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已經有三天沒有著家,我們並不為他感到擔心,再或者,即是說我和母親可以為此過幾天自在日子。
我們知道過幾天他就會回來,因為快要過年,臘月份,喜慶時節,好些年,父親的不務正業,自當是造就家道衰落,不及鄰裏,也沒甚麽人進門,可是儀式感還是需要,母親是一個賢惠的女人,她每年這個時候,便開始忙碌過年事宜,首先就是熬糖。
熬糖著實辛苦,由於做的糖數量很多,難免夜以繼日的好幾天,母親一直守在火爐旁,我靠在牆邊上坐著,有時候夜深了,我熬不住夜,便靠牆睡著,隱約之間還聽見母親加柴火聲音,或者起身到鍋邊攪拌的聲音。
如此熬製打量的糖,最主要是拿出去賣了換錢,別的人家,這個時節,是不會吃這番苦的,他們隻要掏出錢,便就能滿足他們所需要的甜蜜,我們是在用辛苦製造甜蜜,得到那微薄的收入……我越發痛恨不著調的父親,有時候,想起來這些,不禁會潸然淚下。
母親熬了許多糖,夜裏熬糖,第二天就挑著擔子,兩頭是小竹框子,上麵用幹淨的白布蓋著,母親瘦小的身體擔著擔子,兩頭一晃一晃。
看她步履不穩,我說我來,她生硬的不許,在去集市的半路上,她累了,我便有機會擔起擔子,一直到了集市上,集市上的人已經多了起來,各種叫賣的聲音,我們娘倆找了一個超市的角落,就在那裏呆著,我還沒放下挑子,母親便開始站在街心喊:“賣糖咯,新鮮高粱糖,好吃咯。”
……
寒風中,母親穿的是一件白色褂子,下身是棕色單褲,風一吹,褲腳亂擺,我跑過去,“您來看著,我來喊就好。”
“那哪兒能行!你沒幹過這個,臉皮薄,喊不動人的。”她一邊叫我看好糖,一邊扯起嗓子喊賣糖。
終究是扭不過她,我回到放糖的地方,人來人往中,母親的叫賣聲招來了人,他們過來,先是將框裏的糖拿起來看,“能嚐嚐麽?”
這一問,我木訥,沒反應過來,心想這熬糖如此辛苦,若是隨便給人嚐,到頭來又不買,豈不是……我正要說不可以,母親便過來,熱情的說可以,盡管嚐,說著還給人遞過一塊糖過去。
我們的糖賣的很賤——別的商家,都是五塊或者八塊一斤,超市的,甚至賣到了十塊,而我們的糖,母親定的價格硬是隻有三塊,這該是鎮子上最便宜的糖了吧,這其中原由,自不必多說。
便宜糖亦就出賣的快,我們在街上站了三個多鍾頭,框裏的糖就賣的差不多,還剩不到兩斤樣子。
“媽。我們回去吧。”我對坐在旁邊石頭上的母親說道,她兩手撐在膝蓋上,很是疲勞。
臉上被寒風吹得紅了,南方的冬風像是刀子一般,臉上不塗防凍霜,就會被吹得開口子,臉上皺紋一動一動,手上沒有手套……溫暖對我們來說,就是奢侈品。
“不還有兩斤多的糖麽?不著急,等到賣完了我們就回去。”我支吾著說自己帶回去吃好。
母親聽了,看著我笑道,“放心好了,等過幾天,到了二十八九的時候,我們自己熬更好的哈。”
我們等了好一會兒,母親也沒氣力叫賣,就在那兒等著人來。
遠遠的,不知道是幻覺,不,是現實,一件粉色長款羽絨服走在街上,這苦寒之中,我差些被驚出一腦門子汗。
啊呀!這個世界太小了,真的太小太小!
