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6章 這小日子美呀
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 作者:五味子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馮!來,看看這羊咋吃?”老朱牽著三隻羊回來。
“哎呀,三隻羊啊!誰啊,這麽大方?”馮素蓮一把抱住肥羊,肉肉的,真可愛!
“瞧瞧,想多了不是!這隻才是咱們的,剩下的是二營、三營的!”老朱眼神嫌棄,卻難掩得意的笑容。
“二營、三營?那咱們拿啥養?拖兩天不得掉膘啊?”馮素蓮看著肥羊,滿是惋惜。
“要不咱們都殺了,給二營、三營凍上,等他們到了領走?”老朱提議。
“嗯,這樣最好,既不浪費草料,也不掉膘。”馮素蓮甚是讚同。
炊事班的人圍著三隻羊,討論怎麽弄才不浪費。
“灌羊血腸?羊肉腸?”馮素蓮問。
一隻肥羊團部近二百號人,一次全燉湯,大家隻飽餐這一頓。
做成羊血腸、羊血粑可以多吃幾次,就是每次都吃不過癮,心裏老是欠欠的。
“成,就這麽辦,羊腸有多少,咱就灌多少,剩下的分幾次燉湯。”老朱也覺得這樣好。
於是炊事班燒開水,磨刀霍霍,順帶泡發豆子,準備磨豆漿。
其他戰士們閑著無聊,都跑來幫忙,營地裏氣氛歡樂,堪比過年。
“嘿,老朱,這羊皮可是好東西,別弄壞了,一整張鞣製鞣製,再晾幹,做件羊皮襖子,暖和得很!”
有圍觀的戰士盯著三隻羊身上厚厚的羊毛,兩眼放光。
“哎喲!你不說,還真沒想起這茬兒!”老朱一拍大腿。
“這羊皮就算不做襖子,當被褥不錯!咋,你會鞣製?”
“我們家是獵戶,鎮上有家店專門收皮毛的,見多了會一點兒,沒有專門鞣製用的藥水,隻能用土法鞣製,”
戰士黃永福撓撓頭,“效果不一定好!”
一個土法是將皮子上的肉渣、毛發清理掉,用草木灰包裹住皮子埋入幹燥的土裏,一個月後取出,便是熟好的皮子。
另一個是將處理後的皮子放入袋中,加入適量的粗鹽,不停搖晃,直到粗鹽變色變髒。
將煮熟的雞蛋黃與煉化的豬油按比例配製,攪拌均勻,塗抹在皮麵上進行按摩,促進皮革細胞生長和修複,提升皮質柔軟度。
鞣製後的皮革抹上薄荷油等天然精油驅蟲、防黴。
“管它呢,管用就成!”老朱不在乎道,這鬼地方要啥沒啥,還講啥質量?
“想好哦,這樣就要少吃三張羊皮肉!”黃永福先告知。
“啊?”老朱一聽心疼了!
三張羊皮怎麽也得有個二三十斤呢!太奢侈、太奢侈!還是先顧嘴吧!羊皮襖子就不要了。
“羊毛也不錯!洗幹淨搓成毛線,織毛衣或織毛毯!”
馮素蓮看著羊毛卷成一坨一坨的肥羊,目測能有多少羊毛。
可憐的肥羊被一群人圍著,算計著怎麽把它充分利用,就連羊糞都得做豌豆苗的肥料。
“嗯,就這麽辦?誰會剃羊毛?”老朱問。
“這還不簡單,要麽用剃頭的推子推,看這麽深的毛估計沒用!
要麽用剪子剪,剪子不鋒利的話,費勁兒!要我說,還是宰殺了開水一燙,直接拔毛!”黃永福嘀咕道。
反正殺羊跟殺豬都差不多,完了就是燙毛、脫毛。
別小看豬毛、羊毛,都是好東西。
豬毛中豬鬃最有用,豬鬃是豬頸部、背脊部生長的5厘米以上的剛毛。
剛韌富有彈性。不易變形、耐潮濕,是工業和軍需用刷的主要原料,可做日用刷、油漆刷、機器刷等。
一戰、二戰時期,豬鬃是戰略儲備物資。
羊毛就不用說了,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禦寒、保暖,可製羊毛衫、羊毛毯、羊毛地毯等。
討論完後,水燒開了,大家開始宰殺肥羊。
肥羊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咩咩咩地叫著,聽著挺可憐的。
聽得馮素蓮心裏難受,成年羊咩咩叫,還不覺得有啥,換成小羊羔叫喚,真下不了手。
小羊羔的咩咩聲像小孩在哭,心腸軟的人聽不得。
“你們女同誌站遠些!”老朱見馮素蓮麵露不忍,不免好笑。
“去磨豆漿吧,羊血我們會接著,羊毛脫了給你們留著!”
“嗯!”馮素蓮拉著白潔茹趕緊走開。
“你這樣可不行!”白潔茹笑道,“要是上了戰場,心軟會要了你的命!”
