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群星,我的歸宿》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曆。2002年對於我來說本就是多事之年,研究生畢業,到北京,找工作,租房子,離職,搬家,一應種種,這本書都和我在一起。以往所有的翻譯小說,都是我在自己的外文閱讀過程中偶有所愛,翻出來與大家分享。也有比較難翻的,但是沒有一篇像這一本這樣包羅萬象。
貝斯特是個語言大師,如果說我的翻譯有什麽問題的話,主要就是,作為中文翻譯者的我,還未能在中文語言上達到貝斯特在英文語言上的造詣。小說中充斥著大量非正規的語言活用,多為作者本人的創造性使用,我自以為寫中文也不算太中規中矩,但是依然跟不上他已趨化境的自由。英文可以用各種從句把不同層次的分句組合成一個整句,貝斯特尤好此道,字母串起的句子在他手中,如同一條可以任意伸縮的長鞭,揮舞得出神入化。而每當麵對這種動輒三四甚至四五行的句子,我隻得一聲長歎,先苦苦琢磨他的原意,再把一條原本外觀華美的長蛇,依中文慣例斬成一段一段,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隻能保證端上桌後能讓客人吃到同樣的味道,要得回原來的皮相,定不可能。
這個長篇原名《虎,虎》,最早於1956年在倫敦出版,作者也是在倫敦創作此書。也許這就是這篇小說為何帶有如此濃厚的文化色彩,比較適合歐洲的傳統的原因。如果沒有注解,一個美國讀者麵對這本書也一樣會頭腦發昏。我的朋友佛雷德——一位年近七十的美國科幻迷聽說我在翻譯此書,便去尋來這本他未曾讀過的經典。恐怕他得到的和我所有的是同一版本,兩周後他告訴我他讀完了這本書,而他不得不承認這本書“很難讀”,各種俚語、外語、深植於各種文化背景的典故都造成了閱讀困難,更不知道該怎麽翻。也許因為這個緣故,他以為我嗜好此類書籍,特地從他的個人收藏中選出一本以難讀著稱的《神經浪遊者》送給我。
謝天謝地我們有了網絡!書中遇到的各種名詞如在我擁有的一切工具書上都無法查到,我就把它扔到“google”上去,依賴這個世界著名的搜索引擎,我找到了一些19世紀服裝設計師的名字,了解了美國30年代的銀行大盜和18世紀歐洲畫派的名畫,……有時候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有時卻很困難,“google”把所有出現過查詢字的相關鏈接都拋了出來,有時單憑上下文並不能知道具體的意義,但哪一鏈接能導向一個具體的解釋?就要在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搜索結果中一個個查找。即使如此,也還是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不得已隻能刪除。但是這樣的情況(包括個別無法翻譯的名詞),全文中不超過五處。
為什麽如此不厭其煩?我想是因為,這本書值得我付出這樣的勞動。值得用對經典的待遇小心翼翼地嗬護。它是我的愛物。
