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折楊夫人十一
陷入修羅場後,長公主一心搞事業 作者:Aoker10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府內,素嬛正輕撫彈奏。
音樂確能使人靜氣凝神,可心一但亂了,耳邊的琴音也就徒增煩擾,素嬛想到唐錦凡,心中不安,指尖的琴音也有所雜亂。
坐在對麵翻閱琴譜的楚秋之注意到,抬頭問道,“夫人可還是在意唐兄?”
“唐公子本來想與楚公子一敘,有意賞麵旁聽,倒是奴家掃了興致。”
楚秋之搖搖頭,“夫人切莫掛懷,唐兄素來散漫,做事不過心血來潮,凡事都不會過分在意,此時想必另尋他處逍遙了。”
說罷,楚秋之放下手中的琴譜。
“夫人短短幾月進益頗多,隻是琴曲中的情感尚不明朗,雖說基礎為根,但技藝既要重技亦要重藝,想必是我選的這幾曲,與夫人不太投契,不如由夫人來選想必更為合適。”
“既然楚公子這樣說了,那就由奴家選吧。”
素嬛心虛地應道,起身走向擺滿琴譜的多寶閣,隨意翻弄起一本,心想像楚秋之這般技藝,怕是看到琴譜就能知道琴曲的旋律了,可自己哪有這樣的本事,現如今不過是拿著琴譜也隻是照葫蘆畫瓢,能按音調彈奏出來罷了,自己再斟酌也是擿埴索塗,冥行而已。
“就這個吧。”素嬛將手裏的琴譜遞給楚秋之。
“此曲名為《胡笳十八拍》,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此有名。”楚秋之翻開琴譜,“此曲據傳為漢代蔡文姬所作。
“當時關中戰亂,蔡文姬被反叛的南匈奴兵搶走獻給左賢王,被逼做了左賢王的妻子,在塞外度過了十二個春秋,雖受左賢王的寵愛,生有兩個兒女,蔡文姬卻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故鄉,渴望有朝一日歸漢。建安中,曹操念其亡父蔡邕無嗣,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此曲便是蔡文姬歸漢途中借以胡地的胡笳音調創作的琴歌作品。”
“她這一生著實不幸,漂泊在外,心係故土,有望歸漢,卻又要與骨肉分離。”素嬛感慨道,“命運終是不公,縱然給人機會,卻還是要人舍棄其他,始終不能圓滿。”
“夫人似乎很有感觸。”
素嬛看到楚秋之投來關切的目光,慘淡一笑,“隻是有感而發,無關其他。”
“那就還依例,我先彈奏一遍,之後這幾日,夫人就按此曲練習,如有不通處,隨時詢問。”
“是。”素嬛應道。
此曲旋律富於起伏,高則蒼悠淒楚,低則沉重哀怨,對比強烈,似有撕心裂肺的悲怨,將人的心緒緊攥,隨著旋律的起伏,不斷衝撞攪弄著心弦,撕扯著人的心肝肺腸。
素嬛回憶起前世自己被人殺害時,被鮮血染紅的衣袖,和不遠處緊緊相依的那兩個人,一時之間,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胸中悲憤難抑,淚水決堤而出。
楚秋之注意到,馬上止住了琴音,手足無措地掏出帕子,慌忙遞到素嬛麵前,“夫人這是怎麽了?”
“奴家,”素嬛想說奴家無妨,可話在嘴邊,就是沒有說出口的力氣,過了好一會,才緩過勁兒,緩緩說道,“奴家無妨。”
可通紅的雙眼和被淚水浸濕的帕子並不能使楚秋之信服,他從未見過有女子如此傷感,縱然往日裏素嬛也會有心事重重的樣子,可像今日這般失態也是前所未有,若非深刻共情,斷然不會如此悲切,她究竟經曆了什麽,才會與這樣坎坷的遭遇產生共鳴。
“我教夫人琴藝,也有半師之誼,夫人若有難事,大可與我訴說,楚某能力有限,即使不能幫上夫人什麽忙,做個可供傾訴的對象也好。”楚秋之作立誓狀,“夫人無論與我訴說何事,我定不會向他人透露半分。”
“多謝楚公子。”素嬛沉吟片刻,問道,“人倫綱常在您眼裏是最尋常不過的事吧?”
