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夫妻同穿越:且看蒼天饒過誰! 作者:好夢微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玩笑,他如今可是府上的第一金貴人兒,肚子裏懷著的可是將軍的第一個子嗣。
萬一把他紮出個好歹,繡房裏的人豈不是都要因他自己的過失受罰?
後來他又去了兩次,隻是繡房的繡夫們再也不讓他碰著針線了。
他也隻能遺憾作罷。
本來還想學兩手給沈妙秀一把,誰料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現在他正在一個攤位上拿著一麵撥浪鼓愛不釋手。
“沈妙,我們買這個好不好?”他雙眼灼灼的望著沈妙,眼裏的神采令人不忍拒絕。
“好,買!”沈妙含笑道。
李浩然第一次發現沒有金錢後顧的采購居然可以這麽快樂!
以前兒子沒出生之前。他們也去逛過孕嬰店。
那個時候,都是沈妙負責選購,李浩然隻負責買單。
不像如今,兩個人倒是反過來了。
難怪人們都願意掌控經濟大權,自己掙的錢,花著的感覺確實是不一樣的。
沈妙不由彎了彎唇角。
不知不覺,時已近午。
沈妙拉住李浩然:“餓不餓?去吃點東西?”
李浩然沒有拒絕。
兩人選了一個名為臨水小築的小飯館。
小飯店不大,但位置極好,收拾得幹淨衛生,緊臨著秦淮河。
他們要了一個靠窗的位置。
窗外便是滔滔的秦淮河水,他們坐在窗邊能看到外麵秦淮河上的小船來往。
一些滿載著貨物的小船從窗下經過,船上的船娘還會問店中的客人是否需要船上的貨物。
如果客人需要,當下便從小店的窗口交易起來。
李浩然看得甚是稀奇,也忍不住叫停了一艘。
這船名叫“貨與”。
這艘“貨與”之上售賣貨物的是一名笑容慈祥的老婆婆。
“小郎君想要些什麽?”老婆婆笑容可掬地對李浩然道。
“不知阿婆船上賣的有什麽?”
李浩然好奇地打量著老婆婆的船。
那船上貨物堆積如山,琳琅滿目,沈妙看著盡是些小孩子喜愛之物。
老婆婆笑著介紹道:“小郎君,我這船上有新鮮的瓜果,甜美的糕點,還有些精巧的小玩意兒。”
李浩然看了半晌,忽然眼睛一亮,指著一籃紅彤彤的果子問道:“這是什麽果子?看著甚是喜人。”
這果子長得指肚一般大小,紅豔豔的,用青竹編的小籃子裝了滿滿一籃,看著就讓人口舌生津。
老婆婆很是上道,忙遞了一籃過來道:“這是新摘的野果,名叫紅果,酸甜可口,可利腸胃,小郎君可買些嚐嚐。”
“怎麽賣的?”
李浩然一邊說話,一邊伸手接了過來。
“隻要十個銅板一籃呢!”那婆子笑嗬嗬地道。
李浩然撚了一顆小紅果放在口中。酸甜的滋味兒,立時便在舌尖爆開,讓李浩然眼前一亮。
“沈妙你快嚐嚐,這果子好吃!”李浩然將小籃子往沈妙跟前推了推。
沈妙也捏了幾顆放在口中,吃起來與前世的覆盆子味道倒略有相似。
果然是酸甜可口,懷孕的人應當是愛吃的。
李浩然想著家中還有一個孕夫,還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少年沈佑,便又叫那婆子遞了兩籃子過來,叫連虎派人送回去給兩人了。
“小郎君可還要些別的?”老婆子笑眯眯開口問。
李浩然倒不客氣,他又指了指兩樣說道:“阿婆,你把這兩樣東西拿來我看一下。”
老婆婆笑眯眯地點點頭,將那兩樣手工藝品小心翼翼地遞到窗邊。
李浩然接過,仔細端詳起來。
這是一把製作精良的桃木梳,上麵雕刻著兩隻栩栩如生的鳥兒,看著十分有趣兒。
另外一個是絲線繡製的絲綢小荷包,瞧著光可鑒人,絲質細膩,他握在掌中,甚是喜歡。
“真是巧奪天工啊!”李浩然由衷地讚歎道,“阿婆,這些都是您親手做的嗎?”
