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是一年退伍季。
權力巔峰:從退伍後當教官開始 作者:最愛吃豆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上午,偵察連的兩位主官,劉雲帆和田軼飛被叫到了集團軍政委那裏。
按照田軍長的話,這倆貨必須得敲打一下。
要不然立功授獎後,尾巴不得翹到天上。
畢竟,開槍的行為屬實,和兄弟單位發生衝突後,處理的方式過於激進。
不過,倆人的行為最多夠得上“不當”,而不是“不對”。
西北這邊能破獲這麽大的細作案子,誰敢說這倆功臣做得不對?
就是國安方麵,現在也是閉口不談那天晚上發生的事。
所以,由政委出麵對倆人作出批評教育,這件事基本上就過去了。
這樣也就算是給了處理意見,省的事後有人拿這個事說事。
在政委同誌一番深刻的教育下,倆人表現出一副乖孩子的模樣,連連點頭。
在部隊裏,不怕軍事主官罵,就怕政工領導給你上思想教育。
事後,要求倆人回去後深刻反省。
並且,責令他們倆作出深刻檢討,晚上之前把檢查交上來。
這就是軍隊,軍隊是紀律部隊。
一向秉持著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行事準則,不存在什麽功過相抵的。
隨著雪球越滾越大,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戰果上。
這件事引起了上層領導的高度重視,事情發生的第二天下午,jw和部委的幾位大員親自趕到121軍部。
這次細作事件,已經被命名為“11.6”事件,目前已經由jw保衛部門和國安方麵全麵接手。
由軍委保衛上的某位領導和國安某位副部長共同主持,軍、地專案組同時運作。
因為這個案子,在西北戰區內。
121集團軍的風頭,在一時間內直壓147和和114集團軍。
而這麽大的蛋糕,誰都想分一杯羹。
戰區和西陸都派出了領導小組,當天奔赴121集團軍軍部。
來了這麽多領導,可把田軍長和政委忙壞了。
尤其是政委,淨忙著接待領導,也顧不上收倆人的檢查了。
整個121軍部的機關各部門,這幾天都在忙於這件事上。
而把這件事捅出來的軍屬偵察連,最近倒是恢複了往常的一日生活製度。
依舊是有條不紊的繼續訓練,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底。
因為軍改,退伍季也改到了9月份。
偵察連的的大部分兵源,都是9月份的義務兵,所以根本不存在套改。
反而十二月份的退伍季,偵察連有三個12年的老兵即將轉業複員。
偵察連因為兵種專業的原因,三期士官,已經是極限了。
還好這三人因為年齡和家庭的原因,也不打算再繼續留隊了。
所以,偵察連目前的工作重點放到了歡送老兵上麵。
這次麵臨退伍的三人分別是:杜培校、鄭英傑、黃世豪。
田軼飛代表連隊黨支部,分別和三個人談過話。
確保三人思想穩定,並沒有任何思想包袱後,將三人的轉業申請遞交了軍務處。
因為劉雲帆有過退伍經曆,所以不想讓這個三個人離隊之前有遺憾。
11 月 29 日清晨,晨曦微露。
早操結束後,營區裏便飄蕩起了那熟悉而動人的旋律——《駝鈴》等一係列退伍季的常用軍歌。
傷感的歌聲仿佛穿越時空,打動了營區內的每一名戰士,也讓即將到來的這個特殊日子充滿了別樣的氛圍。
今天早上和往常不一樣,早上六點二十,值班排長李縉吹響起床的哨音後。
通知全連更換冬常服,點名地點也設在榮譽室。
早上6點半,隨著一聲急促的哨音後,值班排長李縉下令道:“集合!”
