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沉思片刻,說道:“劉基所言不無道理,但若放任完顏軍安然撤退,日後必成大患。” 李牧說道:“殿下,末將以為,可派一小股精銳部隊追擊,探查虛實,若有戰機,再行大軍跟進。” 高羽點了點頭:“此計可行,那就讓鄧雲、許虎帶著黑騎先行追擊,切記多派斥候偵查,不可冒進,若有情況,速速匯報。” 鄧雲和許虎隨即領命而去。高羽與李牧則整頓兵馬,準備隨時行動。
兩個時辰後,鄧雲返回,說道:“殿下,前方果然發現完顏軍設下的埋伏。” 高羽說道:“果然不出劉基所料,看來這完顏軍早有準備。” 李牧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依劉大人所言,不再追擊。” 高羽說道:“好,傳我命令,大軍就地駐守,迅速清點完顏人留下的物資,掩埋敵我雙方的屍體,防止發生瘟疫。” 高羽隨即返回晉陽城,直奔夏帝行宮,向夏帝稟報。
得知完顏人悄悄撤軍後,夏帝心有不甘。不過此次能夠成功擊退完顏人的偷襲,也算是達到了預期,隻是此戰大夏損失慘重,並州衛損失三萬多人,跟隨北巡的五千虎豹騎幾乎全軍覆沒,丞相劉千秋、太尉武三想、並州衛大將軍楊燁和膝下六個兒子全部戰死沙場,夏帝憶起這些,不禁再次老淚縱橫。
快到中午的時候,徐天德和馮開率領的冀州衛大軍趕到。當得知完顏人已經撤退後,徐天德悔恨不已道:“該死,要是早知道完顏人要跑,我就直接帶人去北麵截斷完顏軍的後路了。” 徐天德入城後,快步進入夏帝行宮。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兄弟二人再次相見,卻已物是人非,恍若隔世。夏帝坐在殿中,神色疲憊而悲傷。徐天德走進來,跪地行禮:“陛下,臣來遲了。” 夏帝連忙起身扶起他:“天德,快快請起,你能來,朕心甚慰。” 二人交談片刻,徐天德說要去看看劉千秋和武三想,隨後高羽陪著徐天德來到停放屍體的地方。
此處氣氛肅穆,一具具屍體擺放整齊。徐天德看著陣亡將士的屍體,滿臉悲傷。徐天德告訴高羽:“女婿啊!我與武三想、劉千秋算得上老相識,當年正是我們三人一路輔佐陛下登上皇位。我和武三想都是武將,一直以來,一個外出征戰,一個在朝中鎮守,為防陛下猜忌,我們還故意表現得極為不對付。其實武三想還是很有能力的,對陛下也極為忠心,隻不過有時候行事有些不擇手段,這一點我不是很喜歡。” 說完,徐天德長歎一聲,眼中滿是痛惜。高羽說道:“嶽父大人,逝者已矣,我們當銘記他們的功績,繼續守護好大夏。” 徐天德點了點頭,轉身返回軍營。
晉陽城曆經大戰,已然破敗不堪,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百姓也遭受池魚之殃,死傷無數。高羽命鷹師士兵到城中救治受傷百姓,並幫助百姓修補房子。士兵們忙碌地穿梭在街巷之間,有的幫忙搬運木材石料,有的為傷者包紮治療。“多謝軍爺!” 一位老者感激地說道。“老人家,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沒有保護好你們,是我們的無能。” 士兵一臉慚愧地回答。高羽親自來到城中視察,看到百姓們逐漸恢複生活的景象,心中稍感安慰。“殿下,這邊的房屋已經修補得差不多了。” 一名將領向高羽匯報。“好,繼續努力,務必讓城中的百姓盡快穩定下來。” 高羽說道。經過兩日的忙碌,晉陽城終於逐步穩定下來。
