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雪到春節的過去,是簡短的,近乎於這不是一個民俗節日,而是一個為紀念冬天過去的一個特殊的時間段。
翻過這個時間段,眨巴眼兒就是春天。
張琳傳過來消息,是他的計劃,他屯子裏有熟人在一家大型企業裏麵供職,已經取得聯係方式,通過聯係,他的簡曆已經遞了過去,聽他的語氣,是大有希望的,他問我,要不要一起,我拒絕了,問個為什麽,又說不出來個一二三理由,他說要珍惜好眼前的機會,機會錯過了便不會再有,要懂得珍惜這現下的東西,最後說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話,“不要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麵,要往前看不是。”
我不知道他是基於什麽這樣說的,懷著怎麽樣的善意的偏見,但,如他所說,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個階段,從見到餘沉沉的那個值得珍藏的冬日開始了,我們都開始掉進的回憶的深井裏麵去。
一直認為回憶是假的,可,在餘沉沉的提醒之下,它變得那麽真切,可觸摸,可感覺,可設身處地的再來一遍。
時間就被拉長,拉得長長的,被時光拽住領子,嗖得一下被拉拽進去,進入逆向的時空隧道,一種清新的、無限純粹的氣息湧過來,像海潮,像天上翻卷的雲,像山上的巨石突然動起來一般的神力。
首先彈進來的,是那個雨天,那是上學的日子,張玉林在那天車禍,那天有很多學生都是這場災難的見證者,因為大批量的車輛堵塞在山道上,有人感歎著說確幸自己沒有在那輛小中巴車上,有人驚歎山道的險,路邊上長長的輪胎刹車印記,和車子滑下山穀留下的長長的溝壑。
餘沉沉在路上,抱著十分的僥幸向老天祈禱,一邊繞過邊上站著的人群,已經有人沿著狹窄的山路在下去,車子翻到穀底,遠遠的看著粉碎狀的黑色,散落到處的物件,零星的撒在四處,車子的殘骸蜷縮在一團,在綠色、茂密的青葉林和這個時節瘋長的山草中間,露著一個白色的車頭。
下去的人在喧嘩,在喊,在叫,“注意腳下,有石頭,下麵是崖!”一個男的聲音很高,整個山穀都有回音,站著的,扶著路邊圍欄的婦女,焦急的看著山下的光景,順著路的最外沿,胖的身體移過來,又移過去,眼睛直勾勾盯著下麵的穀底。“嘿!小心一點!小心點!”
嘈雜的聲音在山穀裏麵回蕩著,傳出去,又反回來,此起彼伏,路上堵的車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多,這條山道的盡頭是一處拐彎,彎道的上口,就是對麵的一座山,不過,對麵要比此處高出許多去,現在,車已經堵到對麵山上的位置,看過去,穿著各色衣裳的人,跟這邊的人是一樣的,在往下看,有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那邊的人隻是看,卻不能夠下到穀底去救人,不過,聽起來,對麵的人也是熱火朝天。
幾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拿眼盯著,指望也希望在穀底看見有人從車裏麵爬出來,即便是老人,拄著拐杖,嘴邊“唉呀!唉呀~,怎生得要有這等慘事?天爺呐!不開眼喲!”
