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廢品收購站
脫離劇情後,炮灰女配收租養老了 作者:九粒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另一邊,老城門巷尾,蘇家小樓裏。
紅瓦、綠窗,青瓦,冬暖又夏涼,很符合這個時代樸實無華的特色,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屋前屋後的牆上有不少雨水衝刷出來的痕跡,屋簷也有些漏水。畢竟是十幾年的老房子了,這些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當中夏亭午一束束的陽光照進來,透過疏密的枝葉間隙灑下些許的光斑給這座院落更是添加了幾分韻味。
屋裏的家具都是非常普通的木料,最少也用了十年了,很多都有修補的痕跡,看著破破爛爛,但丟是不能丟的,就算不能賣給廢品收購站也能砍了當柴火燒。
城裏的柴火可是要花錢買的。
蘇暖發現二哥這人是真能處,她昨天就隨便提了一句讓他幫忙找人把破舊的家具集中起來,今天這些家具就被整整齊齊的擺在院子的角落裏了。
效率一百分!!!
一路看下來,蘇暖還是很是滿意的。
做生意什麽的,她是外行不太懂,但買房這麽簡單的事她不學也會了。
以後最值錢的就是房子,做什麽投資都不如買房坐等拆遷來的劃算。
她記得上輩子有人在論壇問了一個問題,要是你回到七零年代,會做什麽?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買房子,買房子,再買房子。
畢竟未來的房價,漲得跟坐火箭一樣,動不動就幾萬,甚至十幾萬一平米,一套市中心的房子可是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呢。
其他人那是不知道房子以後的價值,但她知道啊,無論是等拆遷還是收租,都是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
為了美好的躺平未來,絕對不能放過了!!!
不過如今還早,等恢複高考她考上了大學之後,再開始考慮也來得及。
蘇暖選了靠西麵的一間空房間作為倉庫。
這房間就是石白灰刷的牆壁,屋裏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正門對過去有一扇小窗,雖然是靠近巷子,但隻要平時拉著窗簾,外麵也看不見什麽。
蘇暖把東西都搬出來後,看著一堆東西直接大喇喇的堆在那裏,好像有點不值錢的樣子,於是又從空間裏搬出來幾個木架子,把香皂,手表,水果這些小東西都整整齊齊放好。接著把自行車推到牆角。
豬肉這些東西太重了,蘇暖在地上鋪了一塊塑料布,直接把肉都堆在上麵,反正待會應該就會被搬走了。
一邊整理一邊在心裏默默地算了一遍賬。
上次二哥預先付了一千塊的貨款,買房花了八百,辦房產證的時候賣了一塊手表收入一百二。
如今蘇暖手中的存款整數約莫有三百塊,剩下的還有些零零散散毛票,約莫有個十幾塊錢。
硬說起來,三百塊其實已經很多了,要知道這個年頭一個參加工作達到四年的普通二級工一年的工資也才三百多元。
這時有句話叫做,別看工資三十八,養活爹媽、老婆再加三個娃。
三百塊錢足夠蘇暖什麽都不做的在縣裏好吃好喝的過上兩三年了,隻是要是用來買房的話,這麽三百塊錢就顯得十分的不夠看了。
賣空間的物資。
大概是蘇暖目前唯一可以累計大額資金的手段了。
整理好貨品,又等了十幾分鍾,蘇衛華他們還沒有到,蘇暖決定先去廢品收購站轉一轉,看能不能淘到新一點,好看一點的家具。
畢竟現在家裏空蕩蕩的,連個吃飯的桌子,喝水的杯子都沒有,太不方便了。
