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是問什麽時候能回來,這個我也是不知道的,我怎麽知道呢?我去問醫生,她們總是在寬慰,聽到的都不是實話,她們也不知道我什麽時候可以出院,當然,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可以離開……”餘沉沉說,在我不停的詢問之下,很無奈的跟我講。
“可是,就快要開學了。”這是個偽命題,因為我明知道學校對於去年事件的處理,恐怕她還不曉得,但,我也不願意跟她講這件事情。
“你沒有明白我說的意思,我是說我也沒有辦法,你的閱讀理解能力真是還有待提高。”她給了一個鄙夷的眼神。
換個話題,不要聊傷病,不要去聊過往,不要去空想未來。這是她給的一種現在閑聊的原則。
“那你給我講故事吧。”
“這不是我擅長的事情,不過,倒可以同你說說的。”很期待她會說些什麽,也大概能夠預料到她所說的大概率是某一件事實。
她已經做了四次電療,現在她直覺得自己是一個豬腦袋,很容易記不清前天晚上發夾已經放到包裏,一通亂找,還需要母親來提醒,方才能找到,即便有提醒,還是沒有記憶的意識,完全想不起來那發夾是如何到包裏的,對此她感到很是惱火。但更令她更加傷心的是,每一次治療之前都要進行全麵的檢查,檢查總是很繁複,眼耳鼻喉、血壓等檢查,她很不解,前後治療時間間隙也就兩天,為什麽要進行如此頻繁的檢查呢,終於在一位眼科老醫生那裏,她似乎得到了答案。老醫生先是對精神外科的人大加吐槽:真是夠了,同樣一個人,幾乎天天做檢查,他們腦殼長了包了不是……
餘沉沉在老醫生的抱怨聲中聽出了端倪,便詢問為什麽要做這麽多次的檢查,或者不可以定期檢查就好麽?
“嗨!那幫子人,怕擔責任,為了所謂的流程,所謂的萬無一失,便讓病人跑遍這醫院四處做檢查……也是挺混蛋的。”果然,餘沉沉也是這樣想的,可她卻能夠理解,“沒事兒,當醫生的,也有難處。”
“嗬!也就你心眼好……”
“不好怎麽說,有種被欺騙的感覺。”餘沉沉如是說,能夠想到,在醫院長長的走廊裏麵,這個女孩兒的糾結與無奈。“但是,很好理解。”
“不行與醫生溝通,不要做多餘的檢查,看他們怎麽說。”既是能夠預料最後的可能結果,還是要向她這樣去建議。
“好啵,我去跟我的主治醫生說說看。”
我把著手機屏幕,還是忍不住問:“有沒有透露什麽時候會出院?”
一個翻白眼的表情,“給你說了好幾次了,我不知道,即便是醫生說過,那我也一定是忘記了,現在我就是個豬腦袋,記憶力下降的厲害,你明白麽?”
終了,不再詢問,她說鄭良這個人去看她,帶著餘沉沉的嫂子,這是餘沉沉第一次見到鄭良的愛人,送了些錢過來,聊以慰藉。實際上,餘沉沉的醫藥費用是早已告急的,每天的護理費用還有治療費用再加上生活費用,完全不夠,醫院方麵已經催促了好幾回,鄭良此次前來幫著餘沉沉交了醫藥費,即便他的妻子臉上不怎麽好看,他這個當哥哥的,還是硬著頭皮到醫院繳費處。
“你有一個很好的異姓哥哥。”
“嗯嗯,是的。”
時間,時間永遠是過得最快的,定於正月十六開學,我重新收拾好行裝,往學校去,校園還是那個校園,bj樓還是那個bj樓,逸夫樓還是逸夫樓,教室也還是那個教室,隻不過經過寒假這一段時間之後,原本的冷清現在變得熱鬧起來,喧嘩聲時起時伏,四處都見學生的身影,挎著一個大的蛇皮袋,走在通往男生公寓的小路上,似乎所有的學生都是步履匆忙,一腳踏進宿舍,室友都在,他們都在趕寒假未完成的作業,胖胖的室長坐在床上,麵前支著一張長方形的小桌子,厚厚的作業試卷撲在桌麵上,相比於他壯碩的體型,那一方桌子還有試卷以及練習冊,總是顯得那麽小。
瘦弱的阿銳,不具備“坐著”的條件,趴在床幫子上,長長的試卷——試卷都是三開頁的。有一部分拖到地上,看著手機上的參考答案,在這一方試卷上,潦草的字跡暴露出了他內心的焦躁。
