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何為金丹
我與神靈的最後一次對白 作者:合玉娘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謂金丹,乃是修士修煉之道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修士通過修行和積累能量,將體內的真元凝聚成一顆內丹,此即為金丹。
然而,這顆金丹並非隨意可得,它有著嚴格的品質劃分。根據不同的因素,如功法的高低、資源的多寡、以及個人天賦的優劣等,金丹被分為九品。其中,那些未能達到品質標準的內丹,則被稱為偽丹,其蘊含的力量微弱,無法真正引領修士走向更高層次。
在這九品之中,處於最底層的是九品金丹,又稱雜丹。擁有這種金丹的修士,即便窮盡一生之力,也隻能徘徊在結丹巔峰的境界,勉強維持生命,卻再無可能突破至元嬰期。七品和八品的金丹則被歸為濁丹一類,這些修士雖然能夠成功結嬰,但他們已經偏離了正道,與無上大道失之交臂。
至於六品、五品和四品的金丹,則可稱之為真丹。盡管此類金丹可以幫助修士結成元嬰,但終究還是有所欠缺,難以觸及到宇宙間的真諦。
隻有當修士凝練出三品、二品甚至一品的金丹時,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金丹。此時,他們才有資格踏足浩瀚星空,憑借自身的實力去驗證並領悟那無盡的道法。這樣的金丹修士,無疑是站在修行界巔峰的存在,他們的成就令人矚目,成為無數人景仰的對象。
金丹之道,乃道家修煉內丹之法,其中蘊含著無盡的玄妙和奧秘。這篇丹訣便是講述了金丹之道的精髓所在: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這句話表明了這種方法真正奇妙之處在於它與眾不同。隻有通過獨特的領悟和實踐,才能掌握其中真諦。
“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這裏提到了離坎兩個概念,它們分別代表著陰陽兩極。了解到事物的顛倒和沉浮規律,才能確定主次關係。
“金鼎欲留朱裏汞,玉池先下水中銀。”金鼎象征著煉製丹藥的容器,朱裏汞則指代紅色水銀般珍貴物質;玉池寓意涵養精華之地,水中銀表示純淨之銀絲。意味著在修煉過程中要留住精華並將其沉澱下來。
“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強調煉丹需要運用神奇功法,並經過長時間努力方能成功。當火候到達極致時便會顯現出如深潭中日輪般璀璨光輝景象。
最後注釋部分稱此道極為神聖、珍稀且深奧無比屬於玄學範疇內至高境界之一世上鮮有人知曉其奧妙所在即使仙人亦難得其真傳衝熙翁曾言:“金丹大道放眼世間諸多修道之人無一能夠認同唯有平叔能領悟其中深意”如同泰山雄偉壯觀、海河波瀾壯闊相比之下其他山丘窪地及細流又豈能與之相提並論?離卦雖屬陽性位於南方但其反麵卻是陰性可稱之為真汞即真正純粹之水銀坎卦雖為陰性居於北方然其相反一麵卻呈陽性可謂名副其實之真鉛
總而言之這段文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金丹之道核心原理及修煉要點同時也展示出作者對於道家思想深刻理解及超凡想象力令人歎為觀止
