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鄭眼裏,也就隻有他是最富有戰場經驗了,虢射、梁由靡等人雖也參加過一些戰役,但那都是小打小鬧級別的,真正的大仗貌似沒有經曆過。
果然,當他看到晉惠公戰車所使用的馬便樂了:這是從外國進口的馬,平時騎著玩可以,但絕對不能用到戰場上去的。
慶鄭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便對晉惠公道:“主公,這馬使不得。個頭較小,是上次鄭國人送來的吧?平時騎騎挺穩,但不宜用於戰場。
自古以來,凡是戰馬,一定要用本國產的良馬,因為國產馬熟悉本國水土道路。而且主人多次駕馭,也頗通主人心意。尤其是戰場局勢多變,外國戰馬極易受驚,請主公三思。”
晉惠公一聽便火大了,心道:“你這個慶鄭,寡人馬上要出征了,你倒來烏鴉嘴?大不吉利大不吉利,等到戰勝了秦國人,寡人不好好收拾你小子才怪。”
在晉惠公看來,這幾匹來自鄭國的馬自己用得挺好的,雖然個頭矮了點,但一匹匹挺矯健的,會有什麽問題?
再說,自己任命的車禦郤步揚都沒提出意見,你此時來咶噪,無非就是沒讓你擔任車右,故意整點事來諷刺寡人而已。
所以,晉惠公根本不理慶鄭。
慶鄭見自己的提議又被否決,心頭也火大,心道:隨便你怎麽折騰,到時出了事,你自個負責去。
公元前645年9月,秦國和晉國在晉國的韓原對峙,晉惠公轉頭對副車的韓簡道:“煩請大夫代寡人前去問候秦伯。”
這個套路大家都很熟悉,春秋時期的作戰是非常有講究的,這個講究是基於當時的戰爭是純粹的貴族戰爭。
雙方列陣相峙,然後雙方派人先進行一場口仗,意思就是你為何要來打我?
另一方便搬出一大堆發動戰爭的理由來。然後一方進行反駁,另一方再搬出理由來。
往往口才好的便會勝出,而口水仗勝出的一方,則士氣高漲,另一方便會士氣低落。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往往是口水仗的高手。曾經有一次與魏國王朗對陣,居然直接用口水戰死了王朗。
不過,這個倒是真的小說,真正的王朗那是三國時期一大牛人,怎麽可能會被諸葛亮罵死?《周朝遺夢》中也有一出管仲罵死了楚國令尹鬥伯比,這也是虛構的。
韓簡受命出發,這個受命可不是簡單的受命,他要代表晉惠公去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重要講話,這話當然是晉惠公由韓簡代傳的。
韓簡對秦穆公道:“寡人雖然不才,但還是能聚合這麽多人,如果秦伯您不撤退,那我們隻好一戰了。”
秦穆公一聽,喲,還居然不知羞恥向寡人示威來了啊。他朗聲道:“想當年,晉侯您流亡到寡國,寡人很擔心,怕晉侯您回不了國。所以寡人集全國之力幫助晉侯您回國,並助晉侯您成功即位。
然後,寡人又很擔心,晉侯這個國君可能會當得不穩,所以寡人又傾全國之力,來幫助貴國渡過難關。
現在,您晉侯已經沒有什麽可令寡人擔心的了。既然如此,那對於晉侯您的命令,寡人怎麽敢不服從?”
太文皺巴巴了吧?一個是堂堂晉國之君,你要打,那便打,何必在秦國人麵前吹噓自己人多勢眾呢?
一個是堂堂秦國之君,既然決心要與晉國開這一戰,想必已經作足了準備,又何必搞什麽“您的命令,寡人怎麽敢不服從”之類的套話呢?
這就是當時貴族戰爭的表現形式之一。晉惠公看到秦穆公的軍隊後,心下大定:小樣,就這點兵馬啊。
所以他的台詞便是威脅恐嚇類的:你秦國佬趕快撤軍,否則就要挨揍了。
秦穆公雖然說得那麽客氣,但在秦國將士聽來,完全是自己的主公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
現在雖然是我們秦國主動來攻打你晉國,但這個是必須的,咱老秦人真那麽好欺負麽?那就決一死戰吧!所以秦軍士氣特別高漲。
在秦軍將士們的怒目相向中,韓簡沒話可說,他撥轉車頭回到晉惠公前。晉惠公問道:“怎麽說?大夫覺得秦軍如何?”
韓簡歎了一口氣,道:“不瞞主公,雖然咱們兵力超過人家一倍,但能夠真正有戰鬥力的,人家秦軍至少是我們的一倍。”
晉惠公一聽便很不高興,心道:這什麽話啊,有多少將士,明擺著在這裏。秦國人來侵犯我國,全軍將士當然是同仇敵愾了。你韓簡哪根筋搭錯了,憑什麽說我軍戰鬥力不足?