“寫完了?”室長瞥了我一眼,去年的聯考,即便我位居班級中遊的水平,可在班級上共計五個寢室中間,我們宿舍,總體成績依然是最差的。室長對這個一直耿耿於懷,他發揮了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拍著胸脯在班主任王長風麵前保證過,要帶頭把寢室整體的成績給提升上去,雖然以他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並不是最好的。
“沒有。”另外的幾個室友包括阿銳見我說話回頭看一眼,便重新轉過頭去俯案抄寫假期作業。
“收拾收拾,趕緊補充作業。”具備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的氣質,說這話,多少帶著命令的語氣。
“好。”
下午十分,到晚上,就會回教室上晚自習,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重新編排座位。每學期的開始都要這樣重新編排座位,其基本的依據便是上個學期末的考試成績。
我在中後排的位置上,更加具體點兒就是倒數第三排。這一次按照慣例是要往前調的,至於調到什麽位置,那隻有班主任知道,或者從倒數第三排被退回到最後一排,也是極有可能的,因為按照家訪時王長風說的,在這學期,我是一個不該出現在學校的學生。
象征性的在桌子上拿出試卷來,除了題目,其中的試卷空白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回顧一整個假期的生活,似乎覺得這假期作業沒有那麽嚴重,倒是學習之外的事要更加的重要,比如說餘沉沉,比如說上縣城同班主任講開學上學的事情,這些都十分的重要的事情,或者說,這些完全學習之外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的話,興許就沒有現在我立足的地方。
正當已經抄作業漸入佳境,手機的畫麵一切換,是小廖的電話,我接了,電話那邊傳過來熟悉的聲音,“幹什麽呢?到沒到學校,出來玩呀?”
“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都惦記著出去玩兒,真是不知道輕重緩急。”小廖是沒有假期作業的,因為上個學期回家之後就在家放羊,到聯考也沒有參加,還是得到他班主任的首肯之後,方才在這個學期回來。
見我不說話,小廖在那頭笑了起來,自當知道他在笑些什麽,“補作業了吧,怎麽樣,多不多呀,你可以求求我,我可以勉強幫你。”還是賤兮兮的聲音,從來看不出一個這是有過牧羊經曆的學生。
“不用。”
“那你出來,米西米西。”本來是很猶豫的,糾結於眼前成堆的試卷,還有晚上可能的檢查。
“好的,我們去哪兒?”
“出門右拐,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嚐試過校門外麵的攤子了。一起吧。”
“嗯嗯。”
在我印象當中,一個人若是去經曆他之前未經曆的事情,或者幹脆說是突然的變故和刺激,那麽,這個人相比於之前,定是有很大的變化的,可,僅僅通過語言以及和小廖聊天,是完全聽不出他的變化的。
直到我走到梯步上,站在上麵看到下麵穿著黑色衣服的小廖,現在的他,確實跟那個牧羊少年相去甚遠,不僅僅是裝扮,人靠著衣裳能改變的東西還是有限的,至少他黝黑的膚色還是跟上次見他時候一樣。我想著,他該是要比之前更加穩重和成熟,至少不管怎麽講,這都有這麽一段經曆擺在那裏。
他把眼鏡往鼻梁骨上推推,淡定的看著我一步一步走下來,展開手臂,“看!俺老孫又回來了,離校的那一天就像是還在昨天一樣,時間,嗯嗯,時間過得是真快呀。”我叫他不要再感慨,因為從他的戲謔之言中可以參見一種深沉和某種思考。
“就我們兩個人?”我的意思是怎麽沒見鍾靈。
“靠!是不是傻,現在還在學校裏麵呢,人多眼雜,不方便,已經跟她說好了,到校外集合。”
