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全家去姥姥家
正想穿越現代去致富,我重生了 作者:河北一書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撫好齊大伯一家人,順便把齊大伯一家前幾天收獵物掙的錢交給了齊大伯。
齊大伯拿著手裏的200多塊錢激動不已,這是他們全家好幾年的收入了,但他也明確表示後麵不會去收野物了。
畢竟他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這個年代,人們還特別膽小,齊誌強也沒有過分的要求,他也理解齊大伯這代人的想法。
齊誌強悠哉悠哉回到家裏,為家人去做飯了,他冷靜下來已經不為這件事兒感到害怕。
不管王二賴子反咬不反咬,他都無所謂。畢竟他的東西確實賣給了軋鋼廠,並且有軋鋼廠的正規手續。
等王秀蘭和齊誌榮他們三個人回到家,齊誌強已經做好了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
齊誌強也沒有把今天的事情告訴母親王秀蘭,免得她害怕擔心。
飯桌上,齊誌強對母親王秀蘭說“媽,明天正好是星期日,小榮他們不上學咱們一家人就去姥姥家看看姥姥他們吧。”
王秀蘭一臉的驚喜,問“誌強,可以嗎?”
齊誌強笑著說“當然可以,這段時間因為我忙所以沒有抽出時間。正好明天有時間,咱們去看看,要不年前咱們要種大棚蔬菜就沒有時間了。”
王秀蘭聽了特別的高興,其實這幾天她一直都想問問齊誌強,但她看到兒子特別的忙,也不忍心打擾
這下得了大兒子的準信,王秀蘭急急忙忙吃完飯,就去收拾明天要給娘家人帶的東西。
齊誌強看著已經恢複了的母親,心裏也是很高興,能讓母親高興他再累也覺得值了。
齊誌強又把今天從黑市順手牽羊來的東西交給王秀蘭,還有以前買的尼龍襪也拿出二十雙,今天收拾空間東西才發現,現在他也不缺這點東西了,就讓母親拿回家送給大舅他們吧。
“媽,現在反正咱們家也不缺那點東西,你看的姥姥他們家能用得上的。你就多拿點。咱們好不容易去一趟,不能讓姥姥村子裏的人小瞧了。”齊誌強對王秀蘭說。
王秀蘭看兒子這麽貼心,眼眶又紅了,重重的點點頭。
齊誌強又把今天賣野物的錢交給母親,除去墊付的和給大伯家的,這一次掙一百多,齊誌強也知足了,畢竟自己也就去軋鋼廠送送東西,主要大伯他們收的東西齊誌強一分錢也沒掙。
小榮他們三個聽說明天也帶他們去姥姥家,都特別的興奮,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齊誌強讓他們趕緊去寫作業,畢竟明天還不知道幾點能回來。
齊誌強看著母親王秀蘭把各種東西都擺在炕上挑挑揀揀,不禁苦笑的搖搖頭,他也沒打擾母親的這份心情,轉身就回自己屋了。
天慢慢的黑了,出乎齊誌強的預料,他預想的事兒並沒有發生,不僅王二賴子沒有回來,紅袖章也沒有找到家裏來,這樣讓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想也許是王二賴子沒有反咬自己,或者是反咬了紅袖章已經去軋鋼廠和核實了,所以就沒有來找自己。
反正不管是哪種情況,隻要沒有找自己他都很高興。畢竟誰願意沒事麵對那些紅袖章呢,多一事永遠不如少一事。
一夜無話,第二天齊誌強起來以後,發現母親和弟弟妹妹他們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起來了。
全家人吃了早飯,五口人手裏都提著大包小包,具體母親拿了什麽?齊誌強也沒有過問。
趁著天還沒有完全大亮,正好避開村子裏的人們,全家五口人也沒有找車,就步行向縣城走去,他們要到縣城坐班車,才能去姥姥家。
經過這段時間的好吃好喝,還有齊誌強不時的把空間裏的河水放到自家的水缸裏,全家人的精神狀態都好了很多,尤其是母親王秀蘭已經沒有一絲以前病的樣子,現在滿臉紅光。
齊誌強心想也許精神上的放鬆讓母親的病好的更快。
一家人說說笑笑八裏地並沒有走多久就來到了縣城。
來到縣城長途汽車站,找到了去姥姥村子方向的班車,五個人分別買了票,一共是一人是1塊5,一人三毛。。
等班車人都坐滿了,班車搖搖晃晃的出發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姥姥家村子的路邊。
也許是很久沒有坐汽車,齊誌強都覺得自己有點暈車,下了車,一家人清醒了一會,才各自提著東西向姥姥家走去。
姥姥的村子叫做靠山屯,村子比東八裏村大,人口有將近1000人,靠山屯的土地也很多,所以相對的生活條件要比東八裏村的生活條件好一點。
其實也就是好一點,最多是沒有餓死過人。
走進村子放眼一望,也都是高矮不同的土坯房,這麽大的村子也難得見一家磚瓦房。
村子的大街上已經有了起得早的村民,出來遛彎,遠遠看到齊誌強一家人。
都在紛紛議論這是誰,等走近一看,有認識的王秀蘭的。
大聲的說道“那不是王貴他們家的三閨女嗎?”