她跟在她母親身後,一個乖乖女,手上戴著那種白色的毛茸茸手套,還有一頂白色帽子,很漂亮。
她的媽媽牽著她的手正往這邊過來,“我們過去看看那兒的高粱糖。”她們就走過來,母親迎上去,“看看高粱糖吧。”
她的媽媽蹲下來,認真的看裝在框子裏麵的糖,眉頭緊鎖,拿起一塊糖來細細端詳,“樣子不錯,這都是自己家熬的。”
“對對對,您放心好了,這都是自己家熬的,可好了。”這本不是一個問句,是母親熱情。
她一開始來,就衝我打招呼,就在跟前,我也隻是笑笑,並未多說話,這就使得全程我母親還有她媽媽都不知道我們是同學,我全程沒有說話,她媽媽看了糖,又問了價格,到最後,卻有些不滿意——框中隻有那麽些糖,這些糖有些破碎的形狀,故而有些嫌棄。
“我看這個不錯,我們買一些吧。”她脫了手套,拿起一塊糖,放進嘴裏麵,當著媽媽說。
女兒說話了,她媽媽也就妥協,“好吧,我們買多少?”
“我看,這個糖口味好,價格也便宜,就都買了好了。”她這樣說,母親搭腔也說。
最後兩斤糖就這樣賣出去。
母親自然是很高興,我卻高興不起來,莫名的,我覺得這很尷尬。
天上飄起了雪花,一股子奇怪的哀愁湧上心頭,這是比苦寒還要嚴峻的。
那雙清澈潔淨的眼睛轉過去,走遠。
我和母親走在街上,“哎呀,你看,我們娘倆掙了不少。”拐進一家服裝店,店裏麵的人多,母親在掛衣服的架子邊上繞來繞去,看著那些漂亮衣服,“嘖嘖嘖,料子不錯,棉的,軟著呢。”這是一件女式的毛衣。
從母親的眼裏麵,我看出中意,從她猶猶豫豫動作中,我看出,母親的拮據……到最後,她還是放下了那件衣服,“我們買吧。”我搭話道。
“哎呀,買什麽買,怪貴的。”
“還好呀,才一百多……”這句話,這個“才”字,一說出口就反悔了。
果然,母親一瞪眼,“你是找不到狀況麽!我們兩個累死累活,今兒一天才掙了三百……”
我木惺惺的接受母親批評。
看著那衣服的標簽,搖搖頭,“窮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來看衣服?”店主過來搭話,我的眼神才從那件衣服上挪開,“哦……哦,我勉強的說。”我就生怕被人看出我們沒有足夠的錢。
“來來來,小華,這件襖子不錯,你來試試合不合身。”母親已經走到了前麵的男裝區了。
我和店主走過去。“紅色的,過年了,穿著也喜慶,快快快,把身上褂子脫下來,試試這件。”
看著母親,再看一眼那件紅色襖子的標價,母親事先應該沒有看,不然的話不會叫我試的,這回,輪到我猶豫,在我猶疑之間,母親一邊拉我過去,一邊說,“這孩子,說叫你試衣服,木在那兒幹啥?”
“是呀是呀,你媽媽心疼你勒。”
我穿上那件襖子,軟軟的,登時一股子暖流湧上身來,寒冬臘月的,這對於我來說,確實是一件不錯的保暖服,說心裏話,我很喜歡,也很需要……可是這一切,都要給那高昂的價格讓步。
這就像是餘沉沉,我覺得,那是在我眼前的東西,伸手就可以觸碰到的,現實卻是不可能的事情。
後來,在聽到這樣的故事的時候——兩個本就相愛的人,由於各種原因最終沒有在一起。一開始我不可理解——怎麽會有這樣的事情呢?隻要敢於為了愛情,奮不顧身,怎麽就不可以呢?時間空間人都可以征服的,除非是不夠相愛。
我的想法實在是太狂妄自大。後來懂得,人是渺小的,有諸多的因素會影響。
世界是變化的,你都不曉得下一秒你在什麽地方。
後來的我,不後悔沒有留在本省上大學,本身有種逃離的願望之外,對於餘沉沉,我知道,即便是我留下,從而產生一些瓜葛,也並沒什麽作用的。
心不在了,是無法拯救的。
母親和店主討價還價半天,店主自當是知道我們的強烈意願的,她便是緊緊的不鬆口……母親是一個要強的女人,想讓她在外人麵前低頭是不可能的,說了半天,仍然沒有結果,母親終於急了……
“不買就算了!都說了不講價,已經打了八折!”店主的口氣緊張起來,語氣變得濃重。
“價格這麽高,你們搶錢呐!”