古老的仙人說:太陽位於離位卻變成了女性,月亮與蟾蜍相配反而成為男性。如果不懂得其中顛倒數目的深意,就不要用狹隘的見解去談論高深的道理。這裏所說的坎卦代表的男性和離卦代表的女性,就好比父親的精氣、母親的血液;太陽中的烏鴉、月亮中的玉兔;朱砂中的水銀、鉛中的白銀;天空的玄妙、大地的黃色。這些都是用來指示青龍白虎最初的弓弦之氣啊。
所謂主賓,就是陽氣尊崇而居於左側稱為主,陰氣地位低微而居於右側稱為賓。離卦代表火焰,火勢向上燃燒,火焰是木頭的特性,都輕浮上升,屬於陽性,因此被當作主。坎卦代表水流,水勢向下滲透,水是金屬的特性,都沉重下沉,屬於陰性,所以被視為賓。這是通常的規律。然而現在離卦反而代表女性,坎卦反而指代男性,這就是主變成了賓。賓又反過來成了主,難道不是顛倒了嗎?所以說要知道這種顛倒來自於離卦和坎卦,有誰能識別沉浮確定主賓呢?確定主賓,大概是在道中選取兩種弓弦之氣,將顛倒後的主賓確定下來,而不是采用常規意義上的主賓,因此才說是確定主賓。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長生不老藥,但卻因為愚昧無知而將其拋棄。當甘甜的露水降下的時候,天地會融為一體;當黃色的嫩芽生長出來的時候,坎水和離火就會相互交融。井底之蛙應該認為沒有龍居住的洞穴,籬笆間的?鳥又怎麽會知道有鳳凰的巢穴呢?金鼎,金子屬於陰性物質,鼎中有火氣,這是陰氣中包含陽氣的象征,也就是白虎。玉池,玉石屬於陽性物質,池裏有水氣,這是陽氣中蘊含陰氣的征象,即青龍。砂石中的水銀,是龍的弦氣。水中的白銀,則是老虎的弦氣。
修煉仙丹之人,如果想要讓老虎留戀蛟龍之氣,必須先驅使蛟龍靠近老虎,然後這兩種動物相互交融,兩情相合,再施加功力煆燒煉化,自然就能凝聚成真一之精氣了。而火就是陰陽二氣中的陽氣。早晨,是一天的開始,子時則是六陽的元始,所以稱為“旦”。聖人運用丹火,有著神妙的功效,不到半個時辰,就能立刻得到真一之精氣,一顆如同米粒般大小,出現在北海之中,顯赫明亮的光芒穿透門簾帷幕,就好像深潭中顯現出一輪紅彤彤的太陽一般。這裏說的並不是整個早晨,而是表明一個時辰之內就能煉成金丹,這便是丹藥的法則和表象。注解說:坎卦代表男子,離卦代表女子;太陽好比烏鴉,月亮恰似玉兔;天屬玄色,地呈黃色。金屬性的陰鼎中有火,玉石般的陽池中有水。主人反而變成賓客,賓客反倒成為主人,這些都是從陰氣中獲取陽氣,從陽氣中求取陰氣。顛倒五行,逆反修行直到達到太極境界。所謂太極,就是天地尚未分開時的混沌之氣。
所謂金丹,其實就是陽氣凝結而成,但這並非凡塵俗世中的普通火焰,而是由兩股琴弦般的氣息匯聚而成的真火。這兩股琴弦之氣,起初隻是無形無相的氣息,並沒有實質形態;它們源自最為純淨清澈、毫無濁氣沾染之處。具體來說,如果以年份計算,則相當於農曆二月和八月裏陰陽平衡之時;如果按月相來看,則類似於上弦月和下弦月之間,金日與水月各占一半的時候。
上陽子陳致虛曾說過:“‘妙’這個字啊,又有誰會真正相信呢?它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於常人往往沉迷於愛恨情仇等世俗欲望之中無法自拔,而我卻能在這些情感糾葛當中保持清醒,並有所區分。那麽究竟什麽是區別呢?聖人懂得運用離卦和坎卦相互轉換的原理,稱之為‘火上水下’;同理,通過乾坤兩卦的顛倒使用,可以說是‘地在天上’。至於夫妻關係也是如此,應該顛覆傳統觀念,讓男子處於下方,女子居於上方。這裏所說的沉浮,意即火焰熊熊燃燒時,木頭會漂浮起來並占據高位成為主導,而水流下降、金屬沉澱則處於低位作為賓客。這便是人道所在,亦是世間通行的法則,也被稱為順應五行規律。
