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毛主席曾說過“人多力量大”。當時,盡管人們的生活極為窮困,但村裏的婦女們都將為家庭多生育一個孩子視為一種驕傲。那個時期,醫療條件極度匱乏,藥品稀缺,生孩子對於婦女而言,可謂是一道生死難關,因此丟掉性命的婦女為數不少,孩子夭折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自蘭兒離去後的數年時光裏,小鳳接連生下了三個女兒,分別是英兒、輝兒和七兒。真可謂是吉人天相,每一次生產,母女都能平安無事。


    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大家皆是一同出工勞作,而後一同食用“大鍋飯”。每次從隊裏打回來的玉米糊糊,稀薄得幾乎能照得出人影。回到家中,還得趕緊燒上滿滿一大鍋水,衝兌在那少得可憐的玉米糊糊裏。再抓上一點用紅苕藤醃製而成的泡菜,一家老小就圍坐在一起,呼嚕呼嚕地喝上兩大碗。


    然而,到了晚上,小鳳可就備受煎熬了。她得一個接一個地把孩子們喊醒起來撒尿。從最大的孩子開始,挨個操心。年齡小的孩子,完全沒有自理能力,每當這時,小鳳就得親自上手把尿。而大一點的孩子,雖說能自己解決尿尿的問題,可他們在睡眼惺忪的狀態下,常常是迷迷糊糊的。尿完之後,腦子依舊不清醒,搖搖晃晃地找床,卻怎麽也找不到準確的位置。不是撞到桌角,就是碰到凳子,磕磕絆絆,讓人看了既心疼又無奈。有時候,一個不小心,直接翻過門檻,就那麽趴在地上睡著了。


    這時候的陳福每日忙碌地奔波於隊上的各類事務之間,雖說沒有工資,然而憑借這一職位,他可以不用親自下地幹活便能計一個全勞力的工分,如此一來,陳福的負擔總算稍微減輕了一些。一家人的日子盡管過得艱苦,但也充滿著溫馨與歡樂,其樂融融。


    1967 年,晴兒已然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了醫學院。而林兒即將小學畢業,恰在此時,文化大革命拉開帷幕,學校開始停課鬧革命。晴兒的學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但她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在停課期間不間斷地在家努力學習,未曾讓學業受到太大的波折。


    然而,林兒卻索性回了家,從此之後,整日都在莊稼地裏埋頭苦幹,下工之後,便在田間地頭肆意奔跑玩耍,完全將學業棄之不顧。所幸的是,這場令人憂心的風波僅僅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學生們終於迎來了複課的時刻。晴兒憑借著之前在家中堅持不懈的自學,很快就適應了複課後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學業穩步前進。而林兒在複課的時候,卻是仿若置身於雲霧之中,對所學的知識感到極其陌生和吃力,往昔積累的知識基礎早已在放縱中消逝,學習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


    晴兒和林兒經曆了停課複課的波折,然而,文化大革命給這個家庭帶來的災難遠遠不止於此。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村裏突然來了一群紅衛兵。也不知究竟是何緣故,更說不出具體的原因,他們竟要批鬥身為支書的父親陳福。


    那一天,原本平靜祥和的村莊被緊張和恐懼的氣氛所籠罩。紅衛兵們氣勢洶洶地衝進家門,不由分說地將陳福帶走,全然不顧他多年來為村裏勤勤懇懇的付出。家裏人焦急萬分卻又無可奈何,母親整日以淚洗麵,眼睛哭得紅腫不堪,晴兒和林兒也感到無比的驚恐和迷茫,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瞬間崩塌。


    在那肅穆而又壓抑的批鬥現場,陳福獨自站在眾人麵前,遭受著一輪又一輪無端的指責和不堪入耳的侮辱。遙想自然災害時期,陳福眼見村民們在饑餓的邊緣苦苦掙紮,心中滿是不忍。他毅然決然地冒著被認定為走資本主義罪行的巨大風險,盡心盡力地為村民們指出田間地坎那些邊邊角角的地方,鼓勵他們種植產量相對較高,又易於存放的南瓜,冬瓜。也正是因為保存了部分瓜果,村民們大多數得以挨過那個無比艱難困苦的時代。在那個時期,這個村子餓死的村民數量最少,陳福的善舉無疑為村民們帶來了生的希望。然而,誰能想到,到了如今這個生死攸關的關頭,那些原先在陳福的幫助下受益的村民,竟然在他人的蠱惑之下,狠心站出來指證陳支書。陳福的內心猶如被千萬把利刃狠狠刺穿,那從心底湧起的痛苦如洶湧澎湃的潮水一般,鋪天蓋地地襲來,幾乎要將他徹底淹沒。可即便如此,他依舊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尊嚴,如同一棵挺拔的青鬆,挺直了脊梁,目光堅定而無畏,沒有絲毫的退縮與怯懦。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猶如一場凶猛的風暴,讓這個本就飽經滄桑的家庭陷入了更為深沉的困境之中。他們共同期盼著這場如同噩夢一般的災難能夠早日結束。


    後來,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一切冤假錯案得到平反,陳福也終於恢複了名譽。然而,陳福的身體卻在那場劫難中受到重創,一日日消瘦下去,原本健壯的身軀變得骨瘦如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鳳的坎坷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凡悠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凡悠菊並收藏小鳳的坎坷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