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鼓勵
脫離劇情後,炮灰女配收租養老了 作者:九粒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年輕的知識分子們大部分都是剛走出校園的高中生或者初中生。
最大的十七八歲,最小的才十五六歲。
他們沒怎麽幹過農活,連農具都拿不順手,十個人幹的活兒還抵不上一個村裏的好勞力,就因為幹農活的事兒沒少被人嫌棄。
有限的土地,有限的收獲,還平白無故多了十幾張嘴分糧,就憑這個,村民們就不可能會歡迎知青們的到來。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咱們擅長的是知識,不應該隻下地幹活,咱們應該幹自己更擅長的事情。”蘇暖添了一把柴,小聲道,“村裏馬上要開始恢複掃盲班和小學了,到時候需要不少老師,肯定得從知青裏選人。”
錢心心一聽,眼睛都亮了,“真的嗎?”
“知青也可以?”
“可是,允許麽?”
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村裏的人對知青的印象一直都不好,再加上他們自己自尊心作怪,不怎麽跟村裏的人接觸,時間長了村裏人也沒人搭理他們。
如果能夠做輕鬆點兒的工作,他們都是樂意的。
蘇暖道,“三裏莊大隊半年前就重建了小學,其中就有兩位知青老師,咱們公社也計劃在今年年底新建一所中學。這說明什麽,說明知識在受到重視。同誌們,我們不能隻是空想,而要行動起來呀!我們不光要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我們的汗水,還要把我們的知識留在這片土地。雖然我們會麵臨許多困難,但是請相信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這次宣傳活動就是我們的起點,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用自己的所學,做出更大的事業,讓大家看見咱們知青的力量。”
大家的眼睛就更亮了!立馬就有人舉手回應了。
“說得好。”
“我們不比任何人差。”
“我們的青春不能白白的浪費。”
“我們可以做到的。”
“說真的,我現在超激動,恨不得馬上去種兩畝地。”
“噗......”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哄堂大笑,笑了很久,之前那些消極的,畏懼的心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樂觀的,富有激情的初心。
李國華認真道:“蘇暖,我們都聽你的。”
“對。”
“沒錯,你說我們聽!”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同意。
來之前他們都是想支援農村建設的,隻是農村生活的艱辛與枯燥,磨滅了知青們當初下鄉時候的熱情。
有多強的信念,就有多大的成功。
任何的事隻要被賦予了強大的信念感,就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看到他們眼中堅定的目光,蘇暖答應了,拿著劇本跟他們一一對了幾遍詞,調整了一下走位,這次修改的內容不多,很快他們就弄熟悉了。
不過有一個人例外。
李國華嘴裏念念叨叨的,卻聽不清他說的是什麽,蘇暖道:“你幹嘛呢?”
冷不丁的被人打斷,李國華嚇了一跳,小聲道:“……我還沒背完。”他這人平時的時候記憶力挺好的,就是一到關鍵時刻會緊張,所以每次都是提前多背幾遍,省著到時候磕磕絆絆的。
“沒事,你慢慢背吧,不著急。”
李國華看向蘇暖,“隻是這內容?能行嗎?”這是我能說的演講稿嗎?
李國華剛一猶豫,蘇暖就明白他的焦慮了,道:“李哥,放心吧,這是我從秦醫生那裏拿來的急救病例數據,是可公開的。”
數據才是最為直觀、最具說服力的。
“好吧。”
“嗯嗯,辛苦了。”
蘇暖摸摸下巴,視線一轉問道:“對了,你們有誰練了那首歌嗎?”
周海濤舉手,“我會了,陳森也會一點。”
陳森跟著點頭。
蘇暖蹭過去,商量道:“很好,待會我們先這樣,然後大家再......”
“......”
眾人沒能準備多久,公社的梁主任與醫院的徐主任先後進入大堂。
畢竟今天是第一天排練,領導們都挺重視。
*
十分鍾後,第二場開始。
聊天的,織毛衣的,納鞋底的,嗑瓜子的,哄孩子的,滿食堂的看熱鬧的人鬧鬧哄哄,手裏沒得閑,嘴也沒得閑,像個菜場。
蘇暖對於混亂的場麵不以為意。
她先站出來,雙手一拍“啪啪”兩聲脆響,又做了個安靜的手勢。
眾人隻見約莫十六七歲的年輕女同誌站在了大堂中央一副要講話的樣子,她們逐漸安靜下來。
“各位叔伯嬸子們好,今天我們知青隊要在這裏為‘醫療隊下鄉’宣傳活動排練節目。每個節目都是知青同誌自己寫的,大家多多給他們鼓勵。”
剛說完,蘇暖很明顯地感覺到視線刷刷刷多了好幾撥。
還不錯,居然留下了一大半的觀眾。
大家夥都很給麵子,啪啪啪啪的配合鼓掌。
“放心,小同誌,我們會給知青同誌們鼓掌的!”雖然她們也不太看得懂。
“沒事!不要緊張呀!”
