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泰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之光,但隨即又黯淡下來:“將軍好意,本王心領。但新羅已是大廈將傾,本王又能做些什麽呢?”


    薛孟陵目光堅定,語氣鏗鏘有力:“陛下勿憂,此時我大夏海陸兩路大軍已經進入新羅,燕王殿下親率燕軍水師走海陸,末將率陸路軍前來,而且我大夏十萬後續援軍已經在前來支援的路上。隻要陛下願意,我燕軍願助一臂之力,共抗外敵,重振新羅。陛下若失去信心,則新羅百姓何以為繼?”


    李景泰被薛孟陵的話深深觸動,他抬頭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他深吸一口氣,鄭重地點了點頭:“將軍之言,如醍醐灌頂。本王願隨將軍南下,共謀複國大計。”


    於是,在薛孟陵下令,將殘餘的萬餘新羅軍進行了整編,命令隨軍醫官為他們的傷病治療,並且給他們補充了糧草軍械,更以身作則,激勵士氣,使得新羅殘軍逐漸恢複了往日的鬥誌與信心。


    通過詢問新羅軍敗逃士兵和派出去的斥候匯報,薛孟陵得知,目前十五萬倭軍正兵分三路,快速向北推進。手中拿著各方收集上來的情報,薛孟陵的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方案,他隨即派人將副將周倉、李景泰和新羅將軍金大慶請到帥帳中。


    金大慶是新羅軍中少數寒門出身的將領,雖然作戰勇猛,但是因為出身不好,總是被貴族出身的將領們排擠,此次新羅皇室整體北撤,那幫貴族出身的將領都隻顧著自己逃命,無人去管李景泰的死活,隻有金大慶率領所部五千人不離不棄的保護李景泰一眾皇族,所以在將新羅殘部整編後,李景泰就任命金大慶作為這支僅存的新羅軍的統領。


    薛孟陵指著地圖道:“目前倭軍十五萬人,我軍加上新羅軍才七萬人,若分兵阻擊,恐敵眾我寡難以阻擋,現在倭軍還不知道我軍到來,正兵分三路肆無忌憚的向北快速推進,此乃天賜良機,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我意利用敵人不知道我軍已到的有利條件,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地形優勢,優先出其不意的攻其一路,力求一戰重創倭軍,為接下來的戰事開一個好頭,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李景泰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隻是笑嗬嗬的說道:“薛將軍足智多謀,本王也不懂行軍布陣,一切都聽諸位將軍的”。


    周倉說道:“末將讚同薛將軍的計劃,目前敵軍是我軍的兩倍有餘,不能分兵,必須集中兵力”。


    金大慶也點頭道:“薛將軍言之有理,目前新羅從上到下都情緒悲觀,軍隊士氣也非常低落,急需一場大勝來重振信心,鼓舞士氣,所以首戰必須獲勝,因此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地形優勢設伏是最好的選擇,隻是不知薛將軍想先打哪一路”?


    薛孟陵將一份情報遞給金大慶道:“目前倭軍兵分三路,左路和中路均是六萬人,右路因為道路崎嶇難行,補給困難,所以隻有三萬多人,而且右路地形險要,也方便我軍設伏,我意集中所有兵力先打較弱的右路軍,力求一戰全殲這三萬倭寇”。


    眾人皆是點頭讚同,金大慶道:“根據目前得到的消息,倭軍已經到達大樟洞,在其前方有一片山區,人跡罕至,整個山區也隻有一千餘戶百姓,所以此地名為千家嶺,末將建議,我軍可以在千家嶺設伏”。


    眾人急忙看向地圖,在圖上找到了千家嶺的位置,此時燕軍距離千家嶺不遠,如果要在此設伏,一晝夜急行軍就可以到達,所以薛孟陵下定決心,首戰的戰場就定在千家嶺。


    作戰計劃已定,大軍在短暫的休整後,開始往千家嶺方向急行軍,現在是秋季,夜晚的山區已經比較冷,但是眾人都沒有多說,隻是不顧一切的向前,終於在第二天中午趕到了千家嶺。根據斥候傳回的消息,倭寇此時距離千家嶺還有一日路程。


    薛孟陵召集各師將領開始布置作戰任務:“令金大慶率領一萬新羅軍假裝在千家嶺外休息,見到倭軍後立刻與之交戰,然後假裝不敵往千家嶺內撤退,切記,許敗不許勝,逃的越狼狽越好,待看到反攻信號,便回身掩殺,新羅軍的任務就是封住千家嶺北段的出口”。


    “令周倉將軍率領虎師埋伏在千家嶺南段出口,待倭寇進入千家嶺後就立刻堵住其退路”。


    “令鷹師將領陳麟率領鷹師作為預備隊帶上向導,在千家嶺以南集結,若倭寇未全部進入千家嶺,鷹師就進攻其後續部隊,並且派出少量部隊埋伏在各條小路上,防止零星敵軍逃走。”


    “本將將親自帶領四個豹師作為主力,埋伏在千家嶺中,攻擊進入千家嶺的敵軍”。


    眾人皆拱手領命。


    薛孟陵又不放心的看向金大慶道:“金將軍,此戰新羅軍的任務非常重要,尤其是能不能在穀口堵住敵軍非常關鍵,是否有問題”?


    金大慶虎目圓睜道:“將軍放心,若出差錯,末將提頭來見。”


    薛孟陵想了想,這一萬新羅軍雖然是敗軍,但是金大慶麾下的幾千人戰鬥力還是可以的,另外的幾千人主要是新羅皇室的禁衛軍組成,戰鬥力應該能夠勉強達到豹師的戰力,而且金大慶的能力應該還可以,現在兵力不足,隻能先這樣了。


    各軍已經部署到位,靜待倭軍到來。


    此時從青州、冀州支援新羅的十萬大軍即將到達幽州城外,孔亮和狄英、李牧、虎敬輝四人來到燕王府,與徐若雲商議犒軍事宜,徐若雲拿出一封信交給孔亮和狄英道:“殿下出征前命我將這封信交給四位大人”。


    孔亮立刻打開信件念到:“此次冀州和青州援軍主將武成思乃是太尉武三想心腹,以防萬一,可以趁犒軍的機會,拿下武成思,冀州衛將軍馮開是我嶽父徐天德舊將,可配合行動,我這裏有一封奏折,待拿下武成思後,可遲幾日將奏折發往洛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時空征戰沙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伊水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伊水寒並收藏穿越時空征戰沙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