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出發帽兒山
失散的大小姐從修真界回來了 作者:兮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去找幾個好手,明天在城門集合出發。”顧靜宜對隆肅說。
“好,都聽東家的。”隆肅應道。
第二日。
顧靜宜借口說要去城外莊子待幾天,離開侯府時,照例牽走寶馬。
寶馬邁著修長的蹄子,樂顛顛的出府。
這次他們偽裝成一夥商人,牛車上假模假樣的堆滿箱子。
裏麵放著劣質茶葉。
隆肅帶著人已經在城門外等候了。
“隆哥,東家真有你說的那麽厲害,聽說你被人一拳就幹趴了。”劉苗好奇的問。
隆肅正色糾正,“其實我和東家不相上下,實力幾乎一樣。”
心裏卻在想,一拳的事是那個王八犢子傳出去的,要是讓他抓到那就得遭老罪了。
這時,顧靜宜從城裏走出來。
矯健的高頭大馬和翩翩貴公子,讓所有人一瞬間成了灰蒙蒙的背景板。
隆肅走上前,說了聲,“東家,兄弟們齊了。”
顧靜宜點點頭,“出發吧。”
一行人向著帽兒出發。
此時雪停,天氣晴朗,碧空如洗。
官道上的人不算多,他們一路疾行,晚上就留宿在驛站。
第二日出發後大約一個時辰,隆肅指著遠處一座山,“東家,你看那座山像什麽?”
顧靜宜抬頭,順著隆肅指著的方向看去。
遠處,一座山基地很寬,山峰尖尖,自山峰向山下形成一道傾斜的緩坡。
看起來,像是鬥笠。
“那就是帽兒山吧。”顧靜宜說。
隆肅點頭,“東家猜的真準,那就是帽兒山。”
接著道,“不過俗話說,望山跑死馬,現在看著雖然不遠。
但是我們到帽兒山估計要下午了。”
顧靜宜點頭。
中午,顧靜宜特意讓他們多休息了一會,養足精神。
在距離帽兒山還有一裏路時,看到路邊立著一個牌子。
上麵寫著,有山賊,入山後果自負。
“喲,看來帽兒山的這夥山賊鬧的動靜挺大,官府連牌子都立了。”隆肅譏笑一聲。
“與其讓人別走這條路,不如官府趕緊清剿了他們。”
“既然帽兒山山賊已成隱患,官府為什麽不清剿。”顧靜宜問。
隆肅歎了一口氣,“東家,你久居城中,對外麵的消息有所不知。”
“說來聽聽。”
隆肅,“我們押鏢走南闖北到處跑,這幾年收成不好,天災人禍不斷。
百姓賣兒賣女賣地,官府賑災糧經過層層剝削,到百姓手裏十不留一。
除此之外巧立名目各種明目到苛政雜稅。
有的地方百姓殺雞要收稅,砍樹要收稅。
那些人活不下去了,怎麽都是個死。
所幸惡膽一壯,成了起義軍,或者匪盜。
朝廷現在顧著和那些已經成氣候的起義軍鬥,根本分不出精力關心帽兒山這樣的小山賊。”
顧靜宜想到冬天城外那些流民,要不是無家可歸,誰願意他鄉乞討。
“不過東家,這些山賊也不用可憐他們。”隆肅以為顧靜宜動了惻隱之心。
“他們雖然剛開始是農民,但後來誰手上沒沾人命。
並且他們殺的人,也是百姓,所以他們死有餘辜。”
“我知道。”顧靜宜說。
這不是百姓間的矛盾,是朝廷和百姓之間的矛盾。
那些人最開始犯罪是為了活,後來犯的罪越來越大,殺的人越來越多,則是惡意噴湧和貪念。
此時,帽兒山。
一個灰色衣服的男子站在樹梢上,手裏扶著一段樹枝,向遠處眺望。
接著,扭身一骨碌快速從樹上下來。
“啾。”男子嘴唇嘟起,發出一聲鳥叫。
這代表著,來人了。
兩三息之後,一聲鳥叫聲從樹林裏回應。
這表示山上的人收到消息,已經埋伏好了。
男子轉身,迅速消失在樹林間。
顧靜宜帶著人走進帽兒山。
山路崎嶇,路邊黃的枯草,白的雪花,黑的泥濘,花色斑駁。
樹枝上還壓著一層層雪,偶爾幾片枯黃發黑的葉子還不甘心的拽住枝頭,在風中飄蕩。
越往裏走,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
從兩側山坡上穿來,從前方道路上穿來,身後也被人堵住。
顧靜宜勒馬,開口道,“來了。”
其他人一愣,四下張望,卻隻看到荒蕪的雪景。
隆肅麵色一正,豎起耳朵仔細傾聽,片刻後。
“他們來了。”
此時,其他人也聽到了。
紛紛靠近牛車。
車板下麵有一個夾層,這是隆肅的特別要求。
裏麵藏著他們的武器,隻需要伸手在車下機關一抽。
就打開夾層拿出來武器戰鬥。
“好,都聽東家的。”隆肅應道。
第二日。
顧靜宜借口說要去城外莊子待幾天,離開侯府時,照例牽走寶馬。
寶馬邁著修長的蹄子,樂顛顛的出府。
這次他們偽裝成一夥商人,牛車上假模假樣的堆滿箱子。
裏麵放著劣質茶葉。
隆肅帶著人已經在城門外等候了。
“隆哥,東家真有你說的那麽厲害,聽說你被人一拳就幹趴了。”劉苗好奇的問。
隆肅正色糾正,“其實我和東家不相上下,實力幾乎一樣。”
心裏卻在想,一拳的事是那個王八犢子傳出去的,要是讓他抓到那就得遭老罪了。
這時,顧靜宜從城裏走出來。
矯健的高頭大馬和翩翩貴公子,讓所有人一瞬間成了灰蒙蒙的背景板。
隆肅走上前,說了聲,“東家,兄弟們齊了。”
顧靜宜點點頭,“出發吧。”
一行人向著帽兒出發。
此時雪停,天氣晴朗,碧空如洗。
官道上的人不算多,他們一路疾行,晚上就留宿在驛站。
第二日出發後大約一個時辰,隆肅指著遠處一座山,“東家,你看那座山像什麽?”