如果說小說的《序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場麵宏大,也不乏趣味的開始,那麽從第一章開始,貝斯特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特殊的心理煉獄:諾瑪德號上的大棺材。帶著鋼鐵氣味的冰冷死亡意味並未提高我閱讀和翻譯的興趣,直到伏爾加號出現:它給了佛雷希望,讓他看到天堂的曙光,然後重重地,把他拋回到地獄的黑暗裏。複仇故事由此開始。在之後的章節裏,我們跟隨佛雷,在人性的黑暗地獄裏穿行:夢魔劇院,高弗瑞·馬特爾,月球細菌公司的工棚,斯考布思的墳墓,聖帕克教堂坍塌的地下裏那個銅汁流溢的迷宮……我們天性中的善良麵對各種肆無忌憚的殘忍經受著考驗。當佛雷用最大的冷酷執行的最狂熱的複仇燃燒到頂點,當人性中惡的一麵發揮到盡頭,而複仇的大門忽然對他迎頭關上,他心中最硬的複仇的鋼塊被生生撞裂。
在斯考布思的墳墓,抱著他偷來的會傳心術的老孩子,用他殘酷的意念穿過那孩子的身體,進入被切除了所有感知的仇人的思想,折磨她,拷問她,這複仇的頂峰忽然被一個名字如雷般劈個正著。一切的複仇似乎早已注定是一次徒勞。
作者用非常隱晦的方式表現出佛雷的崩潰。
彩色的燈光和不和諧的怪聲圍繞著佛雷旋轉。他喘著粗氣,身體搖晃。“藍色思動。”他喃喃……
“藍色思動”代表幻滅。他仿佛又回到了高弗瑞·馬特爾黑暗的地底世界,聽到了“幻滅”的聲音。
作為讀者的我,如果說一直被小說緊湊的情節牽引,但是直到此處,我才真正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佛雷一起走完了他心靈的艱辛路程,有多少次對於殘酷我讀之不忍,難受的墜落感直到此處,忽然拋空。在看到後麵的句子之前,我仿佛已經知道會發生什麽。因為一個深入這個故事,與它共同呼吸的讀者,此刻的感覺一定與佛雷同步。
他感到有一隻手在摸索他的手。
看到此處,我輕輕地和他一起吐出了那個名字,在我讀到它之前。
“傑絲?”
也許正如佛雷所說,他並不真正愛傑絲,因為他是個獵人,他太簡單外向了。但是這個名字,代表著黑暗世界裏一個溫暖的聲音,人性地獄裏,他惟一的光明。這裏叫出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心靈中的一切罪惡已經碎落成塵,作為人,心裏最深處被埋沒的良知被這個名字牽引著緩緩向上,像血液一樣流過他的全身。
讀到這裏,我完全了解了這本書獲得的巨大成功。貝斯特從來沒有能和阿西莫夫、克拉克獲得同等的知名度,這並不難理解。因為他的書包容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其旁征博引完全是主流文學擅長的方式,但他小說中的大量科技名詞和科學成分使它無法被主流輕易理解和接受;而他在文學手法上的主流意識又多少會影響到它在科幻領域的大量傳播。即使如此,《群星,我的歸宿》在世界科幻曆史上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貝斯特也許是惟一一位能獲得“黃金時代”、“新浪潮”和“賽伯朋克”時代的科幻作家們一致景仰的作家―一這,也許就歸功於他小說的包羅萬象和豐富的主題。
喜歡“硬科幻”的讀者可以在這裏找到一個“思動”時代的新世界;小說技術上並非沒有漏洞,但是對於一種新技術改造的世界,方方麵麵都鋪設得很真實;而篇尾的宇宙思動場麵恢弘,適合喜歡大場麵的讀者。喜歡在故事中享受文學性的讀者,在這裏可以找到一個不亞於《基督山伯爵》的精彩故事,或許是我作為翻譯者的偏愛,我覺得本文在各方麵早就超越了大仲馬筆下的複仇史;現代主義在小說中強調個人和人的內心,心理學出身的貝斯特在這一方麵更是把自己專業學習所得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善於描繪各種黑暗和絕望的心理境況。基於這一點,我認為喜歡心理小說的讀者會愛讀這本書,但是兒童不宜。關心社會學的讀者還可以在這裏找到民主革命的內容,喜歡愛情故事的讀者可以在這裏看到一些小浪漫——不過,坦率地說,本書的愛情描寫並不很成功,尤其羅賓和楊佑威,傑絲和達根漢姆的關係純屬多餘。
