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良在梅鎮公安局上班,從警校畢業三年,畢業之後在市裏幹了兩年刑偵,其間也破獲了幾樁案件,再後來,上級單位號召青年警官支援偏遠地區的活動,因為在許多小地方,尤其是抵觸偏遠的小集鎮或者小縣城,那些地方的警力很缺乏,於此相反的是,越是基層的地方,大小案件或是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引發的矛盾就越多,警力不足,有許多案件都被推遲,或者對案件的判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近段時間,上級檢查紀委對基層公安的巡查過程中,發現有許多案件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就定案,由此掀起重查故案的行動,平反了幾件冤假錯案,對相關部門負責人處理,由此,基層的公安幹警人員缺乏,上級公安單位安排市局做出表率,提倡年輕公安幹警勇於擔當,下到基層鍛煉自己,補充基層警力。
鄭良作為刑偵科的年輕幹警,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方麵,他在大學結束的時候,就有意願參加國家發布的支援西部的計劃,那時候,名額有限,再者,家裏人也早就找了些關係,讓他畢業之後就近在市局上班,他猶猶豫豫的,沒有去成。另一方麵,他是一個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鄉村小鎮旖旎風光,原本想著畢業之後,就可以像自由的鳥兒一樣,到處去見識,畢業之後,卻進入市局機關,他不喜歡一板一眼的辦公氛圍,雖然他長時間也是跑外勤,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市局辦公大樓,開會分析案情,跟在大學裏麵上課一樣,幹了兩年,這種枯燥乏味的生活令他越發的想逃離出去,甚至都想過改行,可是,他的專業就是警察,出息之外,他竟想不出他還會什麽了。這次青年警官下基層的行動,正好落在他的心坎上,“一定要逮住這個機會。”他暗暗的激動,鉚足了勁兒和心思,洋洋灑灑寫了八百字的申請書,“就是科長留我,也沒用,不!就是局長留也不好使。”
申請書遞上去,科長果然找他談話,雖沒有明說,可是言語之間都透露著想他繼續留在市局刑偵的意願,“咱們刑偵,你也知道,案件多,責任重,人多,可暫時能派上用場的人太少了,尤其是你這種青年才俊,更加是我們需要的……”
鄭良自然知道領導的心裏咋想的,也隻委婉的拒絕,“科長,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下層公安更需要我呀,我是個黨員,哪裏需要我我就要往哪裏去。”科長被他這短短幾句話說信服,無法再多加挽留。
他從科長室走出來,長舒一口氣。
沒過幾天,辦好交接手續之後,心情愉快的開著他的黑色雪佛蘭越野車,就來到了梅鎮。
仍然是幹刑偵,條件沒有他想的那麽差勁,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小鎮子,有十分新穎的感覺,一切都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他在鎮上轉了好幾天,才漸漸熟悉和適應這個小鎮子,是他喜歡的,而且就田園風光和景色來說,比他想象的還要滿意。
關於工作安排,梅鎮公安局平時的管理不像是市局那樣各個不噩夢負責專門的事情,在梅鎮,交通警察和警察都是公安局出人,不像大城市,平時凶殺搶劫之類的惡性事件極少,基本沒有發生,公安局的人工作很閑散,大多時候也就是處理處理四鄉八村兒哪兒哪兒的小糾紛,諸如,張三占用了李四家的田地,兩人糾纏不清打起來,報警,警察便出警,來化解民事糾紛。要麽就是什麽老李嬸兒家埋在稻穀裏的養老錢找不到了,也報警,非得說是隔壁王二家媳婦兒手不幹淨給偷了去的,老太太一報警,公安局便派人過去處理,甚至是,王老太爺家的狗大黃丟了,也要報個警,讓警察幫忙給找回來等等,這類小事並不稀奇,而且層出不窮,各種各樣奇葩的報警理由,公安局接了報警還必須立刻帶好裝備出警。