“沒錢別買!沒錢到處瞎看個什麽!晦氣……”店主一閃從我旁邊過去。
母親的臉急的通紅,我都聽得見呼氣聲,一把就拽住我往外走。“不買那就不買!誰還稀罕了!”
這樣的窘迫,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出了街道,我們走在鄉間小路上,母親在前麵,也不說話,山上已經被白雪罩住一部分,隱隱的隻有青鬆的綠色,還露出一部分在外麵。
雪下了又停了,路上充滿了泥濘,鞋踩在上麵,發出聲音來,我們沿著路走,翻了幾座山,終於能夠看見不遠處的稻田,枯了的水稻樁子在田間一排排排列著,在雪白色之中呈現出一片枯黃。
近處就有兩棵大楓樹,據說已有上百年曆史,現在,它們是兩座“高塔”,白色的,雪將地上的枯葉已經蓋了起來,枝頭上的雪隨著風往下落。
兩棵大楓樹後麵是一大片竹林,竹子梢頭的雪往下落,鄰居家的狗衝著這邊叫喚,我的鄰居——我管他叫伯伯,一共有兩個伯伯,大伯二伯的稱呼。
我的那位二伯就裹著大衣,站在房子前麵的院子裏,看著我和母親路過,若是個別人,甚至是陌生人,他一定會製止他們家的狗子,可是我們,他就不會。
看見了吧,家貧人微的結果。
我罵道:“死砍腦殼的狗子。”
“罵誰呢?”二伯瞪著個大眼睛喊。
“沒罵你!”我側著臉,看也不看他,直接這麽說,我很不屑,不屑於看見他。
“好歹是個讀書人,怎麽說個話……有人養沒人教的東西!”
“你媽滴個x!老子怎麽樣關你甚麽事情!”他聽到這樣的話,就要從那邊過來——該是要揍我的。
“扯甚麽呢?”母親拉住我的衣襟,“還不快回去,在這兒堵個甚麽氣。”母親瘦小的身體連拉帶拽的拉走了我。
“您就不應該攔著我的。”母親將我的手一甩,“你還別不服氣,你這小身板,你二伯打你兩個咧。”
快到家,田埂上,一個人,歪歪斜斜的映入眼簾,母親慌忙的跑上前去,在新的雪地上踩下一連串腳印,“哎呀!這是上哪兒喝成這樣兒。”
我就在原地看著,我爸一甩手,“沒有醉!用不著扶我……個死娘們……”
母親的性格我是知道的,她在外麵刀子嘴,豆腐心;一旦麵對家裏人,她就心軟得很,即是豆腐嘴,又是豆腐心。
四鄉八村的人都說我母親性格好,這樣唯一缺點就是不斷的遷就,而她自己,就苦了。
我爹回去迷迷糊糊一頓大鬧,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們娘倆依舊熬著糖,隻要不過來搗亂,便由著他去好了。
到了天黑的時候,火爐子裏的火還燃著,鍋裏的糖在冒著泡,晚飯已經操辦好了。
我們三個人都圍著火,我那個“醉***親靠在牆邊,一件舊襖子披在他身上,兩邊的臉紅赤赤的,鼻腔的氣息強烈急促,一動也不動。
一盤紅燒肉,一碟燒茄子,湯菜是瓜片湯,還有辣椒,泡菜。
“前幾天就叨咕,等你一回來,我們就殺豬,也好過年。”母親對神誌不太清的父親說道。
母親擦擦手,接過我端上來的米飯,並且首先給父親遞過去,“哎呀,宰個豬,還要等我麽?”他這樣說,不經意,筷子在碟子中夾起一挑菜,塞進嘴裏麵。
“酒呢?”他隻吃幾口飯,便要酒。
“哎呀,倒說家裏麵沒有酒了,今兒去忘了買了。”母親說,其實,那明明就是沒有錢,她隻是不說而已。