“自然,人倫綱常乃人之根本。”
“那在您看來,人的屍骨應在何處?”
“人有生老病死,屍骨或埋於土地,或葬於山間,總是在棺木中長眠。”說到此處,楚秋之頓了一下,“也有些,被拋屍荒野,無人埋葬。”
“是啊,理應如此啊。”素嬛緊攥著袖口,咬著牙關說道。
“夫人今日元氣有所損傷,明日,休息一日吧。”楚秋之溫和地說道,“這首琴曲夫人若是不喜歡,之後便換一首吧。”
“多謝楚公子體恤。”素嬛垂下眼眸,“隻是這帕子。”
“無礙的,夫人放在此處便是,一會我讓小廝來收拾。”
“那奴家就先告退了,楚公子留步。”
“好。”楚秋之心想,想必她此時也不想讓自己去相送,自己還是回避較好。
素嬛叫上在門口等候的華兒,坐上馬車,華兒見自家夫人神色有異。
“夫人這是怎麽了?”
“楚秋之,他是個好人。”素嬛靠在窗邊,掀起簾子,望著楚府的牌匾說道。
好人最容易心軟,隻是落一落淚,就願意施以援手,對方稍顯劣勢就會溫柔以待,況且,自己在他眼裏是柔弱的女子,楚秋之那樣的正人君子,始終會願意信任自己,幫助自己。
“奴婢見今日唐錦凡來過,可是發生什麽了?”華兒不解道。
素嬛放下簾子,“沒什麽,回府吧。”
楚府內,素嬛走後,穆媛媛歡快地跑進琴房,“楚哥哥,陪我出去玩吧!”
“今日我有些累了,我讓府裏丫鬟陪你吧。”
“咱們不是說好了,你上課時我不打擾你,也不去給你的徒弟搗亂,你下課就陪我玩。”穆媛媛撅著嘴,不滿地嘟囔著。
“今日我確實是有些乏了,明天沒有課,我一整天都陪你玩好嗎?”
“真的!那好吧,你今天好好休息哦!”
穆媛媛終究還是孩子心性,哄一哄便又活蹦亂跳的。可世上還有人,會因為一首古曲,悲切痛哭,那般痛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撫平傷痕的,楚秋之出神地看著桌上仍帶著濕痕的帕子。
休沐一日,素嬛拿著手帕擦拭著手中的首飾,這些貴重的鐲子釵環她從不舍得戴,但總要隔幾日便擦拭一番,尤其是在想事情時,似乎這樣做能使她稍微安心些。
自從昨天唐錦凡走後,素嬛總是心神不定,他並是一個容易打發的人,此人心思縝密,在妝師們口中他仁義親厚,楚秋之又說他肆意隨性,況且白手起家尚能在貴胄雲集的京城有一席之地,有此人逗留在城中,日後定生變數。
素嬛心中煩悶,自己如今根本搜尋不到匪徒的蹤跡,朝不保夕,唐錦凡已然知曉自己拜師於楚秋之,此人心思難測,若是有什麽舉動自己也難以招架,不如想個法子將他與自己隔絕開。
想到此處,素嬛喚來華兒,說道,“你去幫我打聽一下,楚秋之現在何處。”
華兒走後,素嬛叫來小菡,讓她速到“朝霞”裏知會一聲,告訴她們東家說今日午後自己去店中有事商議。
另一邊,華兒打聽到楚秋之的行蹤後便立刻回府稟告。
“夫人,今日楚公子和穆姑娘外出,現如今就在東四街閑逛。”
素嬛看了看手中被擦拭得鋥光瓦亮的玉鐲,小心翼翼地放回匣子收好,正巧小菡進門回稟,事已辦妥。
“擇日不如撞日。”素嬛起身說道,“備馬車,去東四街。”
很快就在東四街看到那兩人的身影,素嬛下了馬車,步行走近他們,對華兒使了使眼色,華兒便抬高聲音喊道,“那不是楚公子和穆姑娘嘛?”
