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乾隆皇帝的心情因政務繁忙與諸多煩憂而顯得尤為沉重。為了排解這份鬱積於心的鬱悶,他特地下令召來了南府的一眾歌姬,希望能在她們曼妙的歌聲與輕盈的舞姿中尋得片刻的寧靜與歡愉。


    南府,自古便是匯聚江南才情之地,這裏的歌姬不僅姿色出眾,更兼才藝雙全,擅長以歌傳情,以舞繪意。隨著一陣悠揚的絲竹之聲響起,歌姬們身著華麗的服飾,如同春日裏綻放的花朵,緩緩步入殿內。她們或低吟淺唱,如清泉潺潺,洗淨了乾隆心中的塵埃;或翩翩起舞,如同彩蝶紛飛,引領著他暫時忘卻了朝堂上的紛擾與沉重。


    乾隆坐在龍椅上,目光隨著歌姬們的身影流轉,臉上漸漸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在這一刻,他仿佛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需時刻背負國家興亡重任的帝王,而隻是一個渴望心靈慰藉的普通人。南府歌姬們的精彩表演,如同一劑良藥,緩緩治愈著他內心的疲憊與憂鬱。


    夕陽西下,餘暉灑滿整個宮殿,歌姬們的表演也漸入佳境,達到了高潮。乾隆的心情也隨之變得格外舒暢,仿佛所有的煩惱都隨著這美妙的音樂與舞蹈煙消雲散了。他深知,這樣的時光雖短暫而寶貴,卻足以讓他重新振作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接下來的治國理政中去。


    一位琵琶伎尤為引人注目。她身姿曼妙,麵容姣好,眉宇間流露出的風情萬種,仿佛能勾人心魄。隨著指尖在琵琶弦上輕撥慢撚,一曲曲悠揚動聽的旋律在空中流淌,更添了幾分她獨有的魅力。


    她不經意間的一個眼神流轉,便如同春風拂麵,溫柔地撩撥著乾隆皇帝的心弦。那眼神中既有對皇權的敬畏,又藏著幾分女子特有的柔情與挑逗,仿佛是在無聲地訴說著自己的心意。乾隆皇帝,這位九五之尊,見慣了後宮佳麗三千,卻也不由得被這獨特的韻味所吸引,心中泛起了一絲漣漪。


    對於乾隆而言,這不過是小小插曲。他深知自己身為一國之君,身邊自然不乏各種女子投懷送抱。然而,這位琵琶伎的主動勾搭,卻讓他感到了一種別樣的新鮮感。他並不反感這種舉動,反而覺得這是一種對自己魅力的認可。畢竟,在這深宮之中,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對於任何一個女子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耀和幸運。


    於是,乾隆皇帝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琵琶伎的欣賞,也有對自己身為帝王的自信。他輕輕地點了點頭,示意她可以更進一步。而那位琵琶伎見狀,更是心領神會,她繼續用她那獨特的魅力,編織著這場宮廷中的浪漫邂逅。


    乾隆皇帝輕輕一揮衣袖,眼神中透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溫柔與決斷,他緩緩言道:“爾等暫且退下,唯留那琵琶姬於殿內。”言畢,周遭的宮人皆躬身行禮,腳步輕盈地退出了金碧輝煌的大殿,隻餘下那位手抱琵琶,麵容清秀的女子,在柔和的燭光下顯得格外溫婉動人。


    乾隆的目光溫柔地落在她身上,似乎對這位技藝超群的琵琶姬有著別樣的情愫。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熏香與琵琶弦音交織的韻味,為這靜謐的夜晚平添了幾分雅致與神秘。


    “你,且上前來。”乾隆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絲不容抗拒的威嚴。琵琶姬聞言,輕輕放下懷中的琵琶,步履輕盈地走向禦座,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皇帝的心弦之上,激起層層漣漪。


    在這一刻,大殿內隻剩下兩人的呼吸聲和窗外偶爾傳來的夜風低語,仿佛整個世界都為之靜止。乾隆凝視著琵琶姬,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既有對才藝的讚賞,也有對佳人獨有的憐惜與疼愛。而琵琶姬則低垂眼簾,心中既有忐忑也有期待,她知道,這一刻的留下,或許將改變她一生的命運。


