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崤函古道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 作者:鋒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潼關城內燕王曹宇的府邸。
廳堂上,燕王曹宇坐在主位,左邊是大都督司馬懿,右邊是大將軍曹爽,此時的曹爽神情沮喪,低著頭,不敢看大家。
兩側分別是司馬昭、夏侯玄、文健、樂綝、徐蓋、郝凱、夏侯衡、曹震和曹楷等將領。所有人都眉頭緊鎖、神情悲痛、沉默不語。
空氣中的氣氛異常凝重。
而廳堂前麵的院子裏,赫然擺放著一具棺木,裏麵正是被亂箭射死的魏軍將領朱術,朱術的遺體是戰後蜀軍的士卒主動送到城門口的。
魏軍不敢打開城門,以免中計,正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於是有人想到一個好辦法:放下一個吊籃,讓一個膽大的士卒坐著吊籃下到城下,將朱將軍的遺體放入吊籃內,拉上來後,再放下空籃,拉上此士卒。
朱術的遺體很快被處理妥善,包括身上的亂箭被悉數拔除,全身的血汙被清洗幹淨,並換上幹淨的壽衣等。
然後將其擺放在燕王曹宇的院子裏,所有的將士麵露悲痛之情,很多將士想到與自己一同出發的戰友再也回不來時,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流。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沉默半晌後,燕王曹宇抬起頭,環視一下眾將,聲音有些顫抖道:“諸位將領,此戰我軍大敗,中了諸葛亮十麵埋伏的詭計,這可怎麽辦呢?”
司馬懿麵色凝重地道:“諸葛亮詭計多端,田英驍勇善戰,此二人聯手,對我們魏軍來說就是巨大的災難,我與諸葛亮交戰多年,勝少敗多,不得已才采取堅守之計,以盡可能地減少傷亡,如今我軍又中其詭計,朱將軍為了斷後,已為國捐軀,如今我軍士氣低落,不宜再戰,隻可堅守!”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可是,仲達,如今蜀軍在城外修築柵欄,一旦柵欄完工,就會接著修築高台,高台建成後,潼關還守得住嗎?”曹宇不無擔憂地道。
此言一出,眾將無不唉聲歎氣。大家心裏都明白,這擺明就是長安城的故伎重演嘛!高台建好後,諸葛連弩威力巨大,蜀軍又勇猛無敵,怎麽守住這潼關呢?眾將百思不得其解。
連智謀超群的大都督司馬懿都想不出破解之法,誰能想出更好的妙計呢?
“我們可否加高城牆來應對蜀軍的高台呢?”司馬昭提出自己的想法。
燕王曹宇搖搖頭道:“我們加高城牆,蜀軍不會加高高台嗎?況且蜀軍人多勢眾,加高高台比加高城牆速度還要快。”
眾將紛紛頷首表示認同,司馬昭一想有理,於是低頭繼續思索。
眾將想出各種辦法,最後都被燕王曹宇和大都督司馬懿一一否決。
所有人都沉浸在無盡的無力感與悲痛之中。
良久,司馬懿抬頭掃視一遍眾將道:“如果潼關實在守不住,我們隻能退守函穀關了,從潼關至函穀關的距離約140裏,從函穀關至洛陽城的距離約60裏。蜀軍要想達到函穀關,必須走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曹爽抬起頭問道。
“是的,崤函古道穿行於崤山深穀之中,兩側山勢險峻,溝壑縱橫。此道‘車不並轅,馬不並列’,足見其道路之狹窄與艱險。”司馬懿娓娓道來。
“那我軍可在崤函古道設伏,打蜀軍一個措手不及!”燕王曹宇來了興趣,笑道。
眾將紛紛抬起頭,興趣盎然。
“不過崤函古道並非單一線路,而分為南崤道和北崤道兩條主要的道路。”司馬懿沉聲道。
“哦,請詳細說說看。”燕王曹宇坐直身體道。
眾將都跟著坐直身體,側耳細聽。
司馬懿見眾將都在用心聆聽,自己也來了興趣,侃侃而談道:“南崤道又稱為周秦古道,曆史悠久,這裏是伏擊蜀軍的絕佳之地。”
“哦,怎麽說?”曹爽插話道。
“因為這裏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崤之戰。”見眾將聽得認真,司馬懿繼續道,“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國國君秦穆公不顧百裏奚和蹇叔等大臣的極力勸阻,下令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率大軍偷襲鄭國。”
“秦軍行進至滑國附近時,得知行蹤已被鄭國人發現,鄭國已有準備,於是放棄偷襲鄭國的計劃,就近滅掉滑國後,班師回國。”
“晉國國君晉襄公得知此事後,為了削弱秦國的實力,減少未來對自己的威脅,於是聯合薑戎在崤山設伏。”
“待秦軍進入崤山隘道後,晉軍與薑戎軍分別封鎖峽穀的兩端穀口,山上亂箭如雨,滾石檑木滾落而下,結果秦軍進退不能,最終全軍覆沒。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被生擒。”
“大都督,那我們也可以學習晉軍在此處設伏,重創蜀軍啊!”夏侯玄插話道。
司馬懿望了一眼夏侯玄,笑道:“蜀軍也可以選擇不走南崤道,而走北崤道。我軍如何重創蜀軍呢?”
