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長公主上朝的第一年,於政事上頗有見解,幾位皇子眼看著自己的手上勢力日漸縮小,也紛紛猜測起父皇的用意。


    三皇子劍走偏鋒,他本來就不爽林樂知以女子身份壓他一頭,原來在後宮也就算了,都沒多少見麵的機會,可現在每天上朝,父皇又一副偏愛的模樣。


    被嫉妒衝昏頭腦的三皇子,見沒有查到慶安長公主的把柄,直接在民間說起長公主的壞話,造她的謠。


    說林樂知身位為慶國長公主,不僅不給天下女子帶好榜樣,身為女子不好好尋得一好郎君,在家相夫教子,反而插手國家大事,於傳統倫理不合。


    於國家大義不合。


    林樂知一聽,樂了,你個小不點,安安分分也就算了,有本事光明正大的來,搞這些不知名的小動作。


    隨後直接在朝堂上反手一參,三皇子背後做的事情可不少,自己的尾巴都沒掃幹淨,還想整她。


    瞧著那群禦史不怕死的直接參,一條條一句句,人證物證皆在,慶帝直到現在也沒喊停。


    難不成慶帝真的要為了長公主把自己的兒子整死。


    沒錯,慶安長公主林樂知都不帶掩飾的,光天化日之下直接帶人把所有的人證物證全甩到禦史麵前,讓他們按照這上麵的一條條的說。


    禦史們都覺得自己是個無情的念字機器,沒辦法,長公主給的實在是太多了,要什麽有什麽,都擺在麵前他們還不參,那他們完全可以收拾一下告老回家。


    不管最後的結局是什麽,總不能牽連到他們禦史身上,畢竟長公主那動靜所有人都看見了。


    三皇子站在一旁想反駁,可卻無從下手。


    就連他屬下的臣子們,張了張嘴,發現自己也說不了什麽。


    說一句被懟一句,說到最後他們都自閉了。


    長公主著實囂張,在所有禦史念完之後,她當著文武百官的麵,直接說了一句,“有本事你就當麵幹,背後說人小話,偷偷摸摸難登大雅。”


    最後三皇子被貶去皇子身份,成為庶人,守皇陵去。


    長公主vs三皇子,長公主勝。


    這一下子把那些想做小動作的人都給嚇了回去,他們自己幹的事情自己清楚。


    長公主上朝的第二年,眾人紛紛上書請求慶帝為長公主選定駙馬。


    林樂知直接一指,說她看顧相家的公子人品相貌俱佳,是駙馬最合適的人選不過,引得眾人紛紛阻攔。


    那可是顧相老來得子,一脈單傳的小兒子,要是他成了駙馬,顧相不得瘋。


    老師都受此屈辱發瘋了,他門下的弟子不得跟著發瘋。


    最後此事不了了之,不過大家都沒看見,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那被稱為皎皎君子的顧公子,還有點微微失落。


    長公主以一女子之身,站在朝堂上,出謀劃策,為天下百姓所思所想,顧公子早已心生佩服,經過這件事情,也不是沒有意向。


    長公主上朝第三年,傳播種植技術,印刷技術和造紙技術,一舉收獲天下百姓之心,此乃千古功德的一事。


    對此最感激的莫過於那些寒門學子,他們有才華能識字,誰能不知道印刷術和造紙術一出對於他們這些寒門學子有多麽大的作用。


    天下所有的讀書人誰不念句好,男子又如何?男子又不能像長公主這樣給他們切切實實的紙張。


    不過這可把世家那邊的人氣個半死,讀書人貴就貴在這些筆墨紙硯,長公主整這一出,不就是在瓜分他們的利益。


    可還沒等到他們來不及動手,慶帝就宣布了一個爆炸性消息,封慶安長公主為下一任皇位。


    皇繼承人?慶安長公主?這就下一任繼承人了?


    一時間,沒有人關注世家的利益,紛紛請求慶帝收回成命。


    而大皇子聽見這一消息,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他是直了點,但不是沒有腦袋。


    他的母親德妃更是聰明的人,早在長公主上朝的時候,便人時不時的勸誡他。


    原來他隻是以為母妃在說笑,過於杞人憂天,但大皇子是個孝子,哪怕不以為意,也會聽進去幾分。


    可沒想到當初不以為意的事情竟然一語成讖。


    原以為慶安長公主再得父皇深寵,估計也隻是為了留給她足夠的手段,讓林樂知在之後的日子裏也能活得順順利利。


    可沒想到父皇從一開始打的竟然是這個主意。


    父皇,父親,果然還是兩個詞。


    可他們哪怕再反對,死的人再多也無法阻止慶帝的意願。


    慶國的軍權永遠掌握在他的手裏,而他當初登基也不是靠這群臣子,而是實打實的功績。


    直接把要這些撞柱明誌的老頭全部給趕了回去,說要死也不要死在他的大殿上,回去死。


    繼承人之位,樂兒也是他的子女,她的優秀也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見的,憑什麽她就擔不得,慶帝不僅要長公主擔得,還準備開發女子科舉。


    一群唧唧歪歪的人,看你不順眼就換了。


    慶帝不聽,長公主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漸漸的,朝堂也平息下來。


    絕對不是因為他們被嚇怕了。


    而是林樂知的人格魅力影響到他們,嗯,沒錯,就是這樣。


    第一位女官是慶帝老師的孫女,名為黎玉,自幼飽讀詩書,在她很小的時候,她就不止一次聽見自己爺爺感歎為什麽她不是個男孩,她讀書的天賦,非常人所能及也。


    小小的孩童心裏總有夢想,再加上慶帝登基,女子地位大大提高,在見識過更加廣闊的世界,她更不願意回那小小的院子,相夫教子,一輩子困在後院。


    他們是世家大族之間的聯姻,自然不可能允許夫人自由自在的出去。


    這次政策一出來,黎玉果斷的跪在爺爺門前,請求爺爺他退了這婚,她想去參加科舉。


    那個給她們這些女子機會的“太陽”今年二十都沒成家,她也才剛剛十六,怎麽就耗不起了。


    而且,黎玉知道,這條路注定是荊棘的,所以她要去幫她。


    黎家也不是不疼女兒的家族,最終還是同意了黎玉的請求,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或許他們可以見證第一代女官的出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我和天道是一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吃青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吃青椒並收藏快穿:我和天道是一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