    乾隆帝輕撫著手中的茶盞,目光溫柔地落在懷中這位嬌小的女子身上。她來自南府,自幼便習得了歌舞琴藝,如今被選入宮中,成為了他眾多嬪妃中的一員。他輕聲細語地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女子聞言,輕輕抬頭,一雙明眸仿佛能洞察人心,又帶著幾分羞澀與膽怯。她低聲道:“奴婢名叫白蕊姬,乃是蘇州人士。自幼便隨家父學習琴棋書畫,隻盼能有一日入宮,為皇上分憂解悶。”


    乾隆帝聞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淺笑。他細細打量著這位名叫白蕊姬的女子,隻見她膚如凝脂,眉若遠山,眼中閃爍著靈動與智慧的光芒。她的聲音雖輕,卻字字清晰,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韻味,讓人不由自主地為之動容。


    白蕊姬感受到乾隆帝的目光,心中不禁湧起一絲絲漣漪。她從未見過如此年輕英俊、瀟灑不凡的帝王,他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眼神都讓她感到無比的心動。她知道自己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宮女,能夠得到皇上的青睞已是莫大的榮幸,但她還是忍不住在心中暗自祈願,希望能夠在這深宮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乾隆帝似乎察覺到了白蕊姬的心思,他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溫聲道:“白蕊姬,你既已入宮,便要好好服侍朕,切勿辜負了朕對你的期望。”


    白蕊姬聞言,連忙跪倒在地,恭敬地答道:“奴婢遵旨。定當盡心盡力服侍皇上,不敢有絲毫懈怠。”


    乾隆帝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將目光轉向了窗外。窗外是一片繁花似錦的景致,春風吹拂著花瓣輕輕飄落,仿佛在為這段即將展開的宮廷情緣奏響序曲。


    當天夜幕降臨,紫禁城的燈火漸次點亮,一派寧靜而莊嚴的氛圍中,白蕊姬身著精心挑選的寢衣,輕移蓮步,步入皇帝的寢宮。她的容顏在柔和的燭光下更顯溫婉動人,一舉一動間透露出難以言喻的嫵媚與端莊。皇帝見之心喜,龍顏大悅,不僅對白蕊姬的才情與美貌讚不絕口,更是罕見地打破了宮中晉升的常規,直接越過答應的位分,宣布冊封她為常在,並賜予封號“玫”,寓意其如花中之瑰,嬌豔欲滴,又不失清雅高潔。


    次日清晨,天邊初露曙光,紫禁城便在一片寧靜中蘇醒。乾隆皇帝早早地便起了身,心中對昨夜的愉悅仍念念不忘,遂吩咐下去,讓新晉的玫常在白蕊姬穿戴整齊後,前往長春宮給皇後富察氏請安。這不僅是對皇後地位的尊重,也是後宮禮儀規矩的體現。白蕊姬領旨後,心中既感激動又帶有一絲忐忑,她知道此行意義非凡,是她在後宮中站穩腳跟的第一步。於是,她精心挑選了得體的衣裳與首飾,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展現出自己的端莊與敬意,隨後在宮女的簇擁下,踏上了前往長春宮的路途。


    一個時辰在悄然無聲中流逝,後宮的嬪妃們,如同絢爛的花朵,身著各式精致繁複的宮裝,緩緩步入那座用於請安的巍峨宮殿。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她們身上,為這莊嚴的場景增添了幾分柔和。新封的玫常在,以其南府出身所獨有的清新脫俗氣質,如同一股清流,瞬間吸引了眾多嬪妃的目光。她們或明目張膽,或暗自窺視,紛紛打量著這位新來的姐妹,試圖從她的舉止間窺探出些許秘密。


    眾嬪妃按照位分的高低,井然有序地依次入座,整個宮殿內因此彌漫起一種既微妙又緊張的氛圍。玫常在的目光在不經意間落到了左側第一把空置的椅子上,那椅子孤零零地立在那裏,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她的心中不禁生出幾分好奇,也有一絲莫名的悸動。她注意到慧貴妃高氏正端坐在右側的椅子上,神態自若,仿佛對周圍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於是,她鼓起勇氣,輕聲向慧貴妃問道:“慧貴妃姐姐,那把空著的椅子,不知是屬於哪位姐姐的?為何今日未見其人影?”