夏侯玄撓了撓頭,尷尬地笑了笑,低下了頭。
“大都督,北崤道是什麽情況?”曹震有些急不可待地問道。
“北崤道又稱曹魏新道,乃是魏武帝(曹操)西征雍涼二州時,率大軍開辟出來的一條新道路。此路從潼關出發,過磁鍾、張茅,至硤石與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經觀音堂、英豪、澠池、義馬、新安,達到函穀關。”
“與南崤道相比,北崤道的地勢相對平緩,更適合大軍的快速行軍。因此,據我分析判斷,諸葛亮十有八九會選擇走北崤道。”
“不過就算是蜀軍走北崤道,北崤道同樣也要穿越崤山深穀,而這一區域地勢複雜,山高穀深,溝壑縱橫,適合我軍伏擊蜀軍。”
眾將聞言喜笑顏開,紛紛點頭。
“特別是在崤山北路之北的‘北山高道’,更是魏武帝為避開南路之險而特別開辟的山路,此路極其險峻,更適合我軍伏擊蜀軍。”
“雖然相較於南崤道,北崤道在某些路段可能相對平緩,但整體上仍然是山地地形,行進難度較大。”司馬懿繼續分析道。
“好!我們就在北崤道設伏,此次一定要重創蜀軍,以雪我大魏丟失雍涼二州之恥!”燕王曹宇一拳砸在案上,咬牙切齒地道。
司馬懿也轉頭望向諸葛亮所在的方位,惡狠狠地道:“諸葛孔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北崤道見,此次一定要你好看!”
廳堂上,燕王曹宇坐在主位,左邊是大都督司馬懿,右邊是大將軍曹爽,此時的曹爽神情沮喪,低著頭,不敢看大家。
兩側分別是司馬昭、夏侯玄、文健、樂綝、徐蓋、郝凱、夏侯衡、曹震和曹楷等將領。所有人都眉頭緊鎖、神情悲痛、沉默不語。
空氣中的氣氛異常凝重。
而廳堂前麵的院子裏,赫然擺放著一具棺木,裏麵正是被亂箭射死的魏軍將領朱術,朱術的遺體是戰後蜀軍的士卒主動送到城門口的。
魏軍不敢打開城門,以免中計,正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啊!
於是有人想到一個好辦法:放下一個吊籃,讓一個膽大的士卒坐著吊籃下到城下,將朱將軍的遺體放入吊籃內,拉上來後,再放下空籃,拉上此士卒。
朱術的遺體很快被處理妥善,包括身上的亂箭被悉數拔除,全身的血汙被清洗幹淨,並換上幹淨的壽衣等。
然後將其擺放在燕王曹宇的院子裏,所有的將士麵露悲痛之情,很多將士想到與自己一同出發的戰友再也回不來時,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流。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傷心處!
沉默半晌後,燕王曹宇抬起頭,環視一下眾將,聲音有些顫抖道:“諸位將領,此戰我軍大敗,中了諸葛亮十麵埋伏的詭計,這可怎麽辦呢?”
司馬懿麵色凝重地道:“諸葛亮詭計多端,田英驍勇善戰,此二人聯手,對我們魏軍來說就是巨大的災難,我與諸葛亮交戰多年,勝少敗多,不得已才采取堅守之計,以盡可能地減少傷亡,如今我軍又中其詭計,朱將軍為了斷後,已為國捐軀,如今我軍士氣低落,不宜再戰,隻可堅守!”
眾將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可是,仲達,如今蜀軍在城外修築柵欄,一旦柵欄完工,就會接著修築高台,高台建成後,潼關還守得住嗎?”曹宇不無擔憂地道。
此言一出,眾將無不唉聲歎氣。大家心裏都明白,這擺明就是長安城的故伎重演嘛!高台建好後,諸葛連弩威力巨大,蜀軍又勇猛無敵,怎麽守住這潼關呢?眾將百思不得其解。
連智謀超群的大都督司馬懿都想不出破解之法,誰能想出更好的妙計呢?