“唉!”小廖問我為何歎氣,“原以為,經過這麽長時間放羊,你從內到外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轉變,沒成想,走的時候什麽樣子,現在回來就還是什麽樣子,您可真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就想調侃他一番,卻被他反問。
“這其中有什麽關係麽?哦,我放羊,然後我變了,嘶……你這話說不通呀,照你這麽想,那是不是每一個需要改過自新的人隻要去放羊就行了?”倒是變得伶俐了些,這是肯定的。
一邊往學校外麵走,碰到熟人,時不時的打招呼,在他人的眼光當中,是不是都很奇怪兩個問題學生是如何做到重新返校的,他們去年鬧成那個樣子,到現在雲淡風輕,完全無事?我覺得我們像兩個賊一樣,畏畏縮縮的走在人群中間,並且讓人充滿了好奇和質疑。
至少,在當時,心裏麵就是這樣想的。
鍾靈在校外的文具店站著,小廖隔著老遠便招手打招呼,鍾靈在遠處笑嗬嗬的跑過來,真真是羨慕至極,我一下就能夠想明白,原本小廖和鍾靈是地下的戀情,連我這樣的死黨摯友都應該被隱瞞的,到現在呢?情況就轉變過來了,早戀榜事件將他們的這段感情完全的曬在太陽底下,所以,那還有什麽好隱蔽的呢,隻是我多餘擔心而已。
人家在人家的世界裏麵幸福,至於外界的眼光以及所謂的防微杜漸,顯得那麽的多餘和無力,想想,我和餘沉沉之間不也是這樣麽?我們何曾在意過別人?不管是餘沉沉還是我,在這段青澀年紀裏麵,都表現了肆無忌憚和青春期該有的活力和個性。
這對男女好像在向外界宣告——看!即便有各種各樣的阻攔,那對我們也沒有影響!
反觀我,又一次充當了電燈泡。
本來不打算詢問的,可終究好像到了忍也忍不住,不得不詢問的地步,“餘沉沉……餘沉沉她今天來學校上學了麽?”我向鍾靈問道,這一問非常的莫名其妙,好像我跟餘沉沉就是單純的認識而已,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嗯?你這不搞笑麽?你倆是對象,現在卻來問我她來沒來?”鍾靈一說話,小廖也十分好奇,“怎麽,你跟她鬧矛盾了麽?吵架了……”
“沒事兒,沒事兒,我就問問而已。”我認為女生的消息要比我靈通,故有此問,但既不是時候,因為鍾靈也隻是認識而已,我應該去問張曉才好。
晚上,整所學校好像“活”了一樣,因為在節假日,學生放假,這裏的夜晚就永遠是漆黑一片,偶爾風掠過,留下輕微的呼嘯聲音,一片沉寂,沒有學生的學校,一到夜晚,就是一片荒涼的漆黑。
燈光,不僅僅是教室內的燈光,還有道路兩邊的路燈息數打開,學校的廣場上亮堂堂,樓內時不時的發出嘈雜的聲音,站在廣場上都能聽到樓內的聲音。
開學第一天是格外的熱鬧,分開一個假期的學生老師重新聚首,自是有很多話,很多情感需要去表達的。
各個班級都在調整座位,先是有嘈雜的聲音,而後就是運動,牽連著樓板震動起來,拉椅子的,搬課桌的,抬書的,搬個人物品的,全部搬到教室外麵,然後按照新的座位表格,對號入座。
沒有超出我的意料,最後一排,而且是正中間的位置,背後就是牆壁,對於教室的最後一排,我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到高二年級為止,鄙人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也已經習慣,從後麵看前麵,寬廣空蕩,眼神兒也格外的好使。
一通折騰之後,終於安定下來,看看我的旁邊,原來是熟人阿彪和小馬哥——都是熟人,不免悲從中來,即是說我不管怎麽努力,都逃不過坐在最後一排淒惶的命運,一年半的高中生涯已經深刻的證明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不過還好,沒有什麽不好,至少留下了很多不務正業的可能性。