父親似乎明白母親言外之意,便把他那件披在身上的襖子翻下來,伸手進去摸索,皺皺眉頭,翻了兩下眉頭才舒展開來。
一疊百元大鈔伸了出來,“拿著!別熬糖了,過年的錢,還有這小子上學的學費……”
母親臉上的笑容自然流露出來,那頓晚飯因為有這些錢的加入顯得更加溫暖。
年後,我一如我回家時的心情那般,去鎮上的車站,坐車回學校。
就我來講,去哪兒都是無所謂的心情,因為我在逐漸參透一些事情,大同小異而已。
我們知道過幾天他就會回來,因為快要過年,臘月份,喜慶時節,好些年,父親的不務正業,自當是造就家道衰落,不及鄰裏,也沒甚麽人進門,可是儀式感還是需要,母親是一個賢惠的女人,她每年這個時候,便開始忙碌過年事宜,首先就是熬糖。
熬糖著實辛苦,由於做的糖數量很多,難免夜以繼日的好幾天,母親一直守在火爐旁,我靠在牆邊上坐著,有時候夜深了,我熬不住夜,便靠牆睡著,隱約之間還聽見母親加柴火聲音,或者起身到鍋邊攪拌的聲音。
如此熬製打量的糖,最主要是拿出去賣了換錢,別的人家,這個時節,是不會吃這番苦的,他們隻要掏出錢,便就能滿足他們所需要的甜蜜,我們是在用辛苦製造甜蜜,得到那微薄的收入……我越發痛恨不著調的父親,有時候,想起來這些,不禁會潸然淚下。
母親熬了許多糖,夜裏熬糖,第二天就挑著擔子,兩頭是小竹框子,上麵用幹淨的白布蓋著,母親瘦小的身體擔著擔子,兩頭一晃一晃。
看她步履不穩,我說我來,她生硬的不許,在去集市的半路上,她累了,我便有機會擔起擔子,一直到了集市上,集市上的人已經多了起來,各種叫賣的聲音,我們娘倆找了一個超市的角落,就在那裏呆著,我還沒放下挑子,母親便開始站在街心喊:“賣糖咯,新鮮高粱糖,好吃咯。”
……
寒風中,母親穿的是一件白色褂子,下身是棕色單褲,風一吹,褲腳亂擺,我跑過去,“您來看著,我來喊就好。”
“那哪兒能行!你沒幹過這個,臉皮薄,喊不動人的。”她一邊叫我看好糖,一邊扯起嗓子喊賣糖。
終究是扭不過她,我回到放糖的地方,人來人往中,母親的叫賣聲招來了人,他們過來,先是將框裏的糖拿起來看,“能嚐嚐麽?”
這一問,我木訥,沒反應過來,心想這熬糖如此辛苦,若是隨便給人嚐,到頭來又不買,豈不是……我正要說不可以,母親便過來,熱情的說可以,盡管嚐,說著還給人遞過一塊糖過去。
我們的糖賣的很賤——別的商家,都是五塊或者八塊一斤,超市的,甚至賣到了十塊,而我們的糖,母親定的價格硬是隻有三塊,這該是鎮子上最便宜的糖了吧,這其中原由,自不必多說。
便宜糖亦就出賣的快,我們在街上站了三個多鍾頭,框裏的糖就賣的差不多,還剩不到兩斤樣子。
“媽。我們回去吧。”我對坐在旁邊石頭上的母親說道,她兩手撐在膝蓋上,很是疲勞。
臉上被寒風吹得紅了,南方的冬風像是刀子一般,臉上不塗防凍霜,就會被吹得開口子,臉上皺紋一動一動,手上沒有手套……溫暖對我們來說,就是奢侈品。
“不還有兩斤多的糖麽?不著急,等到賣完了我們就回去。”我支吾著說自己帶回去吃好。
母親聽了,看著我笑道,“放心好了,等過幾天,到了二十八九的時候,我們自己熬更好的哈。”
我們等了好一會兒,母親也沒氣力叫賣,就在那兒等著人來。
遠遠的,不知道是幻覺,不,是現實,一件粉色長款羽絨服走在街上,這苦寒之中,我差些被驚出一腦門子汗。
啊呀!這個世界太小了,真的太小太小!
