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女子規矩多,這些官家女眷出門也都是赴宴,上香為多。


    神仙居是京中有名的酒樓,裏麵的酒菜也是頗為盛名,她們這些人自然也是心生向往,隻是畢竟規矩多,去的次數也少。


    沒曾想,這興安伯夫人這般會討巧,竟然直接請的神仙居的廚子上門做菜,倒是讓眾人高看了幾分。


    一側的韓國公夫人笑道:“早就聽家裏孩子說神仙居的吃食做的極好,今日一嚐果然極妙。”


    秦書笑道:“夫人喜歡就多嚐嚐,萬不可客氣。”


    韓國公夫人笑著點頭。


    許則川這個興安伯憑借的是自己的功勞封爵的,所以很得韓國公這種軍功出身的人看重,何況,許則川的功勞是糧食啊,韓國公對許則川的喜歡自然又增添了三分,所以得知興安伯府設宴,特地交代了韓國公夫人,對許則川的夫人親切一些。


    韓國公夫人同韓國公伉儷情深,有自家丈夫的話在前,她對秦書自是和悅的很。


    一場宴席辦得也是有聲有色,最後完美結束。


    而秦書這個伯夫人自然也是在京中各家後宅得了一個不錯的好印象。


    隨後,各家宴請的帖子也漸漸多了起來。


    這副盛情一直持續到了年前。


    年節將至,各家也忙活了起來,秦書這個伯夫人自然也是。


    不過好在,許家親戚不多,離得也不遠,都在蒼山縣。


    送年禮,首先自然是秦書的母家,隨後便是藍氏她們的家中,其次便是村裏許村長等人家。


    許家如今不同了,所以年禮自然也得改變。


    如今家中大管家是林管家,二管家則是胡立。


    林管家的存在是許則川同秦書特意安排的,既能處理伯府對外之事,也能讓皇帝安心,所以二人很是滿意。


    至於胡立,家裏那些瑣碎事,還有蒼山縣那邊的人情往來還是他經手最多。


    胡立深知自己的能力,但在林管家到來後,也確實傷心了一段時間。


    但是隨後的重用還是讓他迅速醒悟了過來。


    林管家雖然管著家裏的大事,可是伯爺和太太還是交代了他諸多事情,仔細一考量,還都是許家親人的那些事情。


    所以胡立覺得,許則川夫妻倆在心裏還是最信任他的。


    這日後院。


    秦書召見了胡立,讓他去采買了年禮,按著如今京中的規矩,分別買了活禽,幹貨,茶葉,還有米酒,布料等物。


    首先秦書的母家,自然是最豐厚的,然後便是三個便宜兒子的嶽家,其次便是許家村的許村長家。


    當然還有許則川曾經的好友。


    在許則川封伯爵的時候,許則川曾經不少的朋友都來書信交好,其中更是有一位在南方做官的官員,所以他們那裏的年禮也是必須的。


    東西準備妥當後,秦書便同許則川說了此事。


    “送往各家的年禮我都備好了,你瞧瞧,還需要添置什麽?”


    書房裏,秦書將單子遞了過去。


    許則川接過,一一看完,思索一番後道:“蘇州吳兄那把茶葉換成皇上賞賜的那些,另外添上一幅字畫,還有新得的硯台。”


    吳大人便是許則川年少時的同窗,也是他們這一批人中最有出息的。


    雖然多年未有聯係,可是人家在許則川封爵的時候可是派了自己的長子前來祝賀。


    所以這關係肯定是要好好維持的。


    秦書頷首,“好。”


    “但是你打算派誰前去?”


    許則川放下手裏的單子,笑道:“咱們家別的不多,唯有兒子多。”


    秦書忍俊不禁,表示讚同。


    “讓老二帶著人去蘇州,另外讓他看看附近的田地莊子。”


    秦書一詫,“你打算在蘇州購置產業?”


    許則川習慣性的撫起了胡須,“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地區一直是富庶之地,水土也好,咱們在那購置產業最好。”


    秦書點頭,表示讚同。


    許則川繼續道:“其次,我覺得咱們家日後往來肯定不少,我打算在那邊買個莊子,種植茶葉,日後送禮,直接從自家莊子裏出,省錢既省心。”


    秦書揶揄道:“你就不怕他們說你這個興安伯摳門?”


    許則川不以為然,笑眯眯的說,“反正我是農戶出身,還在乎這些。”


    秦書嗬嗬笑著,“成,那我給老二拿銀子,你們商量好來找我。”


    許則川頷首。


    “至於許家村就讓老三同胡立去吧,另外再添上一些書籍,筆墨紙硯。”


    “京城幾戶人家,讓老大帶人去。”


    “先生那我親自去。”


    許則川安排妥當,秦書也沒話說。


    “成。”


    商量好了此事,秦書便離開了書房去了後院,隨後讓丫鬟叫了藍氏三個過來,說了年禮之事。


    “馬上老三要送年禮去老家,你們看著有沒有什麽要帶回去的,都趕緊準備著吧。”


    藍氏三人一聽,自是喜不勝收。


    如今她們的日子跟從前比那可是天壤之別。


    現在有機會往老家送東西,她們可不高興。


    該炫耀,表孝心的時候都到了。


    藍氏自然是沒忘了自己曾經的那些手帕交,張氏也是搬了兩大箱子的東西讓人捎回自家,至於老三媳婦陳氏倒是一般般。


    自己是獨女,家裏又不缺吃喝,所以倒回去就是些普通用得到的東西。


    還有各自的書信。


    東西都備好後,許老二,許老三也帶著下人各自出發。


    許老大這個留在京城的長子,也開始忙活了起來,拜訪各家。


    許老大如今雖然隻是個童生,可是興安伯府世子的爵位十有八九是落在他身上的,所以他在京城行走,也是頗得禮遇。


    至於許四郎。


    自從許家安妥下來後,他就進了京城的白鷺書院讀書,如今還未過年,沒有放假,自是乖乖的在那苦讀中。


    時間過的飛快,就在眾人的忙碌中,轉眼就快到了年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雎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雎禾並收藏種田科舉兩不誤,二人攜手奔小康最新章節