    慧貴妃高氏,身著華貴的宮裝,頭上的珠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她端坐在那裏,神態從容不迫,仿佛一切盡在她的掌握之中。她見玫常在好奇地望著那把空椅,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開口解釋道:“玫常在剛剛進宮,可能還不知道宮中的規矩和舊事。那把椅子,原本是宸儀貴妃的位置。宸貴妃身體一直不好,皇上體恤她,特意下旨讓她除了必要的年節大宴外,不必參加日常的晨昏定省。如今,宸貴妃一直在永壽宮靜養,很少在宮中露麵。”


    說到這裏,慧貴妃的語氣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敬畏,仿佛對宸貴妃的地位有著特別的尊崇,“宸貴妃位同皇貴妃,對於皇上來說,她是最特別的存在。她擁有皇上的無盡恩寵,這份榮寵讓我們這些嬪妃都望塵莫及。”


    玫常在聞言,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敬畏,同時也對這位神秘的宸儀貴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微微欠身,向慧貴妃高氏表示感謝,心中暗自思量:能在後宮中擁有如此特權的嬪妃,定是非同一般的人物。她決定,有機會一定要去永壽宮探望宸貴妃,看看這位能讓皇上如此體恤和重視的女子,究竟是何等風采。


    眾嬪妃聽慧貴妃如此一說,也紛紛投來好奇和羨慕的目光。她們對宸貴妃的病情和皇上的恩寵議論紛紛,但無論她們如何議論,都無法改變宸貴妃在皇上心中的獨特地位。她們知道,宸貴妃雖然久未露麵,但她的存在卻如同一座無形的山,壓在她們每個人的心頭。


    玫常在白蕊姬心中正翻湧著無數話語,欲對慧貴妃高氏所言作出回應,或更深一層地探究宸儀貴妃的種種。然而,就在此刻,一陣莊重而威嚴的聲音劃破了宮殿內的寧靜:“皇後娘娘到——”


    這聲通報猶如晨鍾暮鼓,刹那間,整個宮殿內的氛圍變得莊嚴肅穆。所有嬪妃,不論位分高低,皆起身整理衣襟,以最恭敬之態迎接皇後娘娘的駕臨。玫常在白蕊姬亦不例外,她迅速調整心緒,與其他嬪妃一同行禮,心中卻對即將麵見的皇後娘娘充滿了無盡的好奇與敬畏。她知道,皇後娘娘是後宮的掌權者,她的每一個舉動都可能影響到後宮的局勢。


    皇後娘娘緩步踏入宮殿,步伐沉穩而優雅,身著的鳳袍在晨光中熠熠生輝,宛如天生的王者,自帶一股不可侵犯的威嚴。嬪妃們行禮後,皇後抬手,示意她們可落座,自己則在最高的寶座上安然坐下。她的目光掃過眾嬪妃,最後落在了那把空著的椅子上,臉色微微一變,輕輕歎了口氣。


    慧貴妃高氏見狀,臉色微沉,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她輕輕哼了一聲,那聲音在靜謐的宮殿中顯得格外刺耳。她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屑與挑釁:“皇後娘娘,您這般目不轉睛地盯著那把空蕩蕩的椅子,莫非是期待著什麽奇跡不成?宸姐姐近來身子骨確實虛弱,皇上對此深感憂慮,特命她無需強撐,那些繁文縟節的宮宴能免則免。今日不過是尋常的日子,我等來此,不過是遵循舊例,向皇後娘娘請安罷了。皇後娘娘素來寬宏大度,想來也定能體諒宸姐姐的苦衷,不如就高抬貴手,別再讓宸姐姐為難,安心養病要緊。”


    言罷,慧貴妃的眼神在皇後與那把空椅之間遊移,似乎在無聲地提醒著皇後,宮中的規矩雖嚴,但人心更需溫暖與體諒。她的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地拿捏著分寸,既表達了對宸貴妃的關心,又不忘在皇後麵前顯露自己的聰慧與機敏。


