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線索來了,有人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上了綿山。


    晉文公得報後,立即率眾趕赴綿山,並馬上分派了數百人上山找尋。


    但綿山山高林密,雲霧繚繞。一幹人等上了山,如針落大海,哪裏找尋得到?搜了幾天山,終歸找不到介子推的下落。


    有人提議在山下放一把火,山高林密,介子推如果在山上,不堪煙熏火烤,必定現身。


    晉文公依計而行,命令放火燒山。不一會兒功夫,熊熊烈火在綿山燒起。


    大火整整燒了兩天,將一座青蔥滴綠的綿山燒成了焦土,除了山上逃竄下來一些野獸外,哪裏有介子推?


    晉文公不死心,命令再次上山找尋。這一次,他的人終於找到了介子推。


    就在半山腰一棵柳樹下,他們發現了兩具屍體。在上麵的屍身已經燒成焦炭,在下麵的屍身因為受到上麵的保護,仍舊可辨,正是介子推的母親!


    很顯然,大火燒起時,介子推把用自己的身體護著母親,結果兩人活活被燒死!


    晉文公感到一陣炫暈:這就是寡人要找的介子推嗎?是寡人活活燒死了介子推嗎?


    晉文公不禁放聲大哭:“是寡人害死了介子推!是寡人犯下了大錯!寡人有罪啊,這叫寡人如何對得起介子推啊。”


    晉文公的哭是發自內心的,因為他確實是犯了大錯。


    就在他發現介子推並未來報功,反而離開了絳都後,他知道自己犯了大錯:論功行賞,怎麽可以讓人通過報功的形式來實施呢?


    一個合乎規範的封賞,應該是自己先將大家的功勞都列到功勞簿上,再決定誰該獲得什麽樣的賞賜,怎麽可以讓一些德行高尚的人厚著臉皮來表功呢?


    晉文公的認識是對的,就如現在,領導要表揚一個人,他肯定是自己掌握了需要表揚的人的具體貢獻,然後定下應該給予什麽樣的表彰。


    如果一個人,對著領導說:領導,我今天做了什麽事,你得給我獎勵。


    這種人的表現叫邀功,領導非但可能不會獎勵,反而內心會有一種厭惡感!


    晉文公深深自責,為了彌補過錯,晉文公連續下達了幾道命令:


    第一,將綿上的土地封給介之推!雖然介子推不可能享受這片封地了,但今後不管是誰,都不能動這片土地,這是介子推的。


    第二,將綿上那座綿山,改名為介山以紀念介子推。


    第三,把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定為全國禁火禁煙日,包括禁止生火做飯,大家要吃便吃昨天剩下的,準備好的無需用火再煮的冷菜涼食。


    這一日正好是清明節前一天,據說這便是寒食節的來曆。


    其實,寒食節作為中國最早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北方其實早有流傳,曾經是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也被稱為“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自遠古傳承下來的一個改火習慣。


    什麽是改火?就是用新火換舊火。火,是古代文明中一個很重要的事物,火的使用和控製使人們的生活生存方式發生重大變革。


    筆者讀小學四年級時,曆史課是由一位姓梁的校長教的,當時他講的第一課便是火,講得實在太生動了,記憶猶新。


    他就是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給我們講曆史。他說,遠古時代,人類在飲食上與很多動物一樣的,主要生活在山洞裏,過著茹毛飲血的日子,靠吃野果生肉過日子。


    突然有一天,天降巨雷,劈中一棵大樹。大樹燃燒,引發了一場森林火災,將整個森林都燒成一片焦炭。


    這場火災,人們由於躲避在山洞裏逃過一劫,但森林裏大量的動物就慘了,許多動物被燒成焦屍。


    人們一開始很著急,因為一切都燒光了,沒得吃了。但燒焦的動物屍體身上卻散發著一種特殊的香味,餓壞了的人們便試著吃這些被火烤熟的肉,結果發現味道極美。從此,人們便開始食用火烤過的肉。


    人們發現火可以烤肉,便有意保留火。到了冬季,火更使人類有效避寒。他們找到殘存的火種,想方設法保存下來。


    保存火的另一個好處,是人類發現幾乎所有的野獸都怕火。於是,火不但成為人類改善飲食、冬季保暖的重要工具,更成了保護人類安全的重要工具。


    就這樣,人們對火的崇拜便慢慢成了一種文化。人們經常圍著篝火載歌載舞,部落裏專門安排人員負責火的保管和使用。後來的奴隸製國家裏,往往都設置火正、祝融等關於司職火事的重要官員。


    但遠古人類很難長期保存野火,生存的需要逼迫他們人工生火。人們無意中發現,在打造石器過程中,因石器的碰撞摩擦會產生火花。


    為了將火花變成可以使用的火,人們不斷探索。終於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類有了燧人氏鑽木取火,從而實現了人工生火。


    人工取火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雖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式,但沒有特殊情況,火一般是不能被熄滅的,畢竟取火的過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在夏商周時期,人們往往是保留著全年的火種的,春秋時期當然也是有這個需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晉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晉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