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時之京城,僅存京營兵不足十萬,可戰之士未及三萬!直言之,京城城牆廣袤,此等人數,連站立亦難周全,何談守城?況乎,今時京營之總兵乃王樸。
九月初六。
於眾人紛雜之目光中,京師之門緩緩開啟。
於陣陣山呼海嘯之萬歲聲裏,劉鬆率兵入京師。
未幾,將士皆至皇城外。此刻之皇城內,甚是靜謐,全然無改朝換代前之緊張之態。
崇禎皇帝朱由檢立於皇極之門,望麵前空無一人之廣場。
“王大伴!朕果真成亡國之君乎?”
“陛下……”王承恩跪地而泣。
“開門矣!朕不願再有因朕而亡者!”
“陛下……”
“速去!朕欲觀此劉鬆究竟有何能為!竟能兵不血刃而取朕之江山!”
隨大門之敞開,一隊隊士卒整齊有序而入廣場。
劉鬆示眾人勿動,隻身直趨崇禎皇帝之前。
“拜見大明皇帝!”劉鬆不卑不亢,向朱由檢拱手行禮。
“汝乃劉鬆乎?”年方中年,卻已生絲絲白發,精神頗疲之朱由檢問曰。
“正是!”
“欲如何處朕?”
“處置?吾未嚐思處置陛下!對皇族之處置之策,想必陛下亦知矣!”
“天無二日,汝不懼朕危汝之位乎?”
“不懼!汝不能也!”
“哦?願聞其詳!”
“以為帝而言,汝不可謂不善,至多及格耳!”
“哈哈!”朱由檢苦笑,其笑甚苦。“今此天下亂世,汝將何為?朕欲聞之!”
“土地收歸國有,廢讀書人之特權,使耕者有其田,開海禁,征商稅,以法治國!”
“哦?你想做王莽做的事?你有把握?”
“沒有!”劉鬆歎了口氣。“不過,我會努力去做!你不敢,我敢!”
劉鬆神色一變:“我會殺的那些居心叵測的人不敢欺負百姓,不敢貪贓枉法!”
“這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這幾千年來的製度,也該變一變了!”
“當然,現在你不能離開京師!你的吃穿用度等等朕不會少了你!等這天下太平時,你想去那裏就去那裏!朕要讓你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盛世!”
崇禎十四年九月初六。崇禎皇帝宣布退位!中華帝國正式成立!
緊接著,第一條政令從紫禁城發出。
……………………
“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吳三桂麵色陰沉,緩緩地讀出了這幾個字。
“我看這劉鬆是不是腦子壞了?他這是要與天下為敵啊!”吳三桂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怒與不解。此時,勸降書早已靜靜地躺在祖大壽和吳三桂的書案之上。那勸降書的內容明確,要求他們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所有部隊被打散,所有軍官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學習培訓,通過考核後方可再次使用。
而且,中華帝國那氣勢恢宏的第一重裝軍團已經抵達秦皇島,嚴陣以待,隻等關寧鐵騎投降之後進行換防。
“舅父,你說怎麽辦?”吳三桂眉頭緊鎖,望著投誠信,心中的怒氣更是難以抑製。
“先不說投降的事!這張居正都死了多少年了,你覺得這事成的了嗎?”祖大壽目光深邃,帶著幾分質疑反問吳三桂。
“能成!這劉鬆兵不血刃就能拿下這大明的半壁江山,據說南邊的鄭家也打算要投了……”吳三桂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說道。
“鄭家?他不就一海盜頭子!能和我們這些世代的勳貴可比?”祖大壽一臉的傲氣,話語中滿是對鄭家的不屑。
“如今距最後期限還有十天,咱們怎麽辦啊?舅父,您老總得給個章程!”吳三桂滿臉急切,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說說吧!那邊給的什麽條件?”祖大壽端起了茶杯,輕輕吹了吹漂浮的茶葉,看似淡定,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關切。
“舅父,您……”吳三桂大吃一驚,他沒想到祖大壽會這麽直接地問起。
“在這地麵,沒有事可以瞞過我的眼睛!”祖大壽語氣堅定,目光如炬。
“舅父,我……”吳三桂欲言又止。
“好了!說說吧!”祖大壽的聲音提高了幾分。
吳三桂四處謹慎地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小聲說道:“舅父,皇太極說了,隻要咱們去了那邊,一人一個世襲罔替的王爵是少不了的,而且,兵還是咱自己帶!”
