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直接宣布大量的人事調整。
何宗彥擔任內閣首輔,內閣次輔成基命兼任吏部尚書,內閣輔臣袁可立兼任兵部尚書、內閣輔臣孫承宗兼任刑部尚書、內閣輔臣徐光啟兼任戶部尚書。
兵科給事中楊漣晉升為都察院左都禦史,浙江布政司參政鄭三俊晉升為都察院右都禦史,原三邊總督楊鶴晉升為通政司通政使,太仆寺少卿陳於廷正式擔任大理寺卿,工科給事中魏大中晉升為太常寺卿,河南道禦史袁化中晉升為太仆寺卿,吏科給事中周朝瑞晉升為鴻臚寺卿,翰林院編修孔貞運晉升為國子監祭酒。
工部左侍郎代理尚書王永光晉升為工部尚書,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晉升為吏部左侍郎,山西左布政南居益晉升為吏部右侍郎,詹事府右庶子何如寵晉升為禮部左侍郎,開原遼海道薛國用晉升為刑部左侍郎、應天巡按張至發晉升為刑部右侍郎。翰林院檢討韓日纘晉升為戶部右侍郎,浙江道禦史左光鬥晉升為工部右侍郎。
禮部尚書孫慎行、光祿寺卿劉鴻訓、翰林院學士李騰芳、詹事府詹事鄭以偉、兵部左侍郎祁伯裕、兵部右侍郎王在晉、張經世,戶部左侍郎李長庚,禮部右侍郎顧秉謙繼續留任。
朱燮元字懋和,出生於1566年,萬曆20年進士。曆任大理寺評事、蘇州知府、廣東提學副使、陝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兵部尚書總督貴州、雲南、廣西軍務。
朱燮元身長八尺、肚大十圍,飯量過人。善用人才,執法公正,為官廉潔、辦事明智,來往的軍事信件,不需幕僚幫忙。為將老成持重,總要計劃好之後再作戰,尤其擅長使用離間之計。
泰昌皇帝登基後,擔任四川左布政使。
南居益字思受,出生於1566年,萬曆29年進士。曆任戶部觀政、禮部主事。丁未,刑部員外郎、郎中、廣平知府、山西提學副使、山西參政、山西參議、山西右布政、左布政、太仆寺卿、福建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總督倉。
崇禎16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從,絕食而死。目前擔任山西左布政。
楊鶴字修齡,出生於1568年,萬曆32年進士。曆任雒南知縣、長安知府、禦史、貴州巡撫、左僉都禦史、左副都禦史、兵部侍郎、陝西三邊總督,辦事不利,受人彈劾,坐罪入獄,流放袁州。其子楊嗣昌。
薩爾滸之戰後,楊鶴疏薦熊廷弼、張鶴鳴、袁應泰等督師,疏陳遼東戰事失敗緣由,被迫辭職回家。目前賦閑在家。
何如寵字康侯,出生於1569年,萬曆26年進士。曆任庶吉士、中允、右庶子、國子監祭酒、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天啟五年,魏廣微彈劾何如寵與左光鬥同裏友善,被奪職罷官。崇禎時期複出入閣。
何如寵為官清廉,操行純潔高雅,大度寬宏,與人無爭,平易近人,與賓友以誠相見,不輕於求進,而易於引退,深得在朝官員信賴。
何如寵目前在京擔任詹事府右庶子。
薛國用字任卿,出生於1573年,萬曆26年進士。曆任工部觀政、襄垣知縣、江陵知縣、禮部祠祭司主事、兵部車駕司郎中、外任開原道、赤城道、遼海道、遼東巡撫、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
天啟元年薛國用接任遼東經略後,日夜籌戰,積勞成疾,突發疾病去世。目前在遼東開原擔任遼海道。
張至發字聖鵠,出生於1573年,萬曆29年進士。曆任冀州玉田知縣、遵化知縣、禮部主事、雲南道監察禦史、河南巡按、應天巡按、光祿寺卿、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內閣首輔。
張至發賑災時,以身作則,用自己積蓄,購買襖袴等數萬件發給災民。回籍後,體察民情,不忘國事,關心鄉裏。
張至發頗清強,起自外吏,諸翰林多不服,又始終惡異己,不能虛公延攬。目前擔任應天巡按。
