離開。
他需要帶走的物資並不多,攻打開原縣在他看來並非難事。
隻需要給手下補充在城外埋伏的一些物資即可,隻要找到打開城門的機會,開原縣就能易主。
看著薛長山絕塵而去的背影,顧思南眼波流轉。
僅僅是為了籠絡人心嗎?
為了給米陽縣百姓一條活路,不惜頂撞上官也僅僅是為了籠絡人心?
連出兵的銀子都要借,還不忘給養濟堂和孤兒院投銀子也是為了籠絡人心?
顧思南心緒複雜,如果當官的都有這份籠絡人心的心思,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造反呢?
忽然間,顧思南感覺自己過去的堅持顯得有些幼稚。
她曾一度因為無法殺了顧林而痛苦,之所以跟薛長山合作也隻是為了坑顧林。
複仇之事該做還是要做,但在複仇的路上力所能及地做點好事似乎也不錯。
“來人,把宋岩請來縣衙,我有事要吩咐他。”
一道命令下完,顧思南忽然學起薛長山的樣子,大馬金刀地跨坐在知縣的椅子上。
“來人,去給我叫來幾個寫字漂亮的小吏,我要寫一封聖旨。”
手下正打算去叫人,可聽完顧思南的話卻直接嚇得縮了縮脖子。
“聖女大人,您……您想寫什麽?”
“聖旨啊,怎麽了?”顧思南一臉無所謂的表情。
確認自己沒聽錯後,手下愣在原地糾結許久,最後才好聲好氣地勸說起來。
“聖女大人,就算咱是造反的,可畢竟教主還沒登基不是。”
“再說了,就算是寫聖旨,也是教主登基之後才能寫吧……”
手下說得小心翼翼,生怕眼前這位聖女大人真有了做女皇帝的野心。
自己這番話萬一觸碰了人家逆鱗,自己這點身手在人家麵前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顧思南隻是弄錯了,意識到確實不該她發聖旨後,馬上改了說法。
“那就去找人,我要寫一個告示,讓百姓都知道。”
手下終於鬆了口氣,連忙跑出去喊人,生怕再耽擱一會人家還讓自己找人寫聖旨。
待幾個小吏匆匆趕來後,顧思南直接下令道。
“給我寫一張告示張貼出去,告訴夏原縣百姓知縣換人了。”
“從今天起,我顧思南就是夏原縣知縣。”
他們的初次見麵就是在縣衙,那次薛長山差點砍了王小山的腦袋。
不過再在此地相遇,王小山臉上卻看不到半點恨意,反而是透著滿滿的和善。
“王將軍,別來無恙啊。”薛長山坐在公堂之上,笑嗬嗬的說道。
平日裏王小山最喜歡別人叫自己將軍,可此刻被薛長山直呼將軍卻讓他如芒在背。
他很想謙虛地說不敢,又礙於自己的身份沒有說出口,一時間竟有些尷尬地愣在那裏。
薛長山無意刁難對方,無論如何夏原縣被王小山掌握在手裏才能讓顧林安心。
他看向一旁的顧思南,問道:“聖女大人,應該已經跟王將軍說過我想加入白蓮教的事吧?”
顧思南點頭道:“已經說過了。”
王小山終於緩過神來,笑著點點頭:“聖教能有薛頭領這樣的人才加入,實在是如虎添翼。”
“不敢當,我就是個莽夫罷了,還想著跟聖教裏的諸位長老和護法多學習呢。”薛長山謙虛的說道。
聽著這番話,王小山臉上的笑容不禁一僵。
就憑薛長山在夏原縣的所作所為,他實在想不到白蓮教裏有哪個長老能教他做事。
非得找個人的話,也許隻有大將軍顧林了。
想到這,王小山總算稍稍心安。
至少聖教之中還有顧林坐鎮,能夠鎮得住這個瘋子。
王小山跟薛長山之間並沒有什麽共同話題,他們之間本就是貌合神離的關係。
薛長山負責把賈鐵殺了,王小山負責接手夏原縣,顧思南負責平息這場內訌的風波。
非常完美的三方合作,大家對此都很滿意。
在確定薛長山不會留在夏原縣後,王小山便放心地帶人離開。
隻要夏原縣是他王小山的天下就行,至於其他事情他不想多問,更不想插手多管閑事。
反正薛長山一不跟他要糧,二不跟他要人。
哪怕薛長山說他現在就打算帶兵殺進皇城,他也肯定舉雙手讚同,然後熱烈歡送薛長山去送死。
王小山走後,顧思南問道:“真的要把夏原縣拱手相讓?”