音樂確能使人靜氣凝神,可心一但亂了,耳邊的琴音也就徒增煩擾,素嬛想到唐錦凡,心中不安,指尖的琴音也有所雜亂。
坐在對麵翻閱琴譜的楚秋之注意到,抬頭問道,“夫人可還是在意唐兄?”
“唐公子本來想與楚公子一敘,有意賞麵旁聽,倒是奴家掃了興致。”
楚秋之搖搖頭,“夫人切莫掛懷,唐兄素來散漫,做事不過心血來潮,凡事都不會過分在意,此時想必另尋他處逍遙了。”
說罷,楚秋之放下手中的琴譜。
“夫人短短幾月進益頗多,隻是琴曲中的情感尚不明朗,雖說基礎為根,但技藝既要重技亦要重藝,想必是我選的這幾曲,與夫人不太投契,不如由夫人來選想必更為合適。”
“既然楚公子這樣說了,那就由奴家選吧。”
素嬛心虛地應道,起身走向擺滿琴譜的多寶閣,隨意翻弄起一本,心想像楚秋之這般技藝,怕是看到琴譜就能知道琴曲的旋律了,可自己哪有這樣的本事,現如今不過是拿著琴譜也隻是照葫蘆畫瓢,能按音調彈奏出來罷了,自己再斟酌也是擿埴索塗,冥行而已。
“就這個吧。”素嬛將手裏的琴譜遞給楚秋之。
“此曲名為《胡笳十八拍》,一章為一拍,共十八章,故此有名。”楚秋之翻開琴譜,“此曲據傳為漢代蔡文姬所作。
“當時關中戰亂,蔡文姬被反叛的南匈奴兵搶走獻給左賢王,被逼做了左賢王的妻子,在塞外度過了十二個春秋,雖受左賢王的寵愛,生有兩個兒女,蔡文姬卻無時無刻不在想念故鄉,渴望有朝一日歸漢。建安中,曹操念其亡父蔡邕無嗣,將蔡文姬從匈奴贖回,此曲便是蔡文姬歸漢途中借以胡地的胡笳音調創作的琴歌作品。”
“她這一生著實不幸,漂泊在外,心係故土,有望歸漢,卻又要與骨肉分離。”素嬛感慨道,“命運終是不公,縱然給人機會,卻還是要人舍棄其他,始終不能圓滿。”
“夫人似乎很有感觸。”
素嬛看到楚秋之投來關切的目光,慘淡一笑,“隻是有感而發,無關其他。”
“那就還依例,我先彈奏一遍,之後這幾日,夫人就按此曲練習,如有不通處,隨時詢問。”
“是。”素嬛應道。
此曲旋律富於起伏,高則蒼悠淒楚,低則沉重哀怨,對比強烈,似有撕心裂肺的悲怨,將人的心緒緊攥,隨著旋律的起伏,不斷衝撞攪弄著心弦,撕扯著人的心肝肺腸。
素嬛回憶起前世自己被人殺害時,被鮮血染紅的衣袖,和不遠處緊緊相依的那兩個人,一時之間,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胸中悲憤難抑,淚水決堤而出。
楚秋之注意到,馬上止住了琴音,手足無措地掏出帕子,慌忙遞到素嬛麵前,“夫人這是怎麽了?”
“奴家,”素嬛想說奴家無妨,可話在嘴邊,就是沒有說出口的力氣,過了好一會,才緩過勁兒,緩緩說道,“奴家無妨。”
可通紅的雙眼和被淚水浸濕的帕子並不能使楚秋之信服,他從未見過有女子如此傷感,縱然往日裏素嬛也會有心事重重的樣子,可像今日這般失態也是前所未有,若非深刻共情,斷然不會如此悲切,她究竟經曆了什麽,才會與這樣坎坷的遭遇產生共鳴。
“我教夫人琴藝,也有半師之誼,夫人若有難事,大可與我訴說,楚某能力有限,即使不能幫上夫人什麽忙,做個可供傾訴的對象也好。”楚秋之作立誓狀,“夫人無論與我訴說何事,我定不會向他人透露半分。”
“多謝楚公子。”素嬛沉吟片刻,問道,“人倫綱常在您眼裏是最尋常不過的事吧?”