原版書中內利·伽門(neil gaiman)的序言把《群星,我的歸宿》定性為一本賽伯朋克小說,我對此頗表懷疑。於是2002年秋天蘭迪斯夫婦到訪北京的時候,在去往長城的路上,我和他們提起了自己即將完成這本小說的翻譯。“啊——”容易激動的瑪麗立刻大聲說她有多麽喜歡這部小說。而一向冷靜的傑弗瑞·蘭迪斯用和緩的語氣給出一個更驚人的評價。“that’s the greatest of the greatest.(偉大中最偉大的。)”
“至於賽伯朋克,不,那完全是個誤會。確實,這本書在時間上講是在科幻的主題趨向從‘新浪潮’到‘賽伯朋克’過渡的階段完成的。但它隻是它自己。”
是的,偉大的作品都隻是它自己。無須定性,無須歸類,那隻是評論家的事情。
在結束這篇翻譯後記之前,我也許還應該對一些可能引起誤解的技術性問題作一些解釋。
一、文化的差異
小醜佛麥雷在書中是個成功的逗角。他的所有插科打諢的背景內容我固然盡量傳達,但是我個人感覺,並不符合我們東方的欣賞習慣。而本書中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也並不一定符合我國讀者的理解習慣。
二、關於各種數據的準確性
作者不是神,作者也會出錯。尤其本書完成於50年代,當時的一些數據現在可能已經更新。且不說所謂“第六代電腦”在500年後一定過時;“列寧格勒”作為地名已經不複存在;關於宇宙思動中的各個行星,作者提供的數據可能有誤,讀者可以參照注解中的說明。但是在做注的時候,同一行星,我從不同資源得到的數據也不相同,所以,都依照《哥倫比亞百科全書》2001年版本而定。
三、原書扉頁有獻給楚門·泰利(totrumanm.talley)的字樣,但此人已不可考。
四、本書的原名《虎,虎》取自英國玄學派詩人布萊克的名詩,而書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一頭猛虎。小說描寫了這頭虎四麵衝突求存的努力和最後回複人性的全過程,因此,比起全文1957年在美國《銀河》雜誌再版時使用的《群星,我的歸宿》一名,原名更符合作者的主旨。翻譯時考慮到《虎,虎》一名在科幻界過於陌生,因此采用美版書名。
翻譯此書的大半年間,它一直是壓在我心頭的一副重擔,我個人的科幻創作也因此而暫時停頓。但是,我相信這一切都值得,如果我能把閱讀這樣一部作品的心靈感受——傳達給你。
(趙海虹)
貝斯特是個語言大師,如果說我的翻譯有什麽問題的話,主要就是,作為中文翻譯者的我,還未能在中文語言上達到貝斯特在英文語言上的造詣。小說中充斥著大量非正規的語言活用,多為作者本人的創造性使用,我自以為寫中文也不算太中規中矩,但是依然跟不上他已趨化境的自由。英文可以用各種從句把不同層次的分句組合成一個整句,貝斯特尤好此道,字母串起的句子在他手中,如同一條可以任意伸縮的長鞭,揮舞得出神入化。而每當麵對這種動輒三四甚至四五行的句子,我隻得一聲長歎,先苦苦琢磨他的原意,再把一條原本外觀華美的長蛇,依中文慣例斬成一段一段,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隻能保證端上桌後能讓客人吃到同樣的味道,要得回原來的皮相,定不可能。