顧靜宜抬頭,順著隆肅指著的方向看去。
遠處,一座山基地很寬,山峰尖尖,自山峰向山下形成一道傾斜的緩坡。
看起來,像是鬥笠。
“那就是帽兒山吧。”顧靜宜說。
隆肅點頭,“東家猜的真準,那就是帽兒山。”
接著道,“不過俗話說,望山跑死馬,現在看著雖然不遠。
但是我們到帽兒山估計要下午了。”
顧靜宜點頭。
中午,顧靜宜特意讓他們多休息了一會,養足精神。
在距離帽兒山還有一裏路時,看到路邊立著一個牌子。
上麵寫著,有山賊,入山後果自負。
“喲,看來帽兒山的這夥山賊鬧的動靜挺大,官府連牌子都立了。”隆肅譏笑一聲。
“與其讓人別走這條路,不如官府趕緊清剿了他們。”
“既然帽兒山山賊已成隱患,官府為什麽不清剿。”顧靜宜問。
隆肅歎了一口氣,“東家,你久居城中,對外麵的消息有所不知。”
“說來聽聽。”
隆肅,“我們押鏢走南闖北到處跑,這幾年收成不好,天災人禍不斷。
百姓賣兒賣女賣地,官府賑災糧經過層層剝削,到百姓手裏十不留一。
除此之外巧立名目各種明目到苛政雜稅。
有的地方百姓殺雞要收稅,砍樹要收稅。
那些人活不下去了,怎麽都是個死。
所幸惡膽一壯,成了起義軍,或者匪盜。
朝廷現在顧著和那些已經成氣候的起義軍鬥,根本分不出精力關心帽兒山這樣的小山賊。”
顧靜宜想到冬天城外那些流民,要不是無家可歸,誰願意他鄉乞討。
“不過東家,這些山賊也不用可憐他們。”隆肅以為顧靜宜動了惻隱之心。
“他們雖然剛開始是農民,但後來誰手上沒沾人命。
並且他們殺的人,也是百姓,所以他們死有餘辜。”
“我知道。”顧靜宜說。
這不是百姓間的矛盾,是朝廷和百姓之間的矛盾。
那些人最開始犯罪是為了活,後來犯的罪越來越大,殺的人越來越多,則是惡意噴湧和貪念。
此時,帽兒山。
一個灰色衣服的男子站在樹梢上,手裏扶著一段樹枝,向遠處眺望。
接著,扭身一骨碌快速從樹上下來。
“啾。”男子嘴唇嘟起,發出一聲鳥叫。
這代表著,來人了。
兩三息之後,一聲鳥叫聲從樹林裏回應。
這表示山上的人收到消息,已經埋伏好了。
男子轉身,迅速消失在樹林間。
顧靜宜帶著人走進帽兒山。
山路崎嶇,路邊黃的枯草,白的雪花,黑的泥濘,花色斑駁。
樹枝上還壓著一層層雪,偶爾幾片枯黃發黑的葉子還不甘心的拽住枝頭,在風中飄蕩。
越往裏走,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
從兩側山坡上穿來,從前方道路上穿來,身後也被人堵住。
顧靜宜勒馬,開口道,“來了。”
其他人一愣,四下張望,卻隻看到荒蕪的雪景。
隆肅麵色一正,豎起耳朵仔細傾聽,片刻後。
“他們來了。”
此時,其他人也聽到了。
紛紛靠近牛車。
車板下麵有一個夾層,這是隆肅的特別要求。
裏麵藏著他們的武器,隻需要伸手在車下機關一抽。
就打開夾層拿出來武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