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馨瀾毅然決然地離開皇宮,追尋內心的平靜與自由後,滿洲貴族們近日的生活可謂水深火熱。乾隆皇帝的暴躁情緒如同狂風暴雨般席卷了整個宮廷,他的脾氣變得異常暴躁,仿佛一隻受傷的野獸,對周圍的人和事都充滿了戒備與敵意。稍有不如意,他便會大發雷霆,讓所有人都感到不安和恐懼。


    滿洲貴族們作為皇帝身邊的近臣,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們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麵對皇帝,時刻保持警惕,生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了他的逆鱗,招來殺身之禍。這種生活讓他們幾乎崩潰,每天都過得如履薄冰。


    他們開始意識到,隻有讓馨瀾重新回到皇宮,才有可能平息皇帝的怒火,讓他們的生活重新回歸平靜。於是,滿洲貴族們再次將目光投向了靖國公宇麟,這個馨瀾唯一的親人,也是皇帝心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人。他們紛紛來到宇麟的府邸,懇求他出麵去勸勸馨瀾。


    “宇麟大人,您一定要救救我們啊!”一位滿洲貴族聲淚俱下地說道,“皇帝陛下因為貴妃娘娘的離開,已經變得愈發暴躁與易怒。我們這些近臣每日都生活在恐懼之中,生怕一不小心就丟了性命。隻有您出麵去勸勸貴妃娘娘,讓她重新回到皇宮,才能拯救我們於水火之中啊!”


    宇麟皺起眉頭,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坐視不管了。雖然他對馨瀾的離去感到痛心,但他也明白,這是馨瀾的選擇。然而,麵對眼前這位滿洲貴族的苦苦哀求,宇麟又怎能無動於衷呢?畢竟,他也是朝廷的一員,有責任維護國家的安定和繁榮。


    “我會考慮的。”宇麟沉默片刻後,緩緩地回答道,“但我需要時間。”


    滿洲貴族們如釋重負地點點頭,他們知道,隻要宇麟答應幫忙,事情就會有轉機。於是,他們紛紛向宇麟道謝,並表示願意隨時聽從他的調遣。


    宇麟送走了滿洲貴族們,獨自坐在書房裏,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要想勸說馨瀾回宮並非易事。但為了國家的安寧,他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平息陛下的怒火啊!”


    如果宇麟能夠說服馨瀾回到皇帝身邊,或者至少讓她通過某種方式傳達出對皇帝的思念與歉意,那麽皇帝的情緒或許能夠得到緩解,整個朝廷也能因此恢複往日的寧靜。


    麵對貴族們的懇求,宇麟心中五味雜陳。然而,作為滿洲貴族的一員,作為乾隆皇帝的臣子,宇麟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他既心疼妹妹在北海別苑的孤寂生活,又擔心皇帝的怒火會波及更多無辜的人。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親自前往北海別苑,與馨瀾進行一場坦誠的對話。


    馨瀾坐在北海別苑的窗前,手中輕輕摩挲著一本詩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與寧靜。當宇麟踏入房間的那一刻,她並沒有感到絲毫的意外,隻是微微一笑,仿佛早已預料到他的到來。


    “大哥來的比我預料的要早一點,”馨瀾的聲音柔和而堅定,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調侃,“這才半個月,那群皇親就受不了了?和親王不是一向混不吝嗎,他怎麽沒去皇上麵前試試?”她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卻也透露出對宮廷政治敏銳的洞察力。


    宇麟聞言,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他深知妹妹的聰慧與敏銳,也明白她對於宮廷中的權力遊戲早已看透。他緩緩走到馨瀾身邊,輕輕坐下,目光中滿是關切與憂慮。


    馨瀾嘴角微微上揚,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怎麽?大哥這是擔心我會被那些皇親國戚欺負?”她頓了頓,接著說道,“放心吧,我可不是那麽好欺負的人。”


    宇麟苦笑著歎了口氣,輕聲說:“妹妹,你知道我擔心什麽。宮廷中的權力鬥爭複雜多變,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你如此聰會,應該明白其中的危險。”


    馨瀾微微一笑,眼神堅定地看著宇麟:“大哥,我知道你擔心我,但我有自己的分寸。宮廷中的爭鬥雖然危險,但隻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且……”她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我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我的家人。”


    宇麟聽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妹妹一直都是一個堅強獨立的女子,但此刻聽到她說出這樣的話,還是忍不住感動。他輕輕地拍了拍馨瀾的手,溫柔地說:“妹妹,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站在你身後支持你。”


    馨瀾感激地看了一眼宇麟,然後轉頭看向窗外。窗外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她深吸一口氣,仿佛在汲取力量。她相信,隻要自己堅持下去,一定能夠守護好自己所珍視的一切。


