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籌謀
穿越:替身縣令,嫂嫂別回頭! 作者:西瓦背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節過後,原本已經開始逐漸煥發生氣的開原縣最近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城裏忽然出現了很多戲班子,在市井之間唱起了大戲。
還有許多說書先生進到了酒肆、茶樓、酒樓之中,說起了百姓們很少聽到的新鮮故事。
這些事情,自然都是開始全力配合薛長山布局的唐家人張羅起來的。
當唐誌遠下定決心加入紅教後,他一度以為薛長山是要讓他做各種危險的事情。
結果沒想到他需要做的不過是些再尋常不過的小事,跟風險根本毫不搭邊。
請戲班子和說書人花不了多少銀子,至於由唐家出錢興建的養濟堂和孤兒院也並沒有多大負擔。
反而因為這些並非發自內心的善事,讓唐家人在開原縣裏的名聲變好了一些。
唐誌遠對名聲並不看重,唐家在開原縣的名聲早就臭大街了,絕不是這點小恩小惠就能扭轉的。
他隻是很費解,薛大這個白蓮教匪徒為什麽要做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
薛大的那些手下似乎也沒做什麽特殊的事情,就是借著唐家的生意散落在城中各處偶爾寫寫畫畫,不知道在記錄什麽。
唯一讓唐誌遠不太能接受的,就是薛大要求他給下人漲月錢,這讓唐誌遠倍感肉疼。
唐家的產業有很多,用到的下人更是數以千計。
哪怕每人的月錢漲一錢銀子,對唐誌遠而言都是筆不小的數目。
更何況這還是件曠日持久的事。
唐誌遠完全不理解為什麽這麽做,哪怕薛大直接向他勒索大量銀子他都不至於這麽困惑。
給下人多分錢有什麽好處?我還需要讓那些窮鬼感謝我嗎?
更要命的是,唐家那些店鋪裏的夥計漲了月錢,甚至直接引起了城中其他富戶的不滿。
唐家下人漲了月錢,其他家族的下人卻不漲,下人們時間一久必然心生怨念。
大家都是賺黑心錢,憑什麽你唐誌遠想當老好人卻要拉我們下水?
一時間,開原縣裏的富戶們開始有意無意地針對唐家的生意使絆子,讓唐誌遠更是頭疼不已。
但他又不敢跟薛大去理論,隻能咬牙堅持著。
唐家的書房中,看著唉聲歎氣的唐誌遠,薛長山忍不住笑了起來。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薛長山早就看出這位唐家的家主並非庸才。
他也知道唐家人給自己留了後手,整日裏躲在自己小宅子裏的唐堯就是他們留給自己的後路。
薛長山對此並不在意,他要的隻是唐家人的配合,而非絕對的忠誠。
看到唐誌遠這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故意在自己麵前唉聲歎氣,他自然能猜到對方是有所圖。
“唐老板有心事?”
終於等到薛長山開口,唐誌遠馬上回道:“是有一些不解之事。”
“說說看。”
唐誌遠猶豫了一會,終於還是說出了自己的不解和苦衷。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了一些想法。
“薛頭領如果隻為斂財的話,我有很多辦法讓你從城中富戶身上放血。”
“手段更激烈點的話,我們搞垮幾個家族也不是不行,我可以出麵頂住官府方麵的壓力。”
“可是給那些下人們漲月錢這件事,我實在想不通好處到底在哪。”
“現在其他幾家的老東西都湊在一起,天天想著對付我們,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唐誌遠是真的感覺心累,他本身就很抗拒這件事,更不願意為了這種事跟其他富戶為敵。
這樣顯得很他很蠢。
他可以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卻無法接受自己被人罵傻子。
唐誌遠一臉期待的看著薛長山,想要得到一個能讓他滿意或者至少是能解疑的回複。
薛長山輕輕搓著臉上的大胡子,淡淡說道:“放心吧,那些家夥跳不了幾天了。”
唐誌遠瞳孔一縮,問道:“薛頭領打算動手了?”
“快了,不會再讓你忍太久的。”薛長山點點頭。
這個答複讓唐誌遠又驚又喜,他確實很想解決眼前的難題,可一想到薛長山的手段,他又馬上不寒而栗。
不出意外的話,那些最近給唐家使絆子的家族,必然是要經曆一些流血事件了。
可是他們流完血之後呢,唐家真的可以在這次的事件中獨善其身嗎?
