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箭雨之後,零陵軍士卒傷亡不小,還保持戰力的隻剩四千餘人。
邢勝不喊還好,經他這麽一喊,卻見四周山林竟冒出了無數的梁軍!
“零陵上將?我道是哪個狂悖之徒,原來是你小子!”熟悉的聲音從梁軍方向傳來。
邢勝定睛一看,果然是熟人!
“公覆師兄!”邢勝臉色一變,梁軍將校眾多,偏偏遇到的竟是黃公覆。
“道榮師弟好歹也是範師弟子,竟作出劫掠百姓之事!”黃蓋冷著臉冷哼道。
“此……乃是蔡大將軍之令,我不過小小偏將,豈敢不從……”邢勝苦著臉道。
“大王向來最恨你這等殘民之賊,廢話少數,速速前來受死!”黃蓋抽出佩刀,朝邢勝一指。
邢勝握緊手中長槍,身體微微顫抖,連他自己也分不清是興奮還是害怕所致。
“既然公覆師兄如此不顧同窗之誼,那師弟也隻好得罪了!要想活命的,隨我上!”邢勝一聲大喝,率先舞槍迎向黃忠。
邢勝身後的將士見狀,也各自呼喊著衝向梁軍。
“倒還有些膽色!”黃蓋卻身形未動,隻是不斷地朝身旁的旗官下令,梁軍將士見旗官揮舞著旗幟發號施令,紛紛依令而行。
邢勝本以為黃蓋會與自己鬥將,如此一來憑借自己不俗的武藝,或許還能有逃出生天的機會。可惜,黃蓋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邢勝一槍將身前的梁卒刺倒在地,心中不禁浮想聯翩。
當年自己與徐澤關係並不好,徐澤北上自己還對著跟隨徐澤的劉宇、胡猛等人好一番冷嘲熱諷。然而,如今那些跟隨徐澤的同門,近的如黃蓋已經是征南將軍,王序也已拜鎮南將軍數年,甚至當年那個牙尖口利的劉宇已經是梁國相了。
反觀自己,不過是一偏將軍而已。
選擇錯了,再如何努力也追趕不上。
說不懊悔是不可能的,早知徐澤能成為梁王,自己就該與徐澤友善相處。要知道,範夫子門下眾人,論武藝,胡猛第一,黃蓋第二,第三便是自己了!如此一來,自己怎麽也能混一個梁國名號將軍……
“咻!”一支冷箭飛來,紮在了邢勝左肩,打斷了邢勝的思緒。
邢勝錯愕的看向冷靜飛來的方向,卻見黃蓋仍舊保持挽弓的姿勢,正準備抽出下一支箭矢。
邢勝大腦“轟”的一聲,求生欲填滿了他的全身。邢勝抬腿將身前的梁卒踹倒,並順勢借力,避入軍中。
眼見邢勝的身影被淹沒在了人海之中,黃蓋放下了手中的雕弓。
“老夫身為一軍主帥,又豈會為逞一時意氣,而失了主帥之責!”黃蓋搖搖頭,將目光轉向戰場的其他地方。
楚軍節節敗退,根本敵不過梁軍,戰事逐漸呈一邊倒。
邢勝此時已在親衛的照護下取出了左肩的箭矢,並進行了簡單的包紮。
“將軍,梁軍人多勢眾,弟兄們實在是扛不住了!”前線的一位校尉匆匆前來,顯然局勢已經控製不住了。
邢勝起身望著戰場四周,楚軍不斷地被壓縮,已經處於全軍崩潰的邊緣。
“傳令,各部自行突圍,能否逃出生天就靠各自的運氣了!”邢勝倒也果決,當即下達了分兵突圍的決定。
也不知到底是楚軍堅持不住還是因為邢勝的軍令,半刻鍾後,戰場上的楚軍突然放棄了維持戰線,頓時作年獸散。
邢勝下令將大纛砍倒,便帶著數名親衛看好方向往南陽西南跑去。
黃蓋見楚軍潰散,也不去追逐,隻是留下一些士卒打掃戰場,便往鄧縣方向繼續行去。
當務之急,乃是擊楚軍要害,將南陽局勢扭轉過來。
擊潰邢勝零陵軍,隻不過是恰好遇上,順手為之罷了。
……
潁川,昆陽城外,漢軍大營。
曹操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如今軍中能用糧草已越來越少,再拖延二三月,都不需要梁軍動手,漢軍便將自行潰敗散。
“主公,探馬發現梁軍糧隊!”曹純欣喜地衝進了營帳,向曹操報喜道。
“梁軍糧隊?現於何處!”曹操聞言也是大喜,不說將這批糧草劫回來,哪怕一把火燒掉,讓昆陽梁軍陷入和自己一般缺糧的境地。此戰形勢,也將逆轉過來。
曹純撲到輿圖上,指向襄城與昆陽之間的空白地帶道:“便是此處!糧隊行軍緩慢,一日隻能行二十裏,要想運進昆陽城,仍須五日。”
“那便是百裏之外,如今有多少兵馬護送?”