祖大壽聽後,臉色陡然一變,半晌才緩緩說道:“這皇太極倒是大手筆!”
“舅父,那咱們……”吳三桂急切地問道,眼中滿是對未來的迷茫與焦慮。
“再等等……我再想想!”祖大壽擺了擺手,陷入了沉思。
……………………
“陛下,咱們這個條件是不是太苛刻一點了?”李信眉頭微皺,滿是疑惑地問道。
“是啊!陛下!”幾位軍長包括盧象升也都紛紛附和,他們都覺得劉鬆開出的投誠條件過於苛刻。
“諸位!”劉鬆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後目光掃視眾人,緩緩說道:“這要分情況!當初建鬥的天雄軍對百姓秋毫無犯,最為關鍵的是沒有擁兵自重!即使斷了糧草,也沒有去劫掠百姓,這樣的軍隊紀律嚴明,一心為民,雖然和我們的破虜軍有些差距,但也絕對是一等一的天下強軍!”
劉鬆站起身來,雙手背後,繼續說道:“而諸位臣工,你們看看這號稱天下第一的關寧鐵騎,一不敢出關和韃子野戰,隻知龜縮在關內;二是擁兵自重,完全成了私兵,前明皇帝幾乎指揮不動。三呢!軍紀敗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每年還需要幾百萬兩的銀子養著!你們說,這樣的軍隊要他何用?我們又豈能對他們寬容以待?”
劉鬆的幾句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
“各位,軍隊的純潔性和指揮權必須早牢牢的抓在手裏!一個不能控製的部隊不如不要!這關寧鐵騎投了也就罷了!朕有的好地方安排他們,他們要是敢投韃子,那就等著朕的怒火吧!”
劉鬆一拍桌子,心中暗想:“吳三桂,你不是一怒為紅顏嗎?朕倒是看看,這一世你用什麽借口!”
九月初六。
於眾人紛雜之目光中,京師之門緩緩開啟。
於陣陣山呼海嘯之萬歲聲裏,劉鬆率兵入京師。
未幾,將士皆至皇城外。此刻之皇城內,甚是靜謐,全然無改朝換代前之緊張之態。
崇禎皇帝朱由檢立於皇極之門,望麵前空無一人之廣場。
“王大伴!朕果真成亡國之君乎?”
“陛下……”王承恩跪地而泣。
“開門矣!朕不願再有因朕而亡者!”
“陛下……”
“速去!朕欲觀此劉鬆究竟有何能為!竟能兵不血刃而取朕之江山!”
隨大門之敞開,一隊隊士卒整齊有序而入廣場。
劉鬆示眾人勿動,隻身直趨崇禎皇帝之前。
“拜見大明皇帝!”劉鬆不卑不亢,向朱由檢拱手行禮。
“汝乃劉鬆乎?”年方中年,卻已生絲絲白發,精神頗疲之朱由檢問曰。
“正是!”
“欲如何處朕?”
“處置?吾未嚐思處置陛下!對皇族之處置之策,想必陛下亦知矣!”
“天無二日,汝不懼朕危汝之位乎?”
“不懼!汝不能也!”
“哦?願聞其詳!”
“以為帝而言,汝不可謂不善,至多及格耳!”
“哈哈!”朱由檢苦笑,其笑甚苦。“今此天下亂世,汝將何為?朕欲聞之!”
“土地收歸國有,廢讀書人之特權,使耕者有其田,開海禁,征商稅,以法治國!”
“哦?你想做王莽做的事?你有把握?”
“沒有!”劉鬆歎了口氣。“不過,我會努力去做!你不敢,我敢!”
劉鬆神色一變:“我會殺的那些居心叵測的人不敢欺負百姓,不敢貪贓枉法!”
“這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這幾千年來的製度,也該變一變了!”
“當然,現在你不能離開京師!你的吃穿用度等等朕不會少了你!等這天下太平時,你想去那裏就去那裏!朕要讓你看看,什麽才是真正的盛世!”