愣神許久之後,唐誌遠才發現那位薛頭領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離開了。
心神不寧的情況下,他也忘了去確認事成之後到底還要不要把提上去的月錢給降下來。
薛長山當然不會告訴唐誌遠,就算事成之後也不會讓他把月錢降下去。
其實這不過就是薛長山的一次試驗而已,就算他強行壓迫富戶給下人漲錢也隻是權宜之計。
他不可能給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弄出來個工會,普通百姓也沒能力跟地主們談權益。
但至少他要試著做出改變,哪怕隻是一時的。
畢竟真想撈錢的話,也沒必要從窮人身上撈。
賺錢的法子有很多,再者說富戶克扣的工錢也到不了他口袋裏。
薛長山明白,隻要沒有一隻強力的大手幹預經濟發展,就永遠會有階級之分和貧富差距。
他沒有野心改變這些,畢竟哪怕連後世的那些偉人們都做不到這一點。
他想做的,僅僅是力所能及地讓百姓過得好一些,哪怕這是個昏招,哪怕他需要用武力維持這一切。
這段時間薛長山沒有閑著,他和手下已經針對開原縣的情況做出了細致分析。
開原縣中唯一難纏的部分,就是駐守在縣城裏的衛所官兵。
開原衛雖然也存在嚴重的吃空餉情況,可畢竟還有五百多人。
好在他們平日裏並不操練,實際戰力應該跟其他衛所沒什麽不同。
隻是開原衛在縣城裏修建了一座營地,相當於小型營城。
就算衛所官兵戰力低下,但想強行攻打營地的話,就算是薛長山親自帶隊也肯定難免會傷亡慘重。
薛長山的目標不隻是一座開原縣,而是要連續洗劫多個縣城。
期間能補兵的機會就是殺官之後的振臂一呼,但可以預見到臨時征召而來的隻能是一些普通百姓而已。
相比之下,這樣的征兵方式甚至不如去剿滅山賊來的效果更好。
所以他必須盡可能的減少戰損,畢竟他手下的這些精兵將來都是要散出去做基層軍官的人。
好在他已經摸清了城中官兵的一些做事規律,不必強攻營地,隻需引蛇出洞即可。
準備多日之後,磨刀多時的薛長山終於準備在開原縣亮出自己的屠刀。
城裏忽然出現了很多戲班子,在市井之間唱起了大戲。
還有許多說書先生進到了酒肆、茶樓、酒樓之中,說起了百姓們很少聽到的新鮮故事。
這些事情,自然都是開始全力配合薛長山布局的唐家人張羅起來的。
當唐誌遠下定決心加入紅教後,他一度以為薛長山是要讓他做各種危險的事情。
結果沒想到他需要做的不過是些再尋常不過的小事,跟風險根本毫不搭邊。
請戲班子和說書人花不了多少銀子,至於由唐家出錢興建的養濟堂和孤兒院也並沒有多大負擔。
反而因為這些並非發自內心的善事,讓唐家人在開原縣裏的名聲變好了一些。
唐誌遠對名聲並不看重,唐家在開原縣的名聲早就臭大街了,絕不是這點小恩小惠就能扭轉的。
他隻是很費解,薛大這個白蓮教匪徒為什麽要做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
薛大的那些手下似乎也沒做什麽特殊的事情,就是借著唐家的生意散落在城中各處偶爾寫寫畫畫,不知道在記錄什麽。
唯一讓唐誌遠不太能接受的,就是薛大要求他給下人漲月錢,這讓唐誌遠倍感肉疼。
唐家的產業有很多,用到的下人更是數以千計。
哪怕每人的月錢漲一錢銀子,對唐誌遠而言都是筆不小的數目。
更何況這還是件曠日持久的事。
唐誌遠完全不理解為什麽這麽做,哪怕薛大直接向他勒索大量銀子他都不至於這麽困惑。
給下人多分錢有什麽好處?我還需要讓那些窮鬼感謝我嗎?
更要命的是,唐家那些店鋪裏的夥計漲了月錢,甚至直接引起了城中其他富戶的不滿。
唐家下人漲了月錢,其他家族的下人卻不漲,下人們時間一久必然心生怨念。
大家都是賺黑心錢,憑什麽你唐誌遠想當老好人卻要拉我們下水?
