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喜怒參半
開局救了諸葛亮,劉禪愛死我了 作者:鋒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建鄴城那金碧輝煌的皇宮深處,陽光透過繁複的窗欞,斑駁地灑在空曠的大殿之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莊嚴而又微妙的氛圍。
孫權,這位東吳的帝王,身著龍袍,高坐於象征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他的麵容如同這大殿內的光影一般,既有著勝利的喜悅,也隱含著對未來戰局的憂慮。
他緩緩掃視著下方跪拜的群臣,每一個眼神都仿佛能洞察人心,最終,他沉聲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諸位愛卿,我東吳大軍此番攻打青州城,其艱難險阻,非親身經曆難以言喻。”
“周刺史雖英勇善戰,但若非有歐陽教主的鼎力相助,那堅固的西城門或許至今仍緊閉不開,朱將軍的精銳之師也難以突破防線,青州城更不可能如此迅速地落入我手。”
“因此,歐陽教主之功,當真是功不可沒。除卻周刺史先前允諾的十萬兩黃金外,朕決定再加賞十萬兩,以此表彰他在此次戰役中展現出的卓越智慧與勇氣。”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紛紛投以敬佩的目光。
歐陽仁,魈影教的教主,一位身著黑袍,麵容冷峻的中年男子,自台階下穩步上前,跪倒在孫權麵前,雙手抱拳,聲音堅定而誠懇:“多謝陛下隆恩,魈影教上下必將銘記於心,繼續與東吳攜手並進,共創輝煌未來。”
孫權見狀,笑容更盛,輕輕抬手道:“愛卿平身,你我之間,合作之路還長,朕期待更多佳音。”
歐陽仁起身,目光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心中暗自思量:孫權厲害啊!不先表彰自己的手下,而先表彰外人,看來此番聯手,自己與魈影教已深深綁在了東吳的戰車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以後唯有謹慎行事,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隨後,孫權話鋒一轉,開始逐一表彰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出色的將領。
他先是高度讚揚了前將軍朱桓的勇猛果敢,再是大都督陸遜的運籌帷幄,以及左大司馬朱然的穩重指揮,言辭之中滿是讚許。
接著,他當眾宣布冊封朱桓為大將軍,陸遜的爵位提升一級,而朱然則正式被冊封為大司馬,周胤兗州刺史之位穩固,爵位同樣晉升。
一時間,大殿內掌聲雷動,群臣皆感振奮。
然而,賞罰分明,孫權並未忘記那些戰敗的將領。
他目光一凜,轉向跪在台階中央的昭武將軍魯淑及其副將淩烈及韓綜三人,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兗州城一戰,你三人作為主副將,卻未能守住城池,兵馬損失慘重,可知罪否?”
三人聞言,臉色蒼白,異口同聲道:“微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孫權沉吟片刻,長歎一聲,緩緩說道:“魏軍兵力遠勝於你等,且由司馬懿親自指揮,此戰失利,雖情有可原,但軍法如山,不得不罰。”
“魯淑免去昭武將軍之職,隨大都督陸遜身邊,充任副將;淩烈則歸入大將軍朱桓麾下,亦為副將;韓綜則輔佐大司馬朱然,也為副將。三人爵位各降一級,以示懲戒,望爾等今後能吸取教訓,再立戰功。”
三人聽後,感激涕零,連忙拜謝聖恩,退回隊列之中。
隨後,孫權再次下達命令,命大司馬朱然率十萬大軍鎮守青州城,確保這片新得的土地穩固無虞。
同時,他要求大都督陸遜與大將軍朱桓整軍備戰,時刻準備再次出擊,誓要奪回兗州城,洗刷前恥。
三將齊聲應諾,誓言旦旦,誓要為國效命,不負聖恩。
孫權這才宣布退朝。
而在千裏之外的許都,魏國的朝堂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曹睿端坐於龍椅之上,臉上表情同樣複雜,他望著下方那位智計無雙的大都督司馬懿,心中滿是感慨。司馬懿,這位魏國的柱石,此次收複兗州城,再次證明了他的卓越才能。
“司馬大都督,你此次收複兗州,功在社稷,朕該如何賞賜於你?”曹睿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真摯的詢問。
司馬懿躬身而出,謙遜地答道:“陛下,微臣昔日多次敗於諸葛亮之手,致使國土淪喪,陛下未曾降罪,已是對微臣最大的寬容。此次收複兗州,實乃陛下洪福齊天,將士用命之果,微臣不敢居功。”
曹睿聞言,微微一笑,道:“司馬卿家太過謙遜了,你的功勞朕心中有數。今日,朕便賜你爵位提升一級,望你日後能繼續為魏國鞠躬盡瘁,再創輝煌。”
司馬懿躬身謝恩,退回了隊列之中,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卻閃爍著更加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魏國更加遼闊的未來。
接下來,曹睿又逐一表彰了在此次戰役中表現突出的將領。文聘、文健、司馬昭等人,因各自的功勳被賜予爵位提升,尤其是文聘,更是被任命為兗州刺史,肩負起鎮守一方的重任。
文健則成為其父的副將,輔佐其鎮守兗州,父子同心,其利斷金,令在場眾人無不讚歎。
然而,賞罰之間,必有分明。曹睿的目光突然變得冷峻,他緊盯著台階下低垂著頭的青州刺史程喜和護匈奴中郎將田豫,語氣嚴厲地問道:“程喜、田豫,你二人身為守城之將,卻未能守住青州城,致使城池失陷,兵馬折損過半,你等可知罪?”