晉惠公心下不喜,但戰爭可由不得你喜不喜,肯定是要開始的。按照貴族戰的標準模式,雙方擂鼓,全軍呐喊,然後戰車先衝,一場車對車、士對士的戰役在韓原打響了。
韓原,今陝西韓城一帶。這場戰役對秦國來講是一場拚了身家性命的戰役,隻許勝不許敗。
秦穆公不是愣頭青,他為這場戰役作足了準備,關鍵是士氣上的準備。要知道,當時是晉國遠遠強於秦國。我們所認為的強秦,那是在戰國時期經曆了商鞅變法後,秦國才一點點強大起來。
晉國與秦國同樣處於戎狄包圍下,長期以來一直與戎狄作戰,戰鬥力指數非同小可。再加上人口眾多,國力強勁,這也正是晉惠公敢於屢次三番失信於秦國的底氣。
在晉惠公看來,反正你秦國沒什麽花頭,寡人就欺負了你騙了你又如何?就把你氣得北鬥轉南又如何?
秦穆公呢?當晉惠公即位後便不打算給予河西五城時,雖然很失望,但確實無可奈何。
因為這畢竟是自己向人家要的,是人家晉惠公還是流浪漢時對秦國的賄賂。人家失信,不願給自己,自己又有什麽辦法?至少自己不能強討吧。
但不管如何,秦穆公積累了第一重正義:你晉國失信,咱秦國忠厚,不跟你一般見識。
正因為如此,秦穆公不敢得罪晉國,再加上夫人又是晉國公主穆姬,所以當晉國發生自然災害鬧饑荒時,秦穆公必須支援晉國。
於是,秦穆公將戰略儲備糧支援給晉國,又積累了第二重正義:你晉國鄰居有難,咱秦國以德報怨。
當秦國發生饑荒,晉國非但不支援糧食,反而挑動邊境搞摩擦,並岀兵攻打秦國,秦穆公終於積累了第三重正義:
你晉國實在太過分了,咱老秦人也是有血性的,明知你強大,但咱還是要跟你講講道理。
這個講道理,便是大家打一架。這一架,正是秦穆公積累了三重正義以後,為全體秦國軍民鼓動的最高級別的士氣。
當時的春秋戰場上,士氣,當然是第一武器。
果然,當他看到晉惠公戰車所使用的馬便樂了:這是從外國進口的馬,平時騎著玩可以,但絕對不能用到戰場上去的。
慶鄭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便對晉惠公道:“主公,這馬使不得。個頭較小,是上次鄭國人送來的吧?平時騎騎挺穩,但不宜用於戰場。
自古以來,凡是戰馬,一定要用本國產的良馬,因為國產馬熟悉本國水土道路。而且主人多次駕馭,也頗通主人心意。尤其是戰場局勢多變,外國戰馬極易受驚,請主公三思。”
晉惠公一聽便火大了,心道:“你這個慶鄭,寡人馬上要出征了,你倒來烏鴉嘴?大不吉利大不吉利,等到戰勝了秦國人,寡人不好好收拾你小子才怪。”
在晉惠公看來,這幾匹來自鄭國的馬自己用得挺好的,雖然個頭矮了點,但一匹匹挺矯健的,會有什麽問題?
再說,自己任命的車禦郤步揚都沒提出意見,你此時來咶噪,無非就是沒讓你擔任車右,故意整點事來諷刺寡人而已。
所以,晉惠公根本不理慶鄭。
慶鄭見自己的提議又被否決,心頭也火大,心道:隨便你怎麽折騰,到時出了事,你自個負責去。
公元前645年9月,秦國和晉國在晉國的韓原對峙,晉惠公轉頭對副車的韓簡道:“煩請大夫代寡人前去問候秦伯。”
這個套路大家都很熟悉,春秋時期的作戰是非常有講究的,這個講究是基於當時的戰爭是純粹的貴族戰爭。
雙方列陣相峙,然後雙方派人先進行一場口仗,意思就是你為何要來打我?