全連官兵迅速從各班湧出,在班長的帶領下迅速在榮譽室內整隊完畢。
劉雲帆和田軼飛及副連長李霄鵬三人,同樣身著軍官冬常服,緩步步入榮譽室。
李縉迅速走到劉雲帆麵前,敬禮後高聲匯報道:“報告連長,軍人大會前集合完畢,應到105人,實到103人,連部值班一人,炊事班留守一人。”
劉雲帆神情嚴肅的下令道:“稍息!”
“是!”李縉再次敬禮後,向全連下達了稍息的命令。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不管是幹部也好,還是士兵也罷,遲早都有脫下軍裝的那一刻。
這些最可愛的人,把他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部隊,獻給了國家。
可是,這一切終究會結束。
就在今天,三名服役了十二年的老兵。
在宣讀完退出現役的命令後,將會卸下佩戴了十二年的軍銜、臂章等軍種符號。
這也代表了,他們將會退出現役,回歸地方。
指導員田軼飛,神情肅穆的再次整了下身上的軍容儀表。
在全連官兵的注視下,田軼飛邁著嚴謹的步伐,走到了全連官兵前方。
田軼飛拿起手中一份文件,莊重的宣布道:“根據121集團軍政治部的批複命令:現批準杜培校、鄭英傑、黃世豪三人同誌,自今日起退出現役!”
簡短的一段話,讓原本就有些激動的三人,頓時熱淚盈眶。
這一刻,榮譽室內的氣氛,也愈發凝重。
劉雲帆、田軼飛、李霄鵬三人邁著堅定而沉穩的步伐,緩緩地走向那即將複轉的三人。
與此同時,三名英姿颯爽的士兵手捧著鮮豔如血的紅色托盤,悄無聲息地來到了三位幹部的身旁。
劉雲帆率先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幫助其中一名複轉老兵,幫卸下他身上那象征著榮耀與責任的軍種符號。
隨著每一個動作的進行,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現場彌漫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
當最後一枚軍銜被輕輕摘下的那一刹那,複轉的三個人再也無法抑製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
盡管他們拚盡全力高昂著頭顱,試圖不讓眼淚落下。
但那滾燙的淚珠卻像決堤的洪水一樣,不受控製地順著臉頰滑落。
沒過多久,這三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已然哭得如同淚人一般。
就在這短暫的一瞬之間,往昔的回憶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們仿佛穿越時空,重新回到了自己初入軍營時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那時的他們胸前佩戴著大紅花,滿懷憧憬與夢想,昂首挺胸地邁入了營門。
在那如夢似幻的片刻裏,他們的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曾經在訓練場上奮力拚搏、揮汗如雨的身影。
緊接著,那些在野外駐訓時的艱苦場景也一一展現在眼前。
十二年的軍旅生涯中,他們曾涉足過青銅峽那廣袤無垠的荒漠。
感受過格爾木刺骨的寒風,體驗過庫爾勒熾熱的驕陽,也曾踏上朱日和那充滿挑戰的土地。
這一個個地名,就像是一片片珍貴的記憶碎片,深深地鑲嵌在他們心靈深處。
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這些經曆都將化作永恒的印記,永遠銘刻在他們的生命之中,永不褪色。
看著三個錚錚鐵骨的好男兒,哭成了淚人,劉雲帆三人忍不住,抱住了他們。
在這樣的氛圍下,後麵的官兵們也被這一幕所感動,紛紛痛哭流涕。
軍人大會結束後,三人離開了軍營,乘車前往軍部軍務處整理檔案。
而偵察連的官兵們再次換上迷彩服,再次投入訓練和工作當中。
三人坐在車裏,聽著那震耳欲聾的口令聲,看著官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步入訓練場,頓時覺得一股傷感湧入心頭。
在他們看來,這一切已經慢慢的和他們沒有關係了。
夜幕悄然降臨,在劉雲帆的悉心關照與特意安排之下,炊事班精心籌備了一場豐盛的自助火鍋盛宴。
走進餐廳,隻見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一個精致的自助酒精鍋。
鍋內翻滾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湯底。
一旁則整齊地排列著大瓶的可樂、雪碧以及口感獨特的果啤。
自從禁酒後,部隊裏喝的最多就是這種果啤。
司務長特意采購了大量飲料,任由大家開懷暢飲。
晚餐開始之前,全連戰士迅速集結在餐廳門口。
副連長李霄鵬精神抖擻地站在隊伍前列,他身姿挺拔,聲音洪亮如鍾:“全連都有,齊唱《過得硬的連隊》,過得硬連隊,過得硬的兵。預備起!”