    “和親王雖然性情直率,但此事關乎皇上的顏麵與情感,他也不敢輕易涉足。更何況,皇上現在的心情……”宇麟說到這裏,語氣微微一頓,似乎有些難以啟齒。他歎了口氣,繼續說道:“皇上近日來脾氣愈發暴躁,對身邊人稍有不滿便大發雷霆。嫻妃因中毒之事被赦免後,雖複位嫻妃,卻也挨了皇上一個耳光,可見皇上心中之怒。”


    宇麟深知皇上的脾氣越來越難以捉摸,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導火索,引發一場風暴。他不禁擔憂起來,如果皇上知道了這件事,後果不堪設想。


    宇麟心中暗暗歎息,皇上的怒火仿佛一觸即發,任何人都無法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麽。他希望能夠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免局麵失控。


    與此同時,皇宮內氣氛緊張,人人自危。宮女們小心翼翼地侍奉著皇上,生怕惹得龍顏大怒。而和親王則陷入沉思,考慮如何應對這棘手的局麵。


    太後,那位深居簡出、卻對宮中風雲了如指掌的尊貴女性,終是忍受不住皇帝那日益暴躁的脾氣,無奈之下,隻得派出和親王這位既能言善辯又頗具威望的皇室成員,前來勸說宸貴妃馨瀾。她深知馨瀾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明白這位宸貴妃對於皇帝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此,她希望通過和親王的勸解,讓馨瀾能夠說服皇帝,穩定朝局。


    馨瀾麵帶微笑地注視著眼前的和親王弘晝,這位被皇上整治得狼狽不堪、頭上布滿了大包小包的王爺。她的目光中閃爍著一絲幸災樂禍的神情,似乎對這一幕感到頗為有趣。而此時的和親王弘晝,則是一臉苦澀,宛如剛剛咽下了一整個黃連般難受。他緊皺的眉頭和下垂的嘴角,讓他整個人顯得異常萎靡不振。


    \"馨瀾,你和皇上之間發生矛盾,我這個親王可真是倒了大黴啊!這都是些什麽事啊?\"和親王弘晝忍不住抱怨起來,他的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委屈,仿佛自己成為了這場宮廷紛爭中的最大犧牲品。他一邊揉著頭,一邊苦著臉,眼神中流露出一種無法理解的疑惑。


    馨瀾,一位溫婉如水、聰慧過人的女子,此刻正含笑而立,眼中閃爍著幾分不易察覺的堅定與從容。她知道和親王的來意,但她並不想輕易妥協。她深知皇帝的性格,也了解他內心深處的想法。她認為,隻有真正理解皇帝的苦衷,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她決定以柔克剛,用自己的智慧和耐心來化解這場危機。


    馨瀾聞言,笑容在她的臉上綻放得愈發燦爛,如同春日裏最明媚的花朵,絢爛奪目,生動至極。那是一種不加雕飾的自然之美,仿佛她整個人都沐浴在了溫暖的春光之中,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勃勃生機。她輕啟朱唇,聲音柔和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調侃,那聲音就像是微風拂過靜謐的湖麵,蕩起層層細膩的漣漪,悠揚而纏綿:“和親王,為了你能在皇上麵前順利交差,這次你特地為皇上帶來的東西,就暫且留下吧!也算為我這平日裏冷清得緊的院子,添上一抹別樣的生氣。不然,若是皇上他老人家日後問起,怪罪下來,我這宸貴妃可就要白白擔上一個‘不識好歹’的罪名了,屆時,怕是哭訴無門呐。”


    說著,馨瀾輕輕揮了揮衣袖,那動作優雅而從容,宛如仙子舞動雲袖,帶著幾分超凡脫俗的意境。她示意身旁的侍女上前,去接收和親王帶來的那些禮物。那些精致的禮盒在陽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熠熠生輝,每一件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故事與情感,等待著有緣人去探尋、去品味。


    和親王弘晝見狀,臉上露出一絲釋然之色,仿佛終於卸下了肩頭的重擔,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了起來。他無奈地搖了搖頭,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那笑容中既有無奈也有自嘲:“罷了罷了,既然馨瀾妹妹如此大方,那我這個做哥哥的,也就不必再客氣了。隻希望皇上他能念在我一片苦心的份上,別再拿我這顆不值錢的腦袋開涮了。我這條命啊,可禁不起他老人家一次次的戲耍。”


    馨瀾的目光在那些禮盒上停留了片刻,隨即又落在了和親王帶來的那些珠寶首飾、華麗頭飾上。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冷笑:“和親王,這半年來,皇上的賞賜倒是第一次進了我的寢宮。隻因以往的那些賞賜,都被我原路返回了,不曾留下半分。”


