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回村報喜
種田成首富,誰稀罕當你的太子妃 作者:編號柒小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到大溪村,已是傍晚時分,西裏間的婦人散了,鄒氏自然也不在。
薛寶瑩過來開門,薛燦跳下板車,還未站穩,迫不及待將好消息告訴她。
薛寶瑩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驚聲尖叫,“真的?我二哥能當官了?”
村裏沒有多少讀書人,即便有去私塾認字的,目標也是當賬房先生,或者自己做生意記賬。
科考入仕氛圍不濃厚,導致大家對科考之事一知半解,根本不了解科考流程,還以為一次過了就能當官,就像薛寶瑩這樣。
薛燦失笑,連忙認真強調,“這話可不能亂說,等我給你好好解釋。”
村裏傳話最愛誇張,要是不說清楚,沒準明天就變成,薛慶林要當縣太爺。
說著,一家人回屋,先打水洗臉洗手,又喝了一盞茶,舒服夠了,薛燦拿來紙筆,招呼一家人圍在炕桌前,給大家解釋。
“讀書人要想當官,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慶林哥剛邁出第一步,離當官還遠呢。”
薛燦在紙上畫出一道線,“這是縣試,通過不代表什麽,隻是獲得了去興安府考試的資格,在興安府過了,叫童生,獲得考秀才的資格,然後再去安州考試,在這裏通過才能成為秀才……”
成為秀才後,見官可以不跪,家裏能獲得免稅,算是讀書人科考之路上第一筆回報,不過還是不可以當官。
說到這裏,薛燦有些迷糊,她隻聽薛慶林講過兩遍,細節有些忘記了,隻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葉正。
葉正微微一笑,接過毛筆給大家講,什麽叫秋闈和春闈,成為舉人後可以當官,什麽叫解元,為何要去京城趕考,進士出身有多重要,成為狀元郎有多難。
許氏和薛寶瑩聽到一半就暈了,隻覺得好難好難,薛慶林通過縣試,像是孩童走路邁出第一步。
薛沐倒是明白了,不知從哪來的自信,一拍桌子保證,“娘,姐姐,你們放心,我以後一定給你們考個狀元回來!”
圍桌而坐的家人哈哈大笑,隻當薛沐是童言無忌,沒有人當真。
說笑一陣,薛燦對寶瑩說,“寶瑩,明天一早,你回家給大伯和大伯娘報喜,記得告訴他們,是高興事,但別太高興,怕村裏人瞎傳,萬一慶林哥府試沒過,會讓他難做不敢回家。”
薛寶瑩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隔天一早,薛燦醒得比較晚,她剛走到後院,便聽見西裏間內婦人說笑閑聊聲。
她駐足仔細聽了一會兒,果然話題中心是薛慶林,她們七嘴八舌地恭維鄒氏,說以後二兒子必要大作為。
鄒氏倒是很謙虛,一直在說沒有沒有。
薛燦犯愁地撓撓腦袋,這事挺難的,村裏人不可能了解那麽清楚,算了,順其自然吧。
很快薛燦便得知,薛慶林通過縣試這件喜事,影響比她想象中還要廣泛。
先是裏正和薛族長給薛老大和薛老爺子道喜,薛老大還好,他是個悶性子,聽從寶瑩的勸告,沒敢多招搖,怕給二兒子惹事。
薛老爺子則沒有任何顧慮,他本就是虛榮好麵子那一類人,這回更是把尾巴翹到天上,每日天不亮出門閑逛,接受村裏人的恭維。
薛老三和蔣氏受到極大的刺激,他們兩個根本不信薛慶林讀書能讀出什麽東西,大溪村百年來沒出過秀才,這地方人不傑地不靈,他們夫妻兩個等著看薛燦笑話呢,誰能想到薛慶林真能翻出點水花來!
兩個人鬱悶兩三天,忽然想通一件事,薛慶林能考上,說明他們薛家血脈裏有靈氣,這是好事啊!
