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元年臘月初2。
朱由校一聲令下,早已經整裝待發的援遼縱隊、衛戍縱隊、北方縱隊、西北縱隊,按照作戰部署,頂著風雪,開赴各自的目的地。
新錦衣衛攜帶任命聖旨,隨同前往宣詔。
皇家衛隊對老百姓秋毫不犯,嚴明的軍紀,強大的後勤保障,整潔的軍容、整齊的隊列、嘹亮的軍歌、遍地飄揚的紅旗,吸引了京城無數人的目光。
朝野各方看見如此強軍,心態瞬間發生變化。
得益於國道的建成通車,各縱隊沿國道每日行軍速度達到平均50公裏。
臘月初5。
真保鎮總兵譚興實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160公裏的真保鎮。
臘月初7。
新任薊遼總督曹文衡、薊州鎮總兵狄興國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200公裏的薊州鎮大營三屯營。
同日,萬全都司指揮使梁邦興、宣府鎮總兵藍邦強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200公裏的宣府鎮。
萬全都司治所北直隸宣府鎮城。下轄宣府左衛、宣府右衛、宣府前衛、萬全左衛、萬全右衛、懷安衛、保安衛、蔚州衛、永寧衛、懷來衛、延慶衛、開平衛共11衛,以及興和、美峪、廣昌、四海冶、長安嶺、雲州、龍門7個千戶所。
北直隸地區總計有薊州衛、真定衛、永平衛、山海衛、遵化衛、密雲中衛、密雲後衛、開平中屯衛、州左屯衛、興州右屯衛、興州中屯衛、興州前屯衛、興州後屯衛、延慶衛、隆慶衛、東勝左衛、東勝右衛、鎮朔衛、涿鹿衛、定邊衛、神武右衛、神武中衛、忠義中衛、盧龍衛、武清衛、撫寧衛、德州衛、寧山衛、大同中屯衛、沈陽中屯衛、定州衛、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通州左衛、通州右衛、涿鹿左衛、涿鹿中衛、河間衛、潼關衛、德州左衛41衛。
以及牧馬、梁城、滄州、倒馬關、潮河、白洋口、渤海、寬河、鎮邊城、順德、武定、平定、蒲州13個千戶所。
大寧都司內遷北直隸地區總計有保定左衛、保定右衛、保定中衛、保定前衛、保定後衛、營州左屯衛、營州右屯衛、營州中屯衛、營州前屯衛、營州後屯衛、茂山衛、紫荊關千戶所,11衛1所。
宣府鎮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宣化即張家口。
宣府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南下的咽喉之地。
嘉靖年間,宣府鎮長城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築。
隆慶和萬曆年間,皆對宣府鎮長城進行過修複。崇禎年間,朝廷仍十分重視宣府鎮長城的修築。
張家口作為進出口貿易的互市,必須全麵徹底的掌控在朝廷手中,重建貿易秩序。
有組織有計劃的向蒙古、女真傾銷商品,掠奪敵人的財富和物資。
嚴控鋼鐵、糧食等戰略物資流出,削弱敵人的戰爭潛力,為徹底征服蒙古、遼東助力。
臘月初9。
新任山海鎮總兵米興務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330公裏的山海關。
臘月初10。
新任宣大總督陳奇瑜、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阮邦國、大同鎮總兵閔邦民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400公裏的大同。
臘月12。
山西都司都指揮使杜邦圓,太原鎮總兵席邦富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400公裏的太原。
