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江和港,鼠人老家鄉的河也多,作用也很重要。
河的概念很寬泛,大到祖國母親河黃河、通航的大運河,也有流水嘩啦啦的小河。鼠人家鄉的河,是圩村前後與港相通的幾丈寬的活水河,河上常有埋涵洞的壩頭或木橋,便於人來人往。
首先,這河與港相通,能使江水通過港和港岸下與河相連的“水洞”,將水引進圩村前後的河裏,幹旱時,盡灌溉之利;洪澇時有排水之功。其次,圩村住戶有與港與江連通的活水,洗涮、飲用等都很方便、安全。鼠人在家鄉生活多年,深知活水比一塘死水要好得多。有時夏季炎熱,時黴天淫雨不斷,人畜多生病,有經驗的老農就會想到,這也許是田裏的農藥化肥下雨流淌河裏,時間久,對人畜不利,提議隊裏管事的,趕緊開“水洞”放水進水,讓水流動起來。每條河與港相通的水洞是可以控製的,開始用綁了鐵鉤的竹竿鉤,後來還改建為手動盤旋的小閘門,開關更方便。
鼠人老家鄉的河,除了與圩村的水係相關,還與當初開發的大戶人家建莊園有關。也許是為使宅基地勢增高——實際一條圩的前後都開河也與此有關,或許出於安全性考慮吧,這些人家常在莊園四周開河溝,形成一個個“圓溝”裏的莊園,所以這些地方往往被叫xx莊,比如德盛莊、萬寶莊以及鼠人家所在的“耕興莊”等等。
據說耕興莊早先八百畝的地方,其水係“四縱四橫”,橫的是大河,有水洞或涵閘跟港相通;縱的是小戧溝,起溝通四條橫向大河的作用。這樣無論天旱還是雨多內澇,這些縱橫交錯的河溝,都能暢通引水灌溉或及時排澇。應該說,當初開發這塊地方的人,這樣的設想頗有眼光。
有眼光的開發者還又發奇想,在四縱四橫形成的“九宮格”中心位置挖了一圈相當大的“圓溝”。圓溝內便形成地勢較高的住宅地基和中部麵積較大的高墩子,建屋種竹,溝的二麵遍植樹木,久而久之,林木長成,雞犬相聞,倒也確實是個不錯的莊園了。莊園主人不忘溝通水係,從圓溝東側向北開挖引河與通港大河連接,圓溝也成活水,一潮來一潮去,看到水壩頭水位時漲時落,一定蠻開心的。據說主人還自稱整個莊園是“轎子地”,他住的圓溝內的房子就在轎子裏呢!
鼠人後來知道,當初那作出構想並加以實施、形成如今這般模樣的,就是自己的祖上。祖上到底叫什麽名,長什麽樣,他全然不知;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和母親、小姐姐就住在這轎子地上,一個草披,接著兩間舊瓦房,顯然已破落不堪了。此時那圓溝還在,溝麵寬闊,與四條大河的寬度相仿。河水清澈,時見老青魚黑色背影潛藏。意外的發現,圓溝的東南角和西麵也分別與兩側南北小戧溝相通,這使得圓溝的水與外麵河港的交流互動更順暢。
其實,這些對鼠人都沒啥意義,他現在坐在家裏,從後門口看得最多的是生產隊的曬場、田野上的一條條“界埦”,以及界埦頂頭的“洋龍杠”。
曬場,是當時以生產隊為單位集體生產的標誌性地方。麥收、稻收,一塊塊田裏的“把子”就是通過人挑肩扛,從一條條界埦走過來送到場上。增光11隊的人不多,男女老少全部也就70多人,但在曬場幹活,有時會有三四十人到場,天晴搶收,雷暴雨來時“搶暴”,分糧、分草也會全家出動,這時人都不少。
鼠人家鄉人口中常說的界埦,就是田埂,就是分隔田塊的田間小道。隻要下地幹活,哪能不從田埂上走呢?春夏秋冬四季,無論種或收,田間管理,都是必走的。而且,很多時候都是赤腳走噢!即使是三四月份,做早秧田時,脫了襪子下水田,冷得“咬腳”,也是得赤腳走的。不過,五六月份,溫暖舒適的初夏,一行秧栽到頭,彎得要斷的腰直起來,赤腳走在界埦上,看著栽得整整齊齊的秧行,還是很愜意的。
“洋龍杠”,是新生事物,是社員對“電灌站”抽水灌溉通下來的“灌溉渠”的俗稱。自從高壓電線豎到各大隊,“電灌站”這新生事物就在各處出現了。管徑很粗的大功率抽水機抽水通過水渠往下送,灌溉田地,水流滾滾,不就像水龍嗎?這家夥和一千多年前就一直使用到現在的“龍骨水車”相比,自然高大上,“洋”得很呢!所以老百姓給取了個洋名兒——洋龍杠。
鼠人隊裏的洋龍杠就在曬場北麵一節田頂頭。中間是渠,兩邊的路挺寬,常常是大隊乃至公社組織社隊幹部生產大檢查時浩浩蕩蕩隊伍走過的路。鄉村社員很敬畏這些公社大幹部光臨檢查,在田間,在曬場上,看到都會停下手中活,注目致敬,從而對這些幹部常走的洋龍杠也心存敬意。
1964年夏,剛滿16歲的鼠人就在這樣的環境,在這個生產隊耕種興田,從參加隊裏秋收“拈稻”(家鄉人對“拾稻穗”的稱呼)開始,逐步參與生產,熟悉農活,成為勞動好手。而最早讓他和姐姐感受到與土生土長的農民朋友存在很大差距的則是一趟江陰之行。