程喜和田豫聞言,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們深知自己的失職帶來的嚴重後果,連忙跪拜在地,異口同聲地答道:“微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大殿內一片寂靜,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就在這時,司馬懿站了出來,他深知程喜和田豫雖有過失,但亦是人才難得,且他們的失敗也並非全然是能力不足所致,便開口為二人求情:“陛下,程刺史和田將軍麵對的是東吳五十萬大軍以及魈影教的聯合攻擊。”
“兵力懸殊之下,能堅守至此已屬不易。且他們牽製了東吳的主力,為兗州城的收複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請陛下念在他們往日之功,從輕發落。”
曹睿聞言,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道:“司馬懿言之有理,你二人雖有過失,但亦有功績。朕決定,你二人官職不變,但調至合肥新城,協助滿寵將軍守城,並招兵買馬,聽從司馬大都督的調遣,伺機奪回青州城,將功補過。但爵位需各降一級,以示懲戒,望爾等今後能更加謹慎行事,不負朕望。”
程喜和田豫聞言,心中大石終於落地,連忙拜謝聖恩,誓要戴罪立功,收複青州城。
隨著曹睿的一聲令下,朝會宣告結束。
然而,對於在場的每一個人來說,這場朝會不僅僅是對過往戰功的表彰與失敗的懲戒,更是對未來征戰的期許與籌謀。
無論是東吳還是魏國,都在這場戰役中看到了對方的實力與決心,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統一天下的信念。
在這片紛擾的亂世之中,英雄輩出,豪傑並起。
孫權與曹睿,兩位君主各自率領著自己的國家,在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而青州城與兗州城的爭奪,隻不過是這場漫長戰爭中的一個縮影,預示著未來還有更多更加艱巨的挑戰等待著他們。然而,正是這些挑戰與磨難,鑄就了他們的輝煌與榮耀,也讓這段曆史充滿了無盡的魅力與傳奇色彩。
孫權,這位東吳的帝王,身著龍袍,高坐於象征無上權力的龍椅之上,他的麵容如同這大殿內的光影一般,既有著勝利的喜悅,也隱含著對未來戰局的憂慮。
他緩緩掃視著下方跪拜的群臣,每一個眼神都仿佛能洞察人心,最終,他沉聲開口,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諸位愛卿,我東吳大軍此番攻打青州城,其艱難險阻,非親身經曆難以言喻。”
“周刺史雖英勇善戰,但若非有歐陽教主的鼎力相助,那堅固的西城門或許至今仍緊閉不開,朱將軍的精銳之師也難以突破防線,青州城更不可能如此迅速地落入我手。”
“因此,歐陽教主之功,當真是功不可沒。除卻周刺史先前允諾的十萬兩黃金外,朕決定再加賞十萬兩,以此表彰他在此次戰役中展現出的卓越智慧與勇氣。”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紛紛投以敬佩的目光。
歐陽仁,魈影教的教主,一位身著黑袍,麵容冷峻的中年男子,自台階下穩步上前,跪倒在孫權麵前,雙手抱拳,聲音堅定而誠懇:“多謝陛下隆恩,魈影教上下必將銘記於心,繼續與東吳攜手並進,共創輝煌未來。”
孫權見狀,笑容更盛,輕輕抬手道:“愛卿平身,你我之間,合作之路還長,朕期待更多佳音。”
歐陽仁起身,目光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心中暗自思量:孫權厲害啊!不先表彰自己的手下,而先表彰外人,看來此番聯手,自己與魈影教已深深綁在了東吳的戰車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以後唯有謹慎行事,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隨後,孫權話鋒一轉,開始逐一表彰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出色的將領。
他先是高度讚揚了前將軍朱桓的勇猛果敢,再是大都督陸遜的運籌帷幄,以及左大司馬朱然的穩重指揮,言辭之中滿是讚許。
接著,他當眾宣布冊封朱桓為大將軍,陸遜的爵位提升一級,而朱然則正式被冊封為大司馬,周胤兗州刺史之位穩固,爵位同樣晉升。
一時間,大殿內掌聲雷動,群臣皆感振奮。
然而,賞罰分明,孫權並未忘記那些戰敗的將領。
他目光一凜,轉向跪在台階中央的昭武將軍魯淑及其副將淩烈及韓綜三人,聲音雖輕,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兗州城一戰,你三人作為主副將,卻未能守住城池,兵馬損失慘重,可知罪否?”