蘇暖也沒多磨蹭,回屋從給蘇衛華留了一張字條後,她就騎著自行車去了廢品收購站。
整個縣城有兩個廢品收購站,位於縣城的一北一南。城南的收購站離蘇暖現在的位置很近,就在老城門巷後麵,中間隔著一條街。
沒來過城南,也不知道這邊的情況,蘇暖騎著自行車慢慢的轉悠。
總得來說,城南應該屬於工業區,單是廠就有四個,機械廠、紡織廠、運輸廠,化肥廠,整個縣才7個廠子,城南占了一半多。
中間還路過了郵局,糧站,文化宮等各個地方,轉這麽一圈,這一片周圍的環境蘇暖都摸清了。
一路轉到廢品回收站,隻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搖著蒲扇坐在院子裏的大樹下乘涼。
蘇暖將自行車鎖在旁邊的欄杆上,開口道:“大媽,我想找點家具。可以嗎?”說著還把一把糖遞了過去。
又輕聲道:“家裏來親戚了,床啊櫃子啊什麽的都缺。畢竟是親戚,總不能讓人家天天打地鋪吧。”
大媽估計也是老手,周圍四處一掃,發現沒人看見,順手的就把糖接了過去,“就是,親戚那得來一趟,睡不好可是為難人了,趕緊進去吧,現在裏麵沒人。家具什麽的都在後麵的倉庫裏。出來在按斤算啊。”
廢品收購站不止是收東西,也往外頭賣東西。
舊家具、破家具都是統一價,兩分錢一斤。廢紙書籍什麽的一分到三分一斤。
大媽大概數了數,一把糖有7、8顆了,小姑娘可真識趣,這下小孫子的糖有著落了。
蘇暖乖巧的笑道:“知道了,謝謝大媽。”
廢品收購站很大,總共三間庫房加一個大院。倉庫的門都沒關,第一間房堆著各種裝著廢紙書籍,第二間房都是廢棄的破銅爛鐵,最右麵的房間則是堆滿了各種木材家具。
如今蘇暖家裏最缺的就是家具,所以她也最先去看的家具。
這一開門,一股子黴味撲鼻而來,蜘蛛網直接落了一身,“噗,咳咳,咳!”蘇暖用手在臉前呼扇著,差點沒被灰嗆死。
桌椅板凳床櫃,簡直是老式傳統家具大全。
不過許多都是缺胳膊斷腿的,亂七八糟堆積在一起,落滿了灰塵,地上還有一些散落桌子腿、木頭塊、門板碎片之類的,腐朽的爛木頭味道難聞極了,怪不得那位大媽不跟著進來。
這個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家家戶戶都不甚富裕,在各個方麵都是能省則省,能修則修,能補則補。如果不是真的沒法用了,誰會舍得丟棄。現在這裏麵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那幾年最激烈的時候抄家抄回來的東西,缺胳膊少腿也正常。
蘇暖虛掩著口鼻,像個小倉鼠一樣,在廢品站翻翻找找,可惜結果讓人失望,能用的沒多少。
果然小說裏那些撿漏的事兒都是需要主角光環的。
唯一能給蘇暖稍許安慰的,大概也就是倉庫角落裏那一個還算完整的不知道是啥木頭的箱子,那兩簇交纏的藤蔓雕得活靈活現的,連葉子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蘇暖都不得不感歎這雕刻人的手藝,精湛了。
最重要的是那藤蔓看著就眼熟,蘇暖想湊近仔細看看。
就因為分心,蘇暖跨出去的那隻腳踩到一根桌子腿,腳下一滑,人就朝著那個木頭箱子栽去,蘇暖急忙雙手撐住才避免了一場與木箱子的親密接觸。
大媽聽到動靜急忙進了,“小姑娘,沒事吧?”
蘇暖也是虛驚一場,“沒事,不小心踩到一塊木頭了。”
就在蘇暖直起身的時候,她的視線突然觸及到腳邊巴掌大小的破木炭上,仿佛福至心靈一般,她伸手將木炭撿起來。
入手的第一感覺就是溫潤,就好像摸到的不是一塊木炭而是一塊軟玉。
湊近了之後,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蘇暖喃喃自語:“這是什麽?”
