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們揭秘一個天機,永遠不要考驗人性


    為什麽說不要考驗人性呢?因為在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做一個好人,並非天生本性如此。


    人性的光輝在於主動將內心的野獸關進籠子,而考驗人性就如同非要拿一根撬棍去破壞籠子,隻為看看裏麵到底有沒有野獸。


    特別反感那種開著豪車去考驗路邊女孩的視頻,不管是真實拍攝還是演戲,這都是在放大惡的一麵。更愚蠢的是,竟然真有人主動找個高富帥來考驗自己的女朋友。


    用金錢去考驗自己在乎的人,這是極其愚蠢的行為。為什麽會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窮山惡水出刁民”這樣的說法?那是因為殘酷的生活讓人直接麵對生存問題,很容易就突破底線,不講規則。你月入五萬,撿到一千塊會歸還失主,因為這對你來說隻是一頓飯錢。但對於一個月入兩千的人呢?麵對相當於半個月生活費的這筆錢,他會如何選擇?


    看似是同樣的一個選擇,實際上你們所麵臨的考驗截然不同。我們努力賺錢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在乎的人,讓他們不必受到金錢的考驗,不必直麵人性的殘酷,而不是逼迫他們成為聖人。


    人對外界誘惑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本來那些超出邊界的誘惑,他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可你偏要製造出來,然後站在道德的高處指指點點。自己都不願意做的事,就不要強加給別人。


    聖人絕不會要求別人也是聖人,而普通人卻總是為難普通人。他沒通過考驗,你會說“果然不是真心的”。通過了考驗,你又會想“過段時間呢?更大的誘惑呢?”考驗往往源於懷疑,當你懷疑一個人的時候,就會以預設的結果為導向,用盡各種辦法去試探,直到他的表現完全符合你的預期。


    一個號稱防摔的玻璃杯,半米高度摔下去沒事,一米高度摔下去也沒事。但當你把杯子舉過頭頂摔下去,杯子碎了,你看著滿地的玻璃渣,心想“果然不結實”。可怕的地方在於,當你懷疑這個杯子並決定考驗它的時候,它就注定會破碎。


    想要測出一輛汽車的安全係數,隻能將其摧毀;想要測出一個材料的拉伸係數,隻能將其拉斷。隻有突破了它的底線,才能知道它的底線在哪裏。但問題是,你真的確定自己想知道嗎?


    你用盡全身力氣也沒能撬開理智的籠子,滿意地走了,卻忽略了籠子上留下的損傷和嚴重變形。所有人都隻關注人性崩塌的那一瞬間,卻沒有人在意籠子之前備受煎熬的每一分每一秒。


    所有罪惡的念頭我都曾有過,隻是我沒有去做。對有些人來說,所有罪惡的念頭也都有過,隻是他們沒辦法去做。不要對任何人抱有成為道德完人的期望。這世上有兩種東西不可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哪個靈魂不是半人半鬼,湊得太近誰都沒法看。


    也不要總想著撕破別人的偽裝,所有的偽裝其實都表達了另一種真實。如果有一個人願意在你麵前一直戴著麵具,那麽你可以相信這就是他原本的樣子。


    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論跡不論心。人天生隻有獸性,沒有人性。小孩子餓了就吃奶,困了就睡覺,喜歡的東西就搶,不給就鬧,所有行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對善良和罪惡根本沒有概念。所以孩子有時天真無邪,有時不經意間流露的東西又讓人感到不寒而栗。


    孔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都不夠全麵,善惡觀念是後天教化的結果,人之初沒有善惡之分,隻有本能。就連善惡的標準也是針對群體利益而言,並且隨著文明的進程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隻有本能,這不需要任何培養和訓練,是與生俱來的。


    為什麽會有這麽多職場潛規則、社交潛規則、婚姻潛規則?因為潛規則才是真實人性的外在表現。明規則依靠道德和法律獲取力量,潛規則不需要任何人去提倡,依托人性,自然而然就能形成強大的力量,永遠存在。


    百萬年以來,人們追求的東西並沒有什麽本質變化,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多的交配機會,這些都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人拚命努力的原始動力。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生物進化的本質。從原始社會到現代文明,叢林法則隻是換了一種存在形式,基因永遠是自私、貪婪的,會想盡辦法實現自己的欲望。


    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實現的,就像你不可能拽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隻有承認並接納人性的缺陷,才會對規則產生敬畏之心。人類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理性對本能的克製,秩序對混亂的製約。


    人生在世,最根本的智慧就是放棄幻想,實事求是。


    不要亂讀書,否則就是自殺


    讀書就一定有好處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僅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可能有害。