“自然,人倫綱常乃人之根本。”
“那在您看來,人的屍骨應在何處?”
“人有生老病死,屍骨或埋於土地,或葬於山間,總是在棺木中長眠。”說到此處,楚秋之頓了一下,“也有些,被拋屍荒野,無人埋葬。”
“是啊,理應如此啊。”素嬛緊攥著袖口,咬著牙關說道。
“夫人今日元氣有所損傷,明日,休息一日吧。”楚秋之溫和地說道,“這首琴曲夫人若是不喜歡,之後便換一首吧。”
“多謝楚公子體恤。”素嬛垂下眼眸,“隻是這帕子。”
“無礙的,夫人放在此處便是,一會我讓小廝來收拾。”
“那奴家就先告退了,楚公子留步。”
“好。”楚秋之心想,想必她此時也不想讓自己去相送,自己還是回避較好。
素嬛叫上在門口等候的華兒,坐上馬車,華兒見自家夫人神色有異。
“夫人這是怎麽了?”
“楚秋之,他是個好人。”素嬛靠在窗邊,掀起簾子,望著楚府的牌匾說道。
好人最容易心軟,隻是落一落淚,就願意施以援手,對方稍顯劣勢就會溫柔以待,況且,自己在他眼裏是柔弱的女子,楚秋之那樣的正人君子,始終會願意信任自己,幫助自己。
“奴婢見今日唐錦凡來過,可是發生什麽了?”華兒不解道。
素嬛放下簾子,“沒什麽,回府吧。”
楚府內,素嬛走後,穆媛媛歡快地跑進琴房,“楚哥哥,陪我出去玩吧!”
“今日我有些累了,我讓府裏丫鬟陪你吧。”
“咱們不是說好了,你上課時我不打擾你,也不去給你的徒弟搗亂,你下課就陪我玩。”穆媛媛撅著嘴,不滿地嘟囔著。
“今日我確實是有些乏了,明天沒有課,我一整天都陪你玩好嗎?”
“真的!那好吧,你今天好好休息哦!”
穆媛媛終究還是孩子心性,哄一哄便又活蹦亂跳的。可世上還有人,會因為一首古曲,悲切痛哭,那般痛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撫平傷痕的,楚秋之出神地看著桌上仍帶著濕痕的帕子。
休沐一日,素嬛拿著手帕擦拭著手中的首飾,這些貴重的鐲子釵環她從不舍得戴,但總要隔幾日便擦拭一番,尤其是在想事情時,似乎這樣做能使她稍微安心些。
自從昨天唐錦凡走後,素嬛總是心神不定,他並是一個容易打發的人,此人心思縝密,在妝師們口中他仁義親厚,楚秋之又說他肆意隨性,況且白手起家尚能在貴胄雲集的京城有一席之地,有此人逗留在城中,日後定生變數。
素嬛心中煩悶,自己如今根本搜尋不到匪徒的蹤跡,朝不保夕,唐錦凡已然知曉自己拜師於楚秋之,此人心思難測,若是有什麽舉動自己也難以招架,不如想個法子將他與自己隔絕開。
想到此處,素嬛喚來華兒,說道,“你去幫我打聽一下,楚秋之現在何處。”
華兒走後,素嬛叫來小菡,讓她速到“朝霞”裏知會一聲,告訴她們東家說今日午後自己去店中有事商議。
另一邊,華兒打聽到楚秋之的行蹤後便立刻回府稟告。
“夫人,今日楚公子和穆姑娘外出,現如今就在東四街閑逛。”
素嬛看了看手中被擦拭得鋥光瓦亮的玉鐲,小心翼翼地放回匣子收好,正巧小菡進門回稟,事已辦妥。
“擇日不如撞日。”素嬛起身說道,“備馬車,去東四街。”
很快就在東四街看到那兩人的身影,素嬛下了馬車,步行走近他們,對華兒使了使眼色,華兒便抬高聲音喊道,“那不是楚公子和穆姑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