山西行都司治所大同府。下轄大同前衛、大同後衛、鎮朔衛、定邊衛、陽和衛、天成衛、威遠衛、平虜衛、雲川衛、玉林衛、鎮虜衛、高山衛、蔚州衛、東勝衛共14衛,以及井坪守禦千戶所。
山西都司治所太原府。下轄太原左衛、太原右衛、太原前衛、振武衛、平陽衛、鎮西衛、潞州衛、沈陽中護衛、汾州衛共9衛,以及沁州、寧化、雁門、保德州、偏頭關、磁州、寧武、八角、老營堡9個千戶所。
大同鎮是九邊中最早設立的軍鎮之一,終明一世都屹然邊塞。不管是京師屏蔽、邊疆要塞,還是邊疆貢市商貿,都與大明王朝的榮辱興衰始終相伴相隨。
大同鎮以構築長城的方式記錄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是兩百多年來曆史進程的晴雨表。
大明初期的北疆軍事策略為積極防禦,對蒙古諸部采取扶此抑彼,並伴以軍事打擊,將塞前殲敵調整為以攻代守。
仁宣時期,北疆軍事策略調整為守備為本的消極防禦。
開平衛、東勝衛的內遷,使得宣府、大同二鎮遂臨邊地,管轄區域相應縮小,戰略地位愈發重要。
大同鎮三麵近塞,徹底暴露在蒙古鐵蹄之下。大同鎮肩負起拱衛京師之藩屏,戰略地位日益提高。
開平衛治所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附近的上都城,隸屬大寧都司。宣德9年(1433)內遷赤城縣獨石堡,隸屬萬全都司。
東勝衛治所內蒙古托克托縣,洪武4年 (1371年)初設。永樂年間東勝內遷。東勝左衛遷至盧龍縣,東勝右衛遷至遵化縣。
東勝衛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起著連接山西諸衛與寧夏諸衛,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東勝衛的變遷直接影響著明朝北疆邊防形勢。
東勝、寧夏兩地的經營,可以戰略上呼應河套前哨的缺陷,起到了彌補河套地區防禦空白的作用,形成了有利於明朝的邊境防線。
東勝衛的內遷並沒有表示明朝放棄對此地的巡邏及經營,也沒有削弱明朝對河套的控製,蒙古也不能擁有河套。
成化、弘治時期,防守為主的北疆軍事策略得到進一步確立並延續,大規模的修築長城以宣大為中心展開。
以邊牆、營堡、城寨、墩台結合的立體長城防禦體係,至萬曆年間得以大成,為大明王朝帶來了崩塌前的一絲安全感。
終明一世,大同鎮在長城防禦體係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隆慶五年(1571年)隆慶和議後,長城防禦體係的防禦重心向東轉移,原本作為軍事前沿的大同鎮開始轉變角色。
隨著十餘處以供互市的開放,大同成為了一座繁華的商業重鎮。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
太原鎮與大同鎮、宣府鎮號稱明朝北防九邊的中三邊。總兵駐地寧武關距離京城約500公裏。
太原鎮是因北疆邊防形勢嚴峻,為加強防禦而設,是九邊內長城最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構成了大明內外雙層防線的立體縱深長城防禦體係。
從位置上看,太原鎮在大同鎮之後,起著支撐加固大同鎮,阻敵深入的作用。
山西號稱表裏山河,東有太行為屏障,西有黃河為襟帶,南有首陽、底柱、王屋,析城諸山,濱河錯峙,孟津、潼關皆為門戶。北有大漠、陰山為外蔽,勾注、雁門為內險。
山西首府太原,古稱晉陽,別稱龍城,素有控帶山河,據天下之肩背的美譽。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曆朝曆代多少英雄豪傑在此指點江山,叱吒風雲。演繹無數驚心動魄,腥風血雨的曆史畫卷。
當九邊成為大明王朝北疆邊防的代名詞被世人所熟知的時候,邊牆已經由邊防之牆成為了邊界之牆。