三人聞言,臉色蒼白,異口同聲道:“微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孫權沉吟片刻,長歎一聲,緩緩說道:“魏軍兵力遠勝於你等,且由司馬懿親自指揮,此戰失利,雖情有可原,但軍法如山,不得不罰。”
“魯淑免去昭武將軍之職,隨大都督陸遜身邊,充任副將;淩烈則歸入大將軍朱桓麾下,亦為副將;韓綜則輔佐大司馬朱然,也為副將。三人爵位各降一級,以示懲戒,望爾等今後能吸取教訓,再立戰功。”
三人聽後,感激涕零,連忙拜謝聖恩,退回隊列之中。
隨後,孫權再次下達命令,命大司馬朱然率十萬大軍鎮守青州城,確保這片新得的土地穩固無虞。
同時,他要求大都督陸遜與大將軍朱桓整軍備戰,時刻準備再次出擊,誓要奪回兗州城,洗刷前恥。
三將齊聲應諾,誓言旦旦,誓要為國效命,不負聖恩。
孫權這才宣布退朝。
而在千裏之外的許都,魏國的朝堂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曹睿端坐於龍椅之上,臉上表情同樣複雜,他望著下方那位智計無雙的大都督司馬懿,心中滿是感慨。司馬懿,這位魏國的柱石,此次收複兗州城,再次證明了他的卓越才能。
“司馬大都督,你此次收複兗州,功在社稷,朕該如何賞賜於你?”曹睿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真摯的詢問。
司馬懿躬身而出,謙遜地答道:“陛下,微臣昔日多次敗於諸葛亮之手,致使國土淪喪,陛下未曾降罪,已是對微臣最大的寬容。此次收複兗州,實乃陛下洪福齊天,將士用命之果,微臣不敢居功。”
曹睿聞言,微微一笑,道:“司馬卿家太過謙遜了,你的功勞朕心中有數。今日,朕便賜你爵位提升一級,望你日後能繼續為魏國鞠躬盡瘁,再創輝煌。”
司馬懿躬身謝恩,退回了隊列之中,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卻閃爍著更加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魏國更加遼闊的未來。
接下來,曹睿又逐一表彰了在此次戰役中表現突出的將領。文聘、文健、司馬昭等人,因各自的功勳被賜予爵位提升,尤其是文聘,更是被任命為兗州刺史,肩負起鎮守一方的重任。
文健則成為其父的副將,輔佐其鎮守兗州,父子同心,其利斷金,令在場眾人無不讚歎。
然而,賞罰之間,必有分明。曹睿的目光突然變得冷峻,他緊盯著台階下低垂著頭的青州刺史程喜和護匈奴中郎將田豫,語氣嚴厲地問道:“程喜、田豫,你二人身為守城之將,卻未能守住青州城,致使城池失陷,兵馬折損過半,你等可知罪?”
程喜和田豫聞言,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們深知自己的失職帶來的嚴重後果,連忙跪拜在地,異口同聲地答道:“微臣知罪,請陛下責罰。”
大殿內一片寂靜,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就在這時,司馬懿站了出來,他深知程喜和田豫雖有過失,但亦是人才難得,且他們的失敗也並非全然是能力不足所致,便開口為二人求情:“陛下,程刺史和田將軍麵對的是東吳五十萬大軍以及魈影教的聯合攻擊。”
“兵力懸殊之下,能堅守至此已屬不易。且他們牽製了東吳的主力,為兗州城的收複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請陛下念在他們往日之功,從輕發落。”
曹睿聞言,沉吟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道:“司馬懿言之有理,你二人雖有過失,但亦有功績。朕決定,你二人官職不變,但調至合肥新城,協助滿寵將軍守城,並招兵買馬,聽從司馬大都督的調遣,伺機奪回青州城,將功補過。但爵位需各降一級,以示懲戒,望爾等今後能更加謹慎行事,不負朕望。”
程喜和田豫聞言,心中大石終於落地,連忙拜謝聖恩,誓要戴罪立功,收複青州城。
隨著曹睿的一聲令下,朝會宣告結束。
然而,對於在場的每一個人來說,這場朝會不僅僅是對過往戰功的表彰與失敗的懲戒,更是對未來征戰的期許與籌謀。
無論是東吳還是魏國,都在這場戰役中看到了對方的實力與決心,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統一天下的信念。
在這片紛擾的亂世之中,英雄輩出,豪傑並起。
孫權與曹睿,兩位君主各自率領著自己的國家,在波瀾壯闊的曆史長河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
而青州城與兗州城的爭奪,隻不過是這場漫長戰爭中的一個縮影,預示著未來還有更多更加艱巨的挑戰等待著他們。然而,正是這些挑戰與磨難,鑄就了他們的輝煌與榮耀,也讓這段曆史充滿了無盡的魅力與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