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聽得心裏直奇,總隱隱感到有些不安。
“不必這般多禮,快起來罷。”
說著,南安太妃便命小丫鬟將探春扶起來。
隨後她又笑著道:“隻是咱們此番認親,便不必向聖上請旨了,南邊的戰事未平,聖上正為此憂心不已,咱們也不好拿這樣的事打擾。”
不知是想到了什麽。
南安太妃的神色忽然便冷了幾分,挑眉道:“說來隻能怪那西寧世子爺太愛出風頭了些,原本我家王爺都已同那番邦談妥了,隻要和親事宜一成,兩方即可停戰。”
“偏這世子爺不知同聖上說了些什麽,好好的便又挑起戰事來,害得聖上煩憂。”
聽到這話後,探春的心當即便冷了一瞬。
她剛從校場上回來,南征大軍那視死如歸般的嘶吼聲還在她的耳邊回蕩。
怎得在南安太妃口中,這些將士們豁出性命去保家衛國的行為,竟變成了挑事生非。
果然。
在場沒有人敢接南安太妃這個話茬。
哪怕是如今一味巴著她的王夫人。
見眾人不言語,南安太妃也立即意識自己的話有些逾矩了。
忙笑著道:“我並未有其他的意思,不過是見不得兩軍交戰,百姓們流離失所罷了。”
王夫人也忙賠笑道:“您最是個慈心的,自然見不得這些殺戮之事。”
見探春的神色有些冷漠,王夫人便又笑著道:“三丫頭剛從外麵回來,想是也累了,不如先回去休息罷,認親之事由我這邊做主便是。”
說著,她又叮囑侍書道:“你們家姑娘今後便是南安郡王府的義女,自然更是千金貴體了,都仔細著些伺候,莫要偷懶才是。”
“是,二太太。”
聞言,探春便也起身行禮告退,先行回屋去了。
她確實不喜同那南安太妃說話。
若非王夫人不願意,探春萬分想將這認親之事作罷。
可無奈,探春又深知王夫人如今一心指望南安太妃能幫襯賈家。
斷不會為著她得罪南安太妃的。
......
見探春離去後。
南安太妃便又笑著道:“方才三姑娘在,我也不好說起此事。”
“其實我今日前來,不僅是想定下認親之事,還想替三姑娘這義女作個媒。”
聽到這話後。
鳳姐心中立刻警覺起來,心道這大概才是南安太妃此行的真正目的。
可王夫人卻是更為欣喜,有南安太妃做媒,這可是難得的體麵。
“這三丫頭真真是好福氣,有您這樣的義母替她操心,隻是不知您瞧上了京中哪家公子?”
“二太太信得過我便好,我原還擔心自己越俎代庖了呢。”
說著,南安太妃又緩緩道:“是我的娘家外甥,比三姑娘大兩歲,我姐姐一向愛如珍寶,偏這孩子也爭氣,年紀輕輕便中了秀才,學識自是不必說,連他那當禮部侍郎的父親都誇讚不已呢。”
王夫人一聽更是喜歡,忙笑著道:“不愧是禮部侍郎家的公子,想來今後定是個前途無量的。”
聽到這,南安太妃又忽然歎氣道:若是沒出意外,這孩子將來哪怕入閣拜相都是有希望的。”
“隻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這外甥前兩年去郊外狩獵時,因那馬受了驚,不慎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又被傷到了要害,導致他的下半身如今已是動彈不得了。”
頓了頓,南安太妃又接著惋惜道:“也正因如此,這孩子的親事如今便有些不好辦。”
“偏他又是家中獨子,我想著到底不能讓他這一脈斷了香火,好歹也該找個姑娘成親,試試看才是,或許還能留下個子嗣也未可知。”
這番話一出,賈府眾人的臉色皆是十分難看。
尤其是王夫人,她原還以為南安太妃當真瞧上了探春,要好好抬舉她。
可誰知。
南安太妃竟這般侮辱人。
“您的一番美意,原也不該拒絕,隻是三丫頭到底還年輕,我想著她的親事也不必這般急。”
說著,王夫人又訕訕笑道:“不如咱們先把議親之事商議妥當,其他的事來日再說。”
聽到這話後,南安太妃當即就撂了臉子。
語氣也不似方才那麽和善,“二太太是嫌棄我那娘家外甥麽?”