老婆婆搖了搖頭,臉上卻滿是自豪:“不,這些都是我們秦淮河畔的手藝人製作的。我不過是個跑腿的。”
李浩然把玩著手中的這兩小件兒東西。
沈妙見他喜歡便痛快的付了銀子將之留了下來。
老婆婆見他們不再選取商品,便笑著對他們擺擺手,撐著船繼續前行,不一會兒便消失在秦淮河的波光粼粼之中。
李浩然將小荷包舉到沈妙的麵前,問道:“你喜歡嗎?”
沈妙含笑點頭。李浩然將手中的這兩件東西遞給了沈妙。
“送你了!”
“用我的錢買的東西送給我,我是不是還得對你說聲謝謝?”
“不用客氣,你的不就是我的?我的,那還是我的!”李浩然哈哈一笑。
沈妙發現,李浩然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恢複了他少年郎的本性。
倒是與他目前身體的年齡越來越接近了。
想到這裏沈妙輕輕一笑。
怪不得別人都說男人至死尤少年。
看來是真的沒差了!
他們將買的東西放在桌上,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繼續欣賞著窗外秦淮河的美景。
河麵小船來來往往,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
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水汽,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沈妙,我今天很高興。”
“嗯。”
“沈妙,我想天天都能這般高興!”
“好。”
“沈妙……”
……
府中的周明軒剛吃過飯,正準備休息一會,門外傳來侍從的稟報聲。
“李郎君派人送東西來?”他有些奇怪,李浩然為什麽忽然送東西給他。
便叫了那仆從進來回話。
是沈妙院中的一個叫柱兒的少年,他手中捧著一個小小的竹籃。
“是李郎君叫奴送來的,說是酸甜可口,便叫奴給您帶了一份來。”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李郎君是與沈妙出去玩兒了。
見著這稀奇的好果兒,嚐著味道好,自己買了一份,又叫給他帶了一份。
周明軒嚐了那果子果然也很是喜歡,便含笑給柱兒打賞了一把兒銀豆子,叫他替自己謝謝李浩然。
柱兒忙不迭地答應,歡天喜地的走了。
萬一把他紮出個好歹,繡房裏的人豈不是都要因他自己的過失受罰?
後來他又去了兩次,隻是繡房的繡夫們再也不讓他碰著針線了。
他也隻能遺憾作罷。
本來還想學兩手給沈妙秀一把,誰料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現在他正在一個攤位上拿著一麵撥浪鼓愛不釋手。
“沈妙,我們買這個好不好?”他雙眼灼灼的望著沈妙,眼裏的神采令人不忍拒絕。
“好,買!”沈妙含笑道。
李浩然第一次發現沒有金錢後顧的采購居然可以這麽快樂!
以前兒子沒出生之前。他們也去逛過孕嬰店。
那個時候,都是沈妙負責選購,李浩然隻負責買單。
不像如今,兩個人倒是反過來了。
難怪人們都願意掌控經濟大權,自己掙的錢,花著的感覺確實是不一樣的。
沈妙不由彎了彎唇角。
不知不覺,時已近午。
沈妙拉住李浩然:“餓不餓?去吃點東西?”
李浩然沒有拒絕。
兩人選了一個名為臨水小築的小飯館。
小飯店不大,但位置極好,收拾得幹淨衛生,緊臨著秦淮河。
他們要了一個靠窗的位置。
窗外便是滔滔的秦淮河水,他們坐在窗邊能看到外麵秦淮河上的小船來往。
一些滿載著貨物的小船從窗下經過,船上的船娘還會問店中的客人是否需要船上的貨物。
如果客人需要,當下便從小店的窗口交易起來。
李浩然看得甚是稀奇,也忍不住叫停了一艘。
這船名叫“貨與”。
這艘“貨與”之上售賣貨物的是一名笑容慈祥的老婆婆。
“小郎君想要些什麽?”老婆婆笑容可掬地對李浩然道。
“不知阿婆船上賣的有什麽?”