    皇後聞言,麵上波瀾不驚,眼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深邃。她輕啟朱唇,聲音溫和而堅定:“慧貴妃言之有理,本宮自當以大局為重,體恤姐妹之情。宸貴妃既需靜養,本宮豈有阻撓之理?隻願她早日康複,共襄宮廷之盛。今日之聚,雖少了一人,卻更顯姐妹情深,彼此關懷之心,方是宮中最為珍貴的景致。”言畢,皇後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對後宮和諧共處的期許,以及對權力遊戲中那份難能可貴的溫情守望。


    慧貴妃高氏輕啟朱唇,發出一聲略帶不屑的冷哼,那聲音在空曠的宮殿中回蕩,顯得格外清晰。她繼續說道:“宸姐姐行事曆來光明磊落,無懼人言,更無畏風雨。她以才情與品德贏得了皇上的幾分偏寵,這本是情理之中,咱們這些後宮的姐妹們,又有何理由去非議呢?畢竟,在這深宮之中,每一位嬪妃不都是靠著皇上的寵愛,才得以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裏尋得一絲溫存與依靠嗎?宸姐姐得寵,是她應得的榮耀,我們隻需默默祝福,無需多言。”


    慧貴妃的話音剛落,宮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微妙的沉默,眾嬪妃麵麵相覷,各自心中五味雜陳。這時,一陣清風拂過,卷起了殿角輕紗,也似乎吹散了空氣中那股無形的緊張。


    皇後娘娘輕輕抬手,撫了撫鬢邊垂落的珠翠,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仿佛是在說,這後宮的風雲變幻,遠比這輕紗更易捉摸。“慧貴妃一番,倒是讓本宮想起了昔日與宸貴妃共賞禦花園的情景。那時,她指著池中並蒂蓮,言及姐妹情深,猶如此蓮,雖生於泥濘,卻能並肩綻放,不染塵埃。如今想來,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慧貴妃高氏今日著一身華麗宮裝,其服色之鮮豔、圖案之精美,皆顯示出其地位尊崇。然其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輕蔑與挑釁之意,仿佛對在場眾人皆有不滿之情。隻見她對著皇後富察氏冷哼一聲,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似是在嘲笑對方。然而,這抹笑容並未逃過皇後的眼睛,但她並未在意,隻是微微一笑,表示自己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此時,哲妃富察氏褚音站出來打圓場道:“好了,貴妃姐姐,玫常在今日前來行大禮,咱們還是先讓她開始吧?”


    這句話一出,眾人的目光便紛紛轉向了一旁跪著的女子——玫常在。隻見她身著一襲淺粉色旗裝,其上繡著精致的牡丹花紋,頭梳兩把頭,發間點綴著珍珠花飾,妝容淡雅而不失清麗,給人一種清新脫俗之感。此刻,她正低著頭,神色恭順地等待著皇後的指示。“那就開始吧。”皇後娘娘朱唇輕啟,聲音平靜而威嚴。


    玫常在聞言,緩緩抬起頭來,目光先是落在皇後身上,然後又迅速掃了一眼其他嬪妃,最後深深地叩頭下去,口中說道:“妾身拜見皇後娘娘,各位娘娘。”


    皇後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玫常在起身。待她站直身子後,皇後開口問道:“你可知今日為何要行此大禮?”“回皇後娘娘,妾身知曉。”玫常在輕聲答道,“妾身入宮已有一段時日,尚未向娘娘們行過大禮,此次特來請安。”


    皇後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嗯,你倒是有心了。不過,在這宮中,言行舉止都需合乎規矩,切不可行差踏錯。”


    “妾身明白”白蕊姬恭敬有加。


    眾嬪妃見狀,紛紛開始請安,聲音整齊劃一,充滿了對皇後娘娘的尊敬與敬畏。玫常在白蕊姬亦隨聲附和,心中卻不禁對宸儀貴妃的缺席和皇後娘娘的反應產生了更多的好奇與揣測。她深知,這後宮之中,每一件事都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與糾葛。而宸儀貴妃的缺席,更是像一道未解之謎,讓她心中充滿了無盡的遐想。


    請安結束後,眾嬪妃紛紛離去。玫常在回到自己的寢宮,心中仍對宸儀貴妃念念不忘。她決定,有機會定要去永壽宮探望這位神秘的貴妃,或許能從中得到一些在後宮中生存的智慧和啟示。她知道,這後宮之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她必須小心謹慎,才能在這複雜的局勢中立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淑儀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淑儀公主並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