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軍在鳳陽大肆破壞,尤其是李自成,因自家祖墳早已被明廷下令挖掘搗毀,為泄憤更是縱兵焚燒明祖陵寢殿建築,而且還將陵區內栽種的三十多萬株兩百多年樹齡的陵鬆統統燒毀,大火連燒數日不熄,“光燭百裏”。農民軍士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有士卒“剖孕婦,注嬰兒於槊”,活剖孕婦,槍挑嬰兒,對於明宗室成員,見一殺一,朱皇帝留在原籍的的宗親幾乎全部被殺。張獻忠抓住了十幾個奏樂小太監,強迫他們為自己奏樂助酒,興奮地飄然欲仙,忘乎所以。李自成見狀非常羨慕,向老張索要這群小太監,張不肯,為此兩人差點拔刀互毆,鬧得很不愉快,幾乎決裂分道揚鑣。
農民軍還將明皇陵盜掘一空,獲取了大量陪葬寶物,還將墓中朱氏先祖遺骸隨意丟棄道旁,任人馬踐踏成齏粉......
鳳陽府被“流賊”攻陷的消息傳到京師,崇禎帝十分震驚,立刻罷免宴飲、女樂絲竹,一身縞素避殿,派遣官員祭告天地社稷,他自己親自到太廟中哭祭祖宗,匍匐在地,嚎啕大哭,痛不欲生道:
“朕居位無道,天降厥凶,使泉下列祖列宗,遭凶賊蹂躪。吾死後無顏對太祖高皇帝,更無顏麵對先哲賢人 !”
崇禎越哭越傷心,抽抽搭搭,大有以身殉國、追隨祖宗而去之勢,陪在一旁的大臣如錢謙益、魏藻德、薛國觀、孔員運、賀逢聖以及王承恩等心腹太監內侍被其感染,無不悲上心頭,痛哭流涕。
就在崇禎帝在太廟中哭祭列祖列宗時,殿外忽然刮起一陣狂風,把祭祀用的紅燭全部吹滅, 案上陳列的曆代皇帝聖像也都被狂風掃落於地,群臣大驚失色。崇禎見狀哀歎道:
“天屢降災,賊盜四起,國恐將不國!風吹燭滅,分明是不祥之兆無疑”。
說罷抹淚拂袖回宮。農民軍攻破中都,搗毀朱明祖陵,如同斬斷大明龍脈,這對要強的崇禎帝朱由檢來說是個致命的精神打擊。
兵部尚書張鳳翼驚恐萬狀,趕緊上書請罪。崇禎格外開恩,讓他“戴罪視事”。鳳陽巡撫楊一鵬當時在淮安,未在現場,事後又抱病竭力施救, 按理說罪不至死,但被崇禎下令處死,其餘的幸存官員或處斬或逮捕下獄或充軍流放。隨後,崇禎向天下頒布《罪己詔》。等於向臣民檢討自己長期無法平定“流寇”致使其尾大不掉之責。
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以及其他各路農民軍在鳳陽停留三日後,明軍就從四麵八方源源開來救援。張獻忠率部突圍南下廬州(今合肥)。李自成、高迎祥則帶領其他農民軍合兵向河南西部奔去,隨後輾轉被劉鬆所部逼的去了江西。
……………………
自此以後,廣袤的陝西、山西、甘肅以及四川部分一帶,再也尋覓不到流寇的絲毫蹤跡。盡管這片區域依舊遭遇了幹旱的侵襲,並且還處於小冰河時期那極度寒冷的氣候籠罩之下,然而,整個福建鄭家與晉商所構成的整個體係的運作,縱然無法全然規避天災所帶來的困境,確實也有一些人不幸餓死。但值得慶幸的是,在破虜軍不辭辛勞的努力協調之下,通過他們精心的籌劃與部署,加之不懈的奮鬥和付出,整個西部地區總算穩定了下來。百姓們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農業生產得以慢慢恢複,商業活動也重新煥發出一絲生機,社會秩序逐漸重建,久違的安寧與平和重新降臨在這片曾經飽受磨難的土地之上。