從上麵往下去營救的人這時候已經到達了穀底,同時,警車、救護車、消防隊的人到場,首先一個警局領導式的人物從車裏拿出大喇叭,叫下麵的人注意安全,發現傷者不要輕舉妄動,等到上麵的救援隊的人下去。
在下麵鑽樹林的人聽到聲音,周圍的矮樹和草暫時停止了擾動,喊話結束之後,緊接著擾動起來,看不到下麵的人,能看見的,隻是不斷晃動、搖擺的樹和草,青葉林把人遮住,埋在裏麵,任人掙紮。
“有人嘛!”站在上麵路上的人衝下麵喊,下頭的人往汽車殘骸的地方去了,把周邊的草木扒拉開,黑色的煙塵從裏麵往外冒,比先前還要濃烈。
沒人作答,聽見下麵有人喊:“幫忙!幫忙……讓路。再讓一下……”終於從裏麵攙扶出一個“紅色”的人出來,其實,那是一個穿著白色棉衣的小夥子,頭上流了血,還有手臂上,染紅了上衣的一部分。他被兩個人架著,從山穀裏麵往上走。救護車上的醫生在半山腰的位置接到他們。
中間說了幾句話,就有一個醫生跟著一起上來。
“是站著的,就沒有多大事兒……不幸之中的大幸啊……”有感慨到,意味著還有很大的希望,盡管此時站在上麵的人心還是懸著的。
消防隊,警察,急救醫生都到了穀底,一群人圍在下麵,徹底的擋住上麵的人的觀察視線,既而連三的有人被攙扶上來,看樣子都是一中的學生,有兩個中年男人被抬上來,身上一片汙泥,人已經暈死過去,沒了意識。
醫生們忙碌著,警察在忙碌,消防的應急設備一件一件的送下去,現時停在山道上最前麵的重卡車終於開始摞動,重卡車的司機從穀底上來了,他們是最先去救人的司機,現在救援的人到來,他們從深深的山穀爬上來,在交警的指揮下,車子開始往前走。
堵了很長時間的路終於疏通開來——這是出於人道主義的、熱心腸的交通堵塞,沒有一個人埋怨。
原先站在路邊上的各色人等——大多是學生。紛紛上車,一輛輛的麵包車,中巴車,貨車,摩托車都啟動引擎,響聲傳滿整個山穀,鳴笛聲時斷時續,車走得慢,像是吸取了教訓一樣,充滿了警惕感。
餘沉沉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周邊情形的變化對她沒有絲毫影響,一開始就注意到她,總是在頻繁的打電話。一開始我們是呆在一起的,同時擔憂著我們之外的第三個人——張玉林。
眉頭是一直皺著,沒有鬆開過,似乎要打開這個女孩兒的眉目要使出千鈞之力都未必能行。
一個接不通的電話,一場還未結束的營救行動,牽扯我們的心。旁觀的人都走完,現在留下的——指揮交通的交警,跟時間賽跑的醫生,不斷往上救人的消防隊,還有熱心的人在幫忙,還有站在那邊的餘沉沉,還有站在這邊的我。
我想著走過去同她講,放寬心,他是不會有事情的,他會好好的站在你麵前的,甚至他已經在學校等你……都很蒼白無力,幾乎都是空話,起不到安慰人的作用。我就在她旁邊絮叨著:“沒事兒的哈……沒事兒的……吉人有天象……他是不是上了別的車?沒有在這一輛車裏麵?”
她默默的搖搖頭,長舒一口氣,崩潰一般的,一種要哭的聲音,“我……我看見他上車的,就是這輛車。”
我木在那兒,有什麽比親眼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人走向災難還要難受的事情麽?
“那……別想多了,頂多就是受點兒輕傷,必不會有大礙,等會兒,他就被救上來。”
我一個勁兒的說著沒事兒,像是在祈禱一般,餘沉沉沒有什麽話,沉默,或者在心裏默默祈禱,是她乞求平安的方式。
我嘴裏一直叨叨不停,”能不能消停!”在此種情況下,她終於忍受不住旁邊這個嘮叨鬼,大聲嗬斥一樣,接著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調整了一下,“你讓我一個人呆著,好不好?”