然而如今,即使火木仍然飄浮著,也要讓它們下沉成為賓客;原本需要沉降的金水,則要迫使其逆流而上反而成為主角。這才稱得上仙道,屬於超脫塵世的法則,也就是所謂的水火相濟,更是顛倒了五行屬性。
在那金光閃耀的鼎爐和美玉般溫潤的水池之中,道光(道氣光芒)所傾注之處,並沒有顯露出顛倒陰陽、扭轉乾坤的玄機妙理,反而失去了想要留住卻先行落下的真義。子野用金鼎來比喻雙方,卻契合了紫陽翁的意思,這又是為什麽呢?因為自身的精氣血液就如同朱砂裏麵的水銀一樣,不能讓它流失散逸,所以說要想留住彼此的精華。而靈池、丹井、丹泉這些,則代表著水裏麵的銀子,也就是先天的一點純真氣息,因此才會說要先落下來並且想要留住它,隻是讓它停駐下來而不讓它離去,這樣才能取得他人而不會失去自我。所謂“先下”,就是對方到來時我等待著他,鉛到達的時候汞就去迎接它,坎卦發動那麽離卦就會承受接納它。金丹大道,首先必須領悟到“欲留先下”這四個字的要旨。運用火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得到它的溫煦柔和然後再行運作。
因此《參同契》中說:陽氣開始發動的時候溫度還很微弱,就如同卦象變動之時一樣。純陽翁也曾說過:半夜時分時間漫長而又溫暖,鉛鼎發出的光芒透過了簾帷。這大概是因為萬物在生長變化的初期,所承受的陰陽二氣隻有短暫的片刻而已。更何況這種成為仙人的方法,它所煉製的先天之氣,速度更為快捷。所以佛祖說如同朝露和閃電一般,意思是它極其精純細微而且功效神速,但卻不能持久。時間一長就會有所損耗,從而損害神功。如果能夠得到這種先天的真鉛,讓它回到高懸的胎室之中,難道不就像是幽深的潭水之中顯現出一輪紅日嗎?
然而,這顆金丹並非隨意可得,它有著嚴格的品質劃分。根據不同的因素,如功法的高低、資源的多寡、以及個人天賦的優劣等,金丹被分為九品。其中,那些未能達到品質標準的內丹,則被稱為偽丹,其蘊含的力量微弱,無法真正引領修士走向更高層次。
在這九品之中,處於最底層的是九品金丹,又稱雜丹。擁有這種金丹的修士,即便窮盡一生之力,也隻能徘徊在結丹巔峰的境界,勉強維持生命,卻再無可能突破至元嬰期。七品和八品的金丹則被歸為濁丹一類,這些修士雖然能夠成功結嬰,但他們已經偏離了正道,與無上大道失之交臂。
至於六品、五品和四品的金丹,則可稱之為真丹。盡管此類金丹可以幫助修士結成元嬰,但終究還是有所欠缺,難以觸及到宇宙間的真諦。
隻有當修士凝練出三品、二品甚至一品的金丹時,才能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金丹。此時,他們才有資格踏足浩瀚星空,憑借自身的實力去驗證並領悟那無盡的道法。這樣的金丹修士,無疑是站在修行界巔峰的存在,他們的成就令人矚目,成為無數人景仰的對象。
金丹之道,乃道家修煉內丹之法,其中蘊含著無盡的玄妙和奧秘。這篇丹訣便是講述了金丹之道的精髓所在: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於人。”這句話表明了這種方法真正奇妙之處在於它與眾不同。隻有通過獨特的領悟和實踐,才能掌握其中真諦。
