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等人在前排就坐,徐光啟主持出征儀式。


    “尊敬的皇長孫殿下,各位西洋朋友,各位同仁,大家過年好!今天是大明西洋出訪團正式成立的好日子,本官心情很激動很興奮。”


    “大家都知道本官對西學很感興趣,皇長孫殿下花費巨資組建大明西洋出訪團,本官是非常想跟團出訪西洋,見見世麵。但本官有官職在身,沒有辦法隨行。”


    “隻能在此祝願大明西洋出訪團一帆風順,一路平安,完成使命,早日回京。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福他們!”


    隨著徐光啟的開場白,整個會場掌聲雷動。


    “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魏進忠、客巴巴、王朝用、劉應坤、王朝輔、凃文輔6位勇士上台。”


    隨著掌聲雷動,魏進忠等人走上前台。6人從來沒有在這麽正式的場合做過主角,心情既緊張又激動。


    出征儀式滿滿的儀式感,唯一遺憾是沒有音樂渲染,氛圍稍微差了點,音樂方麵必須加快發展啦。


    “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皇長孫殿下上台為6位勇士頒發委任狀!”掌聲再次響起來。


    朱由校麵帶笑容走上台,向台下揮手致意,眾人掌聲更加熱烈。


    朱由校上台分別與魏進忠等人握了握手。


    握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早期曆史。在“刀耕火種”的時代,人們在狩獵和戰爭中使用石塊或棍棒等武器。


    如遇到陌生人且雙方都無惡意,他們就會放下手中的武器,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以此表示手中沒有藏武器。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節。


    握手之禮也源於中世紀的歐洲,當時騎士和俠客身著盔甲,頭戴銅盔,手持利劍,手部也被鐵套保護。


    當他們遇到親朋好友時,會脫下鐵套,通過握手來表達友好和平,並表明他們的右手不是用來握劍殺人的。


    清末民初,留洋回國學生和駐外使節將握手禮帶回中國,握手逐漸開始興起,但老派人士見麵抱拳的禮儀仍然保留。


    隨著時間的推移,握手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禮節,用於相見、離別、恭賀或致謝時相互表示情誼、致意和尊重。


    在握手時,通常是由主人、長輩、上司或女士主動伸出手,而客人、晚輩、下屬或男士則相迎握手。


    需要注意的是,握手的時機和對象有一定的講究,例如,長輩、身份較高者、女士、主人通常先伸手。握手的力度和持續時間也應適當,以表達尊重和禮貌。


    “魏進忠!”“奴婢在!”


    朱由校捧著委任狀念到:“茲委任魏進忠為大明西洋出訪團團長,委任人朱由校,萬曆41年正月初九。為了方便出訪工作,拉近中西友誼,本宮親賜魏進忠西洋名沃德瑪·維森莫·拉莫帥!”


    “我的媽,為什麽?那麽帥!名如其人,好高雅,好名字!老奴謝殿下賜名!”這一刻起,曆史上將不再有魏忠賢,隻有沃德瑪·維森莫·拉莫帥的傳說。


    “客巴巴!”“奴婢在!”


    “茲委任客巴巴為大明西洋出訪團長秘書長,委任人朱由校,萬曆41年正月初九。為了方便出訪工作,拉近中西友誼,本宮親賜客巴巴西洋名喬尼娜。”


    朱由校很想在後麵加兩個字,喬尼娜·碧陽,哈哈哈。


    “王朝用!劉應坤!王朝輔!塗文輔!”


    “奴婢在!”


    “茲委任王朝用、劉應坤、王朝輔、塗文輔為大明西洋出訪團副團長,委任人朱由校,萬曆41年正月初九。”


    朱由校宣讀完委任狀,親自將聘書交予六人,六人站在台上,一臉興奮的向台下眾人展示委任狀。


    委任狀由曹化淳手寫,朱由校親自用毛筆簽名,並蓋上朱由校的印鑒。一份委任狀成為魏進忠等人出訪歐洲時的身份證明文件。


    “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龐迪我、熊三拔上台,有請皇長孫殿下為他們宣讀並頒發委任狀!”


    隨著龐迪我、熊三拔二人上台,朱由校一一握手,宣讀並頒發委任狀。龐迪我被委任為大明西洋出訪團總顧問,熊三拔為大明西洋出訪團顧問。


    “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皇長孫殿下為大明西洋出訪團授旗,請大明西洋出訪團團長魏進忠接旗!”


    一麵紅色旗子,上麵繡著大明西洋出訪團七個金色大字,從朱由校手中交給了魏進忠。


    朱由校做了總結講話,一番忽悠、畫餅、激勵,讓西洋出訪團鬥誌昂揚,紛紛表決心、表忠心。


    萬曆44年正月初10。


    宜出行、出火、開光......


    魏進忠帶著朱由校特批的20萬兩銀子經費,率領西洋出訪團踏上了前往歐洲的征程。


    西洋出訪團全部身穿采用高檔布料縫製的中裝白領製服,腳踏千層底,精神的寸頭。除了太監的身份,絕對不會影響大明天朝上國的形象。


    作為西洋出訪團唯一的女性,客巴巴身著采用高檔布料縫製的旗袍,盡顯東方女性的魅力。


    “校哥兒,奴婢真舍不得離開你,你保重。”客巴巴流著眼淚,一臉不舍的對朱由校告別,不隻是真心還是飆演技,看上去很是感人。


    “客大媽放心去吧,我有春夏、秋冬她們照顧,不會有問題。你一路上多保重。西洋那麽大,出去看看,一定不枉此生。”朱由校好言安撫道,必定吃了人家幾年的奶,現在的客巴巴對朱由校可是比自己的兒子還要好。


    “春夏、秋冬,你們一定照顧好校哥兒,校哥兒喜歡......”客巴巴一頓逼逼叨叨。王春夏、王秋冬不停的點頭答應。


    客巴巴將對朱由校的關心和不舍演繹到極致,讓整個西洋出訪團和送行的人都為之感動。


    朱由校心裏雖然厭煩,但還是配合著客巴巴的道別,讓整個西洋出訪團為了客巴巴一個人等了半個小時。


    女人真麻煩。


    為了歐洲之行,朱由校花費了29萬兩銀子,可謂是下了血本。


    前路漫漫、路途險惡,不知朱由校的歐洲探路計劃結果如何?這個時代歐洲的科學、文化水平到底如何?是驚喜?是驚嚇?一切未知。


    西洋出訪團從北京南下澳門,需要約45天。澳門到歐洲,繞道好望角,往返計劃360天。歐洲到美洲往返計劃120天。西洋出訪團在歐洲訪問並搜尋圖書、奇技淫巧等等,至少需要360天。


    一切順利的話,30個月左右,最快也要萬曆46年,西洋出訪團才能夠完成任務回大明。


    幾種植物的小樹苗或種子帶回中國,古柯樹、金雞納樹至少需要培育種植兩年,可樂樹、咖啡樹、可可樹、橡膠樹至少需要培育種植五年,才能少量生產金雞納霜、可樂、咖啡、可可和橡膠製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東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東大王並收藏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