再加上薛沐也去讀書了,薛老三和蔣氏一合計,這回必須送薛元宗去讀書。
原本薛老三還舍不得錢,這回他想通了,加上最近賣絡子賺到一筆錢,他咬牙出血,送薛元宗去北堂縣念私塾。
薛元宗根本不樂意,躺在地上打滾耍賴,薛老三下狠手抽了兒子一頓,揪著兒子的耳朵出門去。
王氏很心疼,想上去護著,蔣氏一把攔住婆婆,狠心說,“娘,您別管,這孩子不打不成材,慶林都能考上,我們元宗以後肯定能當大官。”
薛元宗被送到私塾讀書,別看他在村裏橫行霸道,其實是個欺軟怕硬的慫貨,一去到陌生環境,嚇得連話都講不清楚,隻能纏著薛沐。
薛沐不堪其擾,拚命讀書,一年後去了西護縣學堂。
薛慶林通過縣試,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便是衝淡了薛慶有婚事帶來的笑話。
三鳳嬸那一撥人,整天聚在一起嚼舌根,她本就跟鄒氏有過節,這回必須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那一陣子,鄒氏不敢出門,出門也躲著三鳳嬸。
現在鄒氏底氣十足,碰見三鳳不躲不閃,一臉知足淡定的表情。
三月中旬,一個晴朗無風的好天氣,薛慶有趕著驢車,低調地將楊花接回大溪村,住到山腳下修繕一新的小屋內。
楊花舉著菜刀,跟父親大鬧一場,拎起包袱,頭也不回跟薛慶有走了。
從此以後,這天地人間,她隻有薛慶有一人,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這輩子絕不會後悔。
他們二人的結合,不僅沒有熱鬧,還要避開人群。
薛慶有溫聲說,“楊花,跟著我委屈你了。”
楊花目光閃爍,低頭害羞,“慶有哥,別說這種話,跟著你是我的福氣。”
他們到達小屋沒多久,門板被扣響,薛燦和薛寶瑩來送東西。
薛寶瑩拎來不少好吃的,還有一小壺酒。
薛燦送來各種喜慶的用品,比如紅燭,喜字,紅蓋頭等等。
她將東西放到炕上,語氣輕鬆地笑道,“新婚夜不能湊合,東西我們送來了,你們二人可不要省事,拜堂,掀蓋頭,喝交杯酒,入洞房,樣樣不要少啊。”
薛慶有撓頭憨笑,不知道該說啥,楊花臉頰緋紅,低頭躲到他身後。
薛燦和薛寶瑩說了一會兒道喜的話,便起身離去了。
薛慶有送她們離開後,仔細插好門栓,一回頭看見楊花站在屋門口,頓時有些手足無措。
薛寶瑩過來開門,薛燦跳下板車,還未站穩,迫不及待將好消息告訴她。
薛寶瑩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驚聲尖叫,“真的?我二哥能當官了?”
村裏沒有多少讀書人,即便有去私塾認字的,目標也是當賬房先生,或者自己做生意記賬。
科考入仕氛圍不濃厚,導致大家對科考之事一知半解,根本不了解科考流程,還以為一次過了就能當官,就像薛寶瑩這樣。
薛燦失笑,連忙認真強調,“這話可不能亂說,等我給你好好解釋。”
村裏傳話最愛誇張,要是不說清楚,沒準明天就變成,薛慶林要當縣太爺。
說著,一家人回屋,先打水洗臉洗手,又喝了一盞茶,舒服夠了,薛燦拿來紙筆,招呼一家人圍在炕桌前,給大家解釋。
“讀書人要想當官,需要過五關斬六將,慶林哥剛邁出第一步,離當官還遠呢。”
薛燦在紙上畫出一道線,“這是縣試,通過不代表什麽,隻是獲得了去興安府考試的資格,在興安府過了,叫童生,獲得考秀才的資格,然後再去安州考試,在這裏通過才能成為秀才……”
成為秀才後,見官可以不跪,家裏能獲得免稅,算是讀書人科考之路上第一筆回報,不過還是不可以當官。
說到這裏,薛燦有些迷糊,她隻聽薛慶林講過兩遍,細節有些忘記了,隻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葉正。
葉正微微一笑,接過毛筆給大家講,什麽叫秋闈和春闈,成為舉人後可以當官,什麽叫解元,為何要去京城趕考,進士出身有多重要,成為狀元郎有多難。
許氏和薛寶瑩聽到一半就暈了,隻覺得好難好難,薛慶林通過縣試,像是孩童走路邁出第一步。
薛沐倒是明白了,不知從哪來的自信,一拍桌子保證,“娘,姐姐,你們放心,我以後一定給你們考個狀元回來!”