點點頭,就走向離她不遠的地方,但還是看著她,或者周圍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搭把手。
車都走完了,山穀裏或被攙扶,或擔架抬起的人中間,我都細細的看過,沒有他,我是認識的,每有人被救上來,我都會湊近了看一看,確認一下。
我的心開始焦慮起來。車司機上來催促我說盡快上車趕路,我同他說讓他先走,並告訴他我的同學就在那個車裏,人到現在還沒有上來,他很懂得我的意思和想法,叫我先在這裏等下麵的消息,他拍拍我的肩膀,之後需要車就給他打電話,這兒離學校也不遠了,可以返回來接一下的。
我點點頭,叫他把我的行李放在宿舍門口就行,司機開著車走了,可,張玉林,是死是活,都沒有上來,真是焦慮。
餘沉沉走過來,我以為她的電話接通了——這是一種深深的錯覺。或者已經看到張玉林,但是結果都不是,那隻存在我的美好的想象中,她輕聲的看我一眼,就說,“你見到了他了麽?看到他人上來了麽?”一貫是很好強的女孩子在用近乎哀求的語氣和眼神,仿佛她正麵對的是一尊可以顯靈的神像,隻要一問就可以得到她想要的回答。
很不忍的搖搖頭。我們一起看著下麵的營救工作,吊車已經被調了過來,大臂伸了出去,懸在山穀的中央,接著,大鐵鉤往下降——那應該是吊汽車殘骸的。
“我要下去!”她不滿足於在隻在上麵觀望一個結果,而是要親力為之,自己去麵對,不管是什麽樣的結果,她都能承受一樣的堅決。
“誒!你下去不安全。”
她聽完話就看了我一眼,我錯了,這個時刻,她是斷然不會想著自己的,衝動和莽撞,無私和不顧一切,為一個自己心念之人,是值得的,也是青春的底色。
她轉頭就往下去的路口走去,那需要翻越一道馬路邊緣的欄杆,再往下就是草木林,要鑽下去的,陡坡和荊棘,都是很危險的,稍不注意滾落,就會滾到山穀底。
“有點兒耐心,總會有消息的!”還準備說你連這麽一會兒時間都不願意等麽?但是沒有講出來,而是跟著她往下走。
很著急,也不看腳下,腳下的砂石土,根本就是站不住腳,實際上是沒有路的,靠著大樹往下走,她走在前麵,腳下沙沙聲不斷,一個不小心,就滑倒在地上,我事先有準備,一下就拉住她。
“重心放低,看著腳下,不要朝天看,也不要盯著下麵忘了腳下,很危險。”
她很緊張,因為我們暫時還在半山腰往上的地方,下麵往下看就是懸崖,若是沒有爬山經驗的城裏人,是絕對不會走這種路的。
“你拉著我吧。”於是我就很自覺地充當起了“繩子”的角色,她拽著我,低著頭往下走,比之前就小心很多。
我們到穀底的時候,才發現,下麵是有一條小溪流的,在綠蔭之下淙淙的流水,在半山腰之上的馬路上,是聽不到的。越到下麵就越發能夠聽見水聲。
“上去!”一個高大的,威武的警察首先看到我們兩個人,像是批評自己家的不懂事的孩童一樣,厲聲嗬斥,我們走到他麵前,要是在平時,我自然是慫,可是餘沉沉沒有,她緊盯著前麵的殘破,著狹窄的山穀之中,現在圍了很多人,汽車的殘骸就擺在那裏。
人呢?
我和餘沉沉在眾人的眼光下走過去,他們隻是抽空看一眼,沒有閑心看我們。那個警察攔住在我們麵前。
“做什麽的。”
“找人。”
一聽到說找人,再看看我跟餘沉沉的衣著,就猜測到是學生,“在那邊,你們跟我過來,看有沒有認識的,如果有認識的,就把你們知道的信息在這兒登記一下,我們好準備後續工作。”
警察說得很直白嗎,一如他高大的、不委婉的身材,我已經意識到什麽,餘沉沉的臉色已經暗淡下來,以往說黑著臉,都是形容生氣,震怒,不可放過的情緒;看到餘沉沉的現時的表情,便覺得很不貼切,那張臉,是被分割了一樣,又重新縫合起來,不,準確的說是由木片兒一塊塊,拚湊起來。
那僵化了的,仿佛已經流出來黑色的苦汁液,那是心裏深不可測的深潭潭底翻湧起來,瞬息間就吞沒一切的暗流。