霎時間,全連官兵齊聲高唱這首旋律激昂的軍旅勁曲。
雄壯有力的歌聲在夜空中回蕩,彰顯出連隊鋼鐵般的意誌和團結一心的力量。
夜色漸深,一場專為三位即將複轉的老兵舉辦的溫馨茶話會拉開帷幕。
劉雲帆和田軼飛等連隊幹部紛紛登台獻藝,有的引吭高歌,用深情的嗓音演繹著經典歌曲。
有的則帶來精彩絕倫的才藝表演,引得台下掌聲雷動。
在他們的熱情帶動下,現場氣氛愈發活躍起來,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這一切的用心安排,三位複轉的老兵全都看在眼裏,感動在心頭。
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連隊竟會為了他們三人如此費心費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溫暖與感激之情。
當晚九時二十分整,全連準時進行點名。
隨著一聲聲清脆響亮的答“到”聲,一天的活動即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點名結束後,劉雲帆開始對一天的工作進行點評:“立正!稍息!”
全連官兵迅速做出回應,整齊劃一的做出動作。
劉雲帆默默的掃視著全連官兵,然後開口講道:“同誌們,以前的老話: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當兵嘛,苦是很苦,餐風宿露,心靈和肉體所受的傷都不會小。因此如果你當兵的話,可能就會後悔這從軍的這幾年。但是,這幾年的當兵生活,會讓你這一輩子回味無窮。”
頓了頓後,聲情並茂的講道:“二、五、八乃至十二年、十六年等等,這是人生中最青春的幾年,最快樂的這幾年,也是最浪漫的幾年。在這幾年的軍旅生涯,會讓你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堅強、學會了關心與愛護、學會很多很多。”
“回頭想來,你肯定會為你選擇了當兵而自豪,每當提起當兵,心裏肯定有很多感慨。但那份深深的戰友情誼卻永遠留在了每個人的心間。”劉雲帆深情的講述著自己的感悟。
劉雲帆突然高聲喊道:“杜培校、鄭英傑、黃世豪,出列!”
他的聲音猶如一道驚雷,打破了原本有些傷感的氛圍。
三人聽到命令後,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但身體卻像是條件反射一般,迅速而整齊地向前邁出了一步。
劉雲帆目光炯炯地看著眼前的三人,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傷感。
他緩緩開口說道:“你們三個人啊,兵齡可比我們這些幹部都要長得多呢。雖說咱們一起相處的日子並不算太長,可這段時光對我來說卻是無比珍貴。我真心感激你們為咱們連隊、為整個部隊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全體都有,半麵向右轉!”
隨著他一聲令下,全連官兵動作整齊劃一,紛紛將身體轉向右側。
“向老兵敬禮!”劉雲帆的話音剛落。
“唰”的一聲,全連官兵同時抬起右手,向著那三位已經褪去軍種符號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專注,仿佛在訴說著對老兵們深深的敬佩與不舍之情。
此時的杜培校、鄭英傑和黃世豪,望著麵前這群充滿朝氣的戰友,心中再次湧起一陣感動。
那股溫暖的感覺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他們不禁眼眶濕潤。
在這一瞬間,所有曾經的艱辛、汗水和付出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而站在一旁的劉雲帆,看到三人如此動容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
其實,他之所以這樣做。
不僅僅是為了表達對這三位老兵的敬意,更是為了彌補當年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份遺憾……
按照田軍長的話,這倆貨必須得敲打一下。
要不然立功授獎後,尾巴不得翹到天上。
畢竟,開槍的行為屬實,和兄弟單位發生衝突後,處理的方式過於激進。
不過,倆人的行為最多夠得上“不當”,而不是“不對”。
西北這邊能破獲這麽大的細作案子,誰敢說這倆功臣做得不對?