另一個人說“不會吧?王貴的三閨女,我聽說在東八裏村那邊過的特別的苦,你看看這一家人穿的都光鮮亮麗,怎麽可能是她呢?”
這時齊誌強他們一家人已經走近那些議論的人,王秀蘭也是熱情的打招呼,大叔大嬸的叫個不停。
等他們走遠,後麵的人又開始議論,一個村民說“還真是王貴他們家的三閨女呀,沒想到他們家現在過的這麽好,你看看他們穿的,你再看看他們手裏還提著那麽多東西。”
另一個大嬸兒也接過話說“是啊,這下王貴家的那兩個兒媳婦,不會唧唧歪歪了吧?”
他們的話隱隱約約能傳到齊誌強一家人的耳朵裏,但他們全家都沒有理會,農村人就是這樣,曆來都捧高踩低。
齊誌強的姥姥家在靠山屯村子的東邊,姥爺叫王貴,家裏有兩個兒子,和兩個閨女,齊誌強的母親王秀蘭就是老三。
大舅王衛軍 今年40歲,大舅媽吳桂花39,他們有兩子一女。老大王東,二十一,老二王陽,十八歲,女兒王嬌嬌十三歲。
二舅王衛黨38歲,二舅媽郝翠翠36歲,他們有一兒一女,兒子王濤,十七歲,女兒十五,王姍姍。
當然大舅二舅的名字都是解放後又重新改的,這年代這兩個名字在大街上是最時髦的人名。
兩家的孩子都沒有結婚,王貴老兩口也和齊家一樣,早早就給孩子們分家了,隻不過他們幾家人的房子都是挨在一起建的,所以有個什麽事根本瞞不住。
所以這兩年,姥姥姥爺給齊誌強家送點東西,兩個舅媽就念叨個沒完,說姥姥偏心閨女,也是讓一家人不太平。
所以王秀蘭這幾年很少來,主要是家裏窮,來了沒什麽東西能拿的,沒少讓兩個舅媽陰陽怪氣。
說實在的齊誌強的兩個舅舅人品還不錯,不是妻管嚴,為這經常教訓她們。
其實吧,齊誌強也能理解,這年代誰家日子也不好過,光往出拿不見回報,給誰心裏也不舒服,所以對兩個舅媽他也說不出多厭惡,處不來以後就當親戚正常來往好了。
齊大伯拿著手裏的200多塊錢激動不已,這是他們全家好幾年的收入了,但他也明確表示後麵不會去收野物了。
畢竟他就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在這個年代,人們還特別膽小,齊誌強也沒有過分的要求,他也理解齊大伯這代人的想法。
齊誌強悠哉悠哉回到家裏,為家人去做飯了,他冷靜下來已經不為這件事兒感到害怕。
不管王二賴子反咬不反咬,他都無所謂。畢竟他的東西確實賣給了軋鋼廠,並且有軋鋼廠的正規手續。
等王秀蘭和齊誌榮他們三個人回到家,齊誌強已經做好了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
齊誌強也沒有把今天的事情告訴母親王秀蘭,免得她害怕擔心。
飯桌上,齊誌強對母親王秀蘭說“媽,明天正好是星期日,小榮他們不上學咱們一家人就去姥姥家看看姥姥他們吧。”
王秀蘭一臉的驚喜,問“誌強,可以嗎?”