“二千步卒,三千羽林騎!”曹純非常肯定道,“探馬從襄城開始便發現了糧隊蹤跡,遂一路跟隨。這批糧草護送兵馬如此之多,甚至動用羽林軍,想必所運糧草不在少數!”
“來人,請奉孝過來議事!”曹操朝隨從吩咐道。
郭嘉得知曹操相召,匆匆趕了過來。
漢軍被梁軍攔阻於昆陽已有半個月,軍中所攜酒水早已耗盡。多日不能飲酒,這位漢軍軍師異常煩躁。
“主公!”郭嘉向曹操拜道,“子和將軍此番回來,莫非已有所獲?”
“正是,子和發現梁軍糧隊,正從襄城方向而來,有百裏之遙。”
一聽到糧隊,郭嘉便忍不住舔舐嘴唇。梁軍糧隊中,想必酒水也有不少吧,聽聞梁軍甚至用至烈之酒清洗傷員傷口,當真是暴殄天物!
“奉孝覺得,這支糧隊是否是梁軍陷阱?”曹操終究忍不住問道。
“是,亦不是!”郭嘉搖頭晃腦道。
“奉孝此言何意?”曹操與曹純對視,見曹純也是一片茫然。
“此糧隊是真的糧隊,卻也是一個陷阱!”郭嘉笑道。
郭嘉這麽一說,曹操、曹純頓時就明白了怎麽回事。昆陽城內糧草想來也不剩多少,所以這支糧隊運輸的,必定是真正的糧秣。但是,這麽重要的糧隊竟被漢軍探馬發現了,那麽這其中,必然是存在陷阱!
“奉孝可有良策?”
“原本是沒有的,但想到糧隊之中必定有梁國特產之烈酒,主意也就有了!”
聽到郭嘉已有主意,曹操愁容頓時消去:“奉孝有何良策,還請速速道來!”
“主公莫急!”郭嘉將手臂從曹操手中掙脫出來,“隻需主公虛張聲勢,掩護劫糧隊伍北去便可!”
曹操了然,這樣的操作他再熟悉不過了!
“既如此,虎豹騎自然是要一同前去的。不如再加上虎衛軍!兵貴精而不貴多,有這兩支精銳在側,主公此行必定馬到功成!”曹純在一旁提議道。
“善,子和速去點兵!一個時辰後便動身!”
“主公可是要親自趕去劫糧?”郭嘉見曹操這語氣神態,忍不住問道。
“正是!孤與子和前去劫糧之時,文謙率軍向昆陽發起佯攻,奉孝留守大營!”曹操看著郭嘉,又道,“事關重大,孤這一趟,非去不可!”
郭嘉笑道:“主公但去無妨,臣在大營靜候主公凱旋!”
曹操頷首,望著昆陽城方向,幽幽道:“此戰凶險之極,徐伯潤真乃吾此生大敵也!”
“主公若是願意放棄南陽戰果,昆陽又豈能擋得住主公。”郭嘉淡淡道。
曹操一愣,旋即大笑起來:“若是劫糧不成,孤便納奉孝此計!”
郭嘉微微一笑,並不言語。
放棄南陽戰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畢竟南陽一戰,漢軍傷亡不小,若是就這般放棄,不但陣亡的將士就這般白白犧牲,對魏公的聲望亦是巨大的打擊。
陳帝之死,本就讓陳漢內部產生動蕩。若是再這般落魄從南陽撤回,恐怕陳漢又要再起波瀾。
更何況,梁軍如今亦是侵入潁川,占去了數縣!
“主公,一切已準備妥當!”曹純再次前來。
曹操沉聲道:“出發!”
……
“大王,漢軍已然上鉤!”
