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走後,孩子們時常受到一些居心不良之人的欺淩。她一方麵對孩子們所遭遇的不公深感痛心疾首,另一方麵卻隻能不停地勸慰自己再忍耐些許時日。每回孩子們闖出禍端,她的心就仿佛被放置在熊熊烈火之上經受炙烤。一邊是對孩子滿懷的關愛與憐惜,另一邊則是冰冷無情且殘酷的現實無奈以及緊迫的逼迫,使她深陷左右為難的困局之中,內心承受著無盡的折磨與煎熬。
有一回,家裏的小女兒小七兒,去拿了同院幺叔陳壽家的一根玉米杆。那時候,小孩子根本就沒有什麽零食可吃,就連隊上收獲的甘蔗也都得一並上交到鄉裏,故而孩子們從未品嚐過隊裏的甘蔗。青色的玉米杆便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美食,小七用她那還未完全長齊的牙齒用力地咀嚼著,不肯放過哪怕一點一滴的汁水。
小七哪裏知道,這個陳壽家裏的婆姨桂花,早就對她家積怨已久。在陳福還在世的時候,有一次,堂弟陳壽被村裏派去修溝渠,一去就是好幾天。桂花在家本就閑不住,她早就垂涎老李家那個大公雞,腦海裏不斷浮現著雞肉的鮮香。這天,桂花下工回來,背著滿滿一背簍豬草。走著走著,那對老李家大公雞的垂涎之意又在她心中翻湧起來。她像是被一種莫名的力量牽引著,竟不自覺地走遠道繞到老李頭家。此時,那隻蘆花大公雞正在地裏悠然地啄著小蟲,毛色豔麗,雄姿英發。桂花的眼睛緊緊盯著大公雞,心中的欲望愈發強烈。她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便鬼使神差般迅速衝上前去,一把抓住大公雞。大公雞驚慌地撲騰著翅膀,卻終究沒能逃脫桂花的魔掌。桂花得手後,便把掐死大公雞放在背簍裏,用豬草掩蓋起來,匆匆離開現場。可沒成想,很快事情就敗露了。因為那天,有幾個人察覺了桂花的異常舉動。老李頭得知自家大公雞不見後,憤怒不已,一路找尋線索來到桂花家。就在桂花院子的角落裏,他發現了灑落的雞毛,仔細一看,正是自己那蘆花雞的羽毛。證據確鑿,老李頭怒不可遏,就跑來支書陳福這裏要討回一個公道。雖然陳壽家是自己的堂弟,但這個弟媳桂花做得事情實在是太齷齪了。陳福秉持公正,讓桂花賠了老李頭5斤麥子。桂花眼睜睜地看著老李頭拿走麥子,瞬間淚如泉湧,嘴裏不停地叫嚷著:“你們這些人呐,專挑我男人不在家的時候來欺負我一個弱女子。陳福,你可是陳壽的大哥呀,怎麽能和外人一起合起夥來欺負我呢?這往後的日子可叫我怎麽過喲!”她的哭喊聲在院子裏久久回蕩,滿是委屈與憤懣,仿佛自己遭受了極大的不公正對待。然而,她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徑,隻是一味地埋怨他人對她的“不公”。周圍的人看著她這般模樣,有的無奈搖頭,有的滿臉鄙夷,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安慰她。畢竟,她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難以心生憐憫。
自此以後,桂花的心中便埋下了對堂哥陳福的怨恨。每每想起此事,她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不滿與惱怒,仿佛陳福成了她不共戴天的仇人。在她看來,陳福作為堂哥,不但沒有偏袒她,反而站在老李頭那邊,讓她遭受了如此大的損失。這種怨恨在她心中不斷蔓延,影響著她對陳福的態度,也讓兩家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張。
後來自陳福離世之後,陳壽深切知曉自家嫂子生活的舉步維艱與諸多不易,因而每當目睹嫂子被沉重的背簍壓得腰都直不起來時,陳壽總會毫不猶豫地疾步向前,毅然伸出那雙大手穩穩當當地幫嫂子摘下背簍,而後將其牢牢地扛在自己寬闊厚實的肩膀之上。哪怕被壓得氣喘籲籲、汗如雨下,他也未曾有過一絲一毫的怨言,隻是默默地憑借自身的力量為嫂子分擔著生活的沉重負擔。
並且,倘若碰上嫂子家的房子出現漏水的情形,陳壽更是毫不遲疑。他會即刻尋來所需的一應工具,搬來長長的梯子,爬上屋頂。他極為細致地查看每一處破損之處,用心地填補那些裂縫與缺口,哪怕弄得渾身布滿灰塵和泥水,他也毫不在意,滿心隻想著盡快將房子修繕妥當,好使嫂子和孩子們能夠擁有一處能夠遮風擋雨的安心之所。