於此同時,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工作也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在這個擁有幾千年封建曆史的帝國,土地改革這項工作的難度之大,著實有些出乎了劉鬆的意料之外。無數個日夜,眾多的工作組滿懷熱忱地深入基層,然而他們遭遇的,卻是重重的阻礙與危機。許多工作組在外出執行任務時,竟遭到了地主武裝的殘忍殺害。更令人痛心的是,還有相當數量不明真相的百姓被地主勢力惡意裹挾,盲目地參與到了暴動之中。這一係列的突發狀況,使得工作組的工作如同被巨石阻攔,陷入了令人揪心的停滯狀態。
不得已之下,劉鬆眉頭緊鎖,憂心忡忡,不得不暫停了這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並緊急將所有的中高層幹部,還有晉商的幾位關鍵話事人都召集起來,召開一場關乎未來走向的重要會議,共同研究討論應對之策。
“事情大夥心裏都清楚,今天的會議就是要大家暢所欲言,毫無保留,看看能不能群策群力,找到解決眼前困境的有效辦法!”劉鬆目光堅定,語氣沉重地說道。
“我覺得我們沒有錯,分田到戶,禁止私下買賣土地,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很多地主不願意,我能理解,畢竟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可是很多百姓也不願接受,我真的感到萬分難過!我們應當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力度,讓每一個百姓都能明白我們的初衷和良苦用心!”一軍長陳大樹也是農民出身,土地對於他而言,那不僅僅是生存的根基,更是深深烙印在骨子裏的信仰和希望。他神情激動,聲音因急切而微微顫抖,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仿佛要將內心的堅定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沒錯,這些地主武裝真是可惡!我覺得我們可以試著武裝鎮壓一波!讓他們看看,咱們破虜軍不是好惹的!”第二軍軍長陳平一臉憤怒地說道。他想起了那些被地主武裝殺害的工作組成員們,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
這些報名參加工作組的人,都是各個隊伍中的骨幹分子,他們有著高尚的思想覺悟和堅定的信念。而作為他們的領導,陳平對每一個人都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說是親手教導出來的。雖然沒有正式的師徒名分,但彼此之間卻有著深厚的感情。
如今,這些他視為弟子的戰士們遭受了不幸,這讓陳平感到無比痛心。他知道,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必須要采取行動來保護剩下的同誌,並為死去的戰友報仇雪恨。於是,他提出了武裝鎮壓地主武裝的建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打擊敵人,同時也向外界展示破虜軍的實力和決心。
農民軍還將明皇陵盜掘一空,獲取了大量陪葬寶物,還將墓中朱氏先祖遺骸隨意丟棄道旁,任人馬踐踏成齏粉......
鳳陽府被“流賊”攻陷的消息傳到京師,崇禎帝十分震驚,立刻罷免宴飲、女樂絲竹,一身縞素避殿,派遣官員祭告天地社稷,他自己親自到太廟中哭祭祖宗,匍匐在地,嚎啕大哭,痛不欲生道:
“朕居位無道,天降厥凶,使泉下列祖列宗,遭凶賊蹂躪。吾死後無顏對太祖高皇帝,更無顏麵對先哲賢人 !”