“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這裏提到了離坎兩個概念,它們分別代表著陰陽兩極。了解到事物的顛倒和沉浮規律,才能確定主次關係。
“金鼎欲留朱裏汞,玉池先下水中銀。”金鼎象征著煉製丹藥的容器,朱裏汞則指代紅色水銀般珍貴物質;玉池寓意涵養精華之地,水中銀表示純淨之銀絲。意味著在修煉過程中要留住精華並將其沉澱下來。
“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強調煉丹需要運用神奇功法,並經過長時間努力方能成功。當火候到達極致時便會顯現出如深潭中日輪般璀璨光輝景象。
最後注釋部分稱此道極為神聖、珍稀且深奧無比屬於玄學範疇內至高境界之一世上鮮有人知曉其奧妙所在即使仙人亦難得其真傳衝熙翁曾言:“金丹大道放眼世間諸多修道之人無一能夠認同唯有平叔能領悟其中深意”如同泰山雄偉壯觀、海河波瀾壯闊相比之下其他山丘窪地及細流又豈能與之相提並論?離卦雖屬陽性位於南方但其反麵卻是陰性可稱之為真汞即真正純粹之水銀坎卦雖為陰性居於北方然其相反一麵卻呈陽性可謂名副其實之真鉛
總而言之這段文字深入淺出地闡述了金丹之道核心原理及修煉要點同時也展示出作者對於道家思想深刻理解及超凡想象力令人歎為觀止
古老的仙人說:太陽位於離位卻變成了女性,月亮與蟾蜍相配反而成為男性。如果不懂得其中顛倒數目的深意,就不要用狹隘的見解去談論高深的道理。這裏所說的坎卦代表的男性和離卦代表的女性,就好比父親的精氣、母親的血液;太陽中的烏鴉、月亮中的玉兔;朱砂中的水銀、鉛中的白銀;天空的玄妙、大地的黃色。這些都是用來指示青龍白虎最初的弓弦之氣啊。
所謂主賓,就是陽氣尊崇而居於左側稱為主,陰氣地位低微而居於右側稱為賓。離卦代表火焰,火勢向上燃燒,火焰是木頭的特性,都輕浮上升,屬於陽性,因此被當作主。坎卦代表水流,水勢向下滲透,水是金屬的特性,都沉重下沉,屬於陰性,所以被視為賓。這是通常的規律。然而現在離卦反而代表女性,坎卦反而指代男性,這就是主變成了賓。賓又反過來成了主,難道不是顛倒了嗎?所以說要知道這種顛倒來自於離卦和坎卦,有誰能識別沉浮確定主賓呢?確定主賓,大概是在道中選取兩種弓弦之氣,將顛倒後的主賓確定下來,而不是采用常規意義上的主賓,因此才說是確定主賓。
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長生不老藥,但卻因為愚昧無知而將其拋棄。當甘甜的露水降下的時候,天地會融為一體;當黃色的嫩芽生長出來的時候,坎水和離火就會相互交融。井底之蛙應該認為沒有龍居住的洞穴,籬笆間的?鳥又怎麽會知道有鳳凰的巢穴呢?金鼎,金子屬於陰性物質,鼎中有火氣,這是陰氣中包含陽氣的象征,也就是白虎。玉池,玉石屬於陽性物質,池裏有水氣,這是陽氣中蘊含陰氣的征象,即青龍。砂石中的水銀,是龍的弦氣。水中的白銀,則是老虎的弦氣。
