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箭射騎兵
三國:從穿越獲得召喚係統開始 作者:羽落星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孫述戰惡來,兩人之間的實力差距並不是太大,再加上都受了輕傷,所以就打了一個不相上下,不過,嬴勾與趙雲這邊可就有點危險了。
“叮,趙雲技能龍膽……”
“叮,嬴勾技能……”
隨著兩人的技能再次發動,嬴勾已經完全有能力可以壓製住趙雲了。
“雖然你比那公孫述要強上那麽一點,但也不多,好了,我也沒有興趣再繼續和你玩下去了,吃我一招魔刀輪轉。”
嬴勾手中的大刀就是揮砍出一道散發著魔氣的刀光,筆直的朝著趙雲而來。
“百鳥朝鳳。”
趙雲槍尖之上凝聚出一道鳳凰虛影,然後就朝著刀光的方向迎了上去。
轟!
兩大絕招相互之間碰撞開來,產生的能量波動也是將處於最近的嬴勾和趙雲都各自震退了好幾步,連帶著這在交戰當中的公孫述與惡來也是如此。
“再來!”
見攻擊被擋下來之後,嬴勾再次朝著趙雲殺了過來,他可不相信趙雲像剛才那樣的攻擊可以無限的使用。
就連自己,在揮出剛剛那道刀氣之後也是喘了好幾口氣才恢複過來,那就更不用說實力在他之下的趙雲了。
嬴勾猜測的沒有錯,趙雲的確不能夠連續使用出百鳥朝鳳。
這一招是槍神童淵的成名絕技,威力十分驚人,但施展出來需要消耗的體力也非常的大,所以,一般情況下,趙雲是不會在一場戰鬥之中多次使用這一招的。
但眼下的情況卻是讓趙雲不得不這麽做。
嬴勾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他根本不是嬴勾的對手。
而嬴勾,這僅僅隻是嬴秋麾下的其中一名猛將而已,在嬴秋的麾下,實力在嬴勾之上的還有不少人。
就比如說,薑臣、孟章等人,這些人的實力就都在嬴勾之上。
一想到這裏,趙雲就對未來充滿著一絲迷茫感,自己的主公真的能夠打敗嬴秋嗎?
可現實卻容不得他想這些,因為就在趙雲感到迷茫的時候,嬴勾已經殺了上來。
這讓趙雲連忙將心中那些其他的心思給拋棄掉,轉而全力迎戰嬴勾。
“可以,公孫瓚這家夥應該就快要忍不住了。”
田單看著四人的戰鬥,開口說道。
“傳令下去,鳴金,讓兩位將軍速速返回大營。”
很快,一陣陣鳴金聲便響了起來。
還在戰鬥當中的四人也都聽到沒有這一陣聲音。
嬴勾臉上有些疑惑,明明是他們這一邊占據了不小的優勢,但為什麽主將田單卻是要鳴金讓他們返回呢?
但嬴勾就算是心中有著疑問可也清楚此時他應該聽從主將的命令。
“趙雲,這一次算你的運氣不錯,但下一次的話,你可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嬴勾說完一句狠話後就一刀震退趙雲,然後就朝著惡來與公孫述戰鬥的方向衝來,而這一幕可是嚇了公孫述一大跳。
本來一個惡來就可以與他打平,這要是再加上一個能夠壓著趙雲打的嬴勾的話,那他今日估計就真的是要玩完了。
公孫述瞬間就被嚇的與惡來拉開了好幾米的距離,當然,這也是嬴勾所期望的,他之所以朝著惡來這邊衝過來也不是為了能夠幫助惡來將公孫述給斬殺,而是準備將惡來給帶回去。
以他和趙雲兩人之間的實力差距,他想要脫身並不困難,甚至是非常簡單,但公孫述與惡來之間的實力相當。
所以,惡來想要脫身就有點困難了。
因此,嬴勾這才想要憑借著這自己的實力將公孫述給嚇退。
隻是,讓嬴勾沒有想到的是,這公孫述被嚇退程度居然比自己想的還要厲害。
原本他還以為公孫述也僅僅隻是會被自己嚇退一米左右的距離,然後拿起武器就準備反擊,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公孫述居然直接被他給嚇退了好幾米。
作為一員武將,還是一員天級武將,這公孫述居然有些怕死。
這在嬴勾眼中是這樣的,但在公孫述看來,他可不是那種不怕死的人。
公孫述在演義之中可不僅僅是一員猛將,還是一個勢力之主,他內心深處可是有著不小的野心的。
如果公孫瓚戰死的話,那公孫述絕對會反叛公孫瓚的兒子的。
畢竟公孫述也想要當這幽州之主。
所以,在公孫述看來,比起武將的尊嚴,他更加在意還是自己的小命。
武將的尊嚴沒有了就沒有了,但自己的小命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了。
嬴勾有些鄙視的看了一眼公孫述,但也沒有說些什麽,給了惡來一個眼神之後,兩將就各自駕馬就朝著自家營寨衝了回去。
而這個時候的公孫瓚已經非常憤怒了。
之前田單選擇鳴金的原因就是已經大致猜到公孫瓚非常生氣,而關於這一點也確實是被田單給猜中了。
見嬴勾與惡來兩員敵將返回營寨,公孫瓚直接揮舞著自己手中的兵器,大聲吼道。
“白馬義從何在!”