“我、我…”馮素蓮沮喪地低下頭,不知該怎麽辯解。
“算啦!高興的事兒,不說掃興的話!”白潔茹拍了拍馮素蓮。
一個善良的鄉下女子,沒上過戰場,心軟情有可原,待上了戰場,自然會成長起來。
那邊三隻肥羊咩咩叫喚後再沒聲音,接著老朱他們不停忙碌。
磨好豆漿出來,肥羊已剖好,羊血、羊腸、羊雜、羊皮。
老朱他們把羊腿肉、脊背肉剔下,剩下的排骨、腿骨、脊椎骨堆一堆。
三隻羊各放一處。
馮素蓮、白潔茹帶著幾名戰士忙著過濾豆漿、熬豆漿、點豆腐。
另外幾名戰士準備晚飯。
“今晚能吃上肉嗎?”有戰士見這會兒還不燒水熬湯。
“臭小子,著急啦?這會兒不趕趟,還要做血腸,明兒中午吃羊雜湯!”老朱忙得滿頭大汗。
晚飯是簡單的麵疙瘩湯,見戰士們饞,不沾點兒油葷晚上睡不著。
老朱剁了一個血粑,熬在疙瘩湯裏,戰士們見到血粑下鍋,心滿意足。
一人一洋瓷碗疙瘩湯,裏麵能看到黑紅的肉渣,湯裏帶著熏肉香味兒,吃著老香了。
晚飯後抽調兩個班的戰士來幫忙,大家都想來,可場地有限,隻能來兩個班。
這次的血腸、血粑是真的有血,按比例豆腐、血旺、羊肉、鹽、辣椒粉、花椒粉(葉)攪拌均勻。
然後灌腸的灌腸,搓血粑的搓血粑。
灌腸要有技巧,找了根空心管套在腸子上,混合好的肉糜往管子裏灌,再進入羊腸。
用針紮幾個孔排氣,差不二十公分就用麻線打結,一節血腸就算好了。
戰士們稍微一用力,就給弄破,隻能由馮素蓮和白潔茹來完成,他們都去搓血粑,烘烤、翻檢。
“咋樣?”唐政委、高團長背著手進來。
“馬上就弄完了!”老朱笑了一天,臉都笑酸了。
“嗯!不錯!看,小馮在,這日子啊過得就是好,一頭羊都能整出這麽多花樣!”
唐政委看著幾個鐵絲架上擺滿了血粑、血腸,小火爐裏燃著明明暗暗的炭火,不住地點頭。
那肉香都飄到幾公裏外,麻辣的香味兒,令人垂涎欲滴。
案板上還擺著一大堆的七零八碎,又能吃上好幾頓!
哎呀,這小日子美呀!
“哎呀,三隻羊啊!誰啊,這麽大方?”馮素蓮一把抱住肥羊,肉肉的,真可愛!
“瞧瞧,想多了不是!這隻才是咱們的,剩下的是二營、三營的!”老朱眼神嫌棄,卻難掩得意的笑容。
“二營、三營?那咱們拿啥養?拖兩天不得掉膘啊?”馮素蓮看著肥羊,滿是惋惜。
“要不咱們都殺了,給二營、三營凍上,等他們到了領走?”老朱提議。
“嗯,這樣最好,既不浪費草料,也不掉膘。”馮素蓮甚是讚同。
炊事班的人圍著三隻羊,討論怎麽弄才不浪費。
“灌羊血腸?羊肉腸?”馮素蓮問。
一隻肥羊團部近二百號人,一次全燉湯,大家隻飽餐這一頓。
做成羊血腸、羊血粑可以多吃幾次,就是每次都吃不過癮,心裏老是欠欠的。
“成,就這麽辦,羊腸有多少,咱就灌多少,剩下的分幾次燉湯。”老朱也覺得這樣好。
於是炊事班燒開水,磨刀霍霍,順帶泡發豆子,準備磨豆漿。
其他戰士們閑著無聊,都跑來幫忙,營地裏氣氛歡樂,堪比過年。
“嘿,老朱,這羊皮可是好東西,別弄壞了,一整張鞣製鞣製,再晾幹,做件羊皮襖子,暖和得很!”
有圍觀的戰士盯著三隻羊身上厚厚的羊毛,兩眼放光。
“哎喲!你不說,還真沒想起這茬兒!”老朱一拍大腿。
“這羊皮就算不做襖子,當被褥不錯!咋,你會鞣製?”
“我們家是獵戶,鎮上有家店專門收皮毛的,見多了會一點兒,沒有專門鞣製用的藥水,隻能用土法鞣製,”
戰士黃永福撓撓頭,“效果不一定好!”
一個土法是將皮子上的肉渣、毛發清理掉,用草木灰包裹住皮子埋入幹燥的土裏,一個月後取出,便是熟好的皮子。
另一個是將處理後的皮子放入袋中,加入適量的粗鹽,不停搖晃,直到粗鹽變色變髒。
將煮熟的雞蛋黃與煉化的豬油按比例配製,攪拌均勻,塗抹在皮麵上進行按摩,促進皮革細胞生長和修複,提升皮質柔軟度。
鞣製後的皮革抹上薄荷油等天然精油驅蟲、防黴。
“管它呢,管用就成!”老朱不在乎道,這鬼地方要啥沒啥,還講啥質量?