紅瓦、綠窗,青瓦,冬暖又夏涼,很符合這個時代樸實無華的特色,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屋前屋後的牆上有不少雨水衝刷出來的痕跡,屋簷也有些漏水。畢竟是十幾年的老房子了,這些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當中夏亭午一束束的陽光照進來,透過疏密的枝葉間隙灑下些許的光斑給這座院落更是添加了幾分韻味。
屋裏的家具都是非常普通的木料,最少也用了十年了,很多都有修補的痕跡,看著破破爛爛,但丟是不能丟的,就算不能賣給廢品收購站也能砍了當柴火燒。
城裏的柴火可是要花錢買的。
蘇暖發現二哥這人是真能處,她昨天就隨便提了一句讓他幫忙找人把破舊的家具集中起來,今天這些家具就被整整齊齊的擺在院子的角落裏了。
效率一百分!!!
一路看下來,蘇暖還是很是滿意的。
做生意什麽的,她是外行不太懂,但買房這麽簡單的事她不學也會了。
以後最值錢的就是房子,做什麽投資都不如買房坐等拆遷來的劃算。
她記得上輩子有人在論壇問了一個問題,要是你回到七零年代,會做什麽?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買房子,買房子,再買房子。
畢竟未來的房價,漲得跟坐火箭一樣,動不動就幾萬,甚至十幾萬一平米,一套市中心的房子可是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呢。
其他人那是不知道房子以後的價值,但她知道啊,無論是等拆遷還是收租,都是一筆一本萬利的買賣。
為了美好的躺平未來,絕對不能放過了!!!
不過如今還早,等恢複高考她考上了大學之後,再開始考慮也來得及。
蘇暖選了靠西麵的一間空房間作為倉庫。
這房間就是石白灰刷的牆壁,屋裏空蕩蕩的什麽都沒有,正門對過去有一扇小窗,雖然是靠近巷子,但隻要平時拉著窗簾,外麵也看不見什麽。
蘇暖把東西都搬出來後,看著一堆東西直接大喇喇的堆在那裏,好像有點不值錢的樣子,於是又從空間裏搬出來幾個木架子,把香皂,手表,水果這些小東西都整整齊齊放好。接著把自行車推到牆角。
豬肉這些東西太重了,蘇暖在地上鋪了一塊塑料布,直接把肉都堆在上麵,反正待會應該就會被搬走了。
一邊整理一邊在心裏默默地算了一遍賬。
上次二哥預先付了一千塊的貨款,買房花了八百,辦房產證的時候賣了一塊手表收入一百二。
如今蘇暖手中的存款整數約莫有三百塊,剩下的還有些零零散散毛票,約莫有個十幾塊錢。
硬說起來,三百塊其實已經很多了,要知道這個年頭一個參加工作達到四年的普通二級工一年的工資也才三百多元。
這時有句話叫做,別看工資三十八,養活爹媽、老婆再加三個娃。
三百塊錢足夠蘇暖什麽都不做的在縣裏好吃好喝的過上兩三年了,隻是要是用來買房的話,這麽三百塊錢就顯得十分的不夠看了。
賣空間的物資。
大概是蘇暖目前唯一可以累計大額資金的手段了。
整理好貨品,又等了十幾分鍾,蘇衛華他們還沒有到,蘇暖決定先去廢品收購站轉一轉,看能不能淘到新一點,好看一點的家具。
畢竟現在家裏空蕩蕩的,連個吃飯的桌子,喝水的杯子都沒有,太不方便了。
蘇暖也沒多磨蹭,回屋從給蘇衛華留了一張字條後,她就騎著自行車去了廢品收購站。
整個縣城有兩個廢品收購站,位於縣城的一北一南。城南的收購站離蘇暖現在的位置很近,就在老城門巷後麵,中間隔著一條街。