每一回,嫂子和嬸娘對於陳壽的熱忱相助都懷著萬分的感激。她們會拿出家裏僅有的一些可口飯食來招待陳壽,然而陳壽每次都隻是婉言謝絕。因為他心裏十分清楚,嫂子家的生活是何等的艱難不易,他實在不忍心再給她們增添哪怕一絲一毫的負擔。
也就是這樣,陳壽的媳婦桂花,老是由於嫉妒小鳳的天生麗質,整日裏提心吊膽,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自己男人的魂被小鳳給勾了去。就因為這毫無來由、毫無根據的猜忌,她在家中與陳壽爭執吵鬧不停歇,一次緊接著一次,一回連著一回。那撒潑耍橫、蠻不講理的樣子,那不管不顧、胡攪蠻纏的勁頭,著實令人難以容忍。
她卻全然不顧及這樣一般相處,彼此的關係單純且真摯個關鍵的事實,那便是小鳳剛剛嫁進這個家門的時候,這個隔房的小堂弟還隻是個天真稚嫩的小不點兒。這麽多年以來,他們始終都親如姐弟。可桂花卻被自己那已然扭曲的心思緊緊束縛,深陷於無端的猜忌與怨恨之中,再也無法以正常平和的心態去看待這一切了。
這時,小七已經滿心歡喜地吃了一根包穀杆,那甜蜜的滋味讓她心中充滿了滿足感。然而,天真無邪的她又怎會知曉,就因為這一根看似微不足道的包穀杆,竟給她的娘帶來了極大的屈辱。嬸子桂花本就對自己父親陳福心懷怨恨,一直耿耿於懷。再加上父親去世後,自己的堂叔陳壽老是去幫襯母親,這讓這個桂花嬸子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晚上,桂花下工回來,女兒告訴她:“娘,陳小七偷我的包穀杆。”桂花一聽,原本疲憊的臉上瞬間布滿怒容,眼睛瞪得像銅鈴,頓時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她雙手叉腰,像個炸了毛的母雞,衝著小鳳家的院子,桂花扯開嗓子,開始毫無顧忌地破口大罵。她那粗俗不堪的話語如連珠炮一般從口中瘋狂湧出:“包穀杆拿去幹啥?該不是發騷用來捅屁眼吧!小小年紀就和一些寡婦婆娘一樣,開始學勾引男人了是吧!”那些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讓人聽了直皺眉頭。接著,她又繼續罵道:“有的人就是缺德事做多了,年紀輕輕就死了,丟下自己婆娘到處勾男人。”此時的桂花已然喪失理智,變成了一個潑婦,她將心中的怨恨與嫉妒盡情地發泄出來,絲毫不顧他人的感受。
然而,桂花雖然罵得難聽,卻並未指名道姓。即便林兒和婆婆心中萬分生氣,此刻也隻能忍著。因為一旦去接話,就變成了對號入座,那樣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所以,她們也隻能任由這個潑婦肆意辱罵,心中雖有怒火,卻無處發泄。卻隻能默默承受著這份屈辱,等待著這場風暴盡快過去。
小鳳在家裏聽到這不堪入耳的辱罵,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下,雙手死死地捂住小女兒的像篩糠一樣止不住地顫抖。她的心如被無數把利刃狠狠刺穿,痛得無法呼吸,滿心的屈辱和悲憤幾乎要將她整個人吞噬。
桂花卻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她愈發罵得張狂,愈發罵得惡毒,那架勢仿佛要將心中積壓已久的所有不滿和怨氣一股腦兒地全部宣泄出來。那不堪的叫罵聲持續了許久許久,直到陳壽匆匆趕回,他的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強行把這個潑辣凶悍的女人拖回了家。
從此,小鳳就刻意躲著這個小堂弟,再也不讓他幫忙。陳壽滿心滿眼都是無奈,要知道,那時候娶個媳婦實屬不易。雖說這個媳婦平日裏蠻橫無理,撒潑打滾是家常便飯,對自己尚在世的父親也是百般刁難,從不給老人好臉色,甚至在老人身體不適時也不聞不問。可又能怎樣呢?誰叫這個女人給自己生了三個孩子,為陳家延續了香火,他也隻能默默忍受。