一時間,開原縣裏的富戶們開始有意無意地針對唐家的生意使絆子,讓唐誌遠更是頭疼不已。
但他又不敢跟薛大去理論,隻能咬牙堅持著。
唐家的書房中,看著唉聲歎氣的唐誌遠,薛長山忍不住笑了起來。
經過這些天的相處,薛長山早就看出這位唐家的家主並非庸才。
他也知道唐家人給自己留了後手,整日裏躲在自己小宅子裏的唐堯就是他們留給自己的後路。
薛長山對此並不在意,他要的隻是唐家人的配合,而非絕對的忠誠。
看到唐誌遠這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故意在自己麵前唉聲歎氣,他自然能猜到對方是有所圖。
“唐老板有心事?”
終於等到薛長山開口,唐誌遠馬上回道:“是有一些不解之事。”
“說說看。”
唐誌遠猶豫了一會,終於還是說出了自己的不解和苦衷。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了一些想法。
“薛頭領如果隻為斂財的話,我有很多辦法讓你從城中富戶身上放血。”
“手段更激烈點的話,我們搞垮幾個家族也不是不行,我可以出麵頂住官府方麵的壓力。”
“可是給那些下人們漲月錢這件事,我實在想不通好處到底在哪。”
“現在其他幾家的老東西都湊在一起,天天想著對付我們,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唐誌遠是真的感覺心累,他本身就很抗拒這件事,更不願意為了這種事跟其他富戶為敵。
這樣顯得很他很蠢。
他可以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卻無法接受自己被人罵傻子。
唐誌遠一臉期待的看著薛長山,想要得到一個能讓他滿意或者至少是能解疑的回複。
薛長山輕輕搓著臉上的大胡子,淡淡說道:“放心吧,那些家夥跳不了幾天了。”
唐誌遠瞳孔一縮,問道:“薛頭領打算動手了?”
“快了,不會再讓你忍太久的。”薛長山點點頭。
這個答複讓唐誌遠又驚又喜,他確實很想解決眼前的難題,可一想到薛長山的手段,他又馬上不寒而栗。
不出意外的話,那些最近給唐家使絆子的家族,必然是要經曆一些流血事件了。
可是他們流完血之後呢,唐家真的可以在這次的事件中獨善其身嗎?
愣神許久之後,唐誌遠才發現那位薛頭領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離開了。
心神不寧的情況下,他也忘了去確認事成之後到底還要不要把提上去的月錢給降下來。
薛長山當然不會告訴唐誌遠,就算事成之後也不會讓他把月錢降下去。
其實這不過就是薛長山的一次試驗而已,就算他強行壓迫富戶給下人漲錢也隻是權宜之計。
他不可能給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弄出來個工會,普通百姓也沒能力跟地主們談權益。
但至少他要試著做出改變,哪怕隻是一時的。
畢竟真想撈錢的話,也沒必要從窮人身上撈。
賺錢的法子有很多,再者說富戶克扣的工錢也到不了他口袋裏。
薛長山明白,隻要沒有一隻強力的大手幹預經濟發展,就永遠會有階級之分和貧富差距。
他沒有野心改變這些,畢竟哪怕連後世的那些偉人們都做不到這一點。
他想做的,僅僅是力所能及地讓百姓過得好一些,哪怕這是個昏招,哪怕他需要用武力維持這一切。
這段時間薛長山沒有閑著,他和手下已經針對開原縣的情況做出了細致分析。
開原縣中唯一難纏的部分,就是駐守在縣城裏的衛所官兵。
開原衛雖然也存在嚴重的吃空餉情況,可畢竟還有五百多人。
好在他們平日裏並不操練,實際戰力應該跟其他衛所沒什麽不同。
隻是開原衛在縣城裏修建了一座營地,相當於小型營城。
就算衛所官兵戰力低下,但想強行攻打營地的話,就算是薛長山親自帶隊也肯定難免會傷亡慘重。
薛長山的目標不隻是一座開原縣,而是要連續洗劫多個縣城。
期間能補兵的機會就是殺官之後的振臂一呼,但可以預見到臨時征召而來的隻能是一些普通百姓而已。
相比之下,這樣的征兵方式甚至不如去剿滅山賊來的效果更好。
所以他必須盡可能的減少戰損,畢竟他手下的這些精兵將來都是要散出去做基層軍官的人。
好在他已經摸清了城中官兵的一些做事規律,不必強攻營地,隻需引蛇出洞即可。
準備多日之後,磨刀多時的薛長山終於準備在開原縣亮出自己的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