一下就將餘沉沉吞沒掉,要是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僥幸,或者有很多東西具有可預見性,那麽現在在餘沉沉的心裏,就沒有僥幸,還能預見到那不幸的降臨。
白色的罩布,那裏掩蓋著的,正是沒有被拯救的人,似乎命運無形之中在做一種選擇——有的人隻是輕傷,有的人重傷,而現在的這些人則成了永遠。
幾個醫生在整理擔架,約莫有五個白色“擔架“躺在地上一動不動,領頭的醫生是一個老醫生,後腦勺上蒼白的頭發在風中微微上揚,看著這些在他眼裏還是孩子的人,甚為觸動,都暗自不作聲,像是在默哀一樣。
餘沉沉正要上前,她認識張玉林今天穿的衣服,透過亮堂堂的白色,隱約看見衣裳,她忍不住了,上前去,堅決的走過去,高大的警察和老醫生攔住了他。
“聽我一句話,給他留個體麵。”兩雙隻手橫亙在我們麵前,像是天人相隔的分界麵,警察的手粗壯有力,老醫生的手慈祥柔弱。
翻過這個時間段,眨巴眼兒就是春天。
張琳傳過來消息,是他的計劃,他屯子裏有熟人在一家大型企業裏麵供職,已經取得聯係方式,通過聯係,他的簡曆已經遞了過去,聽他的語氣,是大有希望的,他問我,要不要一起,我拒絕了,問個為什麽,又說不出來個一二三理由,他說要珍惜好眼前的機會,機會錯過了便不會再有,要懂得珍惜這現下的東西,最後說了一句很有深意的話,“不要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裏麵,要往前看不是。”
我不知道他是基於什麽這樣說的,懷著怎麽樣的善意的偏見,但,如他所說,是有幾分道理的。
這個階段,從見到餘沉沉的那個值得珍藏的冬日開始了,我們都開始掉進的回憶的深井裏麵去。
一直認為回憶是假的,可,在餘沉沉的提醒之下,它變得那麽真切,可觸摸,可感覺,可設身處地的再來一遍。
時間就被拉長,拉得長長的,被時光拽住領子,嗖得一下被拉拽進去,進入逆向的時空隧道,一種清新的、無限純粹的氣息湧過來,像海潮,像天上翻卷的雲,像山上的巨石突然動起來一般的神力。
首先彈進來的,是那個雨天,那是上學的日子,張玉林在那天車禍,那天有很多學生都是這場災難的見證者,因為大批量的車輛堵塞在山道上,有人感歎著說確幸自己沒有在那輛小中巴車上,有人驚歎山道的險,路邊上長長的輪胎刹車印記,和車子滑下山穀留下的長長的溝壑。
餘沉沉在路上,抱著十分的僥幸向老天祈禱,一邊繞過邊上站著的人群,已經有人沿著狹窄的山路在下去,車子翻到穀底,遠遠的看著粉碎狀的黑色,散落到處的物件,零星的撒在四處,車子的殘骸蜷縮在一團,在綠色、茂密的青葉林和這個時節瘋長的山草中間,露著一個白色的車頭。
下去的人在喧嘩,在喊,在叫,“注意腳下,有石頭,下麵是崖!”一個男的聲音很高,整個山穀都有回音,站著的,扶著路邊圍欄的婦女,焦急的看著山下的光景,順著路的最外沿,胖的身體移過來,又移過去,眼睛直勾勾盯著下麵的穀底。“嘿!小心一點!小心點!”
嘈雜的聲音在山穀裏麵回蕩著,傳出去,又反回來,此起彼伏,路上堵的車越來越多,人也越來越多,這條山道的盡頭是一處拐彎,彎道的上口,就是對麵的一座山,不過,對麵要比此處高出許多去,現在,車已經堵到對麵山上的位置,看過去,穿著各色衣裳的人,跟這邊的人是一樣的,在往下看,有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們那邊的人隻是看,卻不能夠下到穀底去救人,不過,聽起來,對麵的人也是熱火朝天。
幾乎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拿眼盯著,指望也希望在穀底看見有人從車裏麵爬出來,即便是老人,拄著拐杖,嘴邊“唉呀!唉呀~,怎生得要有這等慘事?天爺呐!不開眼喲!”