昆陽一戰,漢梁雙方的探馬互相穿插,早已經沒有清晰的戰線。漢軍探馬散布於昆陽百裏之外,梁軍探馬亦緊盯著漢軍大營的一舉一動。
為了取得這一戰的勝利,雙方都可謂使出渾身解數。
梁軍的糧草,說是陷阱,卻也是梁軍的命脈。
畢竟,這批糧草若是真的為漢軍所毀,昆陽城是真的會陷入糧盡的危險。
為了那一線勝機,曹操在賭,徐澤又何嚐不是呢。
隻不過,相較於曹操,徐澤可以占據主動,從容布置罷了。
“漢軍出動了多少兵馬?”
“隻有三千虎豹騎和三千虎衛軍!”
“好個曹孟德,竟有如此魄力!”徐澤禁不住讚道。“傳令司馬懿,曹孟德親率六千精銳來攻,讓他司馬懿死死護住糧草。若是丟了糧草,提頭來見!”
“接下來,為了掩護劫糧,漢軍必定會向昆陽發起佯攻。文和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位將軍守城,孤與仲嶽領羽林軍先破漢軍營寨,再擊漢軍後背,定要讓曹孟德後悔侵入我南陽!”
“諾!”賈詡拜道,一旁的侯成、宋憲、魏續也齊聲應諾。
“咚!咚!咚!”徐澤這邊領著羽林騎剛離開昆陽,漢軍便踏著鼓聲迎麵而來。
“嗚!”號角聲響起,漢軍向著昆陽發起了進攻。
徐澤顧不得身後的號角聲,繞道往漢軍大營馳去。這波互相拆家,就看誰拆的快了!
樂進並不知曉徐澤這波繞後偷襲,即便是知曉,也會置之不理。畢竟,若是不牽製住昆陽守軍,魏公那邊便有性命之憂!
賈詡望著城下漢軍,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這進攻力度,可不像是佯攻。
事實也確實如此,郭嘉為了保證昆陽城無法支援運糧隊,建議樂進將佯攻改成了真實的進攻!
曹操匆匆定計,也確實忽略了一些細節。他沒有想到,若是讓昆陽城發現漢軍在佯攻,無異於是在提醒梁軍當下漢軍所為乃是為了牽製昆陽守軍。
所幸有郭嘉在,及時補上了這個漏洞!
樂進麵無表情的望著城上,梁軍的防守迅速而有力,顯然主力仍在城內。
一向率軍先登的樂進,此時卻隻能站在中軍大纛之下,暗自焦急。樂進第一次,感受到作為一軍主帥的煎熬。原來魏公,一直都處於這樣的痛苦之中嗎。
樂進乃是東郡衛國縣人,早在曹操起兵陳留時便開始跟隨左右,至今已有十年之久。
第一次見到曹操之時,樂進感受到了極大的欣慰。在這個對於顏值、身高極為重視的時代,樂進頭一回見到上位者與自己一樣的容貌短小,也是頭一回沒有因容貌短小被上位者看不起。
曹操無視了樂進的外表,看到了樂進的膽烈,並對此大為褒獎。
士為知己者死!
自從那之後,樂進便每戰先登,隻是為了讓世人知曉曹公麾下的樂文謙雖容貌短小,卻是一個能征善戰之輩。
不知不覺,十年過去,樂進也由一介帳下吏積功成為了陳漢左將軍!
可惜的是,這十年,曹公雖已成為了陳漢魏公兼丞相,卻始終處於困窘之中,至今不得不以身犯險。
樂文謙啊樂文謙,你所做的,終究還是不夠!
樂進緊緊地盯著城頭上的戰鬥,仿佛是自己在先登一般。
……
昆陽城五裏外的漢軍大營,此時嚴陣以待,並沒有因為昆陽城的梁軍被牽製在城內而懈怠。
“如此戒備倒是不好下手啊。”一旁窺視的徐澤皺眉道。
“不如回去騷擾攻城的漢軍?”馬岱諫言道。
馬岱的諫言提醒了徐澤,梁軍打的終究還是太保守了。
昆陽梁軍本就占據優勢,若是能不惜代價吞下攻城的漢軍,則曹操那六千人即便燒了糧草也無法再構成威脅。
“傳令文和,出城迎擊漢軍!留一營人馬隨時注意漢軍大營的動靜,一旦漢軍離營或有漢軍敗退回營,便發起攻擊!仲嶽隨我回昆陽城,伺機襲擊漢軍!”
梁軍的離去並沒有引起營寨內漢軍的注意,主事的郭嘉終究隻是文士,雖有智計,卻缺乏臨陣經驗。
梁漢雙方,終歸隻是小規模的爭鬥,用人方麵,一旦多線鋪開,便捉襟見肘。
邢勝不喊還好,經他這麽一喊,卻見四周山林竟冒出了無數的梁軍!
