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47年2月18。
朱由校回到天津港,就率領長孫衛隊和特勤連踏上了前往沈陽的征程。
本來可以乘坐海船直接在遼東半島登陸,但遼東半島沒有放心的碼頭。朱由校也想走陸路,沿途也可以視察一下遼東的情形。
陸路前往沈陽,山海關是必經之地。
山海關行政上隸屬於北直隸永平府,距離天津衛約250公裏,距離京城約330公裏。碎石道路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因為風雪,長孫衛隊從天津衛到達山海關用了3天時間。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明長城東端,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
特別是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曆史上,兩漢、魏晉南北朝、隋、金、明朝,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
明長城東起丹東寬甸縣虎山南麓鴨綠江邊,西至北京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牆體約6260公裏,壕塹約360公裏,天險約2240公裏。
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
大明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
“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淶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北京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裏。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
明長城由城牆、關城城堡,牆台和煙墩等,組成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係。
關城城堡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要防線。關城與長城連成一體,建磚砌拱門,上築城樓和箭樓。一般關城都建兩重或數重,其間用磚石牆連接成封閉的城池。
有的關城還築有甕城、角樓、水關或翼城,城內建登城馬道,以備駐屯軍及時登城守禦。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等。
大明建立後,為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270多年的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
修建長城耗費了大明無數錢糧,再加上官吏腐敗,中飽私囊,不僅加重了老百姓負擔,還耗損了朝廷的財力,致使大明財政越來越困難。
大明建國之初,國勢強盛。大明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
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局部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期“土木之變”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大明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
明後期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遼東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甸、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長城。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47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修繕遼東長城。
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安定,國家的安全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大明為了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修築,將全線分為九鎮。委派總兵官統轄,亦稱之為九邊重鎮。
大明建國時,設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仁宣時期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弘治年間在北部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九個軍事重鎮。
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裏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的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九邊重鎮是明朝同蒙古殘餘勢力防禦作戰的重要戰線。
嘉靖年間增設昌平鎮和真保鎮,萬曆年間又從薊州鎮分出山海鎮,從固原鎮分出臨洮鎮,稱為九邊十三鎮。
大明初期,九邊地區並不處於前線。大明中後期,九邊成為大明的邊界,也成為實際的前線。九邊的設立實際上是大明國力下滑後的無奈選擇。
遼東鎮總兵初駐廣寧,後駐遼陽。管轄東起丹東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的長城,全長970餘公裏。
薊州鎮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三屯營,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裏。
昌平鎮總兵駐順天府昌平州,管轄從原薊州鎮防區劃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其東北起於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裏。