到了晚上,餘沉沉打電話,我真希望聽到的是她現在已經到了學校,然後我們明天可以見麵,但,事實擺在那裏,此時此刻,她還在醫院呆著,那壓抑又沉靜的病房,想問什麽啥時候歸來,好歹是忍住。
“我覺得,我一直不屬於那種能被寵愛的人,雖然現在是個病人,卻還是逃不過這種悲傷……”細細一問才知道,母親李姑珍已經回家,有急事處理,要差不多一個星期後才會去醫院,也就是餘沉沉現在一個人。別的病人都是家屬陪伴,她呢?想著,不禁一股冷意襲來。
“可是,就快要開學了。”這是個偽命題,因為我明知道學校對於去年事件的處理,恐怕她還不曉得,但,我也不願意跟她講這件事情。
“你沒有明白我說的意思,我是說我也沒有辦法,你的閱讀理解能力真是還有待提高。”她給了一個鄙夷的眼神。
換個話題,不要聊傷病,不要去聊過往,不要去空想未來。這是她給的一種現在閑聊的原則。
“那你給我講故事吧。”
“這不是我擅長的事情,不過,倒可以同你說說的。”很期待她會說些什麽,也大概能夠預料到她所說的大概率是某一件事實。
她已經做了四次電療,現在她直覺得自己是一個豬腦袋,很容易記不清前天晚上發夾已經放到包裏,一通亂找,還需要母親來提醒,方才能找到,即便有提醒,還是沒有記憶的意識,完全想不起來那發夾是如何到包裏的,對此她感到很是惱火。但更令她更加傷心的是,每一次治療之前都要進行全麵的檢查,檢查總是很繁複,眼耳鼻喉、血壓等檢查,她很不解,前後治療時間間隙也就兩天,為什麽要進行如此頻繁的檢查呢,終於在一位眼科老醫生那裏,她似乎得到了答案。老醫生先是對精神外科的人大加吐槽:真是夠了,同樣一個人,幾乎天天做檢查,他們腦殼長了包了不是……
餘沉沉在老醫生的抱怨聲中聽出了端倪,便詢問為什麽要做這麽多次的檢查,或者不可以定期檢查就好麽?
“嗨!那幫子人,怕擔責任,為了所謂的流程,所謂的萬無一失,便讓病人跑遍這醫院四處做檢查……也是挺混蛋的。”果然,餘沉沉也是這樣想的,可她卻能夠理解,“沒事兒,當醫生的,也有難處。”
“嗬!也就你心眼好……”
“不好怎麽說,有種被欺騙的感覺。”餘沉沉如是說,能夠想到,在醫院長長的走廊裏麵,這個女孩兒的糾結與無奈。“但是,很好理解。”
“不行與醫生溝通,不要做多餘的檢查,看他們怎麽說。”既是能夠預料最後的可能結果,還是要向她這樣去建議。
“好啵,我去跟我的主治醫生說說看。”
我把著手機屏幕,還是忍不住問:“有沒有透露什麽時候會出院?”
一個翻白眼的表情,“給你說了好幾次了,我不知道,即便是醫生說過,那我也一定是忘記了,現在我就是個豬腦袋,記憶力下降的厲害,你明白麽?”
終了,不再詢問,她說鄭良這個人去看她,帶著餘沉沉的嫂子,這是餘沉沉第一次見到鄭良的愛人,送了些錢過來,聊以慰藉。實際上,餘沉沉的醫藥費用是早已告急的,每天的護理費用還有治療費用再加上生活費用,完全不夠,醫院方麵已經催促了好幾回,鄭良此次前來幫著餘沉沉交了醫藥費,即便他的妻子臉上不怎麽好看,他這個當哥哥的,還是硬著頭皮到醫院繳費處。
“你有一個很好的異姓哥哥。”
“嗯嗯,是的。”
時間,時間永遠是過得最快的,定於正月十六開學,我重新收拾好行裝,往學校去,校園還是那個校園,bj樓還是那個bj樓,逸夫樓還是逸夫樓,教室也還是那個教室,隻不過經過寒假這一段時間之後,原本的冷清現在變得熱鬧起來,喧嘩聲時起時伏,四處都見學生的身影,挎著一個大的蛇皮袋,走在通往男生公寓的小路上,似乎所有的學生都是步履匆忙,一腳踏進宿舍,室友都在,他們都在趕寒假未完成的作業,胖胖的室長坐在床上,麵前支著一張長方形的小桌子,厚厚的作業試卷撲在桌麵上,相比於他壯碩的體型,那一方桌子還有試卷以及練習冊,總是顯得那麽小。
瘦弱的阿銳,不具備“坐著”的條件,趴在床幫子上,長長的試卷——試卷都是三開頁的。有一部分拖到地上,看著手機上的參考答案,在這一方試卷上,潦草的字跡暴露出了他內心的焦躁。