就是國安方麵,現在也是閉口不談那天晚上發生的事。
所以,由政委出麵對倆人作出批評教育,這件事基本上就過去了。
這樣也就算是給了處理意見,省的事後有人拿這個事說事。
在政委同誌一番深刻的教育下,倆人表現出一副乖孩子的模樣,連連點頭。
在部隊裏,不怕軍事主官罵,就怕政工領導給你上思想教育。
事後,要求倆人回去後深刻反省。
並且,責令他們倆作出深刻檢討,晚上之前把檢查交上來。
這就是軍隊,軍隊是紀律部隊。
一向秉持著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行事準則,不存在什麽功過相抵的。
隨著雪球越滾越大,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戰果上。
這件事引起了上層領導的高度重視,事情發生的第二天下午,jw和部委的幾位大員親自趕到121軍部。
這次細作事件,已經被命名為“11.6”事件,目前已經由jw保衛部門和國安方麵全麵接手。
由軍委保衛上的某位領導和國安某位副部長共同主持,軍、地專案組同時運作。
因為這個案子,在西北戰區內。
121集團軍的風頭,在一時間內直壓147和和114集團軍。
而這麽大的蛋糕,誰都想分一杯羹。
戰區和西陸都派出了領導小組,當天奔赴121集團軍軍部。
來了這麽多領導,可把田軍長和政委忙壞了。
尤其是政委,淨忙著接待領導,也顧不上收倆人的檢查了。
整個121軍部的機關各部門,這幾天都在忙於這件事上。
而把這件事捅出來的軍屬偵察連,最近倒是恢複了往常的一日生活製度。
依舊是有條不紊的繼續訓練,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底。
因為軍改,退伍季也改到了9月份。
偵察連的的大部分兵源,都是9月份的義務兵,所以根本不存在套改。
反而十二月份的退伍季,偵察連有三個12年的老兵即將轉業複員。
偵察連因為兵種專業的原因,三期士官,已經是極限了。
還好這三人因為年齡和家庭的原因,也不打算再繼續留隊了。
所以,偵察連目前的工作重點放到了歡送老兵上麵。
這次麵臨退伍的三人分別是:杜培校、鄭英傑、黃世豪。
田軼飛代表連隊黨支部,分別和三個人談過話。
確保三人思想穩定,並沒有任何思想包袱後,將三人的轉業申請遞交了軍務處。
因為劉雲帆有過退伍經曆,所以不想讓這個三個人離隊之前有遺憾。
11 月 29 日清晨,晨曦微露。
早操結束後,營區裏便飄蕩起了那熟悉而動人的旋律——《駝鈴》等一係列退伍季的常用軍歌。
傷感的歌聲仿佛穿越時空,打動了營區內的每一名戰士,也讓即將到來的這個特殊日子充滿了別樣的氛圍。
今天早上和往常不一樣,早上六點二十,值班排長李縉吹響起床的哨音後。
通知全連更換冬常服,點名地點也設在榮譽室。
早上6點半,隨著一聲急促的哨音後,值班排長李縉下令道:“集合!”
全連官兵迅速從各班湧出,在班長的帶領下迅速在榮譽室內整隊完畢。
劉雲帆和田軼飛及副連長李霄鵬三人,同樣身著軍官冬常服,緩步步入榮譽室。
李縉迅速走到劉雲帆麵前,敬禮後高聲匯報道:“報告連長,軍人大會前集合完畢,應到105人,實到103人,連部值班一人,炊事班留守一人。”
劉雲帆神情嚴肅的下令道:“稍息!”