公孫瓚的話音剛落,就聽見他的身後傳來了一道接著一道的聲音。
“在!”
“在!”
……
白馬義從們的聲音十分的響亮,公孫瓚聽見之後眼中怒火一閃而過。
“給我衝,踏平這座營寨!”
說完,公孫瓚便帶頭衝殺,意圖以白馬義從為箭頭將秦軍的營寨給直接衝破。
但田單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之一,其基礎統帥已經達到了天級,又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的就讓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給衝進來呢!
“弓箭手,準備放箭,弓弩手,放射弩箭。”
在田單的一聲令下,大量的弓箭手以及一些弓弩手直接出現在了營寨的寨牆之上。
各自手持弓箭與弓弩對準了衝殺而來的白馬義從和幽州騎兵。
“不好,快撤。”
當公孫瓚看見那些弓箭手和弓弩手之後臉色瞬間一變,這要是白馬義從和他其他的騎兵部隊被這些弓箭手和弓弩手射出的箭矢給命中的話那一定會損失慘重的。
雖然公孫瓚有些想要撤退,但也已經太遲了。
“叮,趙雲技能龍膽……”
“叮,嬴勾技能……”
隨著兩人的技能再次發動,嬴勾已經完全有能力可以壓製住趙雲了。
“雖然你比那公孫述要強上那麽一點,但也不多,好了,我也沒有興趣再繼續和你玩下去了,吃我一招魔刀輪轉。”
嬴勾手中的大刀就是揮砍出一道散發著魔氣的刀光,筆直的朝著趙雲而來。
“百鳥朝鳳。”
趙雲槍尖之上凝聚出一道鳳凰虛影,然後就朝著刀光的方向迎了上去。
轟!
兩大絕招相互之間碰撞開來,產生的能量波動也是將處於最近的嬴勾和趙雲都各自震退了好幾步,連帶著這在交戰當中的公孫述與惡來也是如此。
“再來!”
見攻擊被擋下來之後,嬴勾再次朝著趙雲殺了過來,他可不相信趙雲像剛才那樣的攻擊可以無限的使用。
就連自己,在揮出剛剛那道刀氣之後也是喘了好幾口氣才恢複過來,那就更不用說實力在他之下的趙雲了。
嬴勾猜測的沒有錯,趙雲的確不能夠連續使用出百鳥朝鳳。
這一招是槍神童淵的成名絕技,威力十分驚人,但施展出來需要消耗的體力也非常的大,所以,一般情況下,趙雲是不會在一場戰鬥之中多次使用這一招的。
但眼下的情況卻是讓趙雲不得不這麽做。
嬴勾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他根本不是嬴勾的對手。
而嬴勾,這僅僅隻是嬴秋麾下的其中一名猛將而已,在嬴秋的麾下,實力在嬴勾之上的還有不少人。
就比如說,薑臣、孟章等人,這些人的實力就都在嬴勾之上。
一想到這裏,趙雲就對未來充滿著一絲迷茫感,自己的主公真的能夠打敗嬴秋嗎?
