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朱由校伸了個懶腰,看了看19歲的王冰玉,前凸後翹,秀色可餐,人間尤物。這小呢子又想吃我豆腐。我可要練童子功,保持到18歲,可不要廢了我的功力。
“注意啊,可不要引誘我啊,我可是在修煉童子功的啊。”朱由校警告道。
“奴婢知道啦!來吧,奴婢侍候您脫衣,水已經準備好了!”
……
東林書院依庸堂。
東林書院的五巨頭李三才、高攀龍、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濟濟一堂。
“進卿兄,爾瞻兄,夢白兄,吏部又發來了催促公文,你們準備什麽時候上路?”李三才南下江南到東林書院,就是催促向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赴任。
李三才對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的起複,那是無比的羨慕,他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起複出山的夢。
一旁的高攀龍表麵上不屑於出山做官,但心裏也是羨慕得緊。可惜,泰昌皇帝隻看上了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三人,而對於他和李三才卻沒有任何下文。
當今天啟小皇帝,不僅下旨催促,還說什麽泰昌皇帝在位時期升遷的官員未到任之前,暫時暫停所有官員的調動、升遷。這下可好了,你們前麵的不積極,我們這賦閑在家更沒有機會了。
“道甫兄,不著急。朝廷現在缺官嚴重,沒有我們,天啟小皇帝就玩不轉。我們此時必須待價而沽,向小皇帝提一提條件。小皇帝必定會答應。”
“道甫兄、存之兄都還賦閑著咧,我們三人上京算什麽。怎麽也得我等五人一起上京。若是我五人一起上京,朝堂上有我五人,咱東林黨必定眾正盈朝。”
“哈哈,進卿兄,高,實在是高!”高攀龍讚揚道。
“但這吏部一直催促,可如何交待?”李三才詢問道。
“這個好說,我修書一封給周嘉謨,就說我們三人生病了,等身體稍微好了,就立即啟程。如果朝廷著急,我們推薦道甫兄、存之兄以及咱東林黨的其他同僚。”鄒元標很有信心的說道。
“好,這樣好。一來可以推薦更多的東林黨同僚起複,二來咱們也待價而沽。實話說,泰昌皇帝給咱一個太常寺少卿,我還真看不上眼。我與爾瞻兄至少也應該任個尚書吧。”趙南星叭叭的說道。
“夢白說的好!”鄒元標與趙南星相互吹捧道,“道甫兄、存之兄也應該做尚書。這樣進卿兄主宰內閣,咱們主宰四部,朝廷就由咱們說了算。”
“諸位,小皇帝如今掌控了京城和順天府的兵權,第一次早朝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殺雞儆猴,拿下了20多名官員。裁撤了五軍都督府,停了兵部尚書黃嘉善的職,在兵部安插了那麽多親信。這小皇帝不好對付啊。”李三才感慨道。
“道甫兄,多慮了。這大明的天下始終是掌握在大明的文官手裏。這大明的文官嘛,自然是我們東林黨最有實力。天啟小皇帝,不到15歲,還能夠翻出什麽浪出來不成,就算他爺爺複活,也是能乖乖躲在宮裏?要想和天下文官作對,他還嫰了點。”趙南星傲氣的說道。
“我們也不能小瞧了小皇帝,他還是有點手段。大夥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各方麵的準備,為實現咱東林黨的眾正盈朝努力。”葉向高謹慎的說道。
“根據小皇帝的動向,他是要查他老子的死因。泰昌皇帝的死對咱們也是巨大的損失,咱們搞國本之爭,苦心經營了這麽多年,咱們的擁立之功,好處還沒有得到,誰知道泰昌皇帝就這麽去了。”
“咱們現在全力附和小皇帝,聲討害死泰昌皇帝的人,隻要是擋著我們東林黨的人都有殺害泰昌皇帝的嫌疑。這樣不僅取悅小皇帝,還能夠鏟除異己,一舉兩得。”葉向高老謀深算。
“好,咱們就這樣行動起來。”
“好,我附議。”
“好,我也附議。”
……
泰昌元年9月20日。
朝會新製度實行後的第一次常朝,在京的從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以及特別邀請的官員,100人左右參加。
朝廷暗流湧動。
禦史王安舜、郭如楚、焦源溥、張潑、袁化中、王允成,給事中惠世揚、程注等20多人彈劾方從哲十條罪狀、三條可殺,為謀害君王的逆賊。
這一世,東林黨的言官們感應到了天啟皇帝的信號,向方從哲、鄭貴妃、西李發起了快速猛烈的攻擊,紅丸案將是東林黨全麵上位崛起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朱由校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大好機會,利用東林黨製造輿論,將紅丸案升級為驚天大案,趁機清洗朝中各方勢力。