鄭三俊字用章,出生於1574年,萬曆26年進士。曆任元氏知縣、真定知縣,南京禮部主事、歸德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司參政、光祿少卿、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左副都禦史、戶部右侍郎、南京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
鄭三俊清正公平,任上興修水利,力保民生,興辦教育,重視人才培養。目前擔任浙江布政司參政提督糧道。
免去文球薊遼總督職務,免去崔景榮宣大總督職務,免去李起元三邊總督職務。任命李起元擔任南京三大營總督,任命文球擔任操江提督,任命崔景榮擔任漕運總督,即日赴任。
原南京三大營總督、漕運總督、操江提督調回京城,另有任用。
文球字受寰,出生於1570年,萬曆23年進士。萬曆47年升兵部右侍郎擔任薊遼總督。天啟元年2月,上疏致仕改協理戎政兵部侍郎。
文球精於訓練,士卒強銳,當時傳為長城。
崔景榮字自強,出生於1565年,萬曆11年進士,萬曆41年任兵部右侍郎,總理京師三大營戎政。萬曆42年任宣大總督。
天啟2年因熊廷弼、王化貞經撫不和之爭,辭職回鄉。天啟4年複升吏部尚書。崔景榮為官廉潔,剛直不阿,不畏魏忠賢,被革職還鄉。
李起元字惺原,出生於1559年,萬曆14年進士。曆任河南原武縣知縣、汲縣知縣、戶部主事、山東參議、陝西關南分巡道副使、陝西右參政、陝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右副都禦史陝西巡撫。
泰昌元年接任祁伯裕任三邊總督,後任右都禦史兼兵部左侍郎、南京戶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李起元一生為官清正,兢兢業業,倍受皇帝重視。
任命康實忠擔任遼東都司指揮使,任命伍實君擔任遼東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餘實愛、元實國、卜實務、顧實興、孟實邦、平實圓、黃實國、和實強、穆實民、蕭實富、尹實鑄、姚實東、邵實方、湛實盛、汪實世、祁興忠、毛興君、翟興愛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援遼縱隊,開赴遼東,協助遼東總督熊廷弼,整肅整編整訓遼東地區軍隊,接管遼東地區防務。
任命曹文衡擔任薊遼總督,狄興國擔任薊州鎮總兵,米興務擔任山海鎮總兵,譚興實為真保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明興邦、藏興圓、計興國、伏興強、成興民、戴興富、談興鑄、宋興東、茅興方、龐興盛、熊興世、紀邦忠、舒邦君、屈邦愛、項邦國、祝邦務、董邦實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衛戍縱隊,開赴薊遼地區,整肅整編整訓薊遼地區軍隊,接管薊遼地區防務。
任命陳奇瑜擔任宣大總督,梁邦興擔任萬全都司指揮使,杜邦圓擔任山西都司都指揮使,阮邦國擔任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藍邦強擔任宣府鎮總兵,閔邦民擔任大同鎮總兵,席邦富擔任太原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季邦鑄、冉邦東、溫邦方、賈邦盛、莊邦世、婁圓忠、晏圓君、江圓愛、童圓國、顏圓務、郭圓實、梅圓興、盛圓邦、林圓國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北方縱隊,開赴宣大地區,整肅整編整訓宣大地區軍隊,接管宣大地區防務。
任命孫傳庭為三邊總督,柴圓強擔任陝西都司指揮使,鍾圓民擔任陝西行都司指揮使,徐圓富擔任延綏鎮總兵,邱圓鑄擔任固原鎮總兵,駱圓東擔任寧夏鎮總兵,高圓方擔任甘肅鎮總兵、夏圓盛擔任臨洮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蔡圓世、田強忠、樊強君、胡強愛、淩強國、霍強務、虞強實、萬強興、閻強邦、柯強圓、艾強國、管強民、盧強富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西北縱隊,開赴三邊地區,整肅整編整訓三邊地區軍隊,接管三邊地區防務。