真保鎮總兵駐保定,管轄北起紫荊關,經倒馬關、龍泉關、娘子關、南至故關的長城,全長390公裏。
山海鎮總兵駐山海關,管轄喜峰口、密雲、山海關一線。
宣府鎮總兵駐張家口宣府衛。管轄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的長城,全長510多公裏。
大同鎮總兵駐大同,管轄東起鎮口台,西至鴉角山的長城,全長330多公裏。
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總兵初駐偏頭關,後移駐寧武所。管轄西起河曲的黃河岸邊,經偏頭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真保鎮的長城,全長800多公裏。
延綏鎮也稱榆林鎮,總兵初駐綏德州,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管轄東起黃甫川堡,西至花馬池的長城,全長880多公裏。
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總兵駐固原州,三邊總督也駐固原。管轄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的長城,全長約500公裏。
寧夏鎮總兵駐寧夏衛,寧夏銀川。管轄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的長城,全長約1000公裏。
甘肅鎮總兵駐甘州衛,甘肅張掖。管轄東南起自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的長城,全長約800公裏。
臨洮鎮總兵駐臨洮,臨洮為古吐蕃地,皋蘭南峙,離固原300公裏。管轄區域為東自會寧,抵固原、靖虜,西至宏化寺、抵甘肅鎮莊浪界,北至鬆山、永太川邊牆,南由黑城子至洮、岷、四川鬆潘界。
為統籌指揮,九邊十三鎮分別受薊遼總督、宣大總督、三邊總督節製。
薊遼總督設立於嘉靖年間,全銜為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製順天、保定、遼東三撫,薊州、昌平、真保、山海、遼東五鎮。薊遼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北直隸至山海關一線到遼東的地區。
薊遼總督駐密雲,薊遼巡撫駐薊州,防秋之日改駐昌平。萬曆11年,不再節製順天巡撫。
宣大總督設立於嘉靖年間,全銜為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製宣府、大同、山西三撫三鎮。宣大總督先後駐宣府、張家口懷來,最後移駐山西大同陽和。
三邊總督設立於嘉靖年間,全銜為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兼理糧餉,三邊總督節製河西巡撫、河東巡撫、陝西巡撫以及以及甘、涼、肅、西、寧夏、延綏、神道嶺、興安、固原的九總兵。
明代中期陝西、延綏、寧夏和甘肅四鎮,各鎮獨自承擔轄區內禦邊任務,凡遇戰事,相互無協防職責,多有敗績,為有效鞏固西北邊防,於嘉靖4年設立三邊總督,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總督衙門固原。
在長期禦邊活動中,三邊總製的管理逐漸形成體係化。這一禦邊體係的核心,是以總製為首的文臣總理、武臣統兵和內臣監軍的三權分掌製,其實質在於加強大明西北軍事防禦能力,提高各鎮協防禦邊效果,強化中央集權。三邊總督設置後,在明代西北邊疆禦邊活動中較好發揮了軍事與民政作用。
明朝後期,吏治腐敗,九邊十三鎮防守兵力又過於分散,女真或蒙古入寇隻要上萬規模,九邊防務就成了四處漏風的篩子,成為了擺設。
朱由校回到天津港,就率領長孫衛隊和特勤連踏上了前往沈陽的征程。
本來可以乘坐海船直接在遼東半島登陸,但遼東半島沒有放心的碼頭。朱由校也想走陸路,沿途也可以視察一下遼東的情形。
陸路前往沈陽,山海關是必經之地。
山海關行政上隸屬於北直隸永平府,距離天津衛約250公裏,距離京城約330公裏。碎石道路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因為風雪,長孫衛隊從天津衛到達山海關用了3天時間。
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於明長城東端,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
特別是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曆史上,兩漢、魏晉南北朝、隋、金、明朝,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
明長城是明朝在北方山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
明長城東起丹東寬甸縣虎山南麓鴨綠江邊,西至北京居庸關,另修建祁連山東麓到甘肅嘉峪關。其中人工牆體約6260公裏,壕塹約360公裏,天險約2240公裏。
東部險要地段的城牆,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與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
大明在“外邊”長城之外,修築了“內邊”長城和“內三關”長城。
“內邊”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向東北,經淶源、房山、昌平諸縣,直達北京居庸關。然後又由北向東,至懷柔的四海關、與“外邊”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
“內三關”長城在很多地方和“內邊”長城並行,有些地方兩城相隔僅數十裏。除此以外,還修築了大量的“重城”,雁門關一帶的“重城”就有24道。
明長城由城牆、關城城堡,牆台和煙墩等,組成完整的軍事防禦工程體係。
關城城堡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要防線。關城與長城連成一體,建磚砌拱門,上築城樓和箭樓。一般關城都建兩重或數重,其間用磚石牆連接成封閉的城池。
有的關城還築有甕城、角樓、水關或翼城,城內建登城馬道,以備駐屯軍及時登城守禦。著名的關城有山海關、居庸關、平型關、雁門關、嘉峪關等。
大明建立後,為防禦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270多年的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
修建長城耗費了大明無數錢糧,再加上官吏腐敗,中飽私囊,不僅加重了老百姓負擔,還耗損了朝廷的財力,致使大明財政越來越困難。