這個長篇原名《虎,虎》,最早於1956年在倫敦出版,作者也是在倫敦創作此書。也許這就是這篇小說為何帶有如此濃厚的文化色彩,比較適合歐洲的傳統的原因。如果沒有注解,一個美國讀者麵對這本書也一樣會頭腦發昏。我的朋友佛雷德——一位年近七十的美國科幻迷聽說我在翻譯此書,便去尋來這本他未曾讀過的經典。恐怕他得到的和我所有的是同一版本,兩周後他告訴我他讀完了這本書,而他不得不承認這本書“很難讀”,各種俚語、外語、深植於各種文化背景的典故都造成了閱讀困難,更不知道該怎麽翻。也許因為這個緣故,他以為我嗜好此類書籍,特地從他的個人收藏中選出一本以難讀著稱的《神經浪遊者》送給我。
謝天謝地我們有了網絡!書中遇到的各種名詞如在我擁有的一切工具書上都無法查到,我就把它扔到“google”上去,依賴這個世界著名的搜索引擎,我找到了一些19世紀服裝設計師的名字,了解了美國30年代的銀行大盜和18世紀歐洲畫派的名畫,……有時候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有時卻很困難,“google”把所有出現過查詢字的相關鏈接都拋了出來,有時單憑上下文並不能知道具體的意義,但哪一鏈接能導向一個具體的解釋?就要在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搜索結果中一個個查找。即使如此,也還是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困難,不得已隻能刪除。但是這樣的情況(包括個別無法翻譯的名詞),全文中不超過五處。
為什麽如此不厭其煩?我想是因為,這本書值得我付出這樣的勞動。值得用對經典的待遇小心翼翼地嗬護。它是我的愛物。
如果說小說的《序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場麵宏大,也不乏趣味的開始,那麽從第一章開始,貝斯特就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特殊的心理煉獄:諾瑪德號上的大棺材。帶著鋼鐵氣味的冰冷死亡意味並未提高我閱讀和翻譯的興趣,直到伏爾加號出現:它給了佛雷希望,讓他看到天堂的曙光,然後重重地,把他拋回到地獄的黑暗裏。複仇故事由此開始。在之後的章節裏,我們跟隨佛雷,在人性的黑暗地獄裏穿行:夢魔劇院,高弗瑞·馬特爾,月球細菌公司的工棚,斯考布思的墳墓,聖帕克教堂坍塌的地下裏那個銅汁流溢的迷宮……我們天性中的善良麵對各種肆無忌憚的殘忍經受著考驗。當佛雷用最大的冷酷執行的最狂熱的複仇燃燒到頂點,當人性中惡的一麵發揮到盡頭,而複仇的大門忽然對他迎頭關上,他心中最硬的複仇的鋼塊被生生撞裂。
在斯考布思的墳墓,抱著他偷來的會傳心術的老孩子,用他殘酷的意念穿過那孩子的身體,進入被切除了所有感知的仇人的思想,折磨她,拷問她,這複仇的頂峰忽然被一個名字如雷般劈個正著。一切的複仇似乎早已注定是一次徒勞。
作者用非常隱晦的方式表現出佛雷的崩潰。
彩色的燈光和不和諧的怪聲圍繞著佛雷旋轉。他喘著粗氣,身體搖晃。“藍色思動。”他喃喃……
“藍色思動”代表幻滅。他仿佛又回到了高弗瑞·馬特爾黑暗的地底世界,聽到了“幻滅”的聲音。
作為讀者的我,如果說一直被小說緊湊的情節牽引,但是直到此處,我才真正感受到心靈的震撼。和佛雷一起走完了他心靈的艱辛路程,有多少次對於殘酷我讀之不忍,難受的墜落感直到此處,忽然拋空。在看到後麵的句子之前,我仿佛已經知道會發生什麽。因為一個深入這個故事,與它共同呼吸的讀者,此刻的感覺一定與佛雷同步。
他感到有一隻手在摸索他的手。
看到此處,我輕輕地和他一起吐出了那個名字,在我讀到它之前。
“傑絲?”