她跟在她母親身後,一個乖乖女,手上戴著那種白色的毛茸茸手套,還有一頂白色帽子,很漂亮。
她的媽媽牽著她的手正往這邊過來,“我們過去看看那兒的高粱糖。”她們就走過來,母親迎上去,“看看高粱糖吧。”
她的媽媽蹲下來,認真的看裝在框子裏麵的糖,眉頭緊鎖,拿起一塊糖來細細端詳,“樣子不錯,這都是自己家熬的。”
“對對對,您放心好了,這都是自己家熬的,可好了。”這本不是一個問句,是母親熱情。
她一開始來,就衝我打招呼,就在跟前,我也隻是笑笑,並未多說話,這就使得全程我母親還有她媽媽都不知道我們是同學,我全程沒有說話,她媽媽看了糖,又問了價格,到最後,卻有些不滿意——框中隻有那麽些糖,這些糖有些破碎的形狀,故而有些嫌棄。
“我看這個不錯,我們買一些吧。”她脫了手套,拿起一塊糖,放進嘴裏麵,當著媽媽說。
女兒說話了,她媽媽也就妥協,“好吧,我們買多少?”
“我看,這個糖口味好,價格也便宜,就都買了好了。”她這樣說,母親搭腔也說。
最後兩斤糖就這樣賣出去。
母親自然是很高興,我卻高興不起來,莫名的,我覺得這很尷尬。
天上飄起了雪花,一股子奇怪的哀愁湧上心頭,這是比苦寒還要嚴峻的。
那雙清澈潔淨的眼睛轉過去,走遠。
我和母親走在街上,“哎呀,你看,我們娘倆掙了不少。”拐進一家服裝店,店裏麵的人多,母親在掛衣服的架子邊上繞來繞去,看著那些漂亮衣服,“嘖嘖嘖,料子不錯,棉的,軟著呢。”這是一件女式的毛衣。
從母親的眼裏麵,我看出中意,從她猶猶豫豫動作中,我看出,母親的拮據……到最後,她還是放下了那件衣服,“我們買吧。”我搭話道。
“哎呀,買什麽買,怪貴的。”
“還好呀,才一百多……”這句話,這個“才”字,一說出口就反悔了。
果然,母親一瞪眼,“你是找不到狀況麽!我們兩個累死累活,今兒一天才掙了三百……”
我木惺惺的接受母親批評。
看著那衣服的標簽,搖搖頭,“窮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來看衣服?”店主過來搭話,我的眼神才從那件衣服上挪開,“哦……哦,我勉強的說。”我就生怕被人看出我們沒有足夠的錢。
“來來來,小華,這件襖子不錯,你來試試合不合身。”母親已經走到了前麵的男裝區了。
我和店主走過去。“紅色的,過年了,穿著也喜慶,快快快,把身上褂子脫下來,試試這件。”
看著母親,再看一眼那件紅色襖子的標價,母親事先應該沒有看,不然的話不會叫我試的,這回,輪到我猶豫,在我猶疑之間,母親一邊拉我過去,一邊說,“這孩子,說叫你試衣服,木在那兒幹啥?”
“是呀是呀,你媽媽心疼你勒。”
我穿上那件襖子,軟軟的,登時一股子暖流湧上身來,寒冬臘月的,這對於我來說,確實是一件不錯的保暖服,說心裏話,我很喜歡,也很需要……可是這一切,都要給那高昂的價格讓步。
這就像是餘沉沉,我覺得,那是在我眼前的東西,伸手就可以觸碰到的,現實卻是不可能的事情。
後來,在聽到這樣的故事的時候——兩個本就相愛的人,由於各種原因最終沒有在一起。一開始我不可理解——怎麽會有這樣的事情呢?隻要敢於為了愛情,奮不顧身,怎麽就不可以呢?時間空間人都可以征服的,除非是不夠相愛。
我的想法實在是太狂妄自大。後來懂得,人是渺小的,有諸多的因素會影響。
世界是變化的,你都不曉得下一秒你在什麽地方。
後來的我,不後悔沒有留在本省上大學,本身有種逃離的願望之外,對於餘沉沉,我知道,即便是我留下,從而產生一些瓜葛,也並沒什麽作用的。
心不在了,是無法拯救的。
母親和店主討價還價半天,店主自當是知道我們的強烈意願的,她便是緊緊的不鬆口……母親是一個要強的女人,想讓她在外人麵前低頭是不可能的,說了半天,仍然沒有結果,母親終於急了……
“不買就算了!都說了不講價,已經打了八折!”店主的口氣緊張起來,語氣變得濃重。
“價格這麽高,你們搶錢呐!”
“沒錢別買!沒錢到處瞎看個什麽!晦氣……”店主一閃從我旁邊過去。
母親的臉急的通紅,我都聽得見呼氣聲,一把就拽住我往外走。“不買那就不買!誰還稀罕了!”