在這個時候,小鳳剛剛邁過四十歲的門檻。她雖每日在莊稼地裏辛勤勞作,卻生就了一副清秀的模樣。村裏的好心人瞧著她一個寡婦帶著這麽多孩子,著實不容易,於是紛紛前來為她介紹對象。然而,上門的那些光棍漢情況各異。有的是死了老婆,家裏還帶著孩子,要求小鳳帶著小兒子離開這個家單獨去過日子;也有一個光棍漢表示願意入贅到陳家,一起照顧孩子們。可小鳳早就聽聞過有的後爹會欺負家裏的孩子,她心中滿是擔憂,生怕自己的兒女們受到欺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小鳳毅然對外放出話來,聲稱自己不再改嫁。自此,媒人們才不再上門打擾。
有一回,家裏的小女兒小七兒,去拿了同院幺叔陳壽家的一根玉米杆。那時候,小孩子根本就沒有什麽零食可吃,就連隊上收獲的甘蔗也都得一並上交到鄉裏,故而孩子們從未品嚐過隊裏的甘蔗。青色的玉米杆便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美食,小七用她那還未完全長齊的牙齒用力地咀嚼著,不肯放過哪怕一點一滴的汁水。
小七哪裏知道,這個陳壽家裏的婆姨桂花,早就對她家積怨已久。在陳福還在世的時候,有一次,堂弟陳壽被村裏派去修溝渠,一去就是好幾天。桂花在家本就閑不住,她早就垂涎老李家那個大公雞,腦海裏不斷浮現著雞肉的鮮香。這天,桂花下工回來,背著滿滿一背簍豬草。走著走著,那對老李家大公雞的垂涎之意又在她心中翻湧起來。她像是被一種莫名的力量牽引著,竟不自覺地走遠道繞到老李頭家。此時,那隻蘆花大公雞正在地裏悠然地啄著小蟲,毛色豔麗,雄姿英發。桂花的眼睛緊緊盯著大公雞,心中的欲望愈發強烈。她環顧四周,見四下無人,便鬼使神差般迅速衝上前去,一把抓住大公雞。大公雞驚慌地撲騰著翅膀,卻終究沒能逃脫桂花的魔掌。桂花得手後,便把掐死大公雞放在背簍裏,用豬草掩蓋起來,匆匆離開現場。可沒成想,很快事情就敗露了。因為那天,有幾個人察覺了桂花的異常舉動。老李頭得知自家大公雞不見後,憤怒不已,一路找尋線索來到桂花家。就在桂花院子的角落裏,他發現了灑落的雞毛,仔細一看,正是自己那蘆花雞的羽毛。證據確鑿,老李頭怒不可遏,就跑來支書陳福這裏要討回一個公道。雖然陳壽家是自己的堂弟,但這個弟媳桂花做得事情實在是太齷齪了。陳福秉持公正,讓桂花賠了老李頭5斤麥子。桂花眼睜睜地看著老李頭拿走麥子,瞬間淚如泉湧,嘴裏不停地叫嚷著:“你們這些人呐,專挑我男人不在家的時候來欺負我一個弱女子。陳福,你可是陳壽的大哥呀,怎麽能和外人一起合起夥來欺負我呢?這往後的日子可叫我怎麽過喲!”她的哭喊聲在院子裏久久回蕩,滿是委屈與憤懣,仿佛自己遭受了極大的不公正對待。然而,她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徑,隻是一味地埋怨他人對她的“不公”。周圍的人看著她這般模樣,有的無奈搖頭,有的滿臉鄙夷,卻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安慰她。畢竟,她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讓人難以心生憐憫。
自此以後,桂花的心中便埋下了對堂哥陳福的怨恨。每每想起此事,她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不滿與惱怒,仿佛陳福成了她不共戴天的仇人。在她看來,陳福作為堂哥,不但沒有偏袒她,反而站在老李頭那邊,讓她遭受了如此大的損失。這種怨恨在她心中不斷蔓延,影響著她對陳福的態度,也讓兩家的關係變得愈發緊張。
後來自陳福離世之後,陳壽深切知曉自家嫂子生活的舉步維艱與諸多不易,因而每當目睹嫂子被沉重的背簍壓得腰都直不起來時,陳壽總會毫不猶豫地疾步向前,毅然伸出那雙大手穩穩當當地幫嫂子摘下背簍,而後將其牢牢地扛在自己寬闊厚實的肩膀之上。哪怕被壓得氣喘籲籲、汗如雨下,他也未曾有過一絲一毫的怨言,隻是默默地憑借自身的力量為嫂子分擔著生活的沉重負擔。
並且,倘若碰上嫂子家的房子出現漏水的情形,陳壽更是毫不遲疑。他會即刻尋來所需的一應工具,搬來長長的梯子,爬上屋頂。他極為細致地查看每一處破損之處,用心地填補那些裂縫與缺口,哪怕弄得渾身布滿灰塵和泥水,他也毫不在意,滿心隻想著盡快將房子修繕妥當,好使嫂子和孩子們能夠擁有一處能夠遮風擋雨的安心之所。
每一回,嫂子和嬸娘對於陳壽的熱忱相助都懷著萬分的感激。她們會拿出家裏僅有的一些可口飯食來招待陳壽,然而陳壽每次都隻是婉言謝絕。因為他心裏十分清楚,嫂子家的生活是何等的艱難不易,他實在不忍心再給她們增添哪怕一絲一毫的負擔。
