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楊乾乘坐飛行汽車和青薇來到騰格裏市。


    和此前來這裏不同,那時這裏就是一片沙漠,僅有的廠房也就是用於能源提取和碳砂提純的工廠,以及機器人居住的簡陋房屋。


    再次來到這裏,已經完全找不到當初的痕跡,要說有的話,那就是能源提取工廠和填沙提純工廠依然還在。


    新增加的就是那一座座高大的廠房,比內地更加寬闊的馬路,還有那一棟棟漂亮的寫字樓和居住區。


    已經完全找不到沙漠的影子,就是妥妥的超級城市。


    沒錯,騰格裏市區的麵積5000平方公裏,而且還在不斷擴建,預計市區麵積將達到1萬平方公裏。


    原本種植黑樹的地方,也因為市區的擴建而被挪到其他地方。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變化,是因為星艦製造基地放在了這裏,北極星控股旗下圍繞星艦製造的產業都在這裏。


    在城市邊緣,依然能夠看到各種機械設備和機器人在忙碌建造廠房、公路、居住區的身影。


    坐在飛行車上往下俯瞰,其魔幻程度比之國內其他城市還要誇張。


    為了節約土地,高層建築比比皆是,200米的高層建築在這裏算是矮的,甚至超過800米,高達上千米的建築,在這裏也不算是稀奇。


    整個城市大部分材料采用了玉衡生物和天璣實業研發出來的新型材料,不僅耐用,而且處理起來也很方便。


    “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沒來,這裏就有這麽大的變化。”楊乾感慨道。


    有時候不得不感慨現在的工業力量,換成以前,想要建造這麽龐大的城市,哪個不是數十年逐步完成的。


    一年時間,打個地基就差不多過去了。


    “還行吧,目前騰格裏市擁有機器人數量高達5000萬,擁有各種機械設備數量超過上億,整個城市建設由中央人工智能統一指揮。


    這意味著在這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每個機器人和每個機械設備,都是按照步驟計劃好的,基本不會出差錯。


    不說工作時間長短的問題,同時間內比普通人類城市的工作效率提高5倍以上。


    當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設成這種規模,也是整個北極星控股旗下產業配合的結果。


    起碼這麽多材料和設備,都是他們日以繼夜生產出來的,沒有這些,計劃再好也無濟於事。”青薇解釋道。


    按照青薇這麽說的話,5000萬機器人,相當於7.5億人類勞動力在這裏建設,一年時間建成如今的規模,好像也說得過去。


    “目前這座城市有人類嗎?”楊乾問道。


    “沒有!”青薇說道。


    “一個都沒有?”楊乾詫異道。


    “目前確實如此,整個城市處於建設期,由中央智能統一調配資源和指揮,在這種背景下,機器人更適合,人類目前還不習慣這種模式。


    其次就是水資源問題,機器人對水資源的消耗比較少,如果是大量人類在這裏生活,水資源供給將是個難題。


    不過我們也建成了整個城市的水循環係統,根據測算,水資源損耗率大約是5%,另外95%的水資源能夠循環使用。


    在運河沒有修到這裏前,這是我們保證整座城市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不然光憑借周邊的水庫,根本就不夠。”


    “那為什麽還要建設那麽多花園式住宅區?”楊乾指著遠處一片住宅區問道。


    普通機器人好像對居住環境沒有要求,隻需要一個保養的地方即可,高階機器人數量肯定不會很多。


    “這是為了將來準備的,等這座城市建成之後,會有一部分人類遷移過來,沒了人類的城市,確實缺乏點生機。


    根據規劃,將來這裏將可以容納500萬人類居住,同時還提供了幾乎所有娛樂、學習生活需要的軟硬件設施。


    當然,機器人居住的地方也不差,條件其實差不多,隻是因為需求不同,增設的軟硬件設施有差別。


    現在這些機器人在建設城市設施和工廠等,將來還要建造星艦,維持整個產業的運轉。


    到時候這座城市的機器人數量預計在上億台。”青薇解釋道。


    按理說這些數據,應該是青稚比較清楚,星艦項目由開陽集團全權負責。


    放在以前確實如此,信息有隔離的必要,但現在高層全是機器人,有些信息就能彼此互通,加強協作能力,提高整體效率。


    “那政府機構呢?”楊乾問道。


    “我們已經向中央申請,這座城市將完全由機器人擔任政府機構人員,維持整個行政體係的運轉。”青薇說道。


    聽到她這麽說,楊乾也被這個超前的設想給震驚到了。


    “就沒人反對?要知道這可是個肥肉,一旦這座城市運轉起來,年產值規模百萬億級別,在國內絕對排在第一位。”楊乾說道。


    還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星艦製造基地,僅僅這個殊榮,就是一張閃亮的名片。


    “當然有人反對,沒多少人能忍得住這個誘惑,不過這裏畢竟是星艦製造基地,有太多的保密需要。


    如果有人類負責行政體係的運轉,難免會接觸到不該知道的東西,到時候對國家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


    將來能在這裏長期居住的人類,也基本上和星艦製造有關聯的人,以科研人員和其家眷為主。”青薇解釋道。


    “我看現在的樣子,明年就能開始建造星艦,能同時建造多少星艦?”楊乾問道。


    “明年確實可以開始建造星艦,到時候能同時建造一支艦隊,也就是旗艦一艘,輔艦5艘,小型運輸艦30艘。


    根據目前開陽集團那邊給的這種星艦設計預估,全力運轉,5年就能完成這樣一支艦隊的製造任務。”


    “這麽快?”


    雖說他希望越快越好,但5年就能製造一支艦隊,還是超出了他的意料。


    “主要是他們目前設計的星艦還比較簡陋,以我們的生產效率和技術實力而言,確實能做到。”青薇笑道。


    說到底,開陽集團目前設計的太空艦隊,實際上就是個太空采礦艦隊,配備的防護和武器係統,雖然對藍星來說很強大,但在北極星控股內部,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技術了。


    如果換成星際艦隊的話,難度就要高得多,別說是5年了,就是10年能建成一支艦隊,也算是相當高效了。


    “礦產資源能供應的上嗎?”楊乾問道。


    “天璿投資公司和天樞資管那邊在努力完成供給,沒多大問題,主要是運輸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打算先製造一些簡陋的反重力運輸裝備,完成資源的運輸任務。”


    反重力確實好用,隻是綜合成本還是比較高,不然就沒有水運的生存空間。


    根據測算,綜合運輸成本和鐵路運輸差不多,但運量是鐵路運輸係統無法比擬的。


    隨便一個反重力運輸設備,運量就高達百萬噸級別,如果製造龐然大物,上億噸的運量也是可以做到的。


    “那肯定極為簡陋!”楊乾笑道。


    “先將就著用,等這邊產能有剩餘,我們倒是可以將一部分精力放在星球內的大型空中運輸和交通工具的製造上。”青薇也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商戰無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根譚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根譚譚並收藏開局:商戰無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