“是!”李縉再次敬禮後,向全連下達了稍息的命令。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不管是幹部也好,還是士兵也罷,遲早都有脫下軍裝的那一刻。
這些最可愛的人,把他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部隊,獻給了國家。
可是,這一切終究會結束。
就在今天,三名服役了十二年的老兵。
在宣讀完退出現役的命令後,將會卸下佩戴了十二年的軍銜、臂章等軍種符號。
這也代表了,他們將會退出現役,回歸地方。
指導員田軼飛,神情肅穆的再次整了下身上的軍容儀表。
在全連官兵的注視下,田軼飛邁著嚴謹的步伐,走到了全連官兵前方。
田軼飛拿起手中一份文件,莊重的宣布道:“根據121集團軍政治部的批複命令:現批準杜培校、鄭英傑、黃世豪三人同誌,自今日起退出現役!”
簡短的一段話,讓原本就有些激動的三人,頓時熱淚盈眶。
這一刻,榮譽室內的氣氛,也愈發凝重。
劉雲帆、田軼飛、李霄鵬三人邁著堅定而沉穩的步伐,緩緩地走向那即將複轉的三人。
與此同時,三名英姿颯爽的士兵手捧著鮮豔如血的紅色托盤,悄無聲息地來到了三位幹部的身旁。
劉雲帆率先伸出雙手,小心翼翼地幫助其中一名複轉老兵,幫卸下他身上那象征著榮耀與責任的軍種符號。
隨著每一個動作的進行,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現場彌漫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
當最後一枚軍銜被輕輕摘下的那一刹那,複轉的三個人再也無法抑製住內心洶湧澎湃的情感。
盡管他們拚盡全力高昂著頭顱,試圖不讓眼淚落下。
但那滾燙的淚珠卻像決堤的洪水一樣,不受控製地順著臉頰滑落。
沒過多久,這三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已然哭得如同淚人一般。
就在這短暫的一瞬之間,往昔的回憶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
他們仿佛穿越時空,重新回到了自己初入軍營時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那時的他們胸前佩戴著大紅花,滿懷憧憬與夢想,昂首挺胸地邁入了營門。
在那如夢似幻的片刻裏,他們的腦海中清晰地浮現出曾經在訓練場上奮力拚搏、揮汗如雨的身影。
緊接著,那些在野外駐訓時的艱苦場景也一一展現在眼前。
十二年的軍旅生涯中,他們曾涉足過青銅峽那廣袤無垠的荒漠。
感受過格爾木刺骨的寒風,體驗過庫爾勒熾熱的驕陽,也曾踏上朱日和那充滿挑戰的土地。
這一個個地名,就像是一片片珍貴的記憶碎片,深深地鑲嵌在他們心靈深處。
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這些經曆都將化作永恒的印記,永遠銘刻在他們的生命之中,永不褪色。
看著三個錚錚鐵骨的好男兒,哭成了淚人,劉雲帆三人忍不住,抱住了他們。
在這樣的氛圍下,後麵的官兵們也被這一幕所感動,紛紛痛哭流涕。
軍人大會結束後,三人離開了軍營,乘車前往軍部軍務處整理檔案。
而偵察連的官兵們再次換上迷彩服,再次投入訓練和工作當中。
三人坐在車裏,聽著那震耳欲聾的口令聲,看著官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步入訓練場,頓時覺得一股傷感湧入心頭。
在他們看來,這一切已經慢慢的和他們沒有關係了。
夜幕悄然降臨,在劉雲帆的悉心關照與特意安排之下,炊事班精心籌備了一場豐盛的自助火鍋盛宴。
走進餐廳,隻見每張餐桌上都擺放著一個精致的自助酒精鍋。
鍋內翻滾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湯底。
一旁則整齊地排列著大瓶的可樂、雪碧以及口感獨特的果啤。
自從禁酒後,部隊裏喝的最多就是這種果啤。
司務長特意采購了大量飲料,任由大家開懷暢飲。
晚餐開始之前,全連戰士迅速集結在餐廳門口。
副連長李霄鵬精神抖擻地站在隊伍前列,他身姿挺拔,聲音洪亮如鍾:“全連都有,齊唱《過得硬的連隊》,過得硬連隊,過得硬的兵。預備起!”