也就是這樣,陳壽的媳婦桂花,老是由於嫉妒小鳳的天生麗質,整日裏提心吊膽,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自己男人的魂被小鳳給勾了去。就因為這毫無來由、毫無根據的猜忌,她在家中與陳壽爭執吵鬧不停歇,一次緊接著一次,一回連著一回。那撒潑耍橫、蠻不講理的樣子,那不管不顧、胡攪蠻纏的勁頭,著實令人難以容忍。
她卻全然不顧及這樣一般相處,彼此的關係單純且真摯個關鍵的事實,那便是小鳳剛剛嫁進這個家門的時候,這個隔房的小堂弟還隻是個天真稚嫩的小不點兒。這麽多年以來,他們始終都親如姐弟。可桂花卻被自己那已然扭曲的心思緊緊束縛,深陷於無端的猜忌與怨恨之中,再也無法以正常平和的心態去看待這一切了。
這時,小七已經滿心歡喜地吃了一根包穀杆,那甜蜜的滋味讓她心中充滿了滿足感。然而,天真無邪的她又怎會知曉,就因為這一根看似微不足道的包穀杆,竟給她的娘帶來了極大的屈辱。嬸子桂花本就對自己父親陳福心懷怨恨,一直耿耿於懷。再加上父親去世後,自己的堂叔陳壽老是去幫襯母親,這讓這個桂花嬸子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燒。
晚上,桂花下工回來,女兒告訴她:“娘,陳小七偷我的包穀杆。”桂花一聽,原本疲憊的臉上瞬間布滿怒容,眼睛瞪得像銅鈴,頓時火冒三丈,氣不打一處來。她雙手叉腰,像個炸了毛的母雞,衝著小鳳家的院子,桂花扯開嗓子,開始毫無顧忌地破口大罵。她那粗俗不堪的話語如連珠炮一般從口中瘋狂湧出:“包穀杆拿去幹啥?該不是發騷用來捅屁眼吧!小小年紀就和一些寡婦婆娘一樣,開始學勾引男人了是吧!”那些不堪入耳的汙言穢語,讓人聽了直皺眉頭。接著,她又繼續罵道:“有的人就是缺德事做多了,年紀輕輕就死了,丟下自己婆娘到處勾男人。”此時的桂花已然喪失理智,變成了一個潑婦,她將心中的怨恨與嫉妒盡情地發泄出來,絲毫不顧他人的感受。
然而,桂花雖然罵得難聽,卻並未指名道姓。即便林兒和婆婆心中萬分生氣,此刻也隻能忍著。因為一旦去接話,就變成了對號入座,那樣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所以,她們也隻能任由這個潑婦肆意辱罵,心中雖有怒火,卻無處發泄。卻隻能默默承受著這份屈辱,等待著這場風暴盡快過去。
小鳳在家裏聽到這不堪入耳的辱罵,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下,雙手死死地捂住小女兒的像篩糠一樣止不住地顫抖。她的心如被無數把利刃狠狠刺穿,痛得無法呼吸,滿心的屈辱和悲憤幾乎要將她整個人吞噬。
桂花卻絲毫沒有停歇的跡象,她愈發罵得張狂,愈發罵得惡毒,那架勢仿佛要將心中積壓已久的所有不滿和怨氣一股腦兒地全部宣泄出來。那不堪的叫罵聲持續了許久許久,直到陳壽匆匆趕回,他的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強行把這個潑辣凶悍的女人拖回了家。
從此,小鳳就刻意躲著這個小堂弟,再也不讓他幫忙。陳壽滿心滿眼都是無奈,要知道,那時候娶個媳婦實屬不易。雖說這個媳婦平日裏蠻橫無理,撒潑打滾是家常便飯,對自己尚在世的父親也是百般刁難,從不給老人好臉色,甚至在老人身體不適時也不聞不問。可又能怎樣呢?誰叫這個女人給自己生了三個孩子,為陳家延續了香火,他也隻能默默忍受。
在這個時候,小鳳剛剛邁過四十歲的門檻。她雖每日在莊稼地裏辛勤勞作,卻生就了一副清秀的模樣。村裏的好心人瞧著她一個寡婦帶著這麽多孩子,著實不容易,於是紛紛前來為她介紹對象。然而,上門的那些光棍漢情況各異。有的是死了老婆,家裏還帶著孩子,要求小鳳帶著小兒子離開這個家單獨去過日子;也有一個光棍漢表示願意入贅到陳家,一起照顧孩子們。可小鳳早就聽聞過有的後爹會欺負家裏的孩子,她心中滿是擔憂,生怕自己的兒女們受到欺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小鳳毅然對外放出話來,聲稱自己不再改嫁。自此,媒人們才不再上門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