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
諸葛亮正在翻閱《太平要術》,嚐試著裏麵記載的呼喚東風之法,小童走了進來,說著最近新野發生的事。
聽完小童的介紹,諸葛亮合上了書,歎息著:“這個元直啊,真是計輸一籌!如若不去許昌,曹操怕他效命劉備,必不敢殺其母,若是去了這許昌,其母不保也!”
說完,諸葛亮轉向了小童繼續說:“可速去準備,數日之內,貴人必至。”
徐庶快馬加鞭,來到了許昌。
“家主大人,徐庶來到許昌了。”成興把第一手消息告訴了賈詡。
“是嗎?他來了呀,成興,一切依計行事。”賈詡對成興說著。
其實賈詡一開始就計劃好了,隻要徐庶一來到許昌,叛氐就暗殺徐母,佯做徐母自殺上吊模樣。
成興還是皺了下眉頭,他倒不是覺得這麽做過於殘忍,因為家主大人說的就一定不會錯。隻是——
“家主大人,如若殺了徐母,徐庶重回新野怎麽辦?”成興不懂為什麽要殺徐母。
“若是不殺徐母,徐庶會逃,若是殺了徐母,徐庶就走不了了。”賈詡說出了數日前諸葛亮說過的一模一樣的話。
成興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算是什麽道理?
看著成興一籌莫展的樣子,賈詡耐心解釋了:“徐庶為人重忠孝之道,他已效忠劉備,如何做的忠孝兩全?隻要設計救出其母,接回新野自可忠孝兩全!他本就不是曹操的臣子,所以協母離開自然無叛變曹操一說,倘若我們在這許昌殺死了徐母,裝作徐母為節犧牲模樣,那麽即便徐庶帶的走其母屍體也帶不走其母銘誌之地,算不上守孝,為了孝,他必須留在許昌。”
“可是,家主大人,如果這徐庶選擇的是忠又當如何?”成興還是有所疑惑。
“放心,自徐庶離開劉備來往這許昌,就已經得知徐庶忠和孝選擇何者了。”賈詡解釋的很明白了。
聽到這裏成興就不再困惑了,他領了命令,出門了。
等到徐庶來到家中之時,看見的就隻剩下“自縊”的母親了!
這是母親不願我走歪路的決意啊!我還真是傻!徐庶直到看到母親死的那刻才明白自己真的來錯了!
徐庶呆坐在了凳子上,看著自己母親的屍首,心中百感交集。賈詡賭對了,徐庶下了個決心,古喪規定,至親死後,當守孝三年,為了守孝,他隻能留在許昌了!
曹操聽聞徐庶來到許昌後,令荀彧帶著重金來邀請徐庶,荀彧到了徐庶家中,看見徐母死了,絲毫沒覺得意外,因為在荀彧眼裏,賈詡必定會這麽做,因為他和郭嘉太像了!這條計策確實陰毒,但是這條計策的結果就是,即便徐庶不會效力曹操,也確保了徐庶不會再效力劉備。寧可廢了徐庶這樣的大賢,也絕不能讓劉備得到手!
徐庶既然也是頂級謀士之一,自然不會如此平白無故束手就擒,他在出發前雖沒想到會遭到這種變故,但是也早就做好了回不去的準備,所以他才會為劉備留下舉薦諸葛亮的後路。
該來的總會來,曹操讓荀彧來接徐庶,徐庶知道自己怎麽也躲不過的,於是跟著荀彧麵見了曹操。
“徐元直啊!我可是真的早聞大名了!”曹操見到了徐庶便熱情地說,“聽聞家母忠烈過世,吾深感同情,當親自吊祭奠,為表歉意,我願封你為官!”
徐庶的內心卻是在掙紮的,好你個曹操啊!你逼死了我的母親,此刻又來充當好人了!最後的封我為官才是你真的目的吧!
徐庶想過為收忠義,與曹操當堂對峙,縱然一死也無憾,但是他做不到,若是他死了,就連祭奠母親都做不到了!他強壓住怒火說:
“謝大人恩賞,徐某母上新逝,無心為官,恕臣鬥膽,吾將不為大人設一謀!”
曹操盯著徐庶,徐庶的眼神異常堅毅,知道已經強求不得了,曹操隻好歎了口氣:“是孤之失,無論你設謀與否,吾都封你為官,以表吾之心意!”
曹操其實並不知道徐母之死是賈詡所為,也隻當徐母忠烈,既是如此,曹操多少對徐庶還是有愧疚心情的,不過往好裏想,至少劉備失去了這個奇才。
徐庶和曹操不怎麽愉快的見麵就這麽結束了,徐庶又回到了家中,當晚,一個意想不到的客人來找他了。
是賈詡!