“零陵上將?我道是哪個狂悖之徒,原來是你小子!”熟悉的聲音從梁軍方向傳來。
邢勝定睛一看,果然是熟人!
“公覆師兄!”邢勝臉色一變,梁軍將校眾多,偏偏遇到的竟是黃公覆。
“道榮師弟好歹也是範師弟子,竟作出劫掠百姓之事!”黃蓋冷著臉冷哼道。
“此……乃是蔡大將軍之令,我不過小小偏將,豈敢不從……”邢勝苦著臉道。
“大王向來最恨你這等殘民之賊,廢話少數,速速前來受死!”黃蓋抽出佩刀,朝邢勝一指。
邢勝握緊手中長槍,身體微微顫抖,連他自己也分不清是興奮還是害怕所致。
“既然公覆師兄如此不顧同窗之誼,那師弟也隻好得罪了!要想活命的,隨我上!”邢勝一聲大喝,率先舞槍迎向黃忠。
邢勝身後的將士見狀,也各自呼喊著衝向梁軍。
“倒還有些膽色!”黃蓋卻身形未動,隻是不斷地朝身旁的旗官下令,梁軍將士見旗官揮舞著旗幟發號施令,紛紛依令而行。
邢勝本以為黃蓋會與自己鬥將,如此一來憑借自己不俗的武藝,或許還能有逃出生天的機會。可惜,黃蓋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邢勝一槍將身前的梁卒刺倒在地,心中不禁浮想聯翩。
當年自己與徐澤關係並不好,徐澤北上自己還對著跟隨徐澤的劉宇、胡猛等人好一番冷嘲熱諷。然而,如今那些跟隨徐澤的同門,近的如黃蓋已經是征南將軍,王序也已拜鎮南將軍數年,甚至當年那個牙尖口利的劉宇已經是梁國相了。
反觀自己,不過是一偏將軍而已。
選擇錯了,再如何努力也追趕不上。
說不懊悔是不可能的,早知徐澤能成為梁王,自己就該與徐澤友善相處。要知道,範夫子門下眾人,論武藝,胡猛第一,黃蓋第二,第三便是自己了!如此一來,自己怎麽也能混一個梁國名號將軍……
“咻!”一支冷箭飛來,紮在了邢勝左肩,打斷了邢勝的思緒。
邢勝錯愕的看向冷靜飛來的方向,卻見黃蓋仍舊保持挽弓的姿勢,正準備抽出下一支箭矢。
邢勝大腦“轟”的一聲,求生欲填滿了他的全身。邢勝抬腿將身前的梁卒踹倒,並順勢借力,避入軍中。
眼見邢勝的身影被淹沒在了人海之中,黃蓋放下了手中的雕弓。
“老夫身為一軍主帥,又豈會為逞一時意氣,而失了主帥之責!”黃蓋搖搖頭,將目光轉向戰場的其他地方。
楚軍節節敗退,根本敵不過梁軍,戰事逐漸呈一邊倒。
邢勝此時已在親衛的照護下取出了左肩的箭矢,並進行了簡單的包紮。
“將軍,梁軍人多勢眾,弟兄們實在是扛不住了!”前線的一位校尉匆匆前來,顯然局勢已經控製不住了。
邢勝起身望著戰場四周,楚軍不斷地被壓縮,已經處於全軍崩潰的邊緣。
“傳令,各部自行突圍,能否逃出生天就靠各自的運氣了!”邢勝倒也果決,當即下達了分兵突圍的決定。
也不知到底是楚軍堅持不住還是因為邢勝的軍令,半刻鍾後,戰場上的楚軍突然放棄了維持戰線,頓時作年獸散。
邢勝下令將大纛砍倒,便帶著數名親衛看好方向往南陽西南跑去。
黃蓋見楚軍潰散,也不去追逐,隻是留下一些士卒打掃戰場,便往鄧縣方向繼續行去。
當務之急,乃是擊楚軍要害,將南陽局勢扭轉過來。
擊潰邢勝零陵軍,隻不過是恰好遇上,順手為之罷了。
……
潁川,昆陽城外,漢軍大營。
曹操焦躁不安地來回踱步,如今軍中能用糧草已越來越少,再拖延二三月,都不需要梁軍動手,漢軍便將自行潰敗散。
“主公,探馬發現梁軍糧隊!”曹純欣喜地衝進了營帳,向曹操報喜道。
“梁軍糧隊?現於何處!”曹操聞言也是大喜,不說將這批糧草劫回來,哪怕一把火燒掉,讓昆陽梁軍陷入和自己一般缺糧的境地。此戰形勢,也將逆轉過來。
曹純撲到輿圖上,指向襄城與昆陽之間的空白地帶道:“便是此處!糧隊行軍緩慢,一日隻能行二十裏,要想運進昆陽城,仍須五日。”
“那便是百裏之外,如今有多少兵馬護送?”