隆慶和議後戰爭不再,太原鎮的軍事功能逐漸弱化。
隨著晉商的發展,逐步形成以代州、雁門關為中心的商貿圈、以寧武為樞紐的商貿要地和以偏關、保德為邊境交易的水旱碼頭。
朱由校一聲令下,早已經整裝待發的援遼縱隊、衛戍縱隊、北方縱隊、西北縱隊,按照作戰部署,頂著風雪,開赴各自的目的地。
新錦衣衛攜帶任命聖旨,隨同前往宣詔。
皇家衛隊對老百姓秋毫不犯,嚴明的軍紀,強大的後勤保障,整潔的軍容、整齊的隊列、嘹亮的軍歌、遍地飄揚的紅旗,吸引了京城無數人的目光。
朝野各方看見如此強軍,心態瞬間發生變化。
得益於國道的建成通車,各縱隊沿國道每日行軍速度達到平均50公裏。
臘月初5。
真保鎮總兵譚興實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160公裏的真保鎮。
臘月初7。
新任薊遼總督曹文衡、薊州鎮總兵狄興國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200公裏的薊州鎮大營三屯營。
同日,萬全都司指揮使梁邦興、宣府鎮總兵藍邦強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200公裏的宣府鎮。
萬全都司治所北直隸宣府鎮城。下轄宣府左衛、宣府右衛、宣府前衛、萬全左衛、萬全右衛、懷安衛、保安衛、蔚州衛、永寧衛、懷來衛、延慶衛、開平衛共11衛,以及興和、美峪、廣昌、四海冶、長安嶺、雲州、龍門7個千戶所。
北直隸地區總計有薊州衛、真定衛、永平衛、山海衛、遵化衛、密雲中衛、密雲後衛、開平中屯衛、州左屯衛、興州右屯衛、興州中屯衛、興州前屯衛、興州後屯衛、延慶衛、隆慶衛、東勝左衛、東勝右衛、鎮朔衛、涿鹿衛、定邊衛、神武右衛、神武中衛、忠義中衛、盧龍衛、武清衛、撫寧衛、德州衛、寧山衛、大同中屯衛、沈陽中屯衛、定州衛、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通州左衛、通州右衛、涿鹿左衛、涿鹿中衛、河間衛、潼關衛、德州左衛41衛。
以及牧馬、梁城、滄州、倒馬關、潮河、白洋口、渤海、寬河、鎮邊城、順德、武定、平定、蒲州13個千戶所。
大寧都司內遷北直隸地區總計有保定左衛、保定右衛、保定中衛、保定前衛、保定後衛、營州左屯衛、營州右屯衛、營州中屯衛、營州前屯衛、營州後屯衛、茂山衛、紫荊關千戶所,11衛1所。
宣府鎮因鎮總兵駐宣化府得名,宣化即張家口。
宣府鎮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明朝建都北京之後,宣府鎮更是保衛京都,防禦蒙古南下的咽喉之地。
嘉靖年間,宣府鎮長城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築。
隆慶和萬曆年間,皆對宣府鎮長城進行過修複。崇禎年間,朝廷仍十分重視宣府鎮長城的修築。
張家口作為進出口貿易的互市,必須全麵徹底的掌控在朝廷手中,重建貿易秩序。
有組織有計劃的向蒙古、女真傾銷商品,掠奪敵人的財富和物資。
嚴控鋼鐵、糧食等戰略物資流出,削弱敵人的戰爭潛力,為徹底征服蒙古、遼東助力。
臘月初9。
新任山海鎮總兵米興務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330公裏的山海關。
臘月初10。
新任宣大總督陳奇瑜、山西行都司都指揮使阮邦國、大同鎮總兵閔邦民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400公裏的大同。
臘月12。
山西都司都指揮使杜邦圓,太原鎮總兵席邦富率軍到達距離京城約400公裏的太原。
山西行都司治所大同府。下轄大同前衛、大同後衛、鎮朔衛、定邊衛、陽和衛、天成衛、威遠衛、平虜衛、雲川衛、玉林衛、鎮虜衛、高山衛、蔚州衛、東勝衛共14衛,以及井坪守禦千戶所。