    和親王弘晝聞言,神色微變,但很快就恢複了正常。他深知馨瀾的脾性,也知道她這麽做的原因。於是,他隻能無奈地笑了笑,然後告辭離去。


    待和親王離開後,馨瀾轉身回到內室,她的步伐輕盈而堅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了雲端之上。她走到那些禮盒前,輕輕地打開了每一個盒子。裏麵琳琅滿目的珍寶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璀璨奪目,令人目不暇接。然而,馨瀾的心中卻並未被這些物質所迷惑。她明白,這些禮物不過是和親王用來討好她的手段罷了,而她真正需要的,是如何在這波譎雲詭的宮廷鬥爭中,應對接下來的局勢,保全自身,甚至謀求更大的利益。


    她靜靜地端詳著這些珍寶,眼神中既有欣賞也有沉思。這些珍寶雖然珍貴,但在她看來,卻隻是權力鬥爭中的一枚枚棋子,是宮廷政治中的一個個注腳。她深知,要想在這宮廷中立足,就必須學會如何利用這些棋子,如何在權力的遊戲中遊刃有餘。


    馨瀾的目光在那些珍寶上輕輕掠過,最終落在一隻鑲嵌著南海珍珠的步搖上,那珍珠圓潤光澤,在燭光下更顯流光溢彩,仿佛蘊含著深海的秘密。她輕輕拿起步搖,指尖摩挲過細膩的金銀工藝,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


    “綠綺,”她輕聲喚道,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易察覺的深沉,“將這些禮物登記入庫,尤其是這枚步搖,單獨放置,我要親自保管。”


    綠綺是馨瀾的心腹侍女,聞言立刻應聲,手腳麻利地開始整理起那些禮盒,眼中閃爍著對主子智慧的敬佩。她知道,宸貴妃雖看似柔弱,實則心思縝密,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


    待一切收拾妥當,馨瀾緩緩步入內室中央的銅鏡前坐下,鏡中人兒容顏傾城,卻因常年的深宮生活而添了幾分不易察覺的憂愁。她輕撫著自己的臉頰,眼中閃過一絲複雜情緒:“這皇宮,既是權力的巔峰,也是孤寂的深淵。和親王的每一次到訪,帶來的不僅是這些冰冷的珍寶,更是皇上那難以捉摸的心意。”


    和親王弘晝從北海別苑回到養心殿複命,皇帝看著和親王空手而來,微微一笑,“怎麽朕的禮物送去了?”他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期待,急切地想知道馨瀾對這份禮物的反應。盡管表麵上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內心卻充滿了緊張與不安。他明白,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隻要馨瀾願意接受他的禮物,就意味著他們之間還有緩和的餘地。這個小小的舉動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仿佛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前方的道路。皇帝暗自祈禱著,希望這一絲溫暖能夠化解兩人之間的隔閡,重新找回那份曾經的親密無間。弘晝連忙回道:“皇兄放心,臣弟已將禮物送到宸貴妃宮中了。”


    皇帝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問道:“她可有說什麽?”


    弘晝微微一笑,說道:“宸貴妃很喜歡皇兄送的禮物,還讓侍女將步搖單獨收好。”


    皇帝聽了,心中一陣喜悅。他原本還擔心馨瀾會拒絕他的禮物,沒想到她竟然如此喜歡。


    “甚好。”皇帝滿意地笑了笑,接著說道,“近日朕政事繁忙,甚少去探望她,你替朕多留意些。”


    弘晝領命道:“臣弟遵命。皇兄對宸貴妃關懷備至,臣弟定當盡心盡力。”


    離開養心殿後,弘晝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幫助皇兄和宸貴妃重歸於好。


    第二天上朝,滿朝文武戰戰兢兢的,就怕乾隆皇帝衝著他們發怒,畢竟前一陣子可把他們折慘了。令滿洲貴族驚喜的是今天皇上心情看著好了不少。


    大臣們都鬆了一口氣,心想皇上終於從宸貴妃的事情裏走出來了。


    朝堂上,大臣們開始匯報各地的情況。然而,乾隆皇帝卻心不在焉,一直想著馨瀾。


    這時,有個官員上奏:“啟稟陛下,新疆哈密發生叛亂,需要朝廷派兵鎮壓。”


    乾隆皇帝回過神來,皺起眉頭問:“叛亂規模如何?”


    官員回答:“回陛下,目前隻是小規模的叛亂,但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蔓延開來。”


    乾隆皇帝想了想,說道:“派誰去鎮壓比較合適呢?”


    大臣們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提議讓宇麟去,有人提議讓兆惠去。最後,乾隆皇帝決定派遣兆惠率領大軍前往新疆哈密平定叛亂。


    兆惠跪地謝恩,表示一定不負聖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淑儀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淑儀公主並收藏如懿傳之鳳臨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