“二千步卒,三千羽林騎!”曹純非常肯定道,“探馬從襄城開始便發現了糧隊蹤跡,遂一路跟隨。這批糧草護送兵馬如此之多,甚至動用羽林軍,想必所運糧草不在少數!”
“來人,請奉孝過來議事!”曹操朝隨從吩咐道。
郭嘉得知曹操相召,匆匆趕了過來。
漢軍被梁軍攔阻於昆陽已有半個月,軍中所攜酒水早已耗盡。多日不能飲酒,這位漢軍軍師異常煩躁。
“主公!”郭嘉向曹操拜道,“子和將軍此番回來,莫非已有所獲?”
“正是,子和發現梁軍糧隊,正從襄城方向而來,有百裏之遙。”
一聽到糧隊,郭嘉便忍不住舔舐嘴唇。梁軍糧隊中,想必酒水也有不少吧,聽聞梁軍甚至用至烈之酒清洗傷員傷口,當真是暴殄天物!
“奉孝覺得,這支糧隊是否是梁軍陷阱?”曹操終究忍不住問道。
“是,亦不是!”郭嘉搖頭晃腦道。
“奉孝此言何意?”曹操與曹純對視,見曹純也是一片茫然。
“此糧隊是真的糧隊,卻也是一個陷阱!”郭嘉笑道。
郭嘉這麽一說,曹操、曹純頓時就明白了怎麽回事。昆陽城內糧草想來也不剩多少,所以這支糧隊運輸的,必定是真正的糧秣。但是,這麽重要的糧隊竟被漢軍探馬發現了,那麽這其中,必然是存在陷阱!
“奉孝可有良策?”
“原本是沒有的,但想到糧隊之中必定有梁國特產之烈酒,主意也就有了!”
聽到郭嘉已有主意,曹操愁容頓時消去:“奉孝有何良策,還請速速道來!”
“主公莫急!”郭嘉將手臂從曹操手中掙脫出來,“隻需主公虛張聲勢,掩護劫糧隊伍北去便可!”
曹操了然,這樣的操作他再熟悉不過了!
“既如此,虎豹騎自然是要一同前去的。不如再加上虎衛軍!兵貴精而不貴多,有這兩支精銳在側,主公此行必定馬到功成!”曹純在一旁提議道。
“善,子和速去點兵!一個時辰後便動身!”
“主公可是要親自趕去劫糧?”郭嘉見曹操這語氣神態,忍不住問道。
“正是!孤與子和前去劫糧之時,文謙率軍向昆陽發起佯攻,奉孝留守大營!”曹操看著郭嘉,又道,“事關重大,孤這一趟,非去不可!”
郭嘉笑道:“主公但去無妨,臣在大營靜候主公凱旋!”
曹操頷首,望著昆陽城方向,幽幽道:“此戰凶險之極,徐伯潤真乃吾此生大敵也!”
“主公若是願意放棄南陽戰果,昆陽又豈能擋得住主公。”郭嘉淡淡道。
曹操一愣,旋即大笑起來:“若是劫糧不成,孤便納奉孝此計!”
郭嘉微微一笑,並不言語。
放棄南陽戰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畢竟南陽一戰,漢軍傷亡不小,若是就這般放棄,不但陣亡的將士就這般白白犧牲,對魏公的聲望亦是巨大的打擊。
陳帝之死,本就讓陳漢內部產生動蕩。若是再這般落魄從南陽撤回,恐怕陳漢又要再起波瀾。
更何況,梁軍如今亦是侵入潁川,占去了數縣!
“主公,一切已準備妥當!”曹純再次前來。
曹操沉聲道:“出發!”
……
“大王,漢軍已然上鉤!”