山西都司治所太原府。下轄太原左衛、太原右衛、太原前衛、振武衛、平陽衛、鎮西衛、潞州衛、沈陽中護衛、汾州衛共9衛,以及沁州、寧化、雁門、保德州、偏頭關、磁州、寧武、八角、老營堡9個千戶所。
大同鎮是九邊中最早設立的軍鎮之一,終明一世都屹然邊塞。不管是京師屏蔽、邊疆要塞,還是邊疆貢市商貿,都與大明王朝的榮辱興衰始終相伴相隨。
大同鎮以構築長城的方式記錄了遊牧文化和農耕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是兩百多年來曆史進程的晴雨表。
大明初期的北疆軍事策略為積極防禦,對蒙古諸部采取扶此抑彼,並伴以軍事打擊,將塞前殲敵調整為以攻代守。
仁宣時期,北疆軍事策略調整為守備為本的消極防禦。
開平衛、東勝衛的內遷,使得宣府、大同二鎮遂臨邊地,管轄區域相應縮小,戰略地位愈發重要。
大同鎮三麵近塞,徹底暴露在蒙古鐵蹄之下。大同鎮肩負起拱衛京師之藩屏,戰略地位日益提高。
開平衛治所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附近的上都城,隸屬大寧都司。宣德9年(1433)內遷赤城縣獨石堡,隸屬萬全都司。
東勝衛治所內蒙古托克托縣,洪武4年 (1371年)初設。永樂年間東勝內遷。東勝左衛遷至盧龍縣,東勝右衛遷至遵化縣。
東勝衛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起著連接山西諸衛與寧夏諸衛,控扼河套的重要作用,東勝衛的變遷直接影響著明朝北疆邊防形勢。
東勝、寧夏兩地的經營,可以戰略上呼應河套前哨的缺陷,起到了彌補河套地區防禦空白的作用,形成了有利於明朝的邊境防線。
東勝衛的內遷並沒有表示明朝放棄對此地的巡邏及經營,也沒有削弱明朝對河套的控製,蒙古也不能擁有河套。
成化、弘治時期,防守為主的北疆軍事策略得到進一步確立並延續,大規模的修築長城以宣大為中心展開。
以邊牆、營堡、城寨、墩台結合的立體長城防禦體係,至萬曆年間得以大成,為大明王朝帶來了崩塌前的一絲安全感。
終明一世,大同鎮在長城防禦體係中占據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隆慶五年(1571年)隆慶和議後,長城防禦體係的防禦重心向東轉移,原本作為軍事前沿的大同鎮開始轉變角色。
隨著十餘處以供互市的開放,大同成為了一座繁華的商業重鎮。其繁華富庶不下江南。
太原鎮與大同鎮、宣府鎮號稱明朝北防九邊的中三邊。總兵駐地寧武關距離京城約500公裏。
太原鎮是因北疆邊防形勢嚴峻,為加強防禦而設,是九邊內長城最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環,構成了大明內外雙層防線的立體縱深長城防禦體係。
從位置上看,太原鎮在大同鎮之後,起著支撐加固大同鎮,阻敵深入的作用。
山西號稱表裏山河,東有太行為屏障,西有黃河為襟帶,南有首陽、底柱、王屋,析城諸山,濱河錯峙,孟津、潼關皆為門戶。北有大漠、陰山為外蔽,勾注、雁門為內險。
山西首府太原,古稱晉陽,別稱龍城,素有控帶山河,據天下之肩背的美譽。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曆朝曆代多少英雄豪傑在此指點江山,叱吒風雲。演繹無數驚心動魄,腥風血雨的曆史畫卷。
當九邊成為大明王朝北疆邊防的代名詞被世人所熟知的時候,邊牆已經由邊防之牆成為了邊界之牆。
隆慶和議後戰爭不再,太原鎮的軍事功能逐漸弱化。
隨著晉商的發展,逐步形成以代州、雁門關為中心的商貿圈、以寧武為樞紐的商貿要地和以偏關、保德為邊境交易的水旱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