崇禎十四年九月初六。崇禎皇帝宣布退位!中華帝國正式成立!
緊接著,第一條政令從紫禁城發出。
……………………
“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吳三桂麵色陰沉,緩緩地讀出了這幾個字。
“我看這劉鬆是不是腦子壞了?他這是要與天下為敵啊!”吳三桂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怒與不解。此時,勸降書早已靜靜地躺在祖大壽和吳三桂的書案之上。那勸降書的內容明確,要求他們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所有部隊被打散,所有軍官接受為期三個月的學習培訓,通過考核後方可再次使用。
而且,中華帝國那氣勢恢宏的第一重裝軍團已經抵達秦皇島,嚴陣以待,隻等關寧鐵騎投降之後進行換防。
“舅父,你說怎麽辦?”吳三桂眉頭緊鎖,望著投誠信,心中的怒氣更是難以抑製。
“先不說投降的事!這張居正都死了多少年了,你覺得這事成的了嗎?”祖大壽目光深邃,帶著幾分質疑反問吳三桂。
“能成!這劉鬆兵不血刃就能拿下這大明的半壁江山,據說南邊的鄭家也打算要投了……”吳三桂微微低頭,沉思片刻後說道。
“鄭家?他不就一海盜頭子!能和我們這些世代的勳貴可比?”祖大壽一臉的傲氣,話語中滿是對鄭家的不屑。
“如今距最後期限還有十天,咱們怎麽辦啊?舅父,您老總得給個章程!”吳三桂滿臉急切,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說說吧!那邊給的什麽條件?”祖大壽端起了茶杯,輕輕吹了吹漂浮的茶葉,看似淡定,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絲關切。
“舅父,您……”吳三桂大吃一驚,他沒想到祖大壽會這麽直接地問起。
“在這地麵,沒有事可以瞞過我的眼睛!”祖大壽語氣堅定,目光如炬。
“舅父,我……”吳三桂欲言又止。
“好了!說說吧!”祖大壽的聲音提高了幾分。
吳三桂四處謹慎地看了看,然後壓低聲音,小聲說道:“舅父,皇太極說了,隻要咱們去了那邊,一人一個世襲罔替的王爵是少不了的,而且,兵還是咱自己帶!”
祖大壽聽後,臉色陡然一變,半晌才緩緩說道:“這皇太極倒是大手筆!”
“舅父,那咱們……”吳三桂急切地問道,眼中滿是對未來的迷茫與焦慮。
“再等等……我再想想!”祖大壽擺了擺手,陷入了沉思。
……………………
“陛下,咱們這個條件是不是太苛刻一點了?”李信眉頭微皺,滿是疑惑地問道。
“是啊!陛下!”幾位軍長包括盧象升也都紛紛附和,他們都覺得劉鬆開出的投誠條件過於苛刻。
“諸位!”劉鬆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坐下,然後目光掃視眾人,緩緩說道:“這要分情況!當初建鬥的天雄軍對百姓秋毫無犯,最為關鍵的是沒有擁兵自重!即使斷了糧草,也沒有去劫掠百姓,這樣的軍隊紀律嚴明,一心為民,雖然和我們的破虜軍有些差距,但也絕對是一等一的天下強軍!”
劉鬆站起身來,雙手背後,繼續說道:“而諸位臣工,你們看看這號稱天下第一的關寧鐵騎,一不敢出關和韃子野戰,隻知龜縮在關內;二是擁兵自重,完全成了私兵,前明皇帝幾乎指揮不動。三呢!軍紀敗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每年還需要幾百萬兩的銀子養著!你們說,這樣的軍隊要他何用?我們又豈能對他們寬容以待?”
劉鬆的幾句話說的眾人頻頻點頭。
“各位,軍隊的純潔性和指揮權必須早牢牢的抓在手裏!一個不能控製的部隊不如不要!這關寧鐵騎投了也就罷了!朕有的好地方安排他們,他們要是敢投韃子,那就等著朕的怒火吧!”
劉鬆一拍桌子,心中暗想:“吳三桂,你不是一怒為紅顏嗎?朕倒是看看,這一世你用什麽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