言官們將梃擊案聯係起來,認為泰昌皇帝駕崩與鄭貴妃、西李等陰謀奪權有關,有人要將泰昌皇帝置於死地。
朱由校開始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建議也不做任何動作。
曆史上,泰昌皇帝駕崩後,方從哲害怕擔責,利用擬遺詔的機會,申明服用紅丸是泰昌皇帝自己的意見,把責任一股腦推到泰昌皇帝身上。方從哲迫不及待地征得了閣臣同意,頒布了由他親筆起草的遺詔。
遺詔中以泰昌皇帝的口吻誇獎李可灼,並詔賜銀幣。遺詔一下,群情鼎沸。
言官上疏:“從哲縱無弑君之心,卻有弑君之罪。欲辭弑之名,難免弑之實。”給紅丸案元凶定了基調。11月方從哲黯然辭職離開京城。
方從哲離京後還是無法脫淨幹係。後來韓爌站出來為其說話,風波才平息。
天啟2年,天啟皇帝下旨,將崔文升發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邊疆。紅丸案草草了結,朱常洛的死因成為千古之謎。
從醫學的角度來講,李可灼獻上的紅丸並非毒藥。這紅丸的主要成份是紅鉛、參茸等補藥。但由於朱常洛縱欲傷身,身體虛弱,崔文升又用錯藥,導致朱常洛腹瀉不止,身體更是極度虛弱。而此時服用大補的藥,不僅不能緩解病情,反而會使得病情更加惡化。
嚴格來講,曆代帝王對於所服用的藥物都把控得十分嚴格。沒有經過層層把關,是不會隨便服用臣子獻上的藥方。
朱常洛之死與鄭貴妃脫不了幹係,所有線索都指向鄭貴妃,鄭貴妃代表的政治派係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泰昌元年9月25日。
孫承宗等人在特勤師一個營400人的護衛下,輕裝簡行,日行約50公裏,用時14天,風塵仆仆到達遼陽。
“奉天成運皇帝,詔曰遼東地區成立遼東省,省會沈陽。山海關以外為遼東省行政轄區。”
“撤銷遼東經略一職,免去熊廷弼遼東經略職務,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總督,總督遼東省、遼東鎮、遼東都司軍政,直接對皇帝負責。賜予熊廷弼尚方寶劍,巡撫以下一應遼東軍民作奸犯科、違法亂紀,可先斬後奏。”
“奪情留用周永春。周永春擔任遼東省巡撫,總理遼東省民政,協助熊廷弼對女真作戰。”
“欽此!”
熊廷弼、周永春召集遼東文武官員沐浴焚香,孫承宗宣讀了遼東行政人事調整聖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飛白、孟泰,找個方便的地方說話。”孫承宗宣讀完聖旨,將熊廷弼、周永春單獨叫到一旁。
“孫大人,這邊請!”熊廷弼見孫承宗表情嚴肅,壓抑住收到聖旨的興奮。
“注意啊,可不要引誘我啊,我可是在修煉童子功的啊。”朱由校警告道。
“奴婢知道啦!來吧,奴婢侍候您脫衣,水已經準備好了!”
……
東林書院依庸堂。
東林書院的五巨頭李三才、高攀龍、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濟濟一堂。
“進卿兄,爾瞻兄,夢白兄,吏部又發來了催促公文,你們準備什麽時候上路?”李三才南下江南到東林書院,就是催促向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赴任。
李三才對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的起複,那是無比的羨慕,他不知道做了多少次起複出山的夢。
一旁的高攀龍表麵上不屑於出山做官,但心裏也是羨慕得緊。可惜,泰昌皇帝隻看上了葉向高、趙南星、鄒元標三人,而對於他和李三才卻沒有任何下文。
當今天啟小皇帝,不僅下旨催促,還說什麽泰昌皇帝在位時期升遷的官員未到任之前,暫時暫停所有官員的調動、升遷。這下可好了,你們前麵的不積極,我們這賦閑在家更沒有機會了。
“道甫兄,不著急。朝廷現在缺官嚴重,沒有我們,天啟小皇帝就玩不轉。我們此時必須待價而沽,向小皇帝提一提條件。小皇帝必定會答應。”
“道甫兄、存之兄都還賦閑著咧,我們三人上京算什麽。怎麽也得我等五人一起上京。若是我五人一起上京,朝堂上有我五人,咱東林黨必定眾正盈朝。”
“哈哈,進卿兄,高,實在是高!”高攀龍讚揚道。
“但這吏部一直催促,可如何交待?”李三才詢問道。
“這個好說,我修書一封給周嘉謨,就說我們三人生病了,等身體稍微好了,就立即啟程。如果朝廷著急,我們推薦道甫兄、存之兄以及咱東林黨的其他同僚。”鄒元標很有信心的說道。
“好,這樣好。一來可以推薦更多的東林黨同僚起複,二來咱們也待價而沽。實話說,泰昌皇帝給咱一個太常寺少卿,我還真看不上眼。我與爾瞻兄至少也應該任個尚書吧。”趙南星叭叭的說道。
“夢白說的好!”鄒元標與趙南星相互吹捧道,“道甫兄、存之兄也應該做尚書。這樣進卿兄主宰內閣,咱們主宰四部,朝廷就由咱們說了算。”