霍固在傍晚時也帶著二十萬北營大軍趕到。高羽下令將晉陽城和周邊的防務交給北大營,命令李牧率領五個鷹師返回幽州,畢竟現在幽州空虛,大軍不能在此久留。“李將軍,一路小心。” 高羽說道。“殿下放心,幽州有我。” 李牧拱手道別,帶著鷹師離去。
三日後,馮開也帶著冀州衛大軍返回,徐天德留了下來,他知道老兄弟們的死對夏帝打擊很大,準備這段時間陪陪夏帝。經過數日休養,夏帝的傷已無大礙。
次日,夏帝在行宮召集眾人。“此次晉陽之戰,眾將士英勇奮戰,朕銘記於心。楊氏一家滿門忠烈,朕追授楊老令公為忠勇侯,現在並州衛大將軍一職空缺,楊延昭,朕任命你接任並州衛大將軍,務必在三個月內重整並州軍和並州防務,在並州衛大軍重組完成前,並州防務暫時交給北營負責。” 夏帝說道。楊延昭跪地領旨:“謝陛下天恩,臣定當不辱使命。”“羽兒。” 夏帝看向高羽。“兒臣在。” 高羽上前一步。“就由你帶著燕雲黑騎護送朕返京吧。” 夏帝說道。“兒臣遵旨。” 高羽應道。準備妥當後,夏帝的鑾駕啟程返京。
武三想和劉千秋死後,夏帝似乎瞬間就老了十幾歲一樣,變得寡言少語,經常一個人坐在那裏發呆。高羽和劉貴妃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徐天德則時不時地拉著夏帝喝茶下棋,在麵對徐天德時,夏帝還會多說幾句話。鑾駕經過十二日的行進,終於抵達京都洛邑。城中百姓傳言皇帝北巡時遇襲,當看到戰痕累累的黑騎護送著鑾駕進城時,傳言得到印證。
太子高緯帶著眾臣在城門口迎接夏帝,夏帝車都沒下,說了幾句後就直接返回了皇宮。高羽和劉基沒有去皇宮,而是將劉千秋的遺體送到丞相府後,就留在那裏為劉千秋辦後事。另一邊,太子把武三想的遺體也送回了太尉府。一時間,大夏權力最大的三個重臣失去了兩個,整個洛邑城都陷入了詭異的壓抑之中。太子中午來丞相府為劉千秋吊唁,高羽也去了太尉府吊唁,這次太子很安靜,沒有和高羽鬧。
武三想一家對高羽不顧生死,帶兵奪回武三想的遺體表示
兩個時辰後,鄧雲返回,說道:“殿下,前方果然發現完顏軍設下的埋伏。” 高羽說道:“果然不出劉基所料,看來這完顏軍早有準備。” 李牧說道:“既然如此,那便依劉大人所言,不再追擊。” 高羽說道:“好,傳我命令,大軍就地駐守,迅速清點完顏人留下的物資,掩埋敵我雙方的屍體,防止發生瘟疫。” 高羽隨即返回晉陽城,直奔夏帝行宮,向夏帝稟報。
得知完顏人悄悄撤軍後,夏帝心有不甘。不過此次能夠成功擊退完顏人的偷襲,也算是達到了預期,隻是此戰大夏損失慘重,並州衛損失三萬多人,跟隨北巡的五千虎豹騎幾乎全軍覆沒,丞相劉千秋、太尉武三想、並州衛大將軍楊燁和膝下六個兒子全部戰死沙場,夏帝憶起這些,不禁再次老淚縱橫。
快到中午的時候,徐天德和馮開率領的冀州衛大軍趕到。當得知完顏人已經撤退後,徐天德悔恨不已道:“該死,要是早知道完顏人要跑,我就直接帶人去北麵截斷完顏軍的後路了。” 徐天德入城後,快步進入夏帝行宮。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兄弟二人再次相見,卻已物是人非,恍若隔世。夏帝坐在殿中,神色疲憊而悲傷。徐天德走進來,跪地行禮:“陛下,臣來遲了。” 夏帝連忙起身扶起他:“天德,快快請起,你能來,朕心甚慰。” 二人交談片刻,徐天德說要去看看劉千秋和武三想,隨後高羽陪著徐天德來到停放屍體的地方。