李浩然好奇地打量著老婆婆的船。
那船上貨物堆積如山,琳琅滿目,沈妙看著盡是些小孩子喜愛之物。
老婆婆笑著介紹道:“小郎君,我這船上有新鮮的瓜果,甜美的糕點,還有些精巧的小玩意兒。”
李浩然看了半晌,忽然眼睛一亮,指著一籃紅彤彤的果子問道:“這是什麽果子?看著甚是喜人。”
這果子長得指肚一般大小,紅豔豔的,用青竹編的小籃子裝了滿滿一籃,看著就讓人口舌生津。
老婆婆很是上道,忙遞了一籃過來道:“這是新摘的野果,名叫紅果,酸甜可口,可利腸胃,小郎君可買些嚐嚐。”
“怎麽賣的?”
李浩然一邊說話,一邊伸手接了過來。
“隻要十個銅板一籃呢!”那婆子笑嗬嗬地道。
李浩然撚了一顆小紅果放在口中。酸甜的滋味兒,立時便在舌尖爆開,讓李浩然眼前一亮。
“沈妙你快嚐嚐,這果子好吃!”李浩然將小籃子往沈妙跟前推了推。
沈妙也捏了幾顆放在口中,吃起來與前世的覆盆子味道倒略有相似。
果然是酸甜可口,懷孕的人應當是愛吃的。
李浩然想著家中還有一個孕夫,還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少年沈佑,便又叫那婆子遞了兩籃子過來,叫連虎派人送回去給兩人了。
“小郎君可還要些別的?”老婆子笑眯眯開口問。
李浩然倒不客氣,他又指了指兩樣說道:“阿婆,你把這兩樣東西拿來我看一下。”
老婆婆笑眯眯地點點頭,將那兩樣手工藝品小心翼翼地遞到窗邊。
李浩然接過,仔細端詳起來。
這是一把製作精良的桃木梳,上麵雕刻著兩隻栩栩如生的鳥兒,看著十分有趣兒。
另外一個是絲線繡製的絲綢小荷包,瞧著光可鑒人,絲質細膩,他握在掌中,甚是喜歡。
“真是巧奪天工啊!”李浩然由衷地讚歎道,“阿婆,這些都是您親手做的嗎?”
老婆婆搖了搖頭,臉上卻滿是自豪:“不,這些都是我們秦淮河畔的手藝人製作的。我不過是個跑腿的。”
李浩然把玩著手中的這兩小件兒東西。
沈妙見他喜歡便痛快的付了銀子將之留了下來。
老婆婆見他們不再選取商品,便笑著對他們擺擺手,撐著船繼續前行,不一會兒便消失在秦淮河的波光粼粼之中。
李浩然將小荷包舉到沈妙的麵前,問道:“你喜歡嗎?”
沈妙含笑點頭。李浩然將手中的這兩件東西遞給了沈妙。
“送你了!”
“用我的錢買的東西送給我,我是不是還得對你說聲謝謝?”
“不用客氣,你的不就是我的?我的,那還是我的!”李浩然哈哈一笑。
沈妙發現,李浩然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後恢複了他少年郎的本性。
倒是與他目前身體的年齡越來越接近了。
想到這裏沈妙輕輕一笑。
怪不得別人都說男人至死尤少年。
看來是真的沒差了!
他們將買的東西放在桌上,一邊品嚐著美食,一邊繼續欣賞著窗外秦淮河的美景。
河麵小船來來往往,仿佛一幅流動的畫卷。
微風拂過,帶來絲絲水汽,讓人心情格外舒暢。
“沈妙,我今天很高興。”
“嗯。”
“沈妙,我想天天都能這般高興!”
“好。”
“沈妙……”
……
府中的周明軒剛吃過飯,正準備休息一會,門外傳來侍從的稟報聲。
“李郎君派人送東西來?”他有些奇怪,李浩然為什麽忽然送東西給他。
便叫了那仆從進來回話。
是沈妙院中的一個叫柱兒的少年,他手中捧著一個小小的竹籃。
“是李郎君叫奴送來的,說是酸甜可口,便叫奴給您帶了一份來。”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那李郎君是與沈妙出去玩兒了。
見著這稀奇的好果兒,嚐著味道好,自己買了一份,又叫給他帶了一份。
周明軒嚐了那果子果然也很是喜歡,便含笑給柱兒打賞了一把兒銀豆子,叫他替自己謝謝李浩然。
柱兒忙不迭地答應,歡天喜地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