這樣的窘迫,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出了街道,我們走在鄉間小路上,母親在前麵,也不說話,山上已經被白雪罩住一部分,隱隱的隻有青鬆的綠色,還露出一部分在外麵。
雪下了又停了,路上充滿了泥濘,鞋踩在上麵,發出聲音來,我們沿著路走,翻了幾座山,終於能夠看見不遠處的稻田,枯了的水稻樁子在田間一排排排列著,在雪白色之中呈現出一片枯黃。
近處就有兩棵大楓樹,據說已有上百年曆史,現在,它們是兩座“高塔”,白色的,雪將地上的枯葉已經蓋了起來,枝頭上的雪隨著風往下落。
兩棵大楓樹後麵是一大片竹林,竹子梢頭的雪往下落,鄰居家的狗衝著這邊叫喚,我的鄰居——我管他叫伯伯,一共有兩個伯伯,大伯二伯的稱呼。
我的那位二伯就裹著大衣,站在房子前麵的院子裏,看著我和母親路過,若是個別人,甚至是陌生人,他一定會製止他們家的狗子,可是我們,他就不會。
看見了吧,家貧人微的結果。
我罵道:“死砍腦殼的狗子。”
“罵誰呢?”二伯瞪著個大眼睛喊。
“沒罵你!”我側著臉,看也不看他,直接這麽說,我很不屑,不屑於看見他。
“好歹是個讀書人,怎麽說個話……有人養沒人教的東西!”
“你媽滴個x!老子怎麽樣關你甚麽事情!”他聽到這樣的話,就要從那邊過來——該是要揍我的。
“扯甚麽呢?”母親拉住我的衣襟,“還不快回去,在這兒堵個甚麽氣。”母親瘦小的身體連拉帶拽的拉走了我。
“您就不應該攔著我的。”母親將我的手一甩,“你還別不服氣,你這小身板,你二伯打你兩個咧。”
快到家,田埂上,一個人,歪歪斜斜的映入眼簾,母親慌忙的跑上前去,在新的雪地上踩下一連串腳印,“哎呀!這是上哪兒喝成這樣兒。”
我就在原地看著,我爸一甩手,“沒有醉!用不著扶我……個死娘們……”
母親的性格我是知道的,她在外麵刀子嘴,豆腐心;一旦麵對家裏人,她就心軟得很,即是豆腐嘴,又是豆腐心。
四鄉八村的人都說我母親性格好,這樣唯一缺點就是不斷的遷就,而她自己,就苦了。
我爹回去迷迷糊糊一頓大鬧,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我們娘倆依舊熬著糖,隻要不過來搗亂,便由著他去好了。
到了天黑的時候,火爐子裏的火還燃著,鍋裏的糖在冒著泡,晚飯已經操辦好了。
我們三個人都圍著火,我那個“醉***親靠在牆邊,一件舊襖子披在他身上,兩邊的臉紅赤赤的,鼻腔的氣息強烈急促,一動也不動。
一盤紅燒肉,一碟燒茄子,湯菜是瓜片湯,還有辣椒,泡菜。
“前幾天就叨咕,等你一回來,我們就殺豬,也好過年。”母親對神誌不太清的父親說道。
母親擦擦手,接過我端上來的米飯,並且首先給父親遞過去,“哎呀,宰個豬,還要等我麽?”他這樣說,不經意,筷子在碟子中夾起一挑菜,塞進嘴裏麵。
“酒呢?”他隻吃幾口飯,便要酒。
“哎呀,倒說家裏麵沒有酒了,今兒去忘了買了。”母親說,其實,那明明就是沒有錢,她隻是不說而已。
父親似乎明白母親言外之意,便把他那件披在身上的襖子翻下來,伸手進去摸索,皺皺眉頭,翻了兩下眉頭才舒展開來。
一疊百元大鈔伸了出來,“拿著!別熬糖了,過年的錢,還有這小子上學的學費……”
母親臉上的笑容自然流露出來,那頓晚飯因為有這些錢的加入顯得更加溫暖。
年後,我一如我回家時的心情那般,去鎮上的車站,坐車回學校。
就我來講,去哪兒都是無所謂的心情,因為我在逐漸參透一些事情,大同小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