    其實,讀書就像是聽一個人在你麵前滔滔不絕地講述,這個人跟你小區門口那個能說會道的門衛大爺、無所不知的出租司機沒有本質的區別。


    書裏所寫的不過是作者的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完全相信書裏的內容還不如不讀書。比如這篇文章,整理出來也隻是給你一個參考。


    人一定要構建自己的認知體係,一定要抱著懷疑每一個標點符號的態度去讀書,把所有的書都當成門衛大爺和出租司機在跟你交流。


    他說,你就聽,有共鳴的地方可以鼓掌,覺得不對的地方也可以反駁,如果他廢話連篇、毫無道理,你可以轉身離開。


    一個從不讀書的人,認知可以通過生活實踐獲得,不論對錯,至少是自洽的。但當他學會讀書後,各種價值觀開始相互碰撞,自己又沒有能力去分辨和融合,整個人就會特別迷茫。


    所以古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死讀書不如不讀書”。辯證懷疑的態度是讀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確定兩件事:讀什麽和怎麽讀。


    先說讀什麽。普通人讀書,無非是想解決自己的某些問題。除非你是以文字為生,是個作家,否則一定要有功利性地讀書,遠離虛構性作品。什麽是虛構性作品?大部分純文學類的書都屬於虛構性作品。


    那什麽又是非虛構性作品?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提升某項能力而建立的理論模型,具備完整的論點、論據和應用場景的作品。在此基礎上,還要考慮可讀性。作為一個理科生,我第一次看到高等數學裏極限的概念時,腦子是懵的。不是說它有多難,而是每個漢字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就不明白了。感覺它的重點根本不在數學的邏輯能力,而在語文的閱讀理解能力。


    因為作為教材,首先要考慮的是絕對嚴謹,哪怕定義的描述裏包含各種倒裝、超長的定語、各種連接介詞,各種晦澀難懂,隻要沒有漏洞,就可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很多書原本就不是麵向大眾的,隻是在特定的圈層裏流傳。普通人去讀,遲早會感到困惑。如果一本書你完全讀不懂,可能它就不是給你看的,不要猶豫,直接放棄。就像我這本書一樣。


    所以在選擇讀什麽的時候,先遵循功利性原則,再遵循可讀性原則。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麽讀。


    諸葛亮作為季漢的丞相,軍政大權一手抓,事必躬親,每天還能保持大量的閱讀,靠的就是一目十行,觀其大略。去掉所有的修飾,一切的修飾詞、修飾句都是為了幫助你理解。


    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在自己的理解能力範圍內,盡可能地去掉修飾。做不到一目十行,就從一目三行開始,強迫大腦始終處於理解能力的臨界點,這是鍛煉理解能力、提高閱讀效率的好方法。


    一本書裏需要反複看的隻有目錄,一些不重要的知識點,要學會抓大放小,不要咬文嚼字,不要糾結某個字到底有幾種寫法。


    如果你能按照剛才說的思路讀完一本書,那麽你大概能吸收全書內容的 20%。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再多做一件事——記錄,這個比例就能翻倍,達到 40%。


    記錄不是讓你把書中的內容抄下來,而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把大腦中閃過的隻言片語寫下來,想到什麽就寫什麽,不用在意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甚至腦子裏出現的畫麵都可以直接畫下來。如果實在懶得做筆記,也可以直接用錄音軟件錄下來。這些亂七八糟的筆記和錄音,就是你讀完一本書真正獲得的東西。


    如果你還能把這些東西整理成一篇文章,那麽這本書你就吸收了 80%。如果你的悟性足夠高,能夠跳出書本,做到跨學科、跨書的連接,那麽這個比例就可以達到 120%。


    正確的讀書方式就是用功利性和可讀性原則確定讀什麽,再用辯證懷疑的態度去觀其大略,保持記錄,保持輸出,發散連接,觸類旁通。


    認知就像一棵樹,每根樹枝都是不同的學科,每片樹葉都是不同的知識。想要枝繁葉茂,直入雲霄,陽光雨露必不可少,但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根。辯證懷疑的讀書態度就是樹根。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隻看利弊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隻看利弊”,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


    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幼稚的人執著於對錯,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很多人認為這句話是毫無底線、不擇手段的代名詞,其實它隻是一種哲學上的思維方式,是讓你換個角度更高效地分析問題。


    這句話的原型是“你不能把一件事的道德判斷和一件事的可行性分析混為一談”,它是一種分析問題的思路,而不是某個具體行為的指導思想。


    從利弊的角度分析問題,能讓人更理性、更客觀地認識世界。在很多時候,對錯不僅不能成為你評判問題的標準,反而可能成為你認識事物的障礙,糾結對錯沒有任何意義。


    從利弊的視角出發,很多事情會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做出理智的選擇。比如我們通常認為蜜蜂是益蟲,蝗蟲是害蟲,傷害蜜蜂是錯誤的,消滅蝗蟲是正確的。


