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曾經的北宋都城,史稱汴京,是令我感情複雜的城市。“城下之盟”,“靖康之難”,欽、徽二帝被擄,沿途難民哀嚎,慟哭聲動地驚天,就是從這裏出發的;而黑臉包拯,鐵麵無私,皇親國戚犯罪,龍頭鍘伺候,震古爍今,也是在赫赫有名的開封府;更別提張擇端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景象,讓多少人對這座古城心馳神往啊!
過往的曆史,留下甚多古跡,開封府、大相國寺、龍亭公園和鐵塔公園等,固然可以激發思古之幽情;但最終讓我動真念頭的還是後來按名畫意境複建的“清明上河園”——那虹橋,那橋下的清流、橋上滿滿匝匝的遊人,那遠近亭台樓閣的照片,還真的有點畫中景的味道。天下承平久矣,現在又是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時代,老百姓同樣都喜歡旅遊,都喜歡觀賞、體驗盛世繁榮的景象,我也不能免俗噢。
我們一早從旅店起床、就餐,收拾停當,到火車站乘車。7:57的那趟,1304次,花10.5元就到開封火車站。現在的近距離交通還是數乘綠皮火車便宜啊,不僅便宜,還平穩舒適。由於車次時間偏早,車廂乘客不多,座位隨便坐。我們買票遲了,本來座位不在一節車廂,上車時跟列車員講,想在一起上;列車員很大度地答應了,到車裏一看,原來空位很多。
從開封站下車的人不多。出站的第一感覺,寒潮的襲擊果然攻勢淩厲,天隱晦,風很大,頗有穿透力。早上出來,將行李箱裝得鼓鼓囊囊的所有衣裝都穿上了,毛衣,恒源祥的夾克外套,還加了件厚風衣,但還是嫌冷。帽子、圍巾本來是在背包裏藏著的,現在也拿出來戴上、圍上,感覺舒服不少。唯手還有點怵冷,想到在家本欲將那雙薄手套帶著的,後來想想有點過分,作罷。現在看來,帶來也正用得著呢!
站外廣場在整修,亂七八糟停了一些車,看不到慣常的整齊公交車站牌和公交車。問旁邊人,1路車到哪乘?他指著左前方拐角處道:“那邊有!”
跑過去,發現幾路車都在那乘。人們都在路邊等,來了對路的一齊往車上擠。我們要乘的1路到了,上了車,心想這邊乘車還挺難,幹脆一車坐到底,先遊鐵塔公園吧。
自由行,事先已做足了功課。開封的景點很集中。這1路車,經過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天波楊府、直到終點鐵塔公園。進到公園,沒見幾個人,感覺很冷清,風又大,實在有點興味索然。然既來之,則安之,還是向裏走吧,去看看這以鐵鑄造的塔到底什麽樣?
往裏的路彎彎曲曲,樹木蔭蔽,有點曲徑通幽的味道。繞過一座大殿,發現殿後一座塔高高聳立。塔身13層,層高大,腰圍細,看上去是個瘦高個;不像虎踞錢塘陡岸坡的六和塔威武雄壯,也不及坐落西安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穩重權威。其顏色遠看灰褐,完全是生了鏽的鐵塔,可這裏還赫然立有石碑,上書五個大字,“天下第一塔”!
參觀後經仔細了解,此塔還確實有來頭。一是傳說塔裏有釋迦佛舍利,這佛舍利幾經輾轉,由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吳越時,從吳越阿育王處獲得,在當時新修的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供奉,後木塔毀於雷火,1049年宋仁宗開始重新選址修建,材料由木料改成了磚和琉璃麵磚,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鐵塔。二是此塔在長達九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經過了37次地震的損壞,18次大風的侵襲,15次水患的衝擊,佁然不動,巍峨聳立。1938年日本侵略用飛機轟炸開封,鐵塔絲毫沒有受損,後來敵人采用更加激烈的供給方式,用大炮對鐵塔轟炸,也隻炸了2個洞,依然高聳入雲。開封鐵塔就是一個不朽的傳奇,它的偉岸震人心魄!