大明建國之初,國勢強盛。大明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
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局部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期“土木之變”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大明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
明後期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遼東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甸、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長城。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47年,熊廷弼再次主持修繕遼東長城。
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安定,國家的安全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大明為了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修築,將全線分為九鎮。委派總兵官統轄,亦稱之為九邊重鎮。
大明建國時,設十三大塞王,統轄漠南諸衛所。仁宣時期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弘治年間在北部沿長城防線陸續設立九個軍事重鎮。
九邊重鎮是指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裏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的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九邊重鎮是明朝同蒙古殘餘勢力防禦作戰的重要戰線。
嘉靖年間增設昌平鎮和真保鎮,萬曆年間又從薊州鎮分出山海鎮,從固原鎮分出臨洮鎮,稱為九邊十三鎮。
大明初期,九邊地區並不處於前線。大明中後期,九邊成為大明的邊界,也成為實際的前線。九邊的設立實際上是大明國力下滑後的無奈選擇。
遼東鎮總兵初駐廣寧,後駐遼陽。管轄東起丹東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的長城,全長970餘公裏。
薊州鎮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三屯營,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裏。
昌平鎮總兵駐順天府昌平州,管轄從原薊州鎮防區劃出的渤海所、黃花鎮、居庸關、白羊口、長峪城、橫嶺口、鎮邊城諸城堡長城線,其東北起於慕田峪關東界,西至紫荊關,全長230公裏。
真保鎮總兵駐保定,管轄北起紫荊關,經倒馬關、龍泉關、娘子關、南至故關的長城,全長390公裏。
山海鎮總兵駐山海關,管轄喜峰口、密雲、山海關一線。
宣府鎮總兵駐張家口宣府衛。管轄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的長城,全長510多公裏。
大同鎮總兵駐大同,管轄東起鎮口台,西至鴉角山的長城,全長330多公裏。
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總兵初駐偏頭關,後移駐寧武所。管轄西起河曲的黃河岸邊,經偏頭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真保鎮的長城,全長800多公裏。
延綏鎮也稱榆林鎮,總兵初駐綏德州,成化以後移治榆林衛。管轄東起黃甫川堡,西至花馬池的長城,全長880多公裏。
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總兵駐固原州,三邊總督也駐固原。管轄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的長城,全長約500公裏。
寧夏鎮總兵駐寧夏衛,寧夏銀川。管轄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的長城,全長約1000公裏。
甘肅鎮總兵駐甘州衛,甘肅張掖。管轄東南起自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的長城,全長約800公裏。
臨洮鎮總兵駐臨洮,臨洮為古吐蕃地,皋蘭南峙,離固原300公裏。管轄區域為東自會寧,抵固原、靖虜,西至宏化寺、抵甘肅鎮莊浪界,北至鬆山、永太川邊牆,南由黑城子至洮、岷、四川鬆潘界。
為統籌指揮,九邊十三鎮分別受薊遼總督、宣大總督、三邊總督節製。
薊遼總督設立於嘉靖年間,全銜為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製順天、保定、遼東三撫,薊州、昌平、真保、山海、遼東五鎮。薊遼是一個地理概念,指的是北直隸至山海關一線到遼東的地區。
薊遼總督駐密雲,薊遼巡撫駐薊州,防秋之日改駐昌平。萬曆11年,不再節製順天巡撫。
宣大總督設立於嘉靖年間,全銜為總督宣大、山西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製宣府、大同、山西三撫三鎮。宣大總督先後駐宣府、張家口懷來,最後移駐山西大同陽和。
三邊總督設立於嘉靖年間,全銜為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兼理糧餉,三邊總督節製河西巡撫、河東巡撫、陝西巡撫以及以及甘、涼、肅、西、寧夏、延綏、神道嶺、興安、固原的九總兵。
明代中期陝西、延綏、寧夏和甘肅四鎮,各鎮獨自承擔轄區內禦邊任務,凡遇戰事,相互無協防職責,多有敗績,為有效鞏固西北邊防,於嘉靖4年設立三邊總督,總督陝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總督衙門固原。
在長期禦邊活動中,三邊總製的管理逐漸形成體係化。這一禦邊體係的核心,是以總製為首的文臣總理、武臣統兵和內臣監軍的三權分掌製,其實質在於加強大明西北軍事防禦能力,提高各鎮協防禦邊效果,強化中央集權。三邊總督設置後,在明代西北邊疆禦邊活動中較好發揮了軍事與民政作用。
明朝後期,吏治腐敗,九邊十三鎮防守兵力又過於分散,女真或蒙古入寇隻要上萬規模,九邊防務就成了四處漏風的篩子,成為了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