“我們可否加高城牆來應對蜀軍的高台呢?”司馬昭提出自己的想法。
燕王曹宇搖搖頭道:“我們加高城牆,蜀軍不會加高高台嗎?況且蜀軍人多勢眾,加高高台比加高城牆速度還要快。”
眾將紛紛頷首表示認同,司馬昭一想有理,於是低頭繼續思索。
眾將想出各種辦法,最後都被燕王曹宇和大都督司馬懿一一否決。
所有人都沉浸在無盡的無力感與悲痛之中。
良久,司馬懿抬頭掃視一遍眾將道:“如果潼關實在守不住,我們隻能退守函穀關了,從潼關至函穀關的距離約140裏,從函穀關至洛陽城的距離約60裏。蜀軍要想達到函穀關,必須走崤函古道。”
“崤函古道?”曹爽抬起頭問道。
“是的,崤函古道穿行於崤山深穀之中,兩側山勢險峻,溝壑縱橫。此道‘車不並轅,馬不並列’,足見其道路之狹窄與艱險。”司馬懿娓娓道來。
“那我軍可在崤函古道設伏,打蜀軍一個措手不及!”燕王曹宇來了興趣,笑道。
眾將紛紛抬起頭,興趣盎然。
“不過崤函古道並非單一線路,而分為南崤道和北崤道兩條主要的道路。”司馬懿沉聲道。
“哦,請詳細說說看。”燕王曹宇坐直身體道。
眾將都跟著坐直身體,側耳細聽。
司馬懿見眾將都在用心聆聽,自己也來了興趣,侃侃而談道:“南崤道又稱為周秦古道,曆史悠久,這裏是伏擊蜀軍的絕佳之地。”
“哦,怎麽說?”曹爽插話道。
“因為這裏曾經發生過著名的崤之戰。”見眾將聽得認真,司馬懿繼續道,“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國國君秦穆公不顧百裏奚和蹇叔等大臣的極力勸阻,下令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率大軍偷襲鄭國。”
“秦軍行進至滑國附近時,得知行蹤已被鄭國人發現,鄭國已有準備,於是放棄偷襲鄭國的計劃,就近滅掉滑國後,班師回國。”
“晉國國君晉襄公得知此事後,為了削弱秦國的實力,減少未來對自己的威脅,於是聯合薑戎在崤山設伏。”
“待秦軍進入崤山隘道後,晉軍與薑戎軍分別封鎖峽穀的兩端穀口,山上亂箭如雨,滾石檑木滾落而下,結果秦軍進退不能,最終全軍覆沒。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被生擒。”
“大都督,那我們也可以學習晉軍在此處設伏,重創蜀軍啊!”夏侯玄插話道。
司馬懿望了一眼夏侯玄,笑道:“蜀軍也可以選擇不走南崤道,而走北崤道。我軍如何重創蜀軍呢?”
夏侯玄撓了撓頭,尷尬地笑了笑,低下了頭。
“大都督,北崤道是什麽情況?”曹震有些急不可待地問道。
“北崤道又稱曹魏新道,乃是魏武帝(曹操)西征雍涼二州時,率大軍開辟出來的一條新道路。此路從潼關出發,過磁鍾、張茅,至硤石與南崤道的周秦古道重合,經觀音堂、英豪、澠池、義馬、新安,達到函穀關。”
“與南崤道相比,北崤道的地勢相對平緩,更適合大軍的快速行軍。因此,據我分析判斷,諸葛亮十有八九會選擇走北崤道。”
“不過就算是蜀軍走北崤道,北崤道同樣也要穿越崤山深穀,而這一區域地勢複雜,山高穀深,溝壑縱橫,適合我軍伏擊蜀軍。”
眾將聞言喜笑顏開,紛紛點頭。
“特別是在崤山北路之北的‘北山高道’,更是魏武帝為避開南路之險而特別開辟的山路,此路極其險峻,更適合我軍伏擊蜀軍。”
“雖然相較於南崤道,北崤道在某些路段可能相對平緩,但整體上仍然是山地地形,行進難度較大。”司馬懿繼續分析道。
“好!我們就在北崤道設伏,此次一定要重創蜀軍,以雪我大魏丟失雍涼二州之恥!”燕王曹宇一拳砸在案上,咬牙切齒地道。
司馬懿也轉頭望向諸葛亮所在的方位,惡狠狠地道:“諸葛孔明,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我們北崤道見,此次一定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