此處氣氛肅穆,一具具屍體擺放整齊。徐天德看著陣亡將士的屍體,滿臉悲傷。徐天德告訴高羽:“女婿啊!我與武三想、劉千秋算得上老相識,當年正是我們三人一路輔佐陛下登上皇位。我和武三想都是武將,一直以來,一個外出征戰,一個在朝中鎮守,為防陛下猜忌,我們還故意表現得極為不對付。其實武三想還是很有能力的,對陛下也極為忠心,隻不過有時候行事有些不擇手段,這一點我不是很喜歡。” 說完,徐天德長歎一聲,眼中滿是痛惜。高羽說道:“嶽父大人,逝者已矣,我們當銘記他們的功績,繼續守護好大夏。” 徐天德點了點頭,轉身返回軍營。
晉陽城曆經大戰,已然破敗不堪,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百姓也遭受池魚之殃,死傷無數。高羽命鷹師士兵到城中救治受傷百姓,並幫助百姓修補房子。士兵們忙碌地穿梭在街巷之間,有的幫忙搬運木材石料,有的為傷者包紮治療。“多謝軍爺!” 一位老者感激地說道。“老人家,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沒有保護好你們,是我們的無能。” 士兵一臉慚愧地回答。高羽親自來到城中視察,看到百姓們逐漸恢複生活的景象,心中稍感安慰。“殿下,這邊的房屋已經修補得差不多了。” 一名將領向高羽匯報。“好,繼續努力,務必讓城中的百姓盡快穩定下來。” 高羽說道。經過兩日的忙碌,晉陽城終於逐步穩定下來。
霍固在傍晚時也帶著二十萬北營大軍趕到。高羽下令將晉陽城和周邊的防務交給北大營,命令李牧率領五個鷹師返回幽州,畢竟現在幽州空虛,大軍不能在此久留。“李將軍,一路小心。” 高羽說道。“殿下放心,幽州有我。” 李牧拱手道別,帶著鷹師離去。
三日後,馮開也帶著冀州衛大軍返回,徐天德留了下來,他知道老兄弟們的死對夏帝打擊很大,準備這段時間陪陪夏帝。經過數日休養,夏帝的傷已無大礙。
次日,夏帝在行宮召集眾人。“此次晉陽之戰,眾將士英勇奮戰,朕銘記於心。楊氏一家滿門忠烈,朕追授楊老令公為忠勇侯,現在並州衛大將軍一職空缺,楊延昭,朕任命你接任並州衛大將軍,務必在三個月內重整並州軍和並州防務,在並州衛大軍重組完成前,並州防務暫時交給北營負責。” 夏帝說道。楊延昭跪地領旨:“謝陛下天恩,臣定當不辱使命。”“羽兒。” 夏帝看向高羽。“兒臣在。” 高羽上前一步。“就由你帶著燕雲黑騎護送朕返京吧。” 夏帝說道。“兒臣遵旨。” 高羽應道。準備妥當後,夏帝的鑾駕啟程返京。
武三想和劉千秋死後,夏帝似乎瞬間就老了十幾歲一樣,變得寡言少語,經常一個人坐在那裏發呆。高羽和劉貴妃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徐天德則時不時地拉著夏帝喝茶下棋,在麵對徐天德時,夏帝還會多說幾句話。鑾駕經過十二日的行進,終於抵達京都洛邑。城中百姓傳言皇帝北巡時遇襲,當看到戰痕累累的黑騎護送著鑾駕進城時,傳言得到印證。
太子高緯帶著眾臣在城門口迎接夏帝,夏帝車都沒下,說了幾句後就直接返回了皇宮。高羽和劉基沒有去皇宮,而是將劉千秋的遺體送到丞相府後,就留在那裏為劉千秋辦後事。另一邊,太子把武三想的遺體也送回了太尉府。一時間,大夏權力最大的三個重臣失去了兩個,整個洛邑城都陷入了詭異的壓抑之中。太子中午來丞相府為劉千秋吊唁,高羽也去了太尉府吊唁,這次太子很安靜,沒有和高羽鬧。
武三想一家對高羽不顧生死,帶兵奪回武三想的遺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