“哎呀,你們就當我們不存在。”周圍的人開始起哄。
後頭跟著的應和聲不少。
蘇暖趁熱打鐵,笑著道:“謝謝大家!我們今天的表演有三個節目,唱一首歌,看一段短片,講一個故事,好了,下麵是第一個節目,有請周知青和陳知青。”
下麵的觀眾已經準備好繼續聽文縐縐的報告會了,有個大嫂抱著孩子剛要退出去,這會兒忽然聽聞下一個節目是唱一首歌,又重新坐了回去。
聽他們唱完歌再走也不遲。
畢竟來都來了。
最大的十七八歲,最小的才十五六歲。
他們沒怎麽幹過農活,連農具都拿不順手,十個人幹的活兒還抵不上一個村裏的好勞力,就因為幹農活的事兒沒少被人嫌棄。
有限的土地,有限的收獲,還平白無故多了十幾張嘴分糧,就憑這個,村民們就不可能會歡迎知青們的到來。
“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咱們擅長的是知識,不應該隻下地幹活,咱們應該幹自己更擅長的事情。”蘇暖添了一把柴,小聲道,“村裏馬上要開始恢複掃盲班和小學了,到時候需要不少老師,肯定得從知青裏選人。”
錢心心一聽,眼睛都亮了,“真的嗎?”
“知青也可以?”
“可是,允許麽?”
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村裏的人對知青的印象一直都不好,再加上他們自己自尊心作怪,不怎麽跟村裏的人接觸,時間長了村裏人也沒人搭理他們。
如果能夠做輕鬆點兒的工作,他們都是樂意的。
蘇暖道,“三裏莊大隊半年前就重建了小學,其中就有兩位知青老師,咱們公社也計劃在今年年底新建一所中學。這說明什麽,說明知識在受到重視。同誌們,我們不能隻是空想,而要行動起來呀!我們不光要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我們的汗水,還要把我們的知識留在這片土地。雖然我們會麵臨許多困難,但是請相信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這次宣傳活動就是我們的起點,就讓我們一起努力用自己的所學,做出更大的事業,讓大家看見咱們知青的力量。”
大家的眼睛就更亮了!立馬就有人舉手回應了。
“說得好。”
“我們不比任何人差。”
“我們的青春不能白白的浪費。”
“我們可以做到的。”
“說真的,我現在超激動,恨不得馬上去種兩畝地。”
“噗......”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家哄堂大笑,笑了很久,之前那些消極的,畏懼的心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樂觀的,富有激情的初心。
李國華認真道:“蘇暖,我們都聽你的。”
“對。”
“沒錯,你說我們聽!”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同意。
來之前他們都是想支援農村建設的,隻是農村生活的艱辛與枯燥,磨滅了知青們當初下鄉時候的熱情。
有多強的信念,就有多大的成功。
任何的事隻要被賦予了強大的信念感,就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看到他們眼中堅定的目光,蘇暖答應了,拿著劇本跟他們一一對了幾遍詞,調整了一下走位,這次修改的內容不多,很快他們就弄熟悉了。
不過有一個人例外。
李國華嘴裏念念叨叨的,卻聽不清他說的是什麽,蘇暖道:“你幹嘛呢?”
冷不丁的被人打斷,李國華嚇了一跳,小聲道:“……我還沒背完。”他這人平時的時候記憶力挺好的,就是一到關鍵時刻會緊張,所以每次都是提前多背幾遍,省著到時候磕磕絆絆的。
“沒事,你慢慢背吧,不著急。”
李國華看向蘇暖,“隻是這內容?能行嗎?”這是我能說的演講稿嗎?
李國華剛一猶豫,蘇暖就明白他的焦慮了,道:“李哥,放心吧,這是我從秦醫生那裏拿來的急救病例數據,是可公開的。”
數據才是最為直觀、最具說服力的。
“好吧。”
“嗯嗯,辛苦了。”
蘇暖摸摸下巴,視線一轉問道:“對了,你們有誰練了那首歌嗎?”
周海濤舉手,“我會了,陳森也會一點。”
陳森跟著點頭。
蘇暖蹭過去,商量道:“很好,待會我們先這樣,然後大家再......”
“......”
眾人沒能準備多久,公社的梁主任與醫院的徐主任先後進入大堂。
畢竟今天是第一天排練,領導們都挺重視。
*
十分鍾後,第二場開始。
聊天的,織毛衣的,納鞋底的,嗑瓜子的,哄孩子的,滿食堂的看熱鬧的人鬧鬧哄哄,手裏沒得閑,嘴也沒得閑,像個菜場。
蘇暖對於混亂的場麵不以為意。
她先站出來,雙手一拍“啪啪”兩聲脆響,又做了個安靜的手勢。
眾人隻見約莫十六七歲的年輕女同誌站在了大堂中央一副要講話的樣子,她們逐漸安靜下來。
“各位叔伯嬸子們好,今天我們知青隊要在這裏為‘醫療隊下鄉’宣傳活動排練節目。每個節目都是知青同誌自己寫的,大家多多給他們鼓勵。”
剛說完,蘇暖很明顯地感覺到視線刷刷刷多了好幾撥。
還不錯,居然留下了一大半的觀眾。
大家夥都很給麵子,啪啪啪啪的配合鼓掌。
“放心,小同誌,我們會給知青同誌們鼓掌的!”雖然她們也不太看得懂。
“沒事!不要緊張呀!”
“哎呀,你們就當我們不存在。”周圍的人開始起哄。
後頭跟著的應和聲不少。
蘇暖趁熱打鐵,笑著道:“謝謝大家!我們今天的表演有三個節目,唱一首歌,看一段短片,講一個故事,好了,下麵是第一個節目,有請周知青和陳知青。”
下麵的觀眾已經準備好繼續聽文縐縐的報告會了,有個大嫂抱著孩子剛要退出去,這會兒忽然聽聞下一個節目是唱一首歌,又重新坐了回去。
聽他們唱完歌再走也不遲。
畢竟來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