賈詡來到徐母的靈前拜了三拜,這才轉向了徐庶,可是徐庶卻把頭扭向了另一邊。
“元直別來無恙啊!”賈詡打著招呼。
上次在鏡花水月辭別之時,徐庶就對賈詡沒什麽好評價,現在又怎麽會有呢?
“文和兄,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既已拜畢,可自行離去。”徐庶眼裏,這個“毒士”不會是自己的夥伴。
“元直莫急!”賈詡哄著徐庶,“聽聞元直在劉備手下仕官,特來討教元直,何為‘仁義’?”
賈詡的問題倒讓徐庶出乎意料,一個毒士居然來探討仁義?
“忠君愛國,體恤民意,尊師重道是為仁義。”徐庶回答著。
“那劉備可是仁義?”賈詡問著。
“劉皇叔自然大仁大義!”徐庶待過新野,知道在劉備治理下,人民會得到怎樣的生活。
“那我且問你,鏡花水月賜號‘臥龍’的諸葛亮可是仁義?”賈詡又問著。
諸葛亮是徐庶的好友,徐庶很了解諸葛亮,正是因為諸葛亮和劉備都是以仁義著稱,所以才會想舉薦諸葛亮給劉備。
“孔明體恤民情,爭選賜號之時,麾下三城從未有血光之災,自然也是仁義!”徐庶說著。
“那諸葛亮不好征戰,放棄統率,百姓和樂是仁義,劉備力爭抗曹,卷人民入戰爭也是仁義,豈不自相矛盾乎?”賈詡反問著徐庶。
這下徐庶呆了,他不是不理解毒士怎會有這樣的思路,而是為什麽賈詡說的話他無法反駁!劉備為了救百姓於水火,四處征戰算仁義,那諸葛亮的不戰又是什麽?
“仁義,隻是封建禮教對世人的束縛,也不過是統治者的武器罷了!”賈詡見有些說動徐庶,就進一步說。
徐庶依舊沉默不語。
“元直,對百姓最好的仁義就是讓這亂世盡快結束!你願意嗎?”賈詡挑明了來意。
“吾以大殿立誓,不為曹操出一謀。”徐庶回答的很幹脆。
“若不為曹操,為了我呢?”賈詡說著,徐庶不解的看向了他。
賈詡又開始盤起核桃了:成興啊!這叛氐的軍師,我為你找到了!
諸葛亮正在翻閱《太平要術》,嚐試著裏麵記載的呼喚東風之法,小童走了進來,說著最近新野發生的事。
聽完小童的介紹,諸葛亮合上了書,歎息著:“這個元直啊,真是計輸一籌!如若不去許昌,曹操怕他效命劉備,必不敢殺其母,若是去了這許昌,其母不保也!”
說完,諸葛亮轉向了小童繼續說:“可速去準備,數日之內,貴人必至。”
徐庶快馬加鞭,來到了許昌。
“家主大人,徐庶來到許昌了。”成興把第一手消息告訴了賈詡。
“是嗎?他來了呀,成興,一切依計行事。”賈詡對成興說著。
其實賈詡一開始就計劃好了,隻要徐庶一來到許昌,叛氐就暗殺徐母,佯做徐母自殺上吊模樣。
成興還是皺了下眉頭,他倒不是覺得這麽做過於殘忍,因為家主大人說的就一定不會錯。隻是——
“家主大人,如若殺了徐母,徐庶重回新野怎麽辦?”成興不懂為什麽要殺徐母。
“若是不殺徐母,徐庶會逃,若是殺了徐母,徐庶就走不了了。”賈詡說出了數日前諸葛亮說過的一模一樣的話。
成興不由得皺起了眉頭,這算是什麽道理?
看著成興一籌莫展的樣子,賈詡耐心解釋了:“徐庶為人重忠孝之道,他已效忠劉備,如何做的忠孝兩全?隻要設計救出其母,接回新野自可忠孝兩全!他本就不是曹操的臣子,所以協母離開自然無叛變曹操一說,倘若我們在這許昌殺死了徐母,裝作徐母為節犧牲模樣,那麽即便徐庶帶的走其母屍體也帶不走其母銘誌之地,算不上守孝,為了孝,他必須留在許昌。”
“可是,家主大人,如果這徐庶選擇的是忠又當如何?”成興還是有所疑惑。
“放心,自徐庶離開劉備來往這許昌,就已經得知徐庶忠和孝選擇何者了。”賈詡解釋的很明白了。
聽到這裏成興就不再困惑了,他領了命令,出門了。
等到徐庶來到家中之時,看見的就隻剩下“自縊”的母親了!
這是母親不願我走歪路的決意啊!我還真是傻!徐庶直到看到母親死的那刻才明白自己真的來錯了!
