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朋友忙,頂替名額來湊湊數。”香兒沒有正麵回答。
兩周很快過去,秦老師問香兒要不要跟李薇多一些時間,很好的學習機會,手裏頭這本書定稿交付印刷再走。
三個數字空格還是“逗號”的紛爭還在無聲持續。
李薇和牛編兩人從不在台麵上討論。
牛編照舊連夜加逗號。
香兒依然聽李薇的,白天再去掉逗號,留空格。
“這要造反了是不是!”秦老師辦公室一大早傳來砸書的怒吼聲。
半個月的審稿計劃,用了三周半才完成,國標之爭最後李薇勝出。
按照慣例,校對三遍後,20萬字的大部頭開始定稿出菲林。
香兒還沒有“資格”去校對菲林,這個活兒一看就是小孫和牛編喜歡搶功勞的環節。
也是因為沒自己什麽事,躲過了一個印刷出來的重大失誤。
這是後來李姐給香兒寄別的小樣告訴她的。
大部頭正文第一頁,整整缺了兩行字,合作的社科院院長大發雷霆,這是他們幾年的學術成果。
一寸厚的線裝書改一頁就要動全身,造成的物料和時間損失不可估量。
據說,這事過後,牛編的氣焰稍微降了些,小孫喜歡搶功勞、做表麵功夫的毛病也收斂了一點。
不知道是不是想讓香兒保持熱度,秦老師讓李姐把牛編整天說編輯部人手不夠空出來的樣稿寄給香兒校對,香兒很喜歡這份兼職,校對是敲門磚,還順便掙點零花錢。
答應了秦老師,再幹一個星期,另一個本子來稿五萬字,客戶要求出書十萬字,有大量的資料要查,也有大量的字要打。
是個學習的好機會,香兒留了下來。
還是天天雷打不動的加班,關鍵是,晚上香兒是真的加班,她打雜的進度給了牛編和設計部無形的壓力,大家不得不把摸魚的時間挪一些出來放在工作上。
慢慢的,香兒感覺到了各種不大不小的刁難,好像認定了大小姐幹不了活,很快會被氣走的架勢。
香兒實習最後一周,路磊一直呆在海城,成了王少跟班,事無巨細幫工,急切地想要多學一些地產、建築方麵的實踐經驗。
依舊很忙,飛鷹社論壇的工作,宏源地產兩個月給一次稿子。
香兒偶爾也“摸魚”,上班時間寫宏源地產的稿子,沒有人會去她電腦上看在做什麽事情,以為又是被牛編安排無休無止地打字。
讀書時的上進心好像在被一點點的磨平。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在實習,並沒有正式確定工作,三人行也不敢組織大活動,最多就是偶爾聚聚。
牛編確實有才,不願意表達而已。
香兒想盡辦法套近乎學東西。
有些問題光看書無法解決。
牛編在做關鍵工作的時候,會偷偷摸摸通宵加班,不讓香兒看,正常上班時間,又悄悄拿著地方報紙的體彩版麵研究。
“我也經常路過買兩注,但完全不懂怎麽玩。”香兒有一天看準牛編在看報紙,走了過去。
報紙上方的電腦屏幕上,是牛編避著香兒的工作。
談到體彩,牛編來了興趣,慢慢說,手上和眼睛還是沒有離開電腦。
諸如此類的方法,香兒時不時就要用一次,方便偷師。
關係慢慢緩和,牛編開始讓香兒學著做小樣,再開始試著“校對”!
接觸這些工作,香兒對牛編忽視周遭的態度有了新的認知,換成是自己也看不上周圍大部分濫竽充數的人。
小孫需要跟編輯部交流工作、交稿,一直把“校對”念作“xiaodui”,從小語文幾乎滿分的香兒每次聽到就想打斷糾正。
編輯部和設計部長期劍拔弩張,責編從裝幀開始,就對整本書結構等有絕對權威,小孫常常自以為是更改編輯的想法,交來的稿件跟整本書完全無法融入,讓一本即將合體的書麵目全非。
這種事輪不到香兒吭聲,看在眼裏,替社長著急,單位的問題哪裏隻是牛編太牛啊。
如果不是社長的知名度在那裏,這出版社怎麽可能開得下去。
也許社長知道問題很嚴重,才親自尋找新鮮血液來麵對這些歪風邪氣。
終於明白當時社長一再強調情商要高是什麽意思。
那個五萬做成十萬的本子被客戶催得很厲害,社長氣急敗壞趕回來開會。
“你們一定要事倍功半,而不是事半功倍嗎?每次一定要我回來大吼大叫才肯各自收手嚴肅對待嗎?”會議室,對著一圈主創,社長使勁拍著桌子罵,氣急敗壞。
“秦老師,我很想呆在這裏,但是太累了!”