“諸位,小皇帝如今掌控了京城和順天府的兵權,第一次早朝就新官上任三把火,殺雞儆猴,拿下了20多名官員。裁撤了五軍都督府,停了兵部尚書黃嘉善的職,在兵部安插了那麽多親信。這小皇帝不好對付啊。”李三才感慨道。
“道甫兄,多慮了。這大明的天下始終是掌握在大明的文官手裏。這大明的文官嘛,自然是我們東林黨最有實力。天啟小皇帝,不到15歲,還能夠翻出什麽浪出來不成,就算他爺爺複活,也是能乖乖躲在宮裏?要想和天下文官作對,他還嫰了點。”趙南星傲氣的說道。
“我們也不能小瞧了小皇帝,他還是有點手段。大夥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各方麵的準備,為實現咱東林黨的眾正盈朝努力。”葉向高謹慎的說道。
“根據小皇帝的動向,他是要查他老子的死因。泰昌皇帝的死對咱們也是巨大的損失,咱們搞國本之爭,苦心經營了這麽多年,咱們的擁立之功,好處還沒有得到,誰知道泰昌皇帝就這麽去了。”
“咱們現在全力附和小皇帝,聲討害死泰昌皇帝的人,隻要是擋著我們東林黨的人都有殺害泰昌皇帝的嫌疑。這樣不僅取悅小皇帝,還能夠鏟除異己,一舉兩得。”葉向高老謀深算。
“好,咱們就這樣行動起來。”
“好,我附議。”
“好,我也附議。”
……
泰昌元年9月20日。
朝會新製度實行後的第一次常朝,在京的從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以及特別邀請的官員,100人左右參加。
朝廷暗流湧動。
禦史王安舜、郭如楚、焦源溥、張潑、袁化中、王允成,給事中惠世揚、程注等20多人彈劾方從哲十條罪狀、三條可殺,為謀害君王的逆賊。
這一世,東林黨的言官們感應到了天啟皇帝的信號,向方從哲、鄭貴妃、西李發起了快速猛烈的攻擊,紅丸案將是東林黨全麵上位崛起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朱由校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大好機會,利用東林黨製造輿論,將紅丸案升級為驚天大案,趁機清洗朝中各方勢力。
言官們將梃擊案聯係起來,認為泰昌皇帝駕崩與鄭貴妃、西李等陰謀奪權有關,有人要將泰昌皇帝置於死地。
朱由校開始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建議也不做任何動作。
曆史上,泰昌皇帝駕崩後,方從哲害怕擔責,利用擬遺詔的機會,申明服用紅丸是泰昌皇帝自己的意見,把責任一股腦推到泰昌皇帝身上。方從哲迫不及待地征得了閣臣同意,頒布了由他親筆起草的遺詔。
遺詔中以泰昌皇帝的口吻誇獎李可灼,並詔賜銀幣。遺詔一下,群情鼎沸。
言官上疏:“從哲縱無弑君之心,卻有弑君之罪。欲辭弑之名,難免弑之實。”給紅丸案元凶定了基調。11月方從哲黯然辭職離開京城。
方從哲離京後還是無法脫淨幹係。後來韓爌站出來為其說話,風波才平息。
天啟2年,天啟皇帝下旨,將崔文升發遣南京,李可灼遣戍邊疆。紅丸案草草了結,朱常洛的死因成為千古之謎。
從醫學的角度來講,李可灼獻上的紅丸並非毒藥。這紅丸的主要成份是紅鉛、參茸等補藥。但由於朱常洛縱欲傷身,身體虛弱,崔文升又用錯藥,導致朱常洛腹瀉不止,身體更是極度虛弱。而此時服用大補的藥,不僅不能緩解病情,反而會使得病情更加惡化。
嚴格來講,曆代帝王對於所服用的藥物都把控得十分嚴格。沒有經過層層把關,是不會隨便服用臣子獻上的藥方。
朱常洛之死與鄭貴妃脫不了幹係,所有線索都指向鄭貴妃,鄭貴妃代表的政治派係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泰昌元年9月25日。
孫承宗等人在特勤師一個營400人的護衛下,輕裝簡行,日行約50公裏,用時14天,風塵仆仆到達遼陽。
“奉天成運皇帝,詔曰遼東地區成立遼東省,省會沈陽。山海關以外為遼東省行政轄區。”
“撤銷遼東經略一職,免去熊廷弼遼東經略職務,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總督,總督遼東省、遼東鎮、遼東都司軍政,直接對皇帝負責。賜予熊廷弼尚方寶劍,巡撫以下一應遼東軍民作奸犯科、違法亂紀,可先斬後奏。”
“奪情留用周永春。周永春擔任遼東省巡撫,總理遼東省民政,協助熊廷弼對女真作戰。”
“欽此!”
熊廷弼、周永春召集遼東文武官員沐浴焚香,孫承宗宣讀了遼東行政人事調整聖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飛白、孟泰,找個方便的地方說話。”孫承宗宣讀完聖旨,將熊廷弼、周永春單獨叫到一旁。
“孫大人,這邊請!”熊廷弼見孫承宗表情嚴肅,壓抑住收到聖旨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