徐庶呆坐在了凳子上,看著自己母親的屍首,心中百感交集。賈詡賭對了,徐庶下了個決心,古喪規定,至親死後,當守孝三年,為了守孝,他隻能留在許昌了!
曹操聽聞徐庶來到許昌後,令荀彧帶著重金來邀請徐庶,荀彧到了徐庶家中,看見徐母死了,絲毫沒覺得意外,因為在荀彧眼裏,賈詡必定會這麽做,因為他和郭嘉太像了!這條計策確實陰毒,但是這條計策的結果就是,即便徐庶不會效力曹操,也確保了徐庶不會再效力劉備。寧可廢了徐庶這樣的大賢,也絕不能讓劉備得到手!
徐庶既然也是頂級謀士之一,自然不會如此平白無故束手就擒,他在出發前雖沒想到會遭到這種變故,但是也早就做好了回不去的準備,所以他才會為劉備留下舉薦諸葛亮的後路。
該來的總會來,曹操讓荀彧來接徐庶,徐庶知道自己怎麽也躲不過的,於是跟著荀彧麵見了曹操。
“徐元直啊!我可是真的早聞大名了!”曹操見到了徐庶便熱情地說,“聽聞家母忠烈過世,吾深感同情,當親自吊祭奠,為表歉意,我願封你為官!”
徐庶的內心卻是在掙紮的,好你個曹操啊!你逼死了我的母親,此刻又來充當好人了!最後的封我為官才是你真的目的吧!
徐庶想過為收忠義,與曹操當堂對峙,縱然一死也無憾,但是他做不到,若是他死了,就連祭奠母親都做不到了!他強壓住怒火說:
“謝大人恩賞,徐某母上新逝,無心為官,恕臣鬥膽,吾將不為大人設一謀!”
曹操盯著徐庶,徐庶的眼神異常堅毅,知道已經強求不得了,曹操隻好歎了口氣:“是孤之失,無論你設謀與否,吾都封你為官,以表吾之心意!”
曹操其實並不知道徐母之死是賈詡所為,也隻當徐母忠烈,既是如此,曹操多少對徐庶還是有愧疚心情的,不過往好裏想,至少劉備失去了這個奇才。
徐庶和曹操不怎麽愉快的見麵就這麽結束了,徐庶又回到了家中,當晚,一個意想不到的客人來找他了。
是賈詡!
賈詡來到徐母的靈前拜了三拜,這才轉向了徐庶,可是徐庶卻把頭扭向了另一邊。
“元直別來無恙啊!”賈詡打著招呼。
上次在鏡花水月辭別之時,徐庶就對賈詡沒什麽好評價,現在又怎麽會有呢?
“文和兄,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既已拜畢,可自行離去。”徐庶眼裏,這個“毒士”不會是自己的夥伴。
“元直莫急!”賈詡哄著徐庶,“聽聞元直在劉備手下仕官,特來討教元直,何為‘仁義’?”
賈詡的問題倒讓徐庶出乎意料,一個毒士居然來探討仁義?
“忠君愛國,體恤民意,尊師重道是為仁義。”徐庶回答著。
“那劉備可是仁義?”賈詡問著。
“劉皇叔自然大仁大義!”徐庶待過新野,知道在劉備治理下,人民會得到怎樣的生活。
“那我且問你,鏡花水月賜號‘臥龍’的諸葛亮可是仁義?”賈詡又問著。
諸葛亮是徐庶的好友,徐庶很了解諸葛亮,正是因為諸葛亮和劉備都是以仁義著稱,所以才會想舉薦諸葛亮給劉備。
“孔明體恤民情,爭選賜號之時,麾下三城從未有血光之災,自然也是仁義!”徐庶說著。
“那諸葛亮不好征戰,放棄統率,百姓和樂是仁義,劉備力爭抗曹,卷人民入戰爭也是仁義,豈不自相矛盾乎?”賈詡反問著徐庶。
這下徐庶呆了,他不是不理解毒士怎會有這樣的思路,而是為什麽賈詡說的話他無法反駁!劉備為了救百姓於水火,四處征戰算仁義,那諸葛亮的不戰又是什麽?
“仁義,隻是封建禮教對世人的束縛,也不過是統治者的武器罷了!”賈詡見有些說動徐庶,就進一步說。
徐庶依舊沉默不語。
“元直,對百姓最好的仁義就是讓這亂世盡快結束!你願意嗎?”賈詡挑明了來意。
“吾以大殿立誓,不為曹操出一謀。”徐庶回答的很幹脆。
“若不為曹操,為了我呢?”賈詡說著,徐庶不解的看向了他。
賈詡又開始盤起核桃了:成興啊!這叛氐的軍師,我為你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