沒來過城南,也不知道這邊的情況,蘇暖騎著自行車慢慢的轉悠。
總得來說,城南應該屬於工業區,單是廠就有四個,機械廠、紡織廠、運輸廠,化肥廠,整個縣才7個廠子,城南占了一半多。
中間還路過了郵局,糧站,文化宮等各個地方,轉這麽一圈,這一片周圍的環境蘇暖都摸清了。
一路轉到廢品回收站,隻有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婦女搖著蒲扇坐在院子裏的大樹下乘涼。
蘇暖將自行車鎖在旁邊的欄杆上,開口道:“大媽,我想找點家具。可以嗎?”說著還把一把糖遞了過去。
又輕聲道:“家裏來親戚了,床啊櫃子啊什麽的都缺。畢竟是親戚,總不能讓人家天天打地鋪吧。”
大媽估計也是老手,周圍四處一掃,發現沒人看見,順手的就把糖接了過去,“就是,親戚那得來一趟,睡不好可是為難人了,趕緊進去吧,現在裏麵沒人。家具什麽的都在後麵的倉庫裏。出來在按斤算啊。”
廢品收購站不止是收東西,也往外頭賣東西。
舊家具、破家具都是統一價,兩分錢一斤。廢紙書籍什麽的一分到三分一斤。
大媽大概數了數,一把糖有7、8顆了,小姑娘可真識趣,這下小孫子的糖有著落了。
蘇暖乖巧的笑道:“知道了,謝謝大媽。”
廢品收購站很大,總共三間庫房加一個大院。倉庫的門都沒關,第一間房堆著各種裝著廢紙書籍,第二間房都是廢棄的破銅爛鐵,最右麵的房間則是堆滿了各種木材家具。
如今蘇暖家裏最缺的就是家具,所以她也最先去看的家具。
這一開門,一股子黴味撲鼻而來,蜘蛛網直接落了一身,“噗,咳咳,咳!”蘇暖用手在臉前呼扇著,差點沒被灰嗆死。
桌椅板凳床櫃,簡直是老式傳統家具大全。
不過許多都是缺胳膊斷腿的,亂七八糟堆積在一起,落滿了灰塵,地上還有一些散落桌子腿、木頭塊、門板碎片之類的,腐朽的爛木頭味道難聞極了,怪不得那位大媽不跟著進來。
這個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時代,家家戶戶都不甚富裕,在各個方麵都是能省則省,能修則修,能補則補。如果不是真的沒法用了,誰會舍得丟棄。現在這裏麵的東西基本上都是那幾年最激烈的時候抄家抄回來的東西,缺胳膊少腿也正常。
蘇暖虛掩著口鼻,像個小倉鼠一樣,在廢品站翻翻找找,可惜結果讓人失望,能用的沒多少。
果然小說裏那些撿漏的事兒都是需要主角光環的。
唯一能給蘇暖稍許安慰的,大概也就是倉庫角落裏那一個還算完整的不知道是啥木頭的箱子,那兩簇交纏的藤蔓雕得活靈活現的,連葉子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蘇暖都不得不感歎這雕刻人的手藝,精湛了。
最重要的是那藤蔓看著就眼熟,蘇暖想湊近仔細看看。
就因為分心,蘇暖跨出去的那隻腳踩到一根桌子腿,腳下一滑,人就朝著那個木頭箱子栽去,蘇暖急忙雙手撐住才避免了一場與木箱子的親密接觸。
大媽聽到動靜急忙進了,“小姑娘,沒事吧?”
蘇暖也是虛驚一場,“沒事,不小心踩到一塊木頭了。”
就在蘇暖直起身的時候,她的視線突然觸及到腳邊巴掌大小的破木炭上,仿佛福至心靈一般,她伸手將木炭撿起來。
入手的第一感覺就是溫潤,就好像摸到的不是一塊木炭而是一塊軟玉。
湊近了之後,還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香味。
蘇暖喃喃自語:“這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