事實呢?張三占用的土地既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李四的,而是屬於王麻子。李嬸兒家的錢是在打稻子的時候,自己把錢給轉移到放紅苕的地窖裏去的,後來稀裏糊塗就整忘了。那隻叫大黃的狗,是因為春天到了,四處去尋母狗交配去了的,警察等到傍晚,大黃自己就回來了。像這種事情,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梅鎮的人充分發揮了“有事兒找警察”的優良傳統,爭取警察能解決的事情,絕不自己打主意。
所以,別看事情都不大,鎮公安局的人手也不多,也沒有確切的分工,但,公安局的警察隻要上班,就必定會有事情做,也不分什麽刑偵還是技偵還是經偵等等部門,真的是“哪裏需要就往哪裏去。”
鄭良由於對梅鎮的情況不熟悉,局長,一個大腹便便的男人,姓張,張光明,在鄭良到地方,表示熱烈歡迎之後,找他談話,咱們這兒是小地方,你這剛畢業沒幾年,又這年輕,來咱這兒,甚是可惜,鄭良連忙謙虛,都是應該的。又向他了解了一些關於他的專業,以及在市局的業績,聽鄭良說完,張局長大大的眼睛裏傳達出的是滿滿的敬佩之意,最後談及派發工作的問題,鄭良有些著急,他覺得自己作為市局派發下來的人,一定要在這個小鎮上幹的比在市局還要出色,不能跌了份。可,張局長的意思,是要他先戒驕戒躁,先熟悉熟悉梅鎮的具體情況。
鄭良一聽,也十分的有道理。
張局長給刑警隊長趙明森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就有一個穿著黑色皮夾克的男人推開門走了進來,想必這就是電話裏的趙明森,他高高的個子,跟別的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不一樣,趙明森偏瘦,腳步沉重卻穩健,留著的平頭,大概可以看出此人行事灑脫,不拖泥帶水,事實上也是這樣,一進門,似乎沒看見鄭良似的,鄭良覺得有些尷尬,他直接在局長辦公桌前站定,“局長,找我什麽事情。”
局長才衝趙明森使個眼色,趙明森這才回過頭看到坐在一旁沙發上的帶著笑容的鄭良,“看起來,他是真的沒有看見我,嗯嗯”鄭良心裏這樣想,同時也充滿了質疑,“連坐在身邊的人都沒看到,這偵查能力,確定是刑警隊長?”
“你好。”
“您好。”鄭良熱情的深處雙手去握手。“趙隊長吧,我叫鄭良,您叫我小鄭就好了。”
“行,明森,小鄭剛來,對咱們梅鎮還不熟悉,你領著他到這四裏八鄉的轉轉。熟悉熟悉周圍的環境。”
“行。”趙明森說,很平靜,局長點點頭,心裏在想著什麽。
“今兒早上大埡村餘樹成死了的事兒,你帶人去看了,是怎麽一回事情。有沒有鑒定出,是意外還是有別的嫌疑。”局長坐正了身子,很認真的想聽趙明森的匯報。
“局長,我正要說呢這事兒呢,我帶著李向前、吳城他幾個到現場去看了,人確實已經死了,在他屋旁邊的竹林裏,人被竹簽子捅穿了,在他的身下還有一把割牛草的刀子,也插在他肚子上。”
“呃……呃。”局長剛要說些什麽,可又收了回去。“你接著說。”
“餘樹成是大埡村三組的,酗酒成性,酒後還暴力,經常打罵家人,家裏四口人,他媳婦兒和他兩個姑娘,大姑娘在鎮高中上高二,沒放假,小姑娘在初中,才初二,昨天就他們三人在屋,昨天中午,餘樹成吃午飯,喝了不少酒,之後,拿起刀子說要去水田給牛割草,據周圍人反應,昨天在水田,跟同村二順發生過口角,到了下午天擦黑,餘樹成沒有回家,小姑娘,哦,叫餘沉沉,出去找他,在竹林裏找到他的。”
趙明森敘述完,張局長摸著他的大腦袋,作沉思狀,沉迷良久,“依你看,這事兒是那個……什麽二順所為?他殺了餘樹成?”