昆陽一戰,漢梁雙方的探馬互相穿插,早已經沒有清晰的戰線。漢軍探馬散布於昆陽百裏之外,梁軍探馬亦緊盯著漢軍大營的一舉一動。
為了取得這一戰的勝利,雙方都可謂使出渾身解數。
梁軍的糧草,說是陷阱,卻也是梁軍的命脈。
畢竟,這批糧草若是真的為漢軍所毀,昆陽城是真的會陷入糧盡的危險。
為了那一線勝機,曹操在賭,徐澤又何嚐不是呢。
隻不過,相較於曹操,徐澤可以占據主動,從容布置罷了。
“漢軍出動了多少兵馬?”
“隻有三千虎豹騎和三千虎衛軍!”
“好個曹孟德,竟有如此魄力!”徐澤禁不住讚道。“傳令司馬懿,曹孟德親率六千精銳來攻,讓他司馬懿死死護住糧草。若是丟了糧草,提頭來見!”
“接下來,為了掩護劫糧,漢軍必定會向昆陽發起佯攻。文和領侯成、宋憲、魏續三位將軍守城,孤與仲嶽領羽林軍先破漢軍營寨,再擊漢軍後背,定要讓曹孟德後悔侵入我南陽!”
“諾!”賈詡拜道,一旁的侯成、宋憲、魏續也齊聲應諾。
“咚!咚!咚!”徐澤這邊領著羽林騎剛離開昆陽,漢軍便踏著鼓聲迎麵而來。
“嗚!”號角聲響起,漢軍向著昆陽發起了進攻。
徐澤顧不得身後的號角聲,繞道往漢軍大營馳去。這波互相拆家,就看誰拆的快了!
樂進並不知曉徐澤這波繞後偷襲,即便是知曉,也會置之不理。畢竟,若是不牽製住昆陽守軍,魏公那邊便有性命之憂!
賈詡望著城下漢軍,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這進攻力度,可不像是佯攻。
事實也確實如此,郭嘉為了保證昆陽城無法支援運糧隊,建議樂進將佯攻改成了真實的進攻!
曹操匆匆定計,也確實忽略了一些細節。他沒有想到,若是讓昆陽城發現漢軍在佯攻,無異於是在提醒梁軍當下漢軍所為乃是為了牽製昆陽守軍。
所幸有郭嘉在,及時補上了這個漏洞!
樂進麵無表情的望著城上,梁軍的防守迅速而有力,顯然主力仍在城內。
一向率軍先登的樂進,此時卻隻能站在中軍大纛之下,暗自焦急。樂進第一次,感受到作為一軍主帥的煎熬。原來魏公,一直都處於這樣的痛苦之中嗎。
樂進乃是東郡衛國縣人,早在曹操起兵陳留時便開始跟隨左右,至今已有十年之久。
第一次見到曹操之時,樂進感受到了極大的欣慰。在這個對於顏值、身高極為重視的時代,樂進頭一回見到上位者與自己一樣的容貌短小,也是頭一回沒有因容貌短小被上位者看不起。
曹操無視了樂進的外表,看到了樂進的膽烈,並對此大為褒獎。
士為知己者死!
自從那之後,樂進便每戰先登,隻是為了讓世人知曉曹公麾下的樂文謙雖容貌短小,卻是一個能征善戰之輩。
不知不覺,十年過去,樂進也由一介帳下吏積功成為了陳漢左將軍!
可惜的是,這十年,曹公雖已成為了陳漢魏公兼丞相,卻始終處於困窘之中,至今不得不以身犯險。
樂文謙啊樂文謙,你所做的,終究還是不夠!
樂進緊緊地盯著城頭上的戰鬥,仿佛是自己在先登一般。
……
昆陽城五裏外的漢軍大營,此時嚴陣以待,並沒有因為昆陽城的梁軍被牽製在城內而懈怠。
“如此戒備倒是不好下手啊。”一旁窺視的徐澤皺眉道。
“不如回去騷擾攻城的漢軍?”馬岱諫言道。
馬岱的諫言提醒了徐澤,梁軍打的終究還是太保守了。
昆陽梁軍本就占據優勢,若是能不惜代價吞下攻城的漢軍,則曹操那六千人即便燒了糧草也無法再構成威脅。
“傳令文和,出城迎擊漢軍!留一營人馬隨時注意漢軍大營的動靜,一旦漢軍離營或有漢軍敗退回營,便發起攻擊!仲嶽隨我回昆陽城,伺機襲擊漢軍!”
梁軍的離去並沒有引起營寨內漢軍的注意,主事的郭嘉終究隻是文士,雖有智計,卻缺乏臨陣經驗。
梁漢雙方,終歸隻是小規模的爭鬥,用人方麵,一旦多線鋪開,便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