從上麵往下去營救的人這時候已經到達了穀底,同時,警車、救護車、消防隊的人到場,首先一個警局領導式的人物從車裏拿出大喇叭,叫下麵的人注意安全,發現傷者不要輕舉妄動,等到上麵的救援隊的人下去。
在下麵鑽樹林的人聽到聲音,周圍的矮樹和草暫時停止了擾動,喊話結束之後,緊接著擾動起來,看不到下麵的人,能看見的,隻是不斷晃動、搖擺的樹和草,青葉林把人遮住,埋在裏麵,任人掙紮。
“有人嘛!”站在上麵路上的人衝下麵喊,下頭的人往汽車殘骸的地方去了,把周邊的草木扒拉開,黑色的煙塵從裏麵往外冒,比先前還要濃烈。
沒人作答,聽見下麵有人喊:“幫忙!幫忙……讓路。再讓一下……”終於從裏麵攙扶出一個“紅色”的人出來,其實,那是一個穿著白色棉衣的小夥子,頭上流了血,還有手臂上,染紅了上衣的一部分。他被兩個人架著,從山穀裏麵往上走。救護車上的醫生在半山腰的位置接到他們。
中間說了幾句話,就有一個醫生跟著一起上來。
“是站著的,就沒有多大事兒……不幸之中的大幸啊……”有感慨到,意味著還有很大的希望,盡管此時站在上麵的人心還是懸著的。
消防隊,警察,急救醫生都到了穀底,一群人圍在下麵,徹底的擋住上麵的人的觀察視線,既而連三的有人被攙扶上來,看樣子都是一中的學生,有兩個中年男人被抬上來,身上一片汙泥,人已經暈死過去,沒了意識。
醫生們忙碌著,警察在忙碌,消防的應急設備一件一件的送下去,現時停在山道上最前麵的重卡車終於開始摞動,重卡車的司機從穀底上來了,他們是最先去救人的司機,現在救援的人到來,他們從深深的山穀爬上來,在交警的指揮下,車子開始往前走。
堵了很長時間的路終於疏通開來——這是出於人道主義的、熱心腸的交通堵塞,沒有一個人埋怨。
原先站在路邊上的各色人等——大多是學生。紛紛上車,一輛輛的麵包車,中巴車,貨車,摩托車都啟動引擎,響聲傳滿整個山穀,鳴笛聲時斷時續,車走得慢,像是吸取了教訓一樣,充滿了警惕感。
餘沉沉卻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周邊情形的變化對她沒有絲毫影響,一開始就注意到她,總是在頻繁的打電話。一開始我們是呆在一起的,同時擔憂著我們之外的第三個人——張玉林。
眉頭是一直皺著,沒有鬆開過,似乎要打開這個女孩兒的眉目要使出千鈞之力都未必能行。
一個接不通的電話,一場還未結束的營救行動,牽扯我們的心。旁觀的人都走完,現在留下的——指揮交通的交警,跟時間賽跑的醫生,不斷往上救人的消防隊,還有熱心的人在幫忙,還有站在那邊的餘沉沉,還有站在這邊的我。
我想著走過去同她講,放寬心,他是不會有事情的,他會好好的站在你麵前的,甚至他已經在學校等你……都很蒼白無力,幾乎都是空話,起不到安慰人的作用。我就在她旁邊絮叨著:“沒事兒的哈……沒事兒的……吉人有天象……他是不是上了別的車?沒有在這一輛車裏麵?”
她默默的搖搖頭,長舒一口氣,崩潰一般的,一種要哭的聲音,“我……我看見他上車的,就是這輛車。”
我木在那兒,有什麽比親眼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人走向災難還要難受的事情麽?
“那……別想多了,頂多就是受點兒輕傷,必不會有大礙,等會兒,他就被救上來。”
我一個勁兒的說著沒事兒,像是在祈禱一般,餘沉沉沒有什麽話,沉默,或者在心裏默默祈禱,是她乞求平安的方式。
我嘴裏一直叨叨不停,”能不能消停!”在此種情況下,她終於忍受不住旁邊這個嘮叨鬼,大聲嗬斥一樣,接著意識到自己的失態,調整了一下,“你讓我一個人呆著,好不好?”