“想好哦,這樣就要少吃三張羊皮肉!”黃永福先告知。
“啊?”老朱一聽心疼了!
三張羊皮怎麽也得有個二三十斤呢!太奢侈、太奢侈!還是先顧嘴吧!羊皮襖子就不要了。
“羊毛也不錯!洗幹淨搓成毛線,織毛衣或織毛毯!”
馮素蓮看著羊毛卷成一坨一坨的肥羊,目測能有多少羊毛。
可憐的肥羊被一群人圍著,算計著怎麽把它充分利用,就連羊糞都得做豌豆苗的肥料。
“嗯,就這麽辦?誰會剃羊毛?”老朱問。
“這還不簡單,要麽用剃頭的推子推,看這麽深的毛估計沒用!
要麽用剪子剪,剪子不鋒利的話,費勁兒!要我說,還是宰殺了開水一燙,直接拔毛!”黃永福嘀咕道。
反正殺羊跟殺豬都差不多,完了就是燙毛、脫毛。
別小看豬毛、羊毛,都是好東西。
豬毛中豬鬃最有用,豬鬃是豬頸部、背脊部生長的5厘米以上的剛毛。
剛韌富有彈性。不易變形、耐潮濕,是工業和軍需用刷的主要原料,可做日用刷、油漆刷、機器刷等。
一戰、二戰時期,豬鬃是戰略儲備物資。
羊毛就不用說了,它的主要用途就是禦寒、保暖,可製羊毛衫、羊毛毯、羊毛地毯等。
討論完後,水燒開了,大家開始宰殺肥羊。
肥羊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咩咩咩地叫著,聽著挺可憐的。
聽得馮素蓮心裏難受,成年羊咩咩叫,還不覺得有啥,換成小羊羔叫喚,真下不了手。
小羊羔的咩咩聲像小孩在哭,心腸軟的人聽不得。
“你們女同誌站遠些!”老朱見馮素蓮麵露不忍,不免好笑。
“去磨豆漿吧,羊血我們會接著,羊毛脫了給你們留著!”
“嗯!”馮素蓮拉著白潔茹趕緊走開。
“你這樣可不行!”白潔茹笑道,“要是上了戰場,心軟會要了你的命!”
“我、我…”馮素蓮沮喪地低下頭,不知該怎麽辯解。
“算啦!高興的事兒,不說掃興的話!”白潔茹拍了拍馮素蓮。
一個善良的鄉下女子,沒上過戰場,心軟情有可原,待上了戰場,自然會成長起來。
那邊三隻肥羊咩咩叫喚後再沒聲音,接著老朱他們不停忙碌。
磨好豆漿出來,肥羊已剖好,羊血、羊腸、羊雜、羊皮。
老朱他們把羊腿肉、脊背肉剔下,剩下的排骨、腿骨、脊椎骨堆一堆。
三隻羊各放一處。
馮素蓮、白潔茹帶著幾名戰士忙著過濾豆漿、熬豆漿、點豆腐。
另外幾名戰士準備晚飯。
“今晚能吃上肉嗎?”有戰士見這會兒還不燒水熬湯。
“臭小子,著急啦?這會兒不趕趟,還要做血腸,明兒中午吃羊雜湯!”老朱忙得滿頭大汗。
晚飯是簡單的麵疙瘩湯,見戰士們饞,不沾點兒油葷晚上睡不著。
老朱剁了一個血粑,熬在疙瘩湯裏,戰士們見到血粑下鍋,心滿意足。
一人一洋瓷碗疙瘩湯,裏麵能看到黑紅的肉渣,湯裏帶著熏肉香味兒,吃著老香了。
晚飯後抽調兩個班的戰士來幫忙,大家都想來,可場地有限,隻能來兩個班。
這次的血腸、血粑是真的有血,按比例豆腐、血旺、羊肉、鹽、辣椒粉、花椒粉(葉)攪拌均勻。
然後灌腸的灌腸,搓血粑的搓血粑。
灌腸要有技巧,找了根空心管套在腸子上,混合好的肉糜往管子裏灌,再進入羊腸。
用針紮幾個孔排氣,差不二十公分就用麻線打結,一節血腸就算好了。
戰士們稍微一用力,就給弄破,隻能由馮素蓮和白潔茹來完成,他們都去搓血粑,烘烤、翻檢。
“咋樣?”唐政委、高團長背著手進來。
“馬上就弄完了!”老朱笑了一天,臉都笑酸了。
“嗯!不錯!看,小馮在,這日子啊過得就是好,一頭羊都能整出這麽多花樣!”
唐政委看著幾個鐵絲架上擺滿了血粑、血腸,小火爐裏燃著明明暗暗的炭火,不住地點頭。
那肉香都飄到幾公裏外,麻辣的香味兒,令人垂涎欲滴。
案板上還擺著一大堆的七零八碎,又能吃上好幾頓!
哎呀,這小日子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