也許正如佛雷所說,他並不真正愛傑絲,因為他是個獵人,他太簡單外向了。但是這個名字,代表著黑暗世界裏一個溫暖的聲音,人性地獄裏,他惟一的光明。這裏叫出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心靈中的一切罪惡已經碎落成塵,作為人,心裏最深處被埋沒的良知被這個名字牽引著緩緩向上,像血液一樣流過他的全身。
讀到這裏,我完全了解了這本書獲得的巨大成功。貝斯特從來沒有能和阿西莫夫、克拉克獲得同等的知名度,這並不難理解。因為他的書包容了太多的文化元素,其旁征博引完全是主流文學擅長的方式,但他小說中的大量科技名詞和科學成分使它無法被主流輕易理解和接受;而他在文學手法上的主流意識又多少會影響到它在科幻領域的大量傳播。即使如此,《群星,我的歸宿》在世界科幻曆史上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貝斯特也許是惟一一位能獲得“黃金時代”、“新浪潮”和“賽伯朋克”時代的科幻作家們一致景仰的作家―一這,也許就歸功於他小說的包羅萬象和豐富的主題。
喜歡“硬科幻”的讀者可以在這裏找到一個“思動”時代的新世界;小說技術上並非沒有漏洞,但是對於一種新技術改造的世界,方方麵麵都鋪設得很真實;而篇尾的宇宙思動場麵恢弘,適合喜歡大場麵的讀者。喜歡在故事中享受文學性的讀者,在這裏可以找到一個不亞於《基督山伯爵》的精彩故事,或許是我作為翻譯者的偏愛,我覺得本文在各方麵早就超越了大仲馬筆下的複仇史;現代主義在小說中強調個人和人的內心,心理學出身的貝斯特在這一方麵更是把自己專業學習所得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善於描繪各種黑暗和絕望的心理境況。基於這一點,我認為喜歡心理小說的讀者會愛讀這本書,但是兒童不宜。關心社會學的讀者還可以在這裏找到民主革命的內容,喜歡愛情故事的讀者可以在這裏看到一些小浪漫——不過,坦率地說,本書的愛情描寫並不很成功,尤其羅賓和楊佑威,傑絲和達根漢姆的關係純屬多餘。
原版書中內利·伽門(neil gaiman)的序言把《群星,我的歸宿》定性為一本賽伯朋克小說,我對此頗表懷疑。於是2002年秋天蘭迪斯夫婦到訪北京的時候,在去往長城的路上,我和他們提起了自己即將完成這本小說的翻譯。“啊——”容易激動的瑪麗立刻大聲說她有多麽喜歡這部小說。而一向冷靜的傑弗瑞·蘭迪斯用和緩的語氣給出一個更驚人的評價。“that’s the greatest of the greatest.(偉大中最偉大的。)”
“至於賽伯朋克,不,那完全是個誤會。確實,這本書在時間上講是在科幻的主題趨向從‘新浪潮’到‘賽伯朋克’過渡的階段完成的。但它隻是它自己。”
是的,偉大的作品都隻是它自己。無須定性,無須歸類,那隻是評論家的事情。
在結束這篇翻譯後記之前,我也許還應該對一些可能引起誤解的技術性問題作一些解釋。
一、文化的差異
小醜佛麥雷在書中是個成功的逗角。他的所有插科打諢的背景內容我固然盡量傳達,但是我個人感覺,並不符合我們東方的欣賞習慣。而本書中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也並不一定符合我國讀者的理解習慣。
二、關於各種數據的準確性
作者不是神,作者也會出錯。尤其本書完成於50年代,當時的一些數據現在可能已經更新。且不說所謂“第六代電腦”在500年後一定過時;“列寧格勒”作為地名已經不複存在;關於宇宙思動中的各個行星,作者提供的數據可能有誤,讀者可以參照注解中的說明。但是在做注的時候,同一行星,我從不同資源得到的數據也不相同,所以,都依照《哥倫比亞百科全書》2001年版本而定。
三、原書扉頁有獻給楚門·泰利(totrumanm.talley)的字樣,但此人已不可考。
四、本書的原名《虎,虎》取自英國玄學派詩人布萊克的名詩,而書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一頭猛虎。小說描寫了這頭虎四麵衝突求存的努力和最後回複人性的全過程,因此,比起全文1957年在美國《銀河》雜誌再版時使用的《群星,我的歸宿》一名,原名更符合作者的主旨。翻譯時考慮到《虎,虎》一名在科幻界過於陌生,因此采用美版書名。
翻譯此書的大半年間,它一直是壓在我心頭的一副重擔,我個人的科幻創作也因此而暫時停頓。但是,我相信這一切都值得,如果我能把閱讀這樣一部作品的心靈感受——傳達給你。
(趙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