點點頭,就走向離她不遠的地方,但還是看著她,或者周圍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搭把手。
車都走完了,山穀裏或被攙扶,或擔架抬起的人中間,我都細細的看過,沒有他,我是認識的,每有人被救上來,我都會湊近了看一看,確認一下。
我的心開始焦慮起來。車司機上來催促我說盡快上車趕路,我同他說讓他先走,並告訴他我的同學就在那個車裏,人到現在還沒有上來,他很懂得我的意思和想法,叫我先在這裏等下麵的消息,他拍拍我的肩膀,之後需要車就給他打電話,這兒離學校也不遠了,可以返回來接一下的。
我點點頭,叫他把我的行李放在宿舍門口就行,司機開著車走了,可,張玉林,是死是活,都沒有上來,真是焦慮。
餘沉沉走過來,我以為她的電話接通了——這是一種深深的錯覺。或者已經看到張玉林,但是結果都不是,那隻存在我的美好的想象中,她輕聲的看我一眼,就說,“你見到了他了麽?看到他人上來了麽?”一貫是很好強的女孩子在用近乎哀求的語氣和眼神,仿佛她正麵對的是一尊可以顯靈的神像,隻要一問就可以得到她想要的回答。
很不忍的搖搖頭。我們一起看著下麵的營救工作,吊車已經被調了過來,大臂伸了出去,懸在山穀的中央,接著,大鐵鉤往下降——那應該是吊汽車殘骸的。
“我要下去!”她不滿足於在隻在上麵觀望一個結果,而是要親力為之,自己去麵對,不管是什麽樣的結果,她都能承受一樣的堅決。
“誒!你下去不安全。”
她聽完話就看了我一眼,我錯了,這個時刻,她是斷然不會想著自己的,衝動和莽撞,無私和不顧一切,為一個自己心念之人,是值得的,也是青春的底色。
她轉頭就往下去的路口走去,那需要翻越一道馬路邊緣的欄杆,再往下就是草木林,要鑽下去的,陡坡和荊棘,都是很危險的,稍不注意滾落,就會滾到山穀底。
“有點兒耐心,總會有消息的!”還準備說你連這麽一會兒時間都不願意等麽?但是沒有講出來,而是跟著她往下走。
很著急,也不看腳下,腳下的砂石土,根本就是站不住腳,實際上是沒有路的,靠著大樹往下走,她走在前麵,腳下沙沙聲不斷,一個不小心,就滑倒在地上,我事先有準備,一下就拉住她。
“重心放低,看著腳下,不要朝天看,也不要盯著下麵忘了腳下,很危險。”
她很緊張,因為我們暫時還在半山腰往上的地方,下麵往下看就是懸崖,若是沒有爬山經驗的城裏人,是絕對不會走這種路的。
“你拉著我吧。”於是我就很自覺地充當起了“繩子”的角色,她拽著我,低著頭往下走,比之前就小心很多。
我們到穀底的時候,才發現,下麵是有一條小溪流的,在綠蔭之下淙淙的流水,在半山腰之上的馬路上,是聽不到的。越到下麵就越發能夠聽見水聲。
“上去!”一個高大的,威武的警察首先看到我們兩個人,像是批評自己家的不懂事的孩童一樣,厲聲嗬斥,我們走到他麵前,要是在平時,我自然是慫,可是餘沉沉沒有,她緊盯著前麵的殘破,著狹窄的山穀之中,現在圍了很多人,汽車的殘骸就擺在那裏。
人呢?
我和餘沉沉在眾人的眼光下走過去,他們隻是抽空看一眼,沒有閑心看我們。那個警察攔住在我們麵前。
“做什麽的。”
“找人。”
一聽到說找人,再看看我跟餘沉沉的衣著,就猜測到是學生,“在那邊,你們跟我過來,看有沒有認識的,如果有認識的,就把你們知道的信息在這兒登記一下,我們好準備後續工作。”
警察說得很直白嗎,一如他高大的、不委婉的身材,我已經意識到什麽,餘沉沉的臉色已經暗淡下來,以往說黑著臉,都是形容生氣,震怒,不可放過的情緒;看到餘沉沉的現時的表情,便覺得很不貼切,那張臉,是被分割了一樣,又重新縫合起來,不,準確的說是由木片兒一塊塊,拚湊起來。
那僵化了的,仿佛已經流出來黑色的苦汁液,那是心裏深不可測的深潭潭底翻湧起來,瞬息間就吞沒一切的暗流。
一下就將餘沉沉吞沒掉,要是說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僥幸,或者有很多東西具有可預見性,那麽現在在餘沉沉的心裏,就沒有僥幸,還能預見到那不幸的降臨。
白色的罩布,那裏掩蓋著的,正是沒有被拯救的人,似乎命運無形之中在做一種選擇——有的人隻是輕傷,有的人重傷,而現在的這些人則成了永遠。
幾個醫生在整理擔架,約莫有五個白色“擔架“躺在地上一動不動,領頭的醫生是一個老醫生,後腦勺上蒼白的頭發在風中微微上揚,看著這些在他眼裏還是孩子的人,甚為觸動,都暗自不作聲,像是在默哀一樣。
餘沉沉正要上前,她認識張玉林今天穿的衣服,透過亮堂堂的白色,隱約看見衣裳,她忍不住了,上前去,堅決的走過去,高大的警察和老醫生攔住了他。
“聽我一句話,給他留個體麵。”兩雙隻手橫亙在我們麵前,像是天人相隔的分界麵,警察的手粗壯有力,老醫生的手慈祥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