何宗彥擔任內閣首輔,內閣次輔成基命兼任吏部尚書,內閣輔臣袁可立兼任兵部尚書、內閣輔臣孫承宗兼任刑部尚書、內閣輔臣徐光啟兼任戶部尚書。
兵科給事中楊漣晉升為都察院左都禦史,浙江布政司參政鄭三俊晉升為都察院右都禦史,原三邊總督楊鶴晉升為通政司通政使,太仆寺少卿陳於廷正式擔任大理寺卿,工科給事中魏大中晉升為太常寺卿,河南道禦史袁化中晉升為太仆寺卿,吏科給事中周朝瑞晉升為鴻臚寺卿,翰林院編修孔貞運晉升為國子監祭酒。
工部左侍郎代理尚書王永光晉升為工部尚書,四川左布政使朱燮元晉升為吏部左侍郎,山西左布政南居益晉升為吏部右侍郎,詹事府右庶子何如寵晉升為禮部左侍郎,開原遼海道薛國用晉升為刑部左侍郎、應天巡按張至發晉升為刑部右侍郎。翰林院檢討韓日纘晉升為戶部右侍郎,浙江道禦史左光鬥晉升為工部右侍郎。
禮部尚書孫慎行、光祿寺卿劉鴻訓、翰林院學士李騰芳、詹事府詹事鄭以偉、兵部左侍郎祁伯裕、兵部右侍郎王在晉、張經世,戶部左侍郎李長庚,禮部右侍郎顧秉謙繼續留任。
朱燮元字懋和,出生於1566年,萬曆20年進士。曆任大理寺評事、蘇州知府、廣東提學副使、陝西按察使、四川左布政使、兵部尚書總督貴州、雲南、廣西軍務。
朱燮元身長八尺、肚大十圍,飯量過人。善用人才,執法公正,為官廉潔、辦事明智,來往的軍事信件,不需幕僚幫忙。為將老成持重,總要計劃好之後再作戰,尤其擅長使用離間之計。
泰昌皇帝登基後,擔任四川左布政使。
南居益字思受,出生於1566年,萬曆29年進士。曆任戶部觀政、禮部主事。丁未,刑部員外郎、郎中、廣平知府、山西提學副使、山西參政、山西參議、山西右布政、左布政、太仆寺卿、福建巡撫、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工部右侍郎總督河道、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總督倉。
崇禎16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從,絕食而死。目前擔任山西左布政。
楊鶴字修齡,出生於1568年,萬曆32年進士。曆任雒南知縣、長安知府、禦史、貴州巡撫、左僉都禦史、左副都禦史、兵部侍郎、陝西三邊總督,辦事不利,受人彈劾,坐罪入獄,流放袁州。其子楊嗣昌。
薩爾滸之戰後,楊鶴疏薦熊廷弼、張鶴鳴、袁應泰等督師,疏陳遼東戰事失敗緣由,被迫辭職回家。目前賦閑在家。
何如寵字康侯,出生於1569年,萬曆26年進士。曆任庶吉士、中允、右庶子、國子監祭酒、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天啟五年,魏廣微彈劾何如寵與左光鬥同裏友善,被奪職罷官。崇禎時期複出入閣。
何如寵為官清廉,操行純潔高雅,大度寬宏,與人無爭,平易近人,與賓友以誠相見,不輕於求進,而易於引退,深得在朝官員信賴。
何如寵目前在京擔任詹事府右庶子。
薛國用字任卿,出生於1573年,萬曆26年進士。曆任工部觀政、襄垣知縣、江陵知縣、禮部祠祭司主事、兵部車駕司郎中、外任開原道、赤城道、遼海道、遼東巡撫、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
天啟元年薛國用接任遼東經略後,日夜籌戰,積勞成疾,突發疾病去世。目前在遼東開原擔任遼海道。
張至發字聖鵠,出生於1573年,萬曆29年進士。曆任冀州玉田知縣、遵化知縣、禮部主事、雲南道監察禦史、河南巡按、應天巡按、光祿寺卿、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內閣首輔。
張至發賑災時,以身作則,用自己積蓄,購買襖袴等數萬件發給災民。回籍後,體察民情,不忘國事,關心鄉裏。
張至發頗清強,起自外吏,諸翰林多不服,又始終惡異己,不能虛公延攬。目前擔任應天巡按。