另一方便搬出一大堆發動戰爭的理由來。然後一方進行反駁,另一方再搬出理由來。
往往口才好的便會勝出,而口水仗勝出的一方,則士氣高漲,另一方便會士氣低落。
熟悉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往往是口水仗的高手。曾經有一次與魏國王朗對陣,居然直接用口水戰死了王朗。
不過,這個倒是真的小說,真正的王朗那是三國時期一大牛人,怎麽可能會被諸葛亮罵死?《周朝遺夢》中也有一出管仲罵死了楚國令尹鬥伯比,這也是虛構的。
韓簡受命出發,這個受命可不是簡單的受命,他要代表晉惠公去發表一番慷慨激昂的重要講話,這話當然是晉惠公由韓簡代傳的。
韓簡對秦穆公道:“寡人雖然不才,但還是能聚合這麽多人,如果秦伯您不撤退,那我們隻好一戰了。”
秦穆公一聽,喲,還居然不知羞恥向寡人示威來了啊。他朗聲道:“想當年,晉侯您流亡到寡國,寡人很擔心,怕晉侯您回不了國。所以寡人集全國之力幫助晉侯您回國,並助晉侯您成功即位。
然後,寡人又很擔心,晉侯這個國君可能會當得不穩,所以寡人又傾全國之力,來幫助貴國渡過難關。
現在,您晉侯已經沒有什麽可令寡人擔心的了。既然如此,那對於晉侯您的命令,寡人怎麽敢不服從?”
太文皺巴巴了吧?一個是堂堂晉國之君,你要打,那便打,何必在秦國人麵前吹噓自己人多勢眾呢?
一個是堂堂秦國之君,既然決心要與晉國開這一戰,想必已經作足了準備,又何必搞什麽“您的命令,寡人怎麽敢不服從”之類的套話呢?
這就是當時貴族戰爭的表現形式之一。晉惠公看到秦穆公的軍隊後,心下大定:小樣,就這點兵馬啊。
所以他的台詞便是威脅恐嚇類的:你秦國佬趕快撤軍,否則就要挨揍了。
秦穆公雖然說得那麽客氣,但在秦國將士聽來,完全是自己的主公已經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
現在雖然是我們秦國主動來攻打你晉國,但這個是必須的,咱老秦人真那麽好欺負麽?那就決一死戰吧!所以秦軍士氣特別高漲。
在秦軍將士們的怒目相向中,韓簡沒話可說,他撥轉車頭回到晉惠公前。晉惠公問道:“怎麽說?大夫覺得秦軍如何?”
韓簡歎了一口氣,道:“不瞞主公,雖然咱們兵力超過人家一倍,但能夠真正有戰鬥力的,人家秦軍至少是我們的一倍。”
晉惠公一聽便很不高興,心道:這什麽話啊,有多少將士,明擺著在這裏。秦國人來侵犯我國,全軍將士當然是同仇敵愾了。你韓簡哪根筋搭錯了,憑什麽說我軍戰鬥力不足?
晉惠公心下不喜,但戰爭可由不得你喜不喜,肯定是要開始的。按照貴族戰的標準模式,雙方擂鼓,全軍呐喊,然後戰車先衝,一場車對車、士對士的戰役在韓原打響了。
韓原,今陝西韓城一帶。這場戰役對秦國來講是一場拚了身家性命的戰役,隻許勝不許敗。
秦穆公不是愣頭青,他為這場戰役作足了準備,關鍵是士氣上的準備。要知道,當時是晉國遠遠強於秦國。我們所認為的強秦,那是在戰國時期經曆了商鞅變法後,秦國才一點點強大起來。
晉國與秦國同樣處於戎狄包圍下,長期以來一直與戎狄作戰,戰鬥力指數非同小可。再加上人口眾多,國力強勁,這也正是晉惠公敢於屢次三番失信於秦國的底氣。
在晉惠公看來,反正你秦國沒什麽花頭,寡人就欺負了你騙了你又如何?就把你氣得北鬥轉南又如何?
秦穆公呢?當晉惠公即位後便不打算給予河西五城時,雖然很失望,但確實無可奈何。
因為這畢竟是自己向人家要的,是人家晉惠公還是流浪漢時對秦國的賄賂。人家失信,不願給自己,自己又有什麽辦法?至少自己不能強討吧。
但不管如何,秦穆公積累了第一重正義:你晉國失信,咱秦國忠厚,不跟你一般見識。
正因為如此,秦穆公不敢得罪晉國,再加上夫人又是晉國公主穆姬,所以當晉國發生自然災害鬧饑荒時,秦穆公必須支援晉國。
於是,秦穆公將戰略儲備糧支援給晉國,又積累了第二重正義:你晉國鄰居有難,咱秦國以德報怨。
當秦國發生饑荒,晉國非但不支援糧食,反而挑動邊境搞摩擦,並岀兵攻打秦國,秦穆公終於積累了第三重正義:
你晉國實在太過分了,咱老秦人也是有血性的,明知你強大,但咱還是要跟你講講道理。
這個講道理,便是大家打一架。這一架,正是秦穆公積累了三重正義以後,為全體秦國軍民鼓動的最高級別的士氣。
當時的春秋戰場上,士氣,當然是第一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