霎時間,全連官兵齊聲高唱這首旋律激昂的軍旅勁曲。
雄壯有力的歌聲在夜空中回蕩,彰顯出連隊鋼鐵般的意誌和團結一心的力量。
夜色漸深,一場專為三位即將複轉的老兵舉辦的溫馨茶話會拉開帷幕。
劉雲帆和田軼飛等連隊幹部紛紛登台獻藝,有的引吭高歌,用深情的嗓音演繹著經典歌曲。
有的則帶來精彩絕倫的才藝表演,引得台下掌聲雷動。
在他們的熱情帶動下,現場氣氛愈發活躍起來,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這一切的用心安排,三位複轉的老兵全都看在眼裏,感動在心頭。
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連隊竟會為了他們三人如此費心費力,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溫暖與感激之情。
當晚九時二十分整,全連準時進行點名。
隨著一聲聲清脆響亮的答“到”聲,一天的活動即將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點名結束後,劉雲帆開始對一天的工作進行點評:“立正!稍息!”
全連官兵迅速做出回應,整齊劃一的做出動作。
劉雲帆默默的掃視著全連官兵,然後開口講道:“同誌們,以前的老話:當兵後悔三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當兵嘛,苦是很苦,餐風宿露,心靈和肉體所受的傷都不會小。因此如果你當兵的話,可能就會後悔這從軍的這幾年。但是,這幾年的當兵生活,會讓你這一輩子回味無窮。”
頓了頓後,聲情並茂的講道:“二、五、八乃至十二年、十六年等等,這是人生中最青春的幾年,最快樂的這幾年,也是最浪漫的幾年。在這幾年的軍旅生涯,會讓你們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堅強、學會了關心與愛護、學會很多很多。”
“回頭想來,你肯定會為你選擇了當兵而自豪,每當提起當兵,心裏肯定有很多感慨。但那份深深的戰友情誼卻永遠留在了每個人的心間。”劉雲帆深情的講述著自己的感悟。
劉雲帆突然高聲喊道:“杜培校、鄭英傑、黃世豪,出列!”
他的聲音猶如一道驚雷,打破了原本有些傷感的氛圍。
三人聽到命令後,臉上閃過一絲疑惑。
但身體卻像是條件反射一般,迅速而整齊地向前邁出了一步。
劉雲帆目光炯炯地看著眼前的三人,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傷感。
他緩緩開口說道:“你們三個人啊,兵齡可比我們這些幹部都要長得多呢。雖說咱們一起相處的日子並不算太長,可這段時光對我來說卻是無比珍貴。我真心感激你們為咱們連隊、為整個部隊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全體都有,半麵向右轉!”
隨著他一聲令下,全連官兵動作整齊劃一,紛紛將身體轉向右側。
“向老兵敬禮!”劉雲帆的話音剛落。
“唰”的一聲,全連官兵同時抬起右手,向著那三位已經褪去軍種符號的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專注,仿佛在訴說著對老兵們深深的敬佩與不舍之情。
此時的杜培校、鄭英傑和黃世豪,望著麵前這群充滿朝氣的戰友,心中再次湧起一陣感動。
那股溫暖的感覺如潮水般湧上心頭,讓他們不禁眼眶濕潤。
在這一瞬間,所有曾經的艱辛、汗水和付出似乎都變得微不足道。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而站在一旁的劉雲帆,看到三人如此動容的模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
其實,他之所以這樣做。
不僅僅是為了表達對這三位老兵的敬意,更是為了彌補當年自己內心深處的一份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