崇禎越哭越傷心,抽抽搭搭,大有以身殉國、追隨祖宗而去之勢,陪在一旁的大臣如錢謙益、魏藻德、薛國觀、孔員運、賀逢聖以及王承恩等心腹太監內侍被其感染,無不悲上心頭,痛哭流涕。
就在崇禎帝在太廟中哭祭列祖列宗時,殿外忽然刮起一陣狂風,把祭祀用的紅燭全部吹滅, 案上陳列的曆代皇帝聖像也都被狂風掃落於地,群臣大驚失色。崇禎見狀哀歎道:
“天屢降災,賊盜四起,國恐將不國!風吹燭滅,分明是不祥之兆無疑”。
說罷抹淚拂袖回宮。農民軍攻破中都,搗毀朱明祖陵,如同斬斷大明龍脈,這對要強的崇禎帝朱由檢來說是個致命的精神打擊。
兵部尚書張鳳翼驚恐萬狀,趕緊上書請罪。崇禎格外開恩,讓他“戴罪視事”。鳳陽巡撫楊一鵬當時在淮安,未在現場,事後又抱病竭力施救, 按理說罪不至死,但被崇禎下令處死,其餘的幸存官員或處斬或逮捕下獄或充軍流放。隨後,崇禎向天下頒布《罪己詔》。等於向臣民檢討自己長期無法平定“流寇”致使其尾大不掉之責。
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以及其他各路農民軍在鳳陽停留三日後,明軍就從四麵八方源源開來救援。張獻忠率部突圍南下廬州(今合肥)。李自成、高迎祥則帶領其他農民軍合兵向河南西部奔去,隨後輾轉被劉鬆所部逼的去了江西。
……………………
自此以後,廣袤的陝西、山西、甘肅以及四川部分一帶,再也尋覓不到流寇的絲毫蹤跡。盡管這片區域依舊遭遇了幹旱的侵襲,並且還處於小冰河時期那極度寒冷的氣候籠罩之下,然而,整個福建鄭家與晉商所構成的整個體係的運作,縱然無法全然規避天災所帶來的困境,確實也有一些人不幸餓死。但值得慶幸的是,在破虜軍不辭辛勞的努力協調之下,通過他們精心的籌劃與部署,加之不懈的奮鬥和付出,整個西部地區總算穩定了下來。百姓們的生活逐漸回歸正軌,農業生產得以慢慢恢複,商業活動也重新煥發出一絲生機,社會秩序逐漸重建,久違的安寧與平和重新降臨在這片曾經飽受磨難的土地之上。
於此同時,轟轟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工作也在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在這個擁有幾千年封建曆史的帝國,土地改革這項工作的難度之大,著實有些出乎了劉鬆的意料之外。無數個日夜,眾多的工作組滿懷熱忱地深入基層,然而他們遭遇的,卻是重重的阻礙與危機。許多工作組在外出執行任務時,竟遭到了地主武裝的殘忍殺害。更令人痛心的是,還有相當數量不明真相的百姓被地主勢力惡意裹挾,盲目地參與到了暴動之中。這一係列的突發狀況,使得工作組的工作如同被巨石阻攔,陷入了令人揪心的停滯狀態。
不得已之下,劉鬆眉頭緊鎖,憂心忡忡,不得不暫停了這項至關重要的工作,並緊急將所有的中高層幹部,還有晉商的幾位關鍵話事人都召集起來,召開一場關乎未來走向的重要會議,共同研究討論應對之策。
“事情大夥心裏都清楚,今天的會議就是要大家暢所欲言,毫無保留,看看能不能群策群力,找到解決眼前困境的有效辦法!”劉鬆目光堅定,語氣沉重地說道。
“我覺得我們沒有錯,分田到戶,禁止私下買賣土地,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很多地主不願意,我能理解,畢竟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可是很多百姓也不願接受,我真的感到萬分難過!我們應當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力度,讓每一個百姓都能明白我們的初衷和良苦用心!”一軍長陳大樹也是農民出身,土地對於他而言,那不僅僅是生存的根基,更是深深烙印在骨子裏的信仰和希望。他神情激動,聲音因急切而微微顫抖,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仿佛要將內心的堅定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
“沒錯,這些地主武裝真是可惡!我覺得我們可以試著武裝鎮壓一波!讓他們看看,咱們破虜軍不是好惹的!”第二軍軍長陳平一臉憤怒地說道。他想起了那些被地主武裝殺害的工作組成員們,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
這些報名參加工作組的人,都是各個隊伍中的骨幹分子,他們有著高尚的思想覺悟和堅定的信念。而作為他們的領導,陳平對每一個人都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說是親手教導出來的。雖然沒有正式的師徒名分,但彼此之間卻有著深厚的感情。
如今,這些他視為弟子的戰士們遭受了不幸,這讓陳平感到無比痛心。他知道,不能讓他們白白犧牲,必須要采取行動來保護剩下的同誌,並為死去的戰友報仇雪恨。於是,他提出了武裝鎮壓地主武裝的建議,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打擊敵人,同時也向外界展示破虜軍的實力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