“寫完了?”室長瞥了我一眼,去年的聯考,即便我位居班級中遊的水平,可在班級上共計五個寢室中間,我們宿舍,總體成績依然是最差的。室長對這個一直耿耿於懷,他發揮了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拍著胸脯在班主任王長風麵前保證過,要帶頭把寢室整體的成績給提升上去,雖然以他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並不是最好的。
“沒有。”另外的幾個室友包括阿銳見我說話回頭看一眼,便重新轉過頭去俯案抄寫假期作業。
“收拾收拾,趕緊補充作業。”具備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的氣質,說這話,多少帶著命令的語氣。
“好。”
下午十分,到晚上,就會回教室上晚自習,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重新編排座位。每學期的開始都要這樣重新編排座位,其基本的依據便是上個學期末的考試成績。
我在中後排的位置上,更加具體點兒就是倒數第三排。這一次按照慣例是要往前調的,至於調到什麽位置,那隻有班主任知道,或者從倒數第三排被退回到最後一排,也是極有可能的,因為按照家訪時王長風說的,在這學期,我是一個不該出現在學校的學生。
象征性的在桌子上拿出試卷來,除了題目,其中的試卷空白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回顧一整個假期的生活,似乎覺得這假期作業沒有那麽嚴重,倒是學習之外的事要更加的重要,比如說餘沉沉,比如說上縣城同班主任講開學上學的事情,這些都十分的重要的事情,或者說,這些完全學習之外的事情如果處理不當的話,興許就沒有現在我立足的地方。
正當已經抄作業漸入佳境,手機的畫麵一切換,是小廖的電話,我接了,電話那邊傳過來熟悉的聲音,“幹什麽呢?到沒到學校,出來玩呀?”
“都什麽時候了,竟然還都惦記著出去玩兒,真是不知道輕重緩急。”小廖是沒有假期作業的,因為上個學期回家之後就在家放羊,到聯考也沒有參加,還是得到他班主任的首肯之後,方才在這個學期回來。
見我不說話,小廖在那頭笑了起來,自當知道他在笑些什麽,“補作業了吧,怎麽樣,多不多呀,你可以求求我,我可以勉強幫你。”還是賤兮兮的聲音,從來看不出一個這是有過牧羊經曆的學生。
“不用。”
“那你出來,米西米西。”本來是很猶豫的,糾結於眼前成堆的試卷,還有晚上可能的檢查。
“好的,我們去哪兒?”
“出門右拐,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嚐試過校門外麵的攤子了。一起吧。”
“嗯嗯。”
在我印象當中,一個人若是去經曆他之前未經曆的事情,或者幹脆說是突然的變故和刺激,那麽,這個人相比於之前,定是有很大的變化的,可,僅僅通過語言以及和小廖聊天,是完全聽不出他的變化的。
直到我走到梯步上,站在上麵看到下麵穿著黑色衣服的小廖,現在的他,確實跟那個牧羊少年相去甚遠,不僅僅是裝扮,人靠著衣裳能改變的東西還是有限的,至少他黝黑的膚色還是跟上次見他時候一樣。我想著,他該是要比之前更加穩重和成熟,至少不管怎麽講,這都有這麽一段經曆擺在那裏。
他把眼鏡往鼻梁骨上推推,淡定的看著我一步一步走下來,展開手臂,“看!俺老孫又回來了,離校的那一天就像是還在昨天一樣,時間,嗯嗯,時間過得是真快呀。”我叫他不要再感慨,因為從他的戲謔之言中可以參見一種深沉和某種思考。
“就我們兩個人?”我的意思是怎麽沒見鍾靈。
“靠!是不是傻,現在還在學校裏麵呢,人多眼雜,不方便,已經跟她說好了,到校外集合。”
“唉!”小廖問我為何歎氣,“原以為,經過這麽長時間放羊,你從內到外都會有很大程度上的轉變,沒成想,走的時候什麽樣子,現在回來就還是什麽樣子,您可真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就想調侃他一番,卻被他反問。