從這兩方麵看,稱其“天下第一塔”也不為過。還要強調一下的是,鐵塔並非“以鐵鑄造”,而是由於塔身是鐵鏽色及紫色的琉璃磚,從遠處看,像是鐵製品,因此人們都把它稱作鐵塔。
先到鐵塔遊覽,可謂收獲多多,但主要目標景點還未去,不免有點心急。出門,再乘車,直奔“清明上河園”。
到站,停車下車,走了一小會,來到園前廣場。買票,窗口眾多,團體和散客還在不同的區位,可想見旺季繁忙時的人流景象。我們是清明後打時間差來的,又逢寒潮,此時遊客不多,不過比鐵塔公園強多了。進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擇端手捧畫卷的巨幅花崗岩塑像;塑像基座形似打開的畫卷,漢白玉頁麵上刻有中英文“中國清明文化名園”;塑像身後則是花崗岩屏風,由16塊人物浮雕組成,呈現的是農耕文化的社會風情。這屏風後麵還有《清明上河圖》的畫作長卷。園子就是據此建造,河麵寬闊,標誌性的拱橋,亭台樓閣,穿宋代古裝的人,男的女的都有。
順著遊覽圖指示,我們到東京碼頭,上彩虹橋,視野頓時開闊。我意識到這一片應是關鍵重點景區,便開動手機全景模式,進行掃拍。然天仍陰沉沉,風更大,有兩回差點把我的帽子吹掉了。看照出的像,灰不溜就,除了柳枝有點綠意,見到些許春的信息,其他一如冬天,效果很不好。於是,也不多照了,隻按老伴要求,當起專職模特攝影師,拍些小特寫,營造些小情趣。
有些遊客不知道天氣變化這麽大,穿著單衣薄裳出來的,凍得受不住,租件宋代古裝穿身上,漂亮倒挺漂亮的,可中看不中用,不僅不保暖,反而拉風,仍是冷。有位賣宮廷特色糕點的小商販看大家冷得這樣,隨口說道,“開封風大”。我以為玩笑,問何故,他說:“開封在黃河邊上,風就是大些。”原來還真有些道理。
總體印象,“清明上河園”規模宏大,景點多,能較好體現宋代社會生活風情,值得好好遊覽一番;但這種天氣太煞風景了,我們隻沿導遊圖路線主要景點看看罷了。
在從鐵塔公園回清明上河園的路途中,老伴看到“天波楊府”,看得出也是後建的,外表挺華麗。老伴感興趣,從小聽說書,故事熟,楊門女將,巾幗英雄穆桂英,想要去看看。“來都來了,不去看下,會遺憾的。”她說。我完全同意:“隻要你走得動,想到哪都陪你去。”在家準備出發前,就有朋友開玩笑,自由行一個星期呢,去度蜜月啊!度蜜月說不上,老夫老妻一起旅遊,盡興快樂總能做到的。進去看,門票隻40元,清明上河園的三分之一,半票20,老人優惠,更便宜。但整個格局小多了。小格局也有好景致,藤編四匹白馬在牆,奔騰的姿勢栩栩如生,就很有創意。
其後先後又去了“大相國寺”、“開封府”。大相國寺是“寺廟”不是相國府。開封府,因曾有包拯在此當過府尹,天下聞名,遊客顯得特別多。府內遊覽有定時包公審案表演,圍觀時人頭攢動,散場時,遊人如潮水般退去。大堂前麵正中豎著一塊石碑,上書“公生明”三字。我以為開封府特有,查資料,乃知,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大堂前麵正中都要豎立的。
作為身居合肥的人,包公故裏的包公祠看過多次。聽說開封也有包公祠,想去,一看時間來不及,算了。晚回鄭州,住原來的房間,輕鬆熟悉。早休息,養精蓄銳,明後兩天還要上雲台山呢!
過往的曆史,留下甚多古跡,開封府、大相國寺、龍亭公園和鐵塔公園等,固然可以激發思古之幽情;但最終讓我動真念頭的還是後來按名畫意境複建的“清明上河園”——那虹橋,那橋下的清流、橋上滿滿匝匝的遊人,那遠近亭台樓閣的照片,還真的有點畫中景的味道。天下承平久矣,現在又是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時代,老百姓同樣都喜歡旅遊,都喜歡觀賞、體驗盛世繁榮的景象,我也不能免俗噢。
我們一早從旅店起床、就餐,收拾停當,到火車站乘車。7:57的那趟,1304次,花10.5元就到開封火車站。現在的近距離交通還是數乘綠皮火車便宜啊,不僅便宜,還平穩舒適。由於車次時間偏早,車廂乘客不多,座位隨便坐。我們買票遲了,本來座位不在一節車廂,上車時跟列車員講,想在一起上;列車員很大度地答應了,到車裏一看,原來空位很多。
從開封站下車的人不多。出站的第一感覺,寒潮的襲擊果然攻勢淩厲,天隱晦,風很大,頗有穿透力。早上出來,將行李箱裝得鼓鼓囊囊的所有衣裝都穿上了,毛衣,恒源祥的夾克外套,還加了件厚風衣,但還是嫌冷。帽子、圍巾本來是在背包裏藏著的,現在也拿出來戴上、圍上,感覺舒服不少。唯手還有點怵冷,想到在家本欲將那雙薄手套帶著的,後來想想有點過分,作罷。現在看來,帶來也正用得著呢!
站外廣場在整修,亂七八糟停了一些車,看不到慣常的整齊公交車站牌和公交車。問旁邊人,1路車到哪乘?他指著左前方拐角處道:“那邊有!”
跑過去,發現幾路車都在那乘。人們都在路邊等,來了對路的一齊往車上擠。我們要乘的1路到了,上了車,心想這邊乘車還挺難,幹脆一車坐到底,先遊鐵塔公園吧。
自由行,事先已做足了功課。開封的景點很集中。這1路車,經過龍亭公園、清明上河園、天波楊府、直到終點鐵塔公園。進到公園,沒見幾個人,感覺很冷清,風又大,實在有點興味索然。然既來之,則安之,還是向裏走吧,去看看這以鐵鑄造的塔到底什麽樣?