圍桌而坐的家人哈哈大笑,隻當薛沐是童言無忌,沒有人當真。
說笑一陣,薛燦對寶瑩說,“寶瑩,明天一早,你回家給大伯和大伯娘報喜,記得告訴他們,是高興事,但別太高興,怕村裏人瞎傳,萬一慶林哥府試沒過,會讓他難做不敢回家。”
薛寶瑩連連點頭,表示自己明白。
隔天一早,薛燦醒得比較晚,她剛走到後院,便聽見西裏間內婦人說笑閑聊聲。
她駐足仔細聽了一會兒,果然話題中心是薛慶林,她們七嘴八舌地恭維鄒氏,說以後二兒子必要大作為。
鄒氏倒是很謙虛,一直在說沒有沒有。
薛燦犯愁地撓撓腦袋,這事挺難的,村裏人不可能了解那麽清楚,算了,順其自然吧。
很快薛燦便得知,薛慶林通過縣試這件喜事,影響比她想象中還要廣泛。
先是裏正和薛族長給薛老大和薛老爺子道喜,薛老大還好,他是個悶性子,聽從寶瑩的勸告,沒敢多招搖,怕給二兒子惹事。
薛老爺子則沒有任何顧慮,他本就是虛榮好麵子那一類人,這回更是把尾巴翹到天上,每日天不亮出門閑逛,接受村裏人的恭維。
薛老三和蔣氏受到極大的刺激,他們兩個根本不信薛慶林讀書能讀出什麽東西,大溪村百年來沒出過秀才,這地方人不傑地不靈,他們夫妻兩個等著看薛燦笑話呢,誰能想到薛慶林真能翻出點水花來!
兩個人鬱悶兩三天,忽然想通一件事,薛慶林能考上,說明他們薛家血脈裏有靈氣,這是好事啊!
再加上薛沐也去讀書了,薛老三和蔣氏一合計,這回必須送薛元宗去讀書。
原本薛老三還舍不得錢,這回他想通了,加上最近賣絡子賺到一筆錢,他咬牙出血,送薛元宗去北堂縣念私塾。
薛元宗根本不樂意,躺在地上打滾耍賴,薛老三下狠手抽了兒子一頓,揪著兒子的耳朵出門去。
王氏很心疼,想上去護著,蔣氏一把攔住婆婆,狠心說,“娘,您別管,這孩子不打不成材,慶林都能考上,我們元宗以後肯定能當大官。”
薛元宗被送到私塾讀書,別看他在村裏橫行霸道,其實是個欺軟怕硬的慫貨,一去到陌生環境,嚇得連話都講不清楚,隻能纏著薛沐。
薛沐不堪其擾,拚命讀書,一年後去了西護縣學堂。
薛慶林通過縣試,還有一個天大的好處,便是衝淡了薛慶有婚事帶來的笑話。
三鳳嬸那一撥人,整天聚在一起嚼舌根,她本就跟鄒氏有過節,這回必須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那一陣子,鄒氏不敢出門,出門也躲著三鳳嬸。
現在鄒氏底氣十足,碰見三鳳不躲不閃,一臉知足淡定的表情。
三月中旬,一個晴朗無風的好天氣,薛慶有趕著驢車,低調地將楊花接回大溪村,住到山腳下修繕一新的小屋內。
楊花舉著菜刀,跟父親大鬧一場,拎起包袱,頭也不回跟薛慶有走了。
從此以後,這天地人間,她隻有薛慶有一人,即便前方是刀山火海,這輩子絕不會後悔。
他們二人的結合,不僅沒有熱鬧,還要避開人群。
薛慶有溫聲說,“楊花,跟著我委屈你了。”
楊花目光閃爍,低頭害羞,“慶有哥,別說這種話,跟著你是我的福氣。”
他們到達小屋沒多久,門板被扣響,薛燦和薛寶瑩來送東西。
薛寶瑩拎來不少好吃的,還有一小壺酒。
薛燦送來各種喜慶的用品,比如紅燭,喜字,紅蓋頭等等。
她將東西放到炕上,語氣輕鬆地笑道,“新婚夜不能湊合,東西我們送來了,你們二人可不要省事,拜堂,掀蓋頭,喝交杯酒,入洞房,樣樣不要少啊。”
薛慶有撓頭憨笑,不知道該說啥,楊花臉頰緋紅,低頭躲到他身後。
薛燦和薛寶瑩說了一會兒道喜的話,便起身離去了。
薛慶有送她們離開後,仔細插好門栓,一回頭看見楊花站在屋門口,頓時有些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