“你開玩笑,我就看你骨子裏夠硬啊,文學功底也可以,你必須給我呆著。”
“秦老師,每個人追求不同,實習這一個半月我都瘋了,這不是我想要的,天天的,都在琢磨人,幹活沒兩人。”
“啥啊,你大四畢業不是必須實習麽,那來我這!不說了,現在別太篤定。”
暑假隻有兩周,香兒做了一個古鎮寫生的計劃,這次的目標是江浙一帶,去看看各地的老建築。
“行,還算你有良心,還安排了一個星期回來陪我們老人。”古鎮寫生,沒什麽危險性,池媽媽也沒有太多意見。
第一站,上海,背著簡單的行囊,將所見所聞放進鏡頭,漫步外灘,去城隍廟吃小吃,去朱家角古鎮發呆。
太靠近大都市,朱家角很多是本地人全家出來一日遊。
呆了一天一夜,坐車去周莊。
到了周莊,按照查找的攻略,來到後門,在離保安崗亭十米遠的餐廳,點了白蝦、豬肘、蓴菜湯,靜靜地等保安下班。
九點,保安下班,香兒合法避掉門票,大搖大擺進去找定好的客棧,省了180的門票錢,心情出奇的好。
白天,就在客棧門口的茶館泡上一壺蓋碗茶,抓各種細節拍照、速寫,小船搖搖蕩蕩地在眼前穿梭。
船上有不同的風景,有人在船頭盤腿品茶,有人在聽捎翁唱著船歌。
雖然也很商業,卻不讓人討厭。
香兒把背了一路的紅酒拿出來,和蓋碗茶合體拍照,準確說,算是攝影。
出版社的最大收獲,是在社長畫冊的刺激下,瘋狂喜歡上攝影。
選了一張圖發朋友圈。
“不是說酒和茶不能一起嗎?這樣不專業!”呂萍很快評論。
香兒知道她想在這裏賣弄博眼球,沒有回應。
兩周很快過去,秦老師問香兒要不要跟李薇多一些時間,很好的學習機會,手裏頭這本書定稿交付印刷再走。
三個數字空格還是“逗號”的紛爭還在無聲持續。
李薇和牛編兩人從不在台麵上討論。
牛編照舊連夜加逗號。
香兒依然聽李薇的,白天再去掉逗號,留空格。
“這要造反了是不是!”秦老師辦公室一大早傳來砸書的怒吼聲。
半個月的審稿計劃,用了三周半才完成,國標之爭最後李薇勝出。
按照慣例,校對三遍後,20萬字的大部頭開始定稿出菲林。
香兒還沒有“資格”去校對菲林,這個活兒一看就是小孫和牛編喜歡搶功勞的環節。
也是因為沒自己什麽事,躲過了一個印刷出來的重大失誤。
這是後來李姐給香兒寄別的小樣告訴她的。
大部頭正文第一頁,整整缺了兩行字,合作的社科院院長大發雷霆,這是他們幾年的學術成果。
一寸厚的線裝書改一頁就要動全身,造成的物料和時間損失不可估量。
據說,這事過後,牛編的氣焰稍微降了些,小孫喜歡搶功勞、做表麵功夫的毛病也收斂了一點。
不知道是不是想讓香兒保持熱度,秦老師讓李姐把牛編整天說編輯部人手不夠空出來的樣稿寄給香兒校對,香兒很喜歡這份兼職,校對是敲門磚,還順便掙點零花錢。
答應了秦老師,再幹一個星期,另一個本子來稿五萬字,客戶要求出書十萬字,有大量的資料要查,也有大量的字要打。
是個學習的好機會,香兒留了下來。
還是天天雷打不動的加班,關鍵是,晚上香兒是真的加班,她打雜的進度給了牛編和設計部無形的壓力,大家不得不把摸魚的時間挪一些出來放在工作上。
慢慢的,香兒感覺到了各種不大不小的刁難,好像認定了大小姐幹不了活,很快會被氣走的架勢。
香兒實習最後一周,路磊一直呆在海城,成了王少跟班,事無巨細幫工,急切地想要多學一些地產、建築方麵的實踐經驗。
依舊很忙,飛鷹社論壇的工作,宏源地產兩個月給一次稿子。
香兒偶爾也“摸魚”,上班時間寫宏源地產的稿子,沒有人會去她電腦上看在做什麽事情,以為又是被牛編安排無休無止地打字。
讀書時的上進心好像在被一點點的磨平。
畢竟大多數人都是在實習,並沒有正式確定工作,三人行也不敢組織大活動,最多就是偶爾聚聚。
牛編確實有才,不願意表達而已。
香兒想盡辦法套近乎學東西。
有些問題光看書無法解決。
牛編在做關鍵工作的時候,會偷偷摸摸通宵加班,不讓香兒看,正常上班時間,又悄悄拿著地方報紙的體彩版麵研究。
“我也經常路過買兩注,但完全不懂怎麽玩。”香兒有一天看準牛編在看報紙,走了過去。
報紙上方的電腦屏幕上,是牛編避著香兒的工作。
談到體彩,牛編來了興趣,慢慢說,手上和眼睛還是沒有離開電腦。
諸如此類的方法,香兒時不時就要用一次,方便偷師。
關係慢慢緩和,牛編開始讓香兒學著做小樣,再開始試著“校對”!