往裏的路彎彎曲曲,樹木蔭蔽,有點曲徑通幽的味道。繞過一座大殿,發現殿後一座塔高高聳立。塔身13層,層高大,腰圍細,看上去是個瘦高個;不像虎踞錢塘陡岸坡的六和塔威武雄壯,也不及坐落西安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穩重權威。其顏色遠看灰褐,完全是生了鏽的鐵塔,可這裏還赫然立有石碑,上書五個大字,“天下第一塔”!
參觀後經仔細了解,此塔還確實有來頭。一是傳說塔裏有釋迦佛舍利,這佛舍利幾經輾轉,由宋太祖趙匡胤平定吳越時,從吳越阿育王處獲得,在當時新修的被稱為“京城之冠”的13層木塔供奉,後木塔毀於雷火,1049年宋仁宗開始重新選址修建,材料由木料改成了磚和琉璃麵磚,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見的鐵塔。二是此塔在長達九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經過了37次地震的損壞,18次大風的侵襲,15次水患的衝擊,佁然不動,巍峨聳立。1938年日本侵略用飛機轟炸開封,鐵塔絲毫沒有受損,後來敵人采用更加激烈的供給方式,用大炮對鐵塔轟炸,也隻炸了2個洞,依然高聳入雲。開封鐵塔就是一個不朽的傳奇,它的偉岸震人心魄!
從這兩方麵看,稱其“天下第一塔”也不為過。還要強調一下的是,鐵塔並非“以鐵鑄造”,而是由於塔身是鐵鏽色及紫色的琉璃磚,從遠處看,像是鐵製品,因此人們都把它稱作鐵塔。
先到鐵塔遊覽,可謂收獲多多,但主要目標景點還未去,不免有點心急。出門,再乘車,直奔“清明上河園”。
到站,停車下車,走了一小會,來到園前廣場。買票,窗口眾多,團體和散客還在不同的區位,可想見旺季繁忙時的人流景象。我們是清明後打時間差來的,又逢寒潮,此時遊客不多,不過比鐵塔公園強多了。進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擇端手捧畫卷的巨幅花崗岩塑像;塑像基座形似打開的畫卷,漢白玉頁麵上刻有中英文“中國清明文化名園”;塑像身後則是花崗岩屏風,由16塊人物浮雕組成,呈現的是農耕文化的社會風情。這屏風後麵還有《清明上河圖》的畫作長卷。園子就是據此建造,河麵寬闊,標誌性的拱橋,亭台樓閣,穿宋代古裝的人,男的女的都有。
順著遊覽圖指示,我們到東京碼頭,上彩虹橋,視野頓時開闊。我意識到這一片應是關鍵重點景區,便開動手機全景模式,進行掃拍。然天仍陰沉沉,風更大,有兩回差點把我的帽子吹掉了。看照出的像,灰不溜就,除了柳枝有點綠意,見到些許春的信息,其他一如冬天,效果很不好。於是,也不多照了,隻按老伴要求,當起專職模特攝影師,拍些小特寫,營造些小情趣。
有些遊客不知道天氣變化這麽大,穿著單衣薄裳出來的,凍得受不住,租件宋代古裝穿身上,漂亮倒挺漂亮的,可中看不中用,不僅不保暖,反而拉風,仍是冷。有位賣宮廷特色糕點的小商販看大家冷得這樣,隨口說道,“開封風大”。我以為玩笑,問何故,他說:“開封在黃河邊上,風就是大些。”原來還真有些道理。
總體印象,“清明上河園”規模宏大,景點多,能較好體現宋代社會生活風情,值得好好遊覽一番;但這種天氣太煞風景了,我們隻沿導遊圖路線主要景點看看罷了。
在從鐵塔公園回清明上河園的路途中,老伴看到“天波楊府”,看得出也是後建的,外表挺華麗。老伴感興趣,從小聽說書,故事熟,楊門女將,巾幗英雄穆桂英,想要去看看。“來都來了,不去看下,會遺憾的。”她說。我完全同意:“隻要你走得動,想到哪都陪你去。”在家準備出發前,就有朋友開玩笑,自由行一個星期呢,去度蜜月啊!度蜜月說不上,老夫老妻一起旅遊,盡興快樂總能做到的。進去看,門票隻40元,清明上河園的三分之一,半票20,老人優惠,更便宜。但整個格局小多了。小格局也有好景致,藤編四匹白馬在牆,奔騰的姿勢栩栩如生,就很有創意。
其後先後又去了“大相國寺”、“開封府”。大相國寺是“寺廟”不是相國府。開封府,因曾有包拯在此當過府尹,天下聞名,遊客顯得特別多。府內遊覽有定時包公審案表演,圍觀時人頭攢動,散場時,遊人如潮水般退去。大堂前麵正中豎著一塊石碑,上書“公生明”三字。我以為開封府特有,查資料,乃知,作為官場箴規,古代府州縣大堂前麵正中都要豎立的。
作為身居合肥的人,包公故裏的包公祠看過多次。聽說開封也有包公祠,想去,一看時間來不及,算了。晚回鄭州,住原來的房間,輕鬆熟悉。早休息,養精蓄銳,明後兩天還要上雲台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