    但如果你拋開對錯的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就會發現蜜蜂之所以被認為是好的,是因為人類可以獲取蜜蜂辛苦采集的蜂蜜作為食物,這符合人類的利益;蝗蟲之所以被認為是壞的,是因為它會破壞人類辛勤耕種的莊稼,不符合人類的利益。


    總之,能為人類帶來利益的就是益蟲,是好的;會給人類帶來損失的就是害蟲,是壞的。


    我們在討論一切好壞對錯的時候,本質上都是在討論利益得失。10 個人欺負一個人是欺淩,100 個人欺負一個人也是欺淩,但 100 個人欺負一個人,你可能會覺得這是正義。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被羅馬教廷審判並軟禁,這件事在當時被認為是正義的,因為正義的本質就是當下大多數人的利益,而當時地心說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毫無疑問,我們現在會認為哥白尼的日心說是正確的,但在那個時代,他確實是錯誤的,因為對錯的標準會隨著時間變化,這個標準取決於當時社會的整體意識形態和大多數人的利益。


    我們現在普遍認為,正確的事情是指符合現在大多數人利益的事情,錯誤的事情是指不符合現在大多數人利益的事情。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永遠不要和人爭辯,因為爭辯沒有任何意義。人們之所以會爭吵,就是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但對錯永遠是主觀的,隻有利弊是客觀的。


    爭辯就是企圖用主觀去影響客觀,注定不會有結果。就像兩個明星的粉絲之間無休止的罵戰,雙方都拚命想要證明自己喜歡的明星更優秀,結果除了互相生氣,什麽都改變不了。


    因為哪個明星更優秀是一個客觀事實,根本不會因為粉絲之間的爭吵勝負而改變。對錯的標準建立在每個人的價值觀上,而人類的價值觀不可能完全統一,不同價值觀的人對於對錯的認知和定義完全不同,所以沒必要去爭辯對錯。


    我們表麵上爭的是對錯,本質上是兩種無法兼容的價值觀之間的碰撞,是兩個群體之間的利益爭奪。即使你能言善辯,向別人證明了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別人也不會主動按照你說的去做。因為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而不是趨對避錯。


    比如開車的時候,有人違規加塞撞到了你,還探出頭跟你吵架。雖然你覺得自己沒錯,但也說服不了他。但如果這時候你的後排坐著三個彪形大漢,他可能就會停止爭吵,笑臉相迎。


    你永遠無法說服一個人,但可以迫使他權衡利弊。


    很多問題無法解決,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絕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關緊要的對錯評判上,而是會根據具體情況立即製定最佳策略,采取措施解決實際問題。


    很多人之所以排斥“成熟的人隻看利弊”這種說法,是因為他們認為看利弊就意味著完全不分對錯,不講道德。


    事實上,注重利弊的人反而會比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人擁有更清晰的道德價值體係,更敬畏法律。因為越是通過利弊思維解決問題的人,就越明白一件事隻有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才有可能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裏的“利”指的是個人利益,“義”指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史書上的治亂更替、時代變遷,就是天之道對人之道的修正,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就是正義的意義。


    每個月,打賞前100名,獲得核心的內容外加超多絕版禁書。100名開外的。可以獲得一部分。


    談錢不傷感情,不談錢的最後往往都傷了感情。


    給錢,並且給建議;不給錢,那就沒意見。有付出意識的忙,可以幫;沒有付出意識的忙,不要幫。這不是說人吝嗇,而是因為沒有付出意識的忙,即便幫了,別人也不會珍惜。不給錢的建議,即便給了,別人也不會當回事,最後對方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來行事。這不僅浪費了你的時間,還會讓你在他人那裏失去權威,自身的價值也會被降低。實際上,越是那些讓你覺得從感情和道德上會受到束縛的忙,你幫得越多,別人就越覺得無所謂,越不重視,越不值得信任,也越是會影響到自己的口碑。所以,人必須給自己所做的事情設置門檻和規矩。規矩既能保護自己的利益,又能讓那些不願意守規矩的人去遵守規矩,從而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你不讓對方付出成本,就會給別人造成一種錯誤的引導,讓他覺得自己不需要付出。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單向互動的關係,這種關係不符合陰陽雙向的原則,也就產生不了良性的互動,沒有辦法持續發展。好的、健康的關係一定是雙向互動、雙向付出的,隻有這樣才能促進關係的發展和感情的加深。


    “人情”心理是成長道路上的束縛和絆腳石,如果不能徹底擺脫這種心理,就無法真正地獨立和強大,更無法結識到真正高質量的人脈關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窮人的認知就是富人的財富來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商業幕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商業幕僚並收藏窮人的認知就是富人的財富來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