鄭三俊字用章,出生於1574年,萬曆26年進士。曆任元氏知縣、真定知縣,南京禮部主事、歸德知府、福建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司參政、光祿少卿、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左副都禦史、戶部右侍郎、南京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刑部尚書。
鄭三俊清正公平,任上興修水利,力保民生,興辦教育,重視人才培養。目前擔任浙江布政司參政提督糧道。
免去文球薊遼總督職務,免去崔景榮宣大總督職務,免去李起元三邊總督職務。任命李起元擔任南京三大營總督,任命文球擔任操江提督,任命崔景榮擔任漕運總督,即日赴任。
原南京三大營總督、漕運總督、操江提督調回京城,另有任用。
文球字受寰,出生於1570年,萬曆23年進士。萬曆47年升兵部右侍郎擔任薊遼總督。天啟元年2月,上疏致仕改協理戎政兵部侍郎。
文球精於訓練,士卒強銳,當時傳為長城。
崔景榮字自強,出生於1565年,萬曆11年進士,萬曆41年任兵部右侍郎,總理京師三大營戎政。萬曆42年任宣大總督。
天啟2年因熊廷弼、王化貞經撫不和之爭,辭職回鄉。天啟4年複升吏部尚書。崔景榮為官廉潔,剛直不阿,不畏魏忠賢,被革職還鄉。
李起元字惺原,出生於1559年,萬曆14年進士。曆任河南原武縣知縣、汲縣知縣、戶部主事、山東參議、陝西關南分巡道副使、陝西右參政、陝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右副都禦史陝西巡撫。
泰昌元年接任祁伯裕任三邊總督,後任右都禦史兼兵部左侍郎、南京戶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李起元一生為官清正,兢兢業業,倍受皇帝重視。
任命康實忠擔任遼東都司指揮使,任命伍實君擔任遼東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餘實愛、元實國、卜實務、顧實興、孟實邦、平實圓、黃實國、和實強、穆實民、蕭實富、尹實鑄、姚實東、邵實方、湛實盛、汪實世、祁興忠、毛興君、翟興愛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援遼縱隊,開赴遼東,協助遼東總督熊廷弼,整肅整編整訓遼東地區軍隊,接管遼東地區防務。
任命曹文衡擔任薊遼總督,狄興國擔任薊州鎮總兵,米興務擔任山海鎮總兵,譚興實為真保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明興邦、藏興圓、計興國、伏興強、成興民、戴興富、談興鑄、宋興東、茅興方、龐興盛、熊興世、紀邦忠、舒邦君、屈邦愛、項邦國、祝邦務、董邦實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衛戍縱隊,開赴薊遼地區,整肅整編整訓薊遼地區軍隊,接管薊遼地區防務。
任命陳奇瑜擔任宣大總督,梁邦興擔任萬全都司指揮使,杜邦圓擔任山西都司都指揮使,阮邦國擔任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藍邦強擔任宣府鎮總兵,閔邦民擔任大同鎮總兵,席邦富擔任太原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季邦鑄、冉邦東、溫邦方、賈邦盛、莊邦世、婁圓忠、晏圓君、江圓愛、童圓國、顏圓務、郭圓實、梅圓興、盛圓邦、林圓國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北方縱隊,開赴宣大地區,整肅整編整訓宣大地區軍隊,接管宣大地區防務。
任命孫傳庭為三邊總督,柴圓強擔任陝西都司指揮使,鍾圓民擔任陝西行都司指揮使,徐圓富擔任延綏鎮總兵,邱圓鑄擔任固原鎮總兵,駱圓東擔任寧夏鎮總兵,高圓方擔任甘肅鎮總兵、夏圓盛擔任臨洮鎮總兵,率領本部人馬以及蔡圓世、田強忠、樊強君、胡強愛、淩強國、霍強務、虞強實、萬強興、閻強邦、柯強圓、艾強國、管強民、盧強富部共計20個師24萬人馬組成西北縱隊,開赴三邊地區,整肅整編整訓三邊地區軍隊,接管三邊地區防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