修煉仙丹之人,如果想要讓老虎留戀蛟龍之氣,必須先驅使蛟龍靠近老虎,然後這兩種動物相互交融,兩情相合,再施加功力煆燒煉化,自然就能凝聚成真一之精氣了。而火就是陰陽二氣中的陽氣。早晨,是一天的開始,子時則是六陽的元始,所以稱為“旦”。聖人運用丹火,有著神妙的功效,不到半個時辰,就能立刻得到真一之精氣,一顆如同米粒般大小,出現在北海之中,顯赫明亮的光芒穿透門簾帷幕,就好像深潭中顯現出一輪紅彤彤的太陽一般。這裏說的並不是整個早晨,而是表明一個時辰之內就能煉成金丹,這便是丹藥的法則和表象。注解說:坎卦代表男子,離卦代表女子;太陽好比烏鴉,月亮恰似玉兔;天屬玄色,地呈黃色。金屬性的陰鼎中有火,玉石般的陽池中有水。主人反而變成賓客,賓客反倒成為主人,這些都是從陰氣中獲取陽氣,從陽氣中求取陰氣。顛倒五行,逆反修行直到達到太極境界。所謂太極,就是天地尚未分開時的混沌之氣。
所謂金丹,其實就是陽氣凝結而成,但這並非凡塵俗世中的普通火焰,而是由兩股琴弦般的氣息匯聚而成的真火。這兩股琴弦之氣,起初隻是無形無相的氣息,並沒有實質形態;它們源自最為純淨清澈、毫無濁氣沾染之處。具體來說,如果以年份計算,則相當於農曆二月和八月裏陰陽平衡之時;如果按月相來看,則類似於上弦月和下弦月之間,金日與水月各占一半的時候。
上陽子陳致虛曾說過:“‘妙’這個字啊,又有誰會真正相信呢?它之所以與眾不同,就在於常人往往沉迷於愛恨情仇等世俗欲望之中無法自拔,而我卻能在這些情感糾葛當中保持清醒,並有所區分。那麽究竟什麽是區別呢?聖人懂得運用離卦和坎卦相互轉換的原理,稱之為‘火上水下’;同理,通過乾坤兩卦的顛倒使用,可以說是‘地在天上’。至於夫妻關係也是如此,應該顛覆傳統觀念,讓男子處於下方,女子居於上方。這裏所說的沉浮,意即火焰熊熊燃燒時,木頭會漂浮起來並占據高位成為主導,而水流下降、金屬沉澱則處於低位作為賓客。這便是人道所在,亦是世間通行的法則,也被稱為順應五行規律。
然而如今,即使火木仍然飄浮著,也要讓它們下沉成為賓客;原本需要沉降的金水,則要迫使其逆流而上反而成為主角。這才稱得上仙道,屬於超脫塵世的法則,也就是所謂的水火相濟,更是顛倒了五行屬性。
在那金光閃耀的鼎爐和美玉般溫潤的水池之中,道光(道氣光芒)所傾注之處,並沒有顯露出顛倒陰陽、扭轉乾坤的玄機妙理,反而失去了想要留住卻先行落下的真義。子野用金鼎來比喻雙方,卻契合了紫陽翁的意思,這又是為什麽呢?因為自身的精氣血液就如同朱砂裏麵的水銀一樣,不能讓它流失散逸,所以說要想留住彼此的精華。而靈池、丹井、丹泉這些,則代表著水裏麵的銀子,也就是先天的一點純真氣息,因此才會說要先落下來並且想要留住它,隻是讓它停駐下來而不讓它離去,這樣才能取得他人而不會失去自我。所謂“先下”,就是對方到來時我等待著他,鉛到達的時候汞就去迎接它,坎卦發動那麽離卦就會承受接納它。金丹大道,首先必須領悟到“欲留先下”這四個字的要旨。運用火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得到它的溫煦柔和然後再行運作。
因此《參同契》中說:陽氣開始發動的時候溫度還很微弱,就如同卦象變動之時一樣。純陽翁也曾說過:半夜時分時間漫長而又溫暖,鉛鼎發出的光芒透過了簾帷。這大概是因為萬物在生長變化的初期,所承受的陰陽二氣隻有短暫的片刻而已。更何況這種成為仙人的方法,它所煉製的先天之氣,速度更為快捷。所以佛祖說如同朝露和閃電一般,意思是它極其精純細微而且功效神速,但卻不能持久。時間一長就會有所損耗,從而損害神功。如果能夠得到這種先天的真鉛,讓它回到高懸的胎室之中,難道不就像是幽深的潭水之中顯現出一輪紅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