“二順,大名譚順,跟餘家有些過節,人我已經帶回來了,還沒有審,來向您匯報。暫時沒有直接證據,不能下定論。我們隻是傳喚譚順,並沒有帶手銬。”
“你做的對,好好,你先去審問,要注意工作方法與態度。”
趙明森正要走。
“那什麽,叫小鄭和你一起去審,他在市局就是幹刑偵的。”
趙明森招呼鄭良,鄭良連忙起來,跟在趙明森身後,一起向審問室走去。
鄭良作為刑偵科的年輕幹警,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方麵,他在大學結束的時候,就有意願參加國家發布的支援西部的計劃,那時候,名額有限,再者,家裏人也早就找了些關係,讓他畢業之後就近在市局上班,他猶猶豫豫的,沒有去成。另一方麵,他是一個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孩子,幾乎沒有機會接觸鄉村小鎮旖旎風光,原本想著畢業之後,就可以像自由的鳥兒一樣,到處去見識,畢業之後,卻進入市局機關,他不喜歡一板一眼的辦公氛圍,雖然他長時間也是跑外勤,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市局辦公大樓,開會分析案情,跟在大學裏麵上課一樣,幹了兩年,這種枯燥乏味的生活令他越發的想逃離出去,甚至都想過改行,可是,他的專業就是警察,出息之外,他竟想不出他還會什麽了。這次青年警官下基層的行動,正好落在他的心坎上,“一定要逮住這個機會。”他暗暗的激動,鉚足了勁兒和心思,洋洋灑灑寫了八百字的申請書,“就是科長留我,也沒用,不!就是局長留也不好使。”
申請書遞上去,科長果然找他談話,雖沒有明說,可是言語之間都透露著想他繼續留在市局刑偵的意願,“咱們刑偵,你也知道,案件多,責任重,人多,可暫時能派上用場的人太少了,尤其是你這種青年才俊,更加是我們需要的……”
鄭良自然知道領導的心裏咋想的,也隻委婉的拒絕,“科長,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下層公安更需要我呀,我是個黨員,哪裏需要我我就要往哪裏去。”科長被他這短短幾句話說信服,無法再多加挽留。
他從科長室走出來,長舒一口氣。
沒過幾天,辦好交接手續之後,心情愉快的開著他的黑色雪佛蘭越野車,就來到了梅鎮。
仍然是幹刑偵,條件沒有他想的那麽差勁,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小鎮子,有十分新穎的感覺,一切都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他在鎮上轉了好幾天,才漸漸熟悉和適應這個小鎮子,是他喜歡的,而且就田園風光和景色來說,比他想象的還要滿意。
關於工作安排,梅鎮公安局平時的管理不像是市局那樣各個不噩夢負責專門的事情,在梅鎮,交通警察和警察都是公安局出人,不像大城市,平時凶殺搶劫之類的惡性事件極少,基本沒有發生,公安局的人工作很閑散,大多時候也就是處理處理四鄉八村兒哪兒哪兒的小糾紛,諸如,張三占用了李四家的田地,兩人糾纏不清打起來,報警,警察便出警,來化解民事糾紛。要麽就是什麽老李嬸兒家埋在稻穀裏的養老錢找不到了,也報警,非得說是隔壁王二家媳婦兒手不幹淨給偷了去的,老太太一報警,公安局便派人過去處理,甚至是,王老太爺家的狗大黃丟了,也要報個警,讓警察幫忙給找回來等等,這類小事並不稀奇,而且層出不窮,各種各樣奇葩的報警理由,公安局接了報警還必須立刻帶好裝備出警。