齊誌強笑著說“當然可以,這段時間因為我忙所以沒有抽出時間。正好明天有時間,咱們去看看,要不年前咱們要種大棚蔬菜就沒有時間了。”
王秀蘭聽了特別的高興,其實這幾天她一直都想問問齊誌強,但她看到兒子特別的忙,也不忍心打擾
這下得了大兒子的準信,王秀蘭急急忙忙吃完飯,就去收拾明天要給娘家人帶的東西。
齊誌強看著已經恢複了的母親,心裏也是很高興,能讓母親高興他再累也覺得值了。
齊誌強又把今天從黑市順手牽羊來的東西交給王秀蘭,還有以前買的尼龍襪也拿出二十雙,今天收拾空間東西才發現,現在他也不缺這點東西了,就讓母親拿回家送給大舅他們吧。
“媽,現在反正咱們家也不缺那點東西,你看的姥姥他們家能用得上的。你就多拿點。咱們好不容易去一趟,不能讓姥姥村子裏的人小瞧了。”齊誌強對王秀蘭說。
王秀蘭看兒子這麽貼心,眼眶又紅了,重重的點點頭。
齊誌強又把今天賣野物的錢交給母親,除去墊付的和給大伯家的,這一次掙一百多,齊誌強也知足了,畢竟自己也就去軋鋼廠送送東西,主要大伯他們收的東西齊誌強一分錢也沒掙。
小榮他們三個聽說明天也帶他們去姥姥家,都特別的興奮,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齊誌強讓他們趕緊去寫作業,畢竟明天還不知道幾點能回來。
齊誌強看著母親王秀蘭把各種東西都擺在炕上挑挑揀揀,不禁苦笑的搖搖頭,他也沒打擾母親的這份心情,轉身就回自己屋了。
天慢慢的黑了,出乎齊誌強的預料,他預想的事兒並沒有發生,不僅王二賴子沒有回來,紅袖章也沒有找到家裏來,這樣讓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想也許是王二賴子沒有反咬自己,或者是反咬了紅袖章已經去軋鋼廠和核實了,所以就沒有來找自己。
反正不管是哪種情況,隻要沒有找自己他都很高興。畢竟誰願意沒事麵對那些紅袖章呢,多一事永遠不如少一事。
一夜無話,第二天齊誌強起來以後,發現母親和弟弟妹妹他們不知什麽時候已經起來了。
全家人吃了早飯,五口人手裏都提著大包小包,具體母親拿了什麽?齊誌強也沒有過問。
趁著天還沒有完全大亮,正好避開村子裏的人們,全家五口人也沒有找車,就步行向縣城走去,他們要到縣城坐班車,才能去姥姥家。
經過這段時間的好吃好喝,還有齊誌強不時的把空間裏的河水放到自家的水缸裏,全家人的精神狀態都好了很多,尤其是母親王秀蘭已經沒有一絲以前病的樣子,現在滿臉紅光。
齊誌強心想也許精神上的放鬆讓母親的病好的更快。
一家人說說笑笑八裏地並沒有走多久就來到了縣城。
來到縣城長途汽車站,找到了去姥姥村子方向的班車,五個人分別買了票,一共是一人是1塊5,一人三毛。。
等班車人都坐滿了,班車搖搖晃晃的出發了,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來到了姥姥家村子的路邊。
也許是很久沒有坐汽車,齊誌強都覺得自己有點暈車,下了車,一家人清醒了一會,才各自提著東西向姥姥家走去。
姥姥的村子叫做靠山屯,村子比東八裏村大,人口有將近1000人,靠山屯的土地也很多,所以相對的生活條件要比東八裏村的生活條件好一點。
其實也就是好一點,最多是沒有餓死過人。
走進村子放眼一望,也都是高矮不同的土坯房,這麽大的村子也難得見一家磚瓦房。
村子的大街上已經有了起得早的村民,出來遛彎,遠遠看到齊誌強一家人。
都在紛紛議論這是誰,等走近一看,有認識的王秀蘭的。
大聲的說道“那不是王貴他們家的三閨女嗎?”
另一個人說“不會吧?王貴的三閨女,我聽說在東八裏村那邊過的特別的苦,你看看這一家人穿的都光鮮亮麗,怎麽可能是她呢?”
這時齊誌強他們一家人已經走近那些議論的人,王秀蘭也是熱情的打招呼,大叔大嬸的叫個不停。
等他們走遠,後麵的人又開始議論,一個村民說“還真是王貴他們家的三閨女呀,沒想到他們家現在過的這麽好,你看看他們穿的,你再看看他們手裏還提著那麽多東西。”
另一個大嬸兒也接過話說“是啊,這下王貴家的那兩個兒媳婦,不會唧唧歪歪了吧?”
他們的話隱隱約約能傳到齊誌強一家人的耳朵裏,但他們全家都沒有理會,農村人就是這樣,曆來都捧高踩低。
齊誌強的姥姥家在靠山屯村子的東邊,姥爺叫王貴,家裏有兩個兒子,和兩個閨女,齊誌強的母親王秀蘭就是老三。
大舅王衛軍 今年40歲,大舅媽吳桂花39,他們有兩子一女。老大王東,二十一,老二王陽,十八歲,女兒王嬌嬌十三歲。
二舅王衛黨38歲,二舅媽郝翠翠36歲,他們有一兒一女,兒子王濤,十七歲,女兒十五,王姍姍。
當然大舅二舅的名字都是解放後又重新改的,這年代這兩個名字在大街上是最時髦的人名。
兩家的孩子都沒有結婚,王貴老兩口也和齊家一樣,早早就給孩子們分家了,隻不過他們幾家人的房子都是挨在一起建的,所以有個什麽事根本瞞不住。
所以這兩年,姥姥姥爺給齊誌強家送點東西,兩個舅媽就念叨個沒完,說姥姥偏心閨女,也是讓一家人不太平。
所以王秀蘭這幾年很少來,主要是家裏窮,來了沒什麽東西能拿的,沒少讓兩個舅媽陰陽怪氣。
說實在的齊誌強的兩個舅舅人品還不錯,不是妻管嚴,為這經常教訓她們。
其實吧,齊誌強也能理解,這年代誰家日子也不好過,光往出拿不見回報,給誰心裏也不舒服,所以對兩個舅媽他也說不出多厭惡,處不來以後就當親戚正常來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