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有個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一個九歲,一個八歲。兩個孩子等著媽媽,又冷又餓,抱在一起取暖。媽媽出去一天了,他們很想媽媽,更想媽媽帶回來的吃的。


    這兩個小家夥,上次吃東西都是兩天前啦。這次媽媽帶回來兩個蘋果,他們互相謙讓,蘋果在手裏傳來傳去。最後哥哥吃了大的,弟弟吃了小的。媽媽在旁邊看著,笑了。媽媽一直教孩子要謙讓、互相幫助,孩子很聽話,雖然很餓,也沒為吃的吵架。


    突然,大兒子把蘋果遞給媽媽,說媽媽你也吃一口。小兒子也遞了過來。媽媽眼睛一下濕了,流著淚說,孩子啊,媽媽不餓,你們吃。兩個孩子看看對方,又大口吃了起來。


    媽媽轉過身,哭了。她想起自己的媽媽,就是孩子的奶奶,想起媽媽把好的留給自己,為自己做的一切,想起外麵很冷的風。這時媽媽回來了,她盯著媽媽手上的麵包,喊著媽……


    其實呀,在這個溫馨的故事裏,也能看到人的自私。能看到孩子看到蘋果時自私的本性。不管後來怎麽教、怎麽管,人骨子裏的東西改不了。


    接下來用利益分析會有點殘忍,可這是真相。人的自私分兩種,一種是物質上的,就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還有一種是精神上的。你們可能聽過“你隻顧自己感受,也不想想我”,這就是精神上的自私,像心裏高興、開心這些。能夠讓內心有愉悅感。


    從上麵能看出,兩個兒子看到媽媽時先看吃的,因為太餓啦。謙讓是媽媽教的,有人可能會說這是餓了要找吃的本能。也對,但更說明人本來是自私的,為了生存會排擠對手。


    有人說兩個孩子互相謙讓,還讓蘋果給媽媽,本性不是變了嗎?錯啦,自私的本性沒變,隻是表現的形式變了,從低級自私變成高級自私。


    後天教育讓他們認可謙讓、愛、禮儀,因為這樣做心裏開心、舒服,這種舒服、開心就是滿足精神上的自私。不管為別人想多少,都是為了自己的需要和目的,隻是藏得深淺不一樣。


    就像一個人幫別人,除了為別人好,也是享受自己是好人的感覺。記得有句話叫助人為快樂之本,快樂就是自私呀,如果痛苦就不會做啦,會抗拒。(你會做沒有好處,而且讓你感到痛苦的事嗎?吃力又不討好的事嗎)如果你做一件感到痛苦,感到難受的事。除非你能從中獲得快樂,或者獲得好處我。不然的話,你會做嗎?


    像領導對人好,考慮周全,不就是為了讓人以後回報他。有人說有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那我問問你,你咋知道沒回報?比如今天幫了一個人,幫的時候心裏開心,這開心就是回報。


    好多父母覺得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可照顧子女、為子女付出,自己心裏高興呀。


    注意喲,心裏高興就是願意付出的原因,背後都是情感上的自私。愛子女是真的,讓自己高興也是真的。自私有好多層次,不是隻想著自己才叫自私,對別人好,盼著回報,也是自私,這是高級自私,像利他行為,因為利他能利己。有本書叫《自私的基因》,講得更清楚,不過前提得能看懂。


    人有兩種“糧食”,一種是物質的,一種是精神的,人都在滿足這兩種,一種是生存需要,一種是心情需要。


    就像你和別人談戀愛。


    要麽覺得你有錢。可以滿足他的物欲。


    別人要麽就是覺得你長得帥或者漂亮,滿足了他(她)的肉欲。這也是精神上的。


    或者你很有趣。能夠滿足他(她)的精神空虛


    不然別人圖你長的醜,長的矮,還沒錢。而且人還暴躁。總不會圖這些吧?可能也有啊。原因有些人就喜歡這一號的呢。這一號可能會給他帶來某種刺激吧。???_?''''??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窮人的認知就是富人的財富來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商業幕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商業幕僚並收藏窮人的認知就是富人的財富來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