說著,她又冷哼道:“我既認三姑娘為義女,那便是真心喜愛她,可誰知我這義母說話竟是毫無用處,真真叫人寒心。”
頓了頓,南安太妃又意味深長地看了王夫人一眼,“你們莫要嫌棄我那娘家外甥癱了,即便他如今動彈不得,可他的顯赫家世擺在那裏,誰家姑娘若嫁過來,那便是禮部侍郎家的兒媳婦了。”
“說出來隻怕你們不信,這想將女兒嫁過來的人家並非沒有,隻是我想著三姑娘到底是我義女,這樣的好事自然該給她留著才是。”
頓了頓,南安太妃又敲打道:“我那外甥的學識最是淵博,且他父親又是禮部侍郎,對科考之事最是清楚的,想來你家寶玉今後定然也要考取功名罷?”
這話一出,王夫人的神色當即便有些鬆動。
若探春真嫁與這禮部侍郎家,那寶玉將來入仕定是不愁的。
甚至還能得到不少照應。
見王夫人當真仔細考慮起來,鳳姐不由得又心疼起探春來。
果然隻要提及寶玉,便能立即叫王夫人失了心智。
看來這南安太妃也是個極擅拿捏人心的。
“王太妃娘娘既這般替三妹妹考慮,太太何不去問問老爺的意思呢?”
鳳姐起身微微施禮道:“咱們老爺想來定也欽佩侍郎大人家這位公子的才學,或許喜歡這門親事也未可知。”
話雖如此說,可王熙鳳心知賈政是絕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
將好好的年輕女兒嫁給個殘疾人,說出去隻怕賈政的脊梁骨都要讓人給戳彎了。
也就是王夫人又讓這南安太妃給拿住了七寸,才會這般不辨是非。
王熙鳳別的不怕,就怕這王夫人等下腦子發昏,又不跟賈政商量一聲便直接把婚事應了下來。
屆時南安太妃再轉頭去請道賜婚聖旨下來,那這門親事就被定死了。
果然。
聽到鳳姐的話後,南安太妃立刻便冷冷瞥了她一眼。
又似笑非笑地對王夫人道:“二太太可想仔細了,這門親事對寶玉將來入朝為官可是大有裨益的,萬一錯過,可就再也尋不到這樣的好事了。”
這話真真叫王夫人動心。
可她隨即又想到,上次寶玉的那道賜婚聖旨已叫賈政發了好大的火,若此次探春的婚事自己又擅自定了下來,隻怕到時會難以收場。
想到這。
王夫人不禁又瞧了眼鳳姐,她方才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賈政向來最是欣賞有才學之人,或許真會應下這門婚事也未可知。
不如便先等一等,待晚上先問過賈政的意思後,明日再答複南安太妃也不遲。
“不必這般多禮,快起來罷。”
說著,南安太妃便命小丫鬟將探春扶起來。
隨後她又笑著道:“隻是咱們此番認親,便不必向聖上請旨了,南邊的戰事未平,聖上正為此憂心不已,咱們也不好拿這樣的事打擾。”
不知是想到了什麽。
南安太妃的神色忽然便冷了幾分,挑眉道:“說來隻能怪那西寧世子爺太愛出風頭了些,原本我家王爺都已同那番邦談妥了,隻要和親事宜一成,兩方即可停戰。”
“偏這世子爺不知同聖上說了些什麽,好好的便又挑起戰事來,害得聖上煩憂。”
聽到這話後,探春的心當即便冷了一瞬。
她剛從校場上回來,南征大軍那視死如歸般的嘶吼聲還在她的耳邊回蕩。
怎得在南安太妃口中,這些將士們豁出性命去保家衛國的行為,竟變成了挑事生非。
果然。
在場沒有人敢接南安太妃這個話茬。
哪怕是如今一味巴著她的王夫人。
見眾人不言語,南安太妃也立即意識自己的話有些逾矩了。
忙笑著道:“我並未有其他的意思,不過是見不得兩軍交戰,百姓們流離失所罷了。”
王夫人也忙賠笑道:“您最是個慈心的,自然見不得這些殺戮之事。”
見探春的神色有些冷漠,王夫人便又笑著道:“三丫頭剛從外麵回來,想是也累了,不如先回去休息罷,認親之事由我這邊做主便是。”
說著,她又叮囑侍書道:“你們家姑娘今後便是南安郡王府的義女,自然更是千金貴體了,都仔細著些伺候,莫要偷懶才是。”
“是,二太太。”
聞言,探春便也起身行禮告退,先行回屋去了。
她確實不喜同那南安太妃說話。
若非王夫人不願意,探春萬分想將這認親之事作罷。
可無奈,探春又深知王夫人如今一心指望南安太妃能幫襯賈家。
斷不會為著她得罪南安太妃的。
......
見探春離去後。
南安太妃便又笑著道:“方才三姑娘在,我也不好說起此事。”
“其實我今日前來,不僅是想定下認親之事,還想替三姑娘這義女作個媒。”
聽到這話後。
鳳姐心中立刻警覺起來,心道這大概才是南安太妃此行的真正目的。
可王夫人卻是更為欣喜,有南安太妃做媒,這可是難得的體麵。
“這三丫頭真真是好福氣,有您這樣的義母替她操心,隻是不知您瞧上了京中哪家公子?”