薛長山實在不想再在這種事上多費口舌,夏原縣不能易主的原因他已經跟顧思南解釋過很多次。
但思量一番後,他還是小心地叮囑起來。
“我走之後,夏原縣就交給你了。”
“千萬不要想著奪兵權,名義上我是你的部下,隻要我不死,王小山就不敢輕舉妄動。”
“大膽放權給宋家人,讓他家的族人盡快接手縣內大小事務,別讓百姓的生活受太大影響。”
“不用擔心宋家人會為非作歹,他們不過是無根浮萍,翻不起多大浪花的。”
“就是如果有一天……”
說到這薛長山忽然停下,顧思南不解地看向他:“有一天怎麽了?”
“如果有一天白蓮教起義失敗的話,我會想辦法把宋家人轉移到我的地盤上,不能讓他們在事後被朝廷清算。”
聽薛長山說起白蓮教起義失敗,顧思南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變化,仿佛這件事跟她毫無關係。
倒是關於對宋家人的安排,讓顧思南有些意外。
“你竟然還有心思關心這些事。”
薛長山笑了笑:“隻要他們能為百姓做點事,哪怕是迫於無奈,我也當他們是跟了我。”
“既然是我的人,我自然會給他們一個妥善的交代,總不能讓人寒了心。”
聽著薛長山的解釋,顧思南有些愣神。
她忽然想起,在鼎山縣的那個周家似乎也是這樣的情況。
就連祖大壽都看不起那個見利忘義的周全,可薛長山不但重用了他,還一點一點地把周家徹底扶持起來。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薛長山真的能成大事嗎?
顧思南沒有把心中的疑問說出口,跟薛長山接觸這麽長時間,她也從薛長山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不管有多遠大的目標,做好眼前事永遠是最重要的。
“放心吧,夏原縣不會出問題。”
“如果王小山真想為非作歹,我會親手殺了他,然後取而代之。”
“說真的,如果我真這麽做了,顧林非但不會發怒,反而會更開心。”
“他強行扶我上位,就是為了幫她擴大影響力。”
“隻要我肯順著他的意圖做事,哪怕我私底下罵他老王八羔子他也不會在乎。”
說著說著,顧思南猛地意識到顧林跟薛長山在這方麵真的很像。
薛長山不知道她在想什麽,不過對於顧思南的承諾還是很滿意的。
“這裏就拜托你了,可以的話,盡量給百姓做點實事。”薛長山起身說道。
“你是生來就心係天下百姓嗎?”顧思南忽然問道。
薛長山一愣:“心係天下百姓?”
他搖了搖頭,擺手道:“我沒那麽大宏願,我隻是單純地想籠絡人心而已。”
說完,薛長山便直接走出縣衙,翻身上馬帶著一眾已經休整完畢的手下離開。
他需要帶走的物資並不多,攻打開原縣在他看來並非難事。
隻需要給手下補充在城外埋伏的一些物資即可,隻要找到打開城門的機會,開原縣就能易主。
看著薛長山絕塵而去的背影,顧思南眼波流轉。
僅僅是為了籠絡人心嗎?
為了給米陽縣百姓一條活路,不惜頂撞上官也僅僅是為了籠絡人心?
連出兵的銀子都要借,還不忘給養濟堂和孤兒院投銀子也是為了籠絡人心?
顧思南心緒複雜,如果當官的都有這份籠絡人心的心思,天底下又有多少人能造反呢?
忽然間,顧思南感覺自己過去的堅持顯得有些幼稚。
她曾一度因為無法殺了顧林而痛苦,之所以跟薛長山合作也隻是為了坑顧林。
複仇之事該做還是要做,但在複仇的路上力所能及地做點好事似乎也不錯。
“來人,把宋岩請來縣衙,我有事要吩咐他。”
一道命令下完,顧思南忽然學起薛長山的樣子,大馬金刀地跨坐在知縣的椅子上。
“來人,去給我叫來幾個寫字漂亮的小吏,我要寫一封聖旨。”
手下正打算去叫人,可聽完顧思南的話卻直接嚇得縮了縮脖子。
“聖女大人,您……您想寫什麽?”
“聖旨啊,怎麽了?”顧思南一臉無所謂的表情。
確認自己沒聽錯後,手下愣在原地糾結許久,最後才好聲好氣地勸說起來。
“聖女大人,就算咱是造反的,可畢竟教主還沒登基不是。”
“再說了,就算是寫聖旨,也是教主登基之後才能寫吧……”
手下說得小心翼翼,生怕眼前這位聖女大人真有了做女皇帝的野心。
自己這番話萬一觸碰了人家逆鱗,自己這點身手在人家麵前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好在顧思南隻是弄錯了,意識到確實不該她發聖旨後,馬上改了說法。
“那就去找人,我要寫一個告示,讓百姓都知道。”
手下終於鬆了口氣,連忙跑出去喊人,生怕再耽擱一會人家還讓自己找人寫聖旨。
待幾個小吏匆匆趕來後,顧思南直接下令道。
“給我寫一張告示張貼出去,告訴夏原縣百姓知縣換人了。”
“從今天起,我顧思南就是夏原縣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