接觸這些工作,香兒對牛編忽視周遭的態度有了新的認知,換成是自己也看不上周圍大部分濫竽充數的人。
小孫需要跟編輯部交流工作、交稿,一直把“校對”念作“xiaodui”,從小語文幾乎滿分的香兒每次聽到就想打斷糾正。
編輯部和設計部長期劍拔弩張,責編從裝幀開始,就對整本書結構等有絕對權威,小孫常常自以為是更改編輯的想法,交來的稿件跟整本書完全無法融入,讓一本即將合體的書麵目全非。
這種事輪不到香兒吭聲,看在眼裏,替社長著急,單位的問題哪裏隻是牛編太牛啊。
如果不是社長的知名度在那裏,這出版社怎麽可能開得下去。
也許社長知道問題很嚴重,才親自尋找新鮮血液來麵對這些歪風邪氣。
終於明白當時社長一再強調情商要高是什麽意思。
那個五萬做成十萬的本子被客戶催得很厲害,社長氣急敗壞趕回來開會。
“你們一定要事倍功半,而不是事半功倍嗎?每次一定要我回來大吼大叫才肯各自收手嚴肅對待嗎?”會議室,對著一圈主創,社長使勁拍著桌子罵,氣急敗壞。
“秦老師,我很想呆在這裏,但是太累了!”
“你開玩笑,我就看你骨子裏夠硬啊,文學功底也可以,你必須給我呆著。”
“秦老師,每個人追求不同,實習這一個半月我都瘋了,這不是我想要的,天天的,都在琢磨人,幹活沒兩人。”
“啥啊,你大四畢業不是必須實習麽,那來我這!不說了,現在別太篤定。”
暑假隻有兩周,香兒做了一個古鎮寫生的計劃,這次的目標是江浙一帶,去看看各地的老建築。
“行,還算你有良心,還安排了一個星期回來陪我們老人。”古鎮寫生,沒什麽危險性,池媽媽也沒有太多意見。
第一站,上海,背著簡單的行囊,將所見所聞放進鏡頭,漫步外灘,去城隍廟吃小吃,去朱家角古鎮發呆。
太靠近大都市,朱家角很多是本地人全家出來一日遊。
呆了一天一夜,坐車去周莊。
到了周莊,按照查找的攻略,來到後門,在離保安崗亭十米遠的餐廳,點了白蝦、豬肘、蓴菜湯,靜靜地等保安下班。
九點,保安下班,香兒合法避掉門票,大搖大擺進去找定好的客棧,省了180的門票錢,心情出奇的好。
白天,就在客棧門口的茶館泡上一壺蓋碗茶,抓各種細節拍照、速寫,小船搖搖蕩蕩地在眼前穿梭。
船上有不同的風景,有人在船頭盤腿品茶,有人在聽捎翁唱著船歌。
雖然也很商業,卻不讓人討厭。
香兒把背了一路的紅酒拿出來,和蓋碗茶合體拍照,準確說,算是攝影。
出版社的最大收獲,是在社長畫冊的刺激下,瘋狂喜歡上攝影。
選了一張圖發朋友圈。
“不是說酒和茶不能一起嗎?這樣不專業!”呂萍很快評論。
香兒知道她想在這裏賣弄博眼球,沒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