“二太太信得過我便好,我原還擔心自己越俎代庖了呢。”
說著,南安太妃又緩緩道:“是我的娘家外甥,比三姑娘大兩歲,我姐姐一向愛如珍寶,偏這孩子也爭氣,年紀輕輕便中了秀才,學識自是不必說,連他那當禮部侍郎的父親都誇讚不已呢。”
王夫人一聽更是喜歡,忙笑著道:“不愧是禮部侍郎家的公子,想來今後定是個前途無量的。”
聽到這,南安太妃又忽然歎氣道:若是沒出意外,這孩子將來哪怕入閣拜相都是有希望的。”
“隻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我這外甥前兩年去郊外狩獵時,因那馬受了驚,不慎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又被傷到了要害,導致他的下半身如今已是動彈不得了。”
頓了頓,南安太妃又接著惋惜道:“也正因如此,這孩子的親事如今便有些不好辦。”
“偏他又是家中獨子,我想著到底不能讓他這一脈斷了香火,好歹也該找個姑娘成親,試試看才是,或許還能留下個子嗣也未可知。”
這番話一出,賈府眾人的臉色皆是十分難看。
尤其是王夫人,她原還以為南安太妃當真瞧上了探春,要好好抬舉她。
可誰知。
南安太妃竟這般侮辱人。
“您的一番美意,原也不該拒絕,隻是三丫頭到底還年輕,我想著她的親事也不必這般急。”
說著,王夫人又訕訕笑道:“不如咱們先把議親之事商議妥當,其他的事來日再說。”
聽到這話後,南安太妃當即就撂了臉子。
語氣也不似方才那麽和善,“二太太是嫌棄我那娘家外甥麽?”
說著,她又冷哼道:“我既認三姑娘為義女,那便是真心喜愛她,可誰知我這義母說話竟是毫無用處,真真叫人寒心。”
頓了頓,南安太妃又意味深長地看了王夫人一眼,“你們莫要嫌棄我那娘家外甥癱了,即便他如今動彈不得,可他的顯赫家世擺在那裏,誰家姑娘若嫁過來,那便是禮部侍郎家的兒媳婦了。”
“說出來隻怕你們不信,這想將女兒嫁過來的人家並非沒有,隻是我想著三姑娘到底是我義女,這樣的好事自然該給她留著才是。”
頓了頓,南安太妃又敲打道:“我那外甥的學識最是淵博,且他父親又是禮部侍郎,對科考之事最是清楚的,想來你家寶玉今後定然也要考取功名罷?”
這話一出,王夫人的神色當即便有些鬆動。
若探春真嫁與這禮部侍郎家,那寶玉將來入仕定是不愁的。
甚至還能得到不少照應。
見王夫人當真仔細考慮起來,鳳姐不由得又心疼起探春來。
果然隻要提及寶玉,便能立即叫王夫人失了心智。
看來這南安太妃也是個極擅拿捏人心的。
“王太妃娘娘既這般替三妹妹考慮,太太何不去問問老爺的意思呢?”
鳳姐起身微微施禮道:“咱們老爺想來定也欽佩侍郎大人家這位公子的才學,或許喜歡這門親事也未可知。”
話雖如此說,可王熙鳳心知賈政是絕不會同意這門親事的。
將好好的年輕女兒嫁給個殘疾人,說出去隻怕賈政的脊梁骨都要讓人給戳彎了。
也就是王夫人又讓這南安太妃給拿住了七寸,才會這般不辨是非。
王熙鳳別的不怕,就怕這王夫人等下腦子發昏,又不跟賈政商量一聲便直接把婚事應了下來。
屆時南安太妃再轉頭去請道賜婚聖旨下來,那這門親事就被定死了。
果然。
聽到鳳姐的話後,南安太妃立刻便冷冷瞥了她一眼。
又似笑非笑地對王夫人道:“二太太可想仔細了,這門親事對寶玉將來入朝為官可是大有裨益的,萬一錯過,可就再也尋不到這樣的好事了。”
這話真真叫王夫人動心。
可她隨即又想到,上次寶玉的那道賜婚聖旨已叫賈政發了好大的火,若此次探春的婚事自己又擅自定了下來,隻怕到時會難以收場。
想到這。
王夫人不禁又瞧了眼鳳姐,她方才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
賈政向來最是欣賞有才學之人,或許真會應下這門婚事也未可知。
不如便先等一等,待晚上先問過賈政的意思後,明日再答複南安太妃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