事實呢?張三占用的土地既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李四的,而是屬於王麻子。李嬸兒家的錢是在打稻子的時候,自己把錢給轉移到放紅苕的地窖裏去的,後來稀裏糊塗就整忘了。那隻叫大黃的狗,是因為春天到了,四處去尋母狗交配去了的,警察等到傍晚,大黃自己就回來了。像這種事情,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梅鎮的人充分發揮了“有事兒找警察”的優良傳統,爭取警察能解決的事情,絕不自己打主意。
所以,別看事情都不大,鎮公安局的人手也不多,也沒有確切的分工,但,公安局的警察隻要上班,就必定會有事情做,也不分什麽刑偵還是技偵還是經偵等等部門,真的是“哪裏需要就往哪裏去。”
鄭良由於對梅鎮的情況不熟悉,局長,一個大腹便便的男人,姓張,張光明,在鄭良到地方,表示熱烈歡迎之後,找他談話,咱們這兒是小地方,你這剛畢業沒幾年,又這年輕,來咱這兒,甚是可惜,鄭良連忙謙虛,都是應該的。又向他了解了一些關於他的專業,以及在市局的業績,聽鄭良說完,張局長大大的眼睛裏傳達出的是滿滿的敬佩之意,最後談及派發工作的問題,鄭良有些著急,他覺得自己作為市局派發下來的人,一定要在這個小鎮上幹的比在市局還要出色,不能跌了份。可,張局長的意思,是要他先戒驕戒躁,先熟悉熟悉梅鎮的具體情況。
鄭良一聽,也十分的有道理。
張局長給刑警隊長趙明森打了個電話,不一會兒,就有一個穿著黑色皮夾克的男人推開門走了進來,想必這就是電話裏的趙明森,他高高的個子,跟別的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不一樣,趙明森偏瘦,腳步沉重卻穩健,留著的平頭,大概可以看出此人行事灑脫,不拖泥帶水,事實上也是這樣,一進門,似乎沒看見鄭良似的,鄭良覺得有些尷尬,他直接在局長辦公桌前站定,“局長,找我什麽事情。”
局長才衝趙明森使個眼色,趙明森這才回過頭看到坐在一旁沙發上的帶著笑容的鄭良,“看起來,他是真的沒有看見我,嗯嗯”鄭良心裏這樣想,同時也充滿了質疑,“連坐在身邊的人都沒看到,這偵查能力,確定是刑警隊長?”
“你好。”
“您好。”鄭良熱情的深處雙手去握手。“趙隊長吧,我叫鄭良,您叫我小鄭就好了。”
“行,明森,小鄭剛來,對咱們梅鎮還不熟悉,你領著他到這四裏八鄉的轉轉。熟悉熟悉周圍的環境。”
“行。”趙明森說,很平靜,局長點點頭,心裏在想著什麽。
“今兒早上大埡村餘樹成死了的事兒,你帶人去看了,是怎麽一回事情。有沒有鑒定出,是意外還是有別的嫌疑。”局長坐正了身子,很認真的想聽趙明森的匯報。
“局長,我正要說呢這事兒呢,我帶著李向前、吳城他幾個到現場去看了,人確實已經死了,在他屋旁邊的竹林裏,人被竹簽子捅穿了,在他的身下還有一把割牛草的刀子,也插在他肚子上。”
“呃……呃。”局長剛要說些什麽,可又收了回去。“你接著說。”
“餘樹成是大埡村三組的,酗酒成性,酒後還暴力,經常打罵家人,家裏四口人,他媳婦兒和他兩個姑娘,大姑娘在鎮高中上高二,沒放假,小姑娘在初中,才初二,昨天就他們三人在屋,昨天中午,餘樹成吃午飯,喝了不少酒,之後,拿起刀子說要去水田給牛割草,據周圍人反應,昨天在水田,跟同村二順發生過口角,到了下午天擦黑,餘樹成沒有回家,小姑娘,哦,叫餘沉沉,出去找他,在竹林裏找到他的。”
趙明森敘述完,張局長摸著他的大腦袋,作沉思狀,沉迷良久,“依你看,這事兒是那個……什麽二順所為?他殺了餘樹成?”
“二順,大名譚順,跟餘家有些過節,人我已經帶回來了,還沒有審,來向您匯報。暫時沒有直接證據,不能下定論。我們隻是傳喚譚順,並沒有帶手銬。”
“你做的對,好好,你先去審問,要注意工作方法與態度。”
趙明森正要走。
“那什麽,叫小鄭和你一起去審,他在市局就是幹刑偵的。”
趙明森招呼鄭良,鄭良連忙起來,跟在趙明森身後,一起向審問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