“這其中有什麽關係麽?哦,我放羊,然後我變了,嘶……你這話說不通呀,照你這麽想,那是不是每一個需要改過自新的人隻要去放羊就行了?”倒是變得伶俐了些,這是肯定的。
一邊往學校外麵走,碰到熟人,時不時的打招呼,在他人的眼光當中,是不是都很奇怪兩個問題學生是如何做到重新返校的,他們去年鬧成那個樣子,到現在雲淡風輕,完全無事?我覺得我們像兩個賊一樣,畏畏縮縮的走在人群中間,並且讓人充滿了好奇和質疑。
至少,在當時,心裏麵就是這樣想的。
鍾靈在校外的文具店站著,小廖隔著老遠便招手打招呼,鍾靈在遠處笑嗬嗬的跑過來,真真是羨慕至極,我一下就能夠想明白,原本小廖和鍾靈是地下的戀情,連我這樣的死黨摯友都應該被隱瞞的,到現在呢?情況就轉變過來了,早戀榜事件將他們的這段感情完全的曬在太陽底下,所以,那還有什麽好隱蔽的呢,隻是我多餘擔心而已。
人家在人家的世界裏麵幸福,至於外界的眼光以及所謂的防微杜漸,顯得那麽的多餘和無力,想想,我和餘沉沉之間不也是這樣麽?我們何曾在意過別人?不管是餘沉沉還是我,在這段青澀年紀裏麵,都表現了肆無忌憚和青春期該有的活力和個性。
這對男女好像在向外界宣告——看!即便有各種各樣的阻攔,那對我們也沒有影響!
反觀我,又一次充當了電燈泡。
本來不打算詢問的,可終究好像到了忍也忍不住,不得不詢問的地步,“餘沉沉……餘沉沉她今天來學校上學了麽?”我向鍾靈問道,這一問非常的莫名其妙,好像我跟餘沉沉就是單純的認識而已,除此之外再無其它。
“嗯?你這不搞笑麽?你倆是對象,現在卻來問我她來沒來?”鍾靈一說話,小廖也十分好奇,“怎麽,你跟她鬧矛盾了麽?吵架了……”
“沒事兒,沒事兒,我就問問而已。”我認為女生的消息要比我靈通,故有此問,但既不是時候,因為鍾靈也隻是認識而已,我應該去問張曉才好。
晚上,整所學校好像“活”了一樣,因為在節假日,學生放假,這裏的夜晚就永遠是漆黑一片,偶爾風掠過,留下輕微的呼嘯聲音,一片沉寂,沒有學生的學校,一到夜晚,就是一片荒涼的漆黑。
燈光,不僅僅是教室內的燈光,還有道路兩邊的路燈息數打開,學校的廣場上亮堂堂,樓內時不時的發出嘈雜的聲音,站在廣場上都能聽到樓內的聲音。
開學第一天是格外的熱鬧,分開一個假期的學生老師重新聚首,自是有很多話,很多情感需要去表達的。
各個班級都在調整座位,先是有嘈雜的聲音,而後就是運動,牽連著樓板震動起來,拉椅子的,搬課桌的,抬書的,搬個人物品的,全部搬到教室外麵,然後按照新的座位表格,對號入座。
沒有超出我的意料,最後一排,而且是正中間的位置,背後就是牆壁,對於教室的最後一排,我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到高二年級為止,鄙人差不多有一半的時間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也已經習慣,從後麵看前麵,寬廣空蕩,眼神兒也格外的好使。
一通折騰之後,終於安定下來,看看我的旁邊,原來是熟人阿彪和小馬哥——都是熟人,不免悲從中來,即是說我不管怎麽努力,都逃不過坐在最後一排淒惶的命運,一年半的高中生涯已經深刻的證明了這一點,毋庸置疑。
不過還好,沒有什麽不好,至少留下了很多不務正業的可能性。
到了晚上,餘沉沉打電話,我真希望聽到的是她現在已經到了學校,然後我們明天可以見麵,但,事實擺在那裏,此時此刻,她還在醫院呆著,那壓抑又沉靜的病房,想問什麽啥時候歸來,好歹是忍住。
“我覺得,我一直不屬於那種能被寵愛的人,雖然現在是個病人,卻還是逃不過這種悲傷……”細細一問才知道,母親李姑珍已經回家,有急事處理,要差不多一個星期後才會去醫院,也就是餘沉沉現在一個人。別的病人都是家屬陪伴,她呢?想著,不禁一股冷意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