河的概念很寬泛,大到祖國母親河黃河、通航的大運河,也有流水嘩啦啦的小河。鼠人家鄉的河,是圩村前後與港相通的幾丈寬的活水河,河上常有埋涵洞的壩頭或木橋,便於人來人往。
首先,這河與港相通,能使江水通過港和港岸下與河相連的“水洞”,將水引進圩村前後的河裏,幹旱時,盡灌溉之利;洪澇時有排水之功。其次,圩村住戶有與港與江連通的活水,洗涮、飲用等都很方便、安全。鼠人在家鄉生活多年,深知活水比一塘死水要好得多。有時夏季炎熱,時黴天淫雨不斷,人畜多生病,有經驗的老農就會想到,這也許是田裏的農藥化肥下雨流淌河裏,時間久,對人畜不利,提議隊裏管事的,趕緊開“水洞”放水進水,讓水流動起來。每條河與港相通的水洞是可以控製的,開始用綁了鐵鉤的竹竿鉤,後來還改建為手動盤旋的小閘門,開關更方便。
鼠人老家鄉的河,除了與圩村的水係相關,還與當初開發的大戶人家建莊園有關。也許是為使宅基地勢增高——實際一條圩的前後都開河也與此有關,或許出於安全性考慮吧,這些人家常在莊園四周開河溝,形成一個個“圓溝”裏的莊園,所以這些地方往往被叫xx莊,比如德盛莊、萬寶莊以及鼠人家所在的“耕興莊”等等。
據說耕興莊早先八百畝的地方,其水係“四縱四橫”,橫的是大河,有水洞或涵閘跟港相通;縱的是小戧溝,起溝通四條橫向大河的作用。這樣無論天旱還是雨多內澇,這些縱橫交錯的河溝,都能暢通引水灌溉或及時排澇。應該說,當初開發這塊地方的人,這樣的設想頗有眼光。
有眼光的開發者還又發奇想,在四縱四橫形成的“九宮格”中心位置挖了一圈相當大的“圓溝”。圓溝內便形成地勢較高的住宅地基和中部麵積較大的高墩子,建屋種竹,溝的二麵遍植樹木,久而久之,林木長成,雞犬相聞,倒也確實是個不錯的莊園了。莊園主人不忘溝通水係,從圓溝東側向北開挖引河與通港大河連接,圓溝也成活水,一潮來一潮去,看到水壩頭水位時漲時落,一定蠻開心的。據說主人還自稱整個莊園是“轎子地”,他住的圓溝內的房子就在轎子裏呢!
鼠人後來知道,當初那作出構想並加以實施、形成如今這般模樣的,就是自己的祖上。祖上到底叫什麽名,長什麽樣,他全然不知;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和母親、小姐姐就住在這轎子地上,一個草披,接著兩間舊瓦房,顯然已破落不堪了。此時那圓溝還在,溝麵寬闊,與四條大河的寬度相仿。河水清澈,時見老青魚黑色背影潛藏。意外的發現,圓溝的東南角和西麵也分別與兩側南北小戧溝相通,這使得圓溝的水與外麵河港的交流互動更順暢。
其實,這些對鼠人都沒啥意義,他現在坐在家裏,從後門口看得最多的是生產隊的曬場、田野上的一條條“界埦”,以及界埦頂頭的“洋龍杠”。
曬場,是當時以生產隊為單位集體生產的標誌性地方。麥收、稻收,一塊塊田裏的“把子”就是通過人挑肩扛,從一條條界埦走過來送到場上。增光11隊的人不多,男女老少全部也就70多人,但在曬場幹活,有時會有三四十人到場,天晴搶收,雷暴雨來時“搶暴”,分糧、分草也會全家出動,這時人都不少。
鼠人家鄉人口中常說的界埦,就是田埂,就是分隔田塊的田間小道。隻要下地幹活,哪能不從田埂上走呢?春夏秋冬四季,無論種或收,田間管理,都是必走的。而且,很多時候都是赤腳走噢!即使是三四月份,做早秧田時,脫了襪子下水田,冷得“咬腳”,也是得赤腳走的。不過,五六月份,溫暖舒適的初夏,一行秧栽到頭,彎得要斷的腰直起來,赤腳走在界埦上,看著栽得整整齊齊的秧行,還是很愜意的。
“洋龍杠”,是新生事物,是社員對“電灌站”抽水灌溉通下來的“灌溉渠”的俗稱。自從高壓電線豎到各大隊,“電灌站”這新生事物就在各處出現了。管徑很粗的大功率抽水機抽水通過水渠往下送,灌溉田地,水流滾滾,不就像水龍嗎?這家夥和一千多年前就一直使用到現在的“龍骨水車”相比,自然高大上,“洋”得很呢!所以老百姓給取了個洋名兒——洋龍杠。
鼠人隊裏的洋龍杠就在曬場北麵一節田頂頭。中間是渠,兩邊的路挺寬,常常是大隊乃至公社組織社隊幹部生產大檢查時浩浩蕩蕩隊伍走過的路。鄉村社員很敬畏這些公社大幹部光臨檢查,在田間,在曬場上,看到都會停下手中活,注目致敬,從而對這些幹部常走的洋龍杠也心存敬意。
1964年夏,剛滿16歲的鼠人就在這樣的環境,在這個生產隊耕種興田,從參加隊裏秋收“拈稻”(家鄉人對“拾稻穗”的稱呼)開始,逐步參與生產,熟悉農活,成為勞動好手。而最早讓他和姐姐感受到與土生土長的農民朋友存在很大差距的則是一趟江陰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