可現實卻容不得他想這些,因為就在趙雲感到迷茫的時候,嬴勾已經殺了上來。
這讓趙雲連忙將心中那些其他的心思給拋棄掉,轉而全力迎戰嬴勾。
“可以,公孫瓚這家夥應該就快要忍不住了。”
田單看著四人的戰鬥,開口說道。
“傳令下去,鳴金,讓兩位將軍速速返回大營。”
很快,一陣陣鳴金聲便響了起來。
還在戰鬥當中的四人也都聽到沒有這一陣聲音。
嬴勾臉上有些疑惑,明明是他們這一邊占據了不小的優勢,但為什麽主將田單卻是要鳴金讓他們返回呢?
但嬴勾就算是心中有著疑問可也清楚此時他應該聽從主將的命令。
“趙雲,這一次算你的運氣不錯,但下一次的話,你可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嬴勾說完一句狠話後就一刀震退趙雲,然後就朝著惡來與公孫述戰鬥的方向衝來,而這一幕可是嚇了公孫述一大跳。
本來一個惡來就可以與他打平,這要是再加上一個能夠壓著趙雲打的嬴勾的話,那他今日估計就真的是要玩完了。
公孫述瞬間就被嚇的與惡來拉開了好幾米的距離,當然,這也是嬴勾所期望的,他之所以朝著惡來這邊衝過來也不是為了能夠幫助惡來將公孫述給斬殺,而是準備將惡來給帶回去。
以他和趙雲兩人之間的實力差距,他想要脫身並不困難,甚至是非常簡單,但公孫述與惡來之間的實力相當。
所以,惡來想要脫身就有點困難了。
因此,嬴勾這才想要憑借著這自己的實力將公孫述給嚇退。
隻是,讓嬴勾沒有想到的是,這公孫述被嚇退程度居然比自己想的還要厲害。
原本他還以為公孫述也僅僅隻是會被自己嚇退一米左右的距離,然後拿起武器就準備反擊,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公孫述居然直接被他給嚇退了好幾米。
作為一員武將,還是一員天級武將,這公孫述居然有些怕死。
這在嬴勾眼中是這樣的,但在公孫述看來,他可不是那種不怕死的人。
公孫述在演義之中可不僅僅是一員猛將,還是一個勢力之主,他內心深處可是有著不小的野心的。
如果公孫瓚戰死的話,那公孫述絕對會反叛公孫瓚的兒子的。
畢竟公孫述也想要當這幽州之主。
所以,在公孫述看來,比起武將的尊嚴,他更加在意還是自己的小命。
武將的尊嚴沒有了就沒有了,但自己的小命沒有了就真的沒有了。
嬴勾有些鄙視的看了一眼公孫述,但也沒有說些什麽,給了惡來一個眼神之後,兩將就各自駕馬就朝著自家營寨衝了回去。
而這個時候的公孫瓚已經非常憤怒了。
之前田單選擇鳴金的原因就是已經大致猜到公孫瓚非常生氣,而關於這一點也確實是被田單給猜中了。
見嬴勾與惡來兩員敵將返回營寨,公孫瓚直接揮舞著自己手中的兵器,大聲吼道。
“白馬義從何在!”
公孫瓚的話音剛落,就聽見他的身後傳來了一道接著一道的聲音。
“在!”
“在!”
……
白馬義從們的聲音十分的響亮,公孫瓚聽見之後眼中怒火一閃而過。
“給我衝,踏平這座營寨!”
說完,公孫瓚便帶頭衝殺,意圖以白馬義從為箭頭將秦軍的營寨給直接衝破。
但田單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之一,其基礎統帥已經達到了天級,又怎麽可能會這麽輕易的就讓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給衝進來呢!
“弓箭手,準備放箭,弓弩手,放射弩箭。”
在田單的一聲令下,大量的弓箭手以及一些弓弩手直接出現在了營寨的寨牆之上。
各自手持弓箭與弓弩對準了衝殺而來的白馬義從和幽州騎兵。
“不好,快撤。”
當公孫瓚看見那些弓箭手和弓弩手之後臉色瞬間一變,這要是白馬義從和他其他的騎兵部隊被這些弓箭手和弓弩手射出的箭矢給命